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脑及脉络膜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43岁。于 1999年 8月 2 0日住院 ,1999年 8月2 4日转入胸外科 ,入院前无特殊诱因左眼视力骤退 5天来院就诊 ,门诊拟脉络膜肿瘤继发性网脱而急诊入院。眼部检查 :右眼视力 0 .8,眼压 13mm Hg,角膜透明 ,前房清 ,晶状体透明 ,玻璃体轻度混浊 ,眼底视盘、视网膜、血管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力眼前手动 ,眼压 9m m H g,无充血 ,角膜透明 ,前房深浅正常 ,前房 (+) ,虹膜纹理清晰 ,晶状体透明 ,玻璃体轻度浓缩 ,视网膜颞侧下方紧靠晶状体后囊 1/2象限实质性隆起 ,上方视网膜浅脱离 ,黄斑部被隆起视网膜遮盖 ,视网膜下大量铁锈色样渗出改变…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0岁。因右眼视物模糊5 d于2021年5月2日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眼科就诊。既往糖尿病病史15年,自行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为空腹血糖10 mmol/L。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数指/40 cm,不能矫正;左眼视力0.25,矫正视力0.6。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4、15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晶状体浅黄色混浊。右眼玻璃体积血,左眼玻璃体未见明显混浊。眼底检查,右眼后极部视网膜可见出血渗出,上方视网膜见疑似新生血管(图1A);左眼视盘边界清楚,颜色淡红,后极部视网膜可见出血、渗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双眼视网膜可见大量点状强荧光及片状遮蔽荧光,晚期可见黄斑区荧光素渗漏;右眼上方视网膜可见新生血管样强荧光(图1B)。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右眼视网膜前强反射带,局限性神经上皮层脱离及外核层囊腔,并可见视网膜多层结构内的强反射点(图1C);左眼局限性神经上皮层脱离及外核层囊腔,并可见外核层内的强反射点。诊断:(1)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右眼Ⅳ期,左眼Ⅲ期);(2)双眼糖尿病黄斑水肿(DME);(3)右眼玻璃体积血。  相似文献   

3.
例1 恒××男性 6岁 2006年因右眼视物不清1年余,发现白瞳症9 d,来我院就诊.检查:右眼视力HM/30cm,眼前节(-).晶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视网膜脱离.伴:视网膜广泛出血,硬性渗出及新生血管.眼压:22.7mmHg(1 kPa=7.2 mmHg).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1岁.因右眼胀痛伴同侧头痛3d于2011年6月6日以"继发性青光眼"收住眼科.患者自述半年前右眼视力丧失,原因不明,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肝炎、结核、高血压、糖尿病史.其母2003年死于"脊髓肿瘤".入院时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1.0.眼压:右眼42.12 mm Hg(1mm Hg=0.133 kPa),左眼14.00 mm Hg.右眼结膜充血,角膜水肿混浊,前房浅,瞳孔闭锁,虹膜膨隆,晶状体完全混浊,虹膜及晶状体表面可见新生血管,玻璃体、视网膜无法查清.左眼眼前节正常.散瞳眼底检查,视网膜血管未见异常.B型超声检查:右眼玻璃体内可探及光滑、均匀一致的强回声光带,其尖端连接视盘,活动动度阴性.其内可见点状强回声.左眼未见异常.提示右眼玻璃体混浊,玻璃体后脱离,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初步诊断:右眼继发性青光眼,右眼葡萄膜炎,右眼并发性白内障,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Coats病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12例(12只眼)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B超确定的Coats病引起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接受玻璃体内注射40mS/1ml的TA0.1ml治疗,平均随访10.2个月,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眼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12只眼中10只眼视网膜复位,占83.3%,随访3个月2只眼因视网膜未完全复位,再次行玻璃体内注射TA;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2只眼眼压升高发生于用药后1周至2个月,经局部用B受体阻滞剂眼压控制正常;1只眼白内障发展。结论玻璃体内注射TA是治疗Coats病引起的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例 1 男 ,2 5岁。因腰背部带状疱疹 7d,右眼视物模糊伴疼痛、畏光、眼前黑色飘动物 5 d,于 1998年 4月 6日来我科就诊。检查 :右眼视力 0 .2 ,左眼 1.2。裂隙灯检查 :右眼睫状充血 ,角膜后细小粉末状 KP,Tyndall征阳性 ,晶状体前有少量纤维蛋白渗出 ,玻璃体内呈絮状混浊。眼底检查 :视盘边界模糊 ,黄斑区有少量渗出 ,视网膜周边部可见黄白色浸润灶 ,伴少量散在点状出血。视网膜动脉壁有少量黄白色浸润 ,管径粗细不均 ,呈串珠状。眼压检查 :右眼 2 2 mm Hg(1mm Hg=0 .133k Pa) ,左眼 16 .8mm Hg。眼电生理检查 :视网膜电图 a、b波波幅轻…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8岁 因剧烈咳嗽后右眼突然视物不见2 d,来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就诊.既往体健.全身体检:血常规和血压均正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04,左眼为1.0;眼压右眼为14 mm Hg(1 mm Hg =0.133 kPa),左眼为15 mm Hg;眼底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1.临床诊断:右眼Valsalva视网膜病变.使用掺钕钇铝石榴石(neodymium yttrium aluminum garnet,Nd:YAG)激光切开右眼视网膜前出血部位下方的玻璃体内界膜,将视网膜前出血引流至玻璃体,术后第3天患者右眼视力为0.6,眼底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2.  相似文献   

8.
例1 患儿女, 4岁11个月。因左眼外斜及视力差1周于2014年8月28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儿足月产, 母亲有视网膜色素变性(RP)病史, 具体不详。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2, 左眼视力手动。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3.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右眼视盘颜色正常, 周边视网膜可见点片状色素沉着(图1A), 颞下方可见局灶性毛细血管扩张(图1B);左眼颞侧后极部视网膜可见大量黄白色渗出, 颞侧周边血管纡曲扩张伴血管瘤样改变(图1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 双眼周边视网膜可见斑驳样荧光;左眼颞侧周边毛细血管扩张, 局部血管瘤样荧光素渗漏, 伴周边较大无灌注区(图1D)。临床诊断:(1)双眼RP;(2)双眼Coats样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9.
晚期Coats病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晚期Coats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9年~2 0 0 4年间在我院经FFA确诊为晚期Coats病的患者共7例(7眼) ,平均年龄为14岁±5 . 8岁。7眼均有渗出性视网膜全脱离,3眼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例予以全身和局部激素以及活血化淤等药物治疗后,视网膜平复,行激光光凝术;另4眼予以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切开、眼内激光光凝和硅油充填术。手术的4眼均未行硅油取出术。平均随访8 5个月。结果 药物治疗的3眼:在疗程的第12周~16周,视网膜下液逐渐吸收,2眼视网膜近完全平复,视力提高到0. 0 2以上。手术治疗的4眼:视网膜基本平复,视力无改善,术后周边视网膜均有增殖膜形成,其中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3眼眼压均控制在10~15mmHg ,虹膜新生血管基本消退。结论 晚期Coats病的治疗需个体化方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减少视网膜下的渗出。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光凝对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Coats病的眼压控制有效,对视功能的恢复无益  相似文献   

10.
Coats病于1908y George Coats首先报道,故命此名。男性多见。该病的特征是视网膜血管结构改变,呈血管瘤样扩张,毛细血管断裂及渗漏,引起视网膜水肿,脂质沉着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造成视力下降。继发改变可有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白内障、虹膜红变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严重病例可致眼球萎缩。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在病变早期激光封闭视网膜异常血管,减少视网膜渗漏,阻止病变发展。而当眼底有大量渗出和视网膜下积液出血时,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患者与医生往往放弃治疗。然而只要诊断明确,治疗得当,反复多次激光治疗,部分患者还是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现将1例严重Coats病的激光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 ,5 1岁。因左眼视物模糊 ,逐渐加重半年 ,于 1999年4月就诊。检查 :视力右眼 0 .8,左眼数指 / 6 0 cm,均不能矫正。右眼前节正常。左眼角膜透明 ,前房正常 ,虹膜纹理清晰 ,瞳孔正常 ,晶状体透明 ,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 :右眼视盘边界清晰 ,色泽正常 ,视网膜血管正常 ,后极部视网膜色素紊乱 ,黄斑区中心凹反光可见。左眼视盘边界模糊 ,色淡红 ,颞上支视网膜动脉白线状 ,颞上、下支视网膜静脉节段状扩张 ,后极部视网膜黄白色水肿 ,表面散在出血和渗出 ,黄斑区中心凹反光不清 (图 1)。眼压 :右眼 5 .5 / 5 =17.30 mm Hg(1mm Hg=0 .133k…  相似文献   

12.
于广委张伟  魏小娟 《眼科》2022,31(4):324-324
男,32岁。双眼视物不清10天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256/160 mmHg。双眼视力0.4,眼压右眼14.8 mm Hg,左眼15.3 mm Hg。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像:双眼视乳头水肿,边界不清,动脉血管极细,反光增强呈白线状,管径不均,部分闭塞,静脉血管轻度迂曲,动静脉比1:2~1:3,散在火焰状、点片状出血,视盘周围散在棉絮斑,后极部大片硬性渗出(图A、B))。OCT示双眼黄斑区局限性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图C、D)。诊断:双眼高血压视网膜病变4级。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性,10岁.因"左眼部肿物2月余,逐渐增大",于2010年1月4日来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就诊.患儿2009年2月偶然被发现左眼视力差,外院就诊时检查:左眼视力眼前手动,眼压30 mm Hg(1 mm Hg=0.133 kPa),虹膜新生血管,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迟钝,玻璃体絮状混浊,视网膜全脱离,大量视网膜下出血.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性,5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上方黑影遮挡2月余于2020年12月10日以“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双眼高度近视”入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2(-16.50 DS-1.00 DC×90°→0.4),左眼0.05 (-11.50 DS-2.00 DC×95°→0.6)。右眼眼压19 mm Hg(1 mm Hg=0.133 k Pa),左眼20 mm Hg。双眼角膜透明,前房中央深度正常,晶状体密度稍高。眼底检查:右眼视盘边界清楚,高度近视眼底改变,玻璃体絮状混浊,2:00~8:00位视网膜青灰色隆起,黄斑累及,视网膜皱褶,鼻上周边2视盘直径(papillary diameter,PD)大小马蹄形裂孔,鼻下4PD大小马蹄形裂孔,裂孔卷边,前缘玻璃体牵拉(图1);左眼眼底高度近视改变,视盘颞侧近视弧形斑,余未见明显异常。眼B型超声:右眼眼轴28.1mm;左眼26.5 mm;双眼玻璃体混浊;双眼黄斑区球壁粗糙;右眼玻璃体后脱离形成,多处牵拉视网膜,鼻上鼻下可见视网膜裂孔,下方视网膜脱离(图2,3)。诊断: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双眼高度近视。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4岁。因左眼视力下降3个月于2010年9月1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力无痛性逐渐下降,未予诊治。就诊前1周视力下降更明显。既往无眼疾,裸眼视力正常,无重大眼外伤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门诊以左眼玻璃体积血收入院。检查:视力:右眼1.O,左眼0.02,不能矫正。眼压:右眼14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13 mm Hg。经裂隙灯显微镜及散瞳后直接、间接检眼镜检查,双眼眼前节和右眼眼底无异常。左眼玻璃体积血,后极部明显,隐约见视盘颜色淡红。动静脉之比1∶2,静脉扩张扭曲,颞上下支视网膜静脉分布区散在出血,伴渗出。颞上支视网膜静脉距视盘3个视盘直径处增生膜形成,牵拉性裂孔伴局部视网膜浅脱离,隐约见后极部膜样增生牵拉黄斑部,黄斑部水肿。彩色B型超声检查显示,左眼玻璃体混浊,后极部玻璃体膜样增生,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其余球壁光滑。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 50岁。因右眼视力突然下降, 伴眼前"红影"飘动, 视远近物均不清9 d, 就诊于湖北省宜昌华厦眼科医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眼部检查:右眼、左眼裸眼视力分别为0.6、0.8。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2.0、10.5 mm Hg (1 mm Hg=0.133 kPa )。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散瞳后眼底检查, 右眼玻璃体血性混浊, 视网膜分支静脉纡曲扩张, 颞上支静脉完全闭塞, 呈白线状, 上方动脉血管纤细, 颞上视网膜散在出血, 视盘前增生膜伴大量新生血管。共焦激光扫描红外眼底照相检查, 右眼视盘前新生血管呈"鸡冠样", 黄斑颞侧见小片状新生血管, 下方玻璃体可见带状出血, 视网膜静脉纡曲扩张, 颞上支静脉扭曲, 粗细不均(图1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38 s可见视盘前及黄斑颞侧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均呈强荧光, 下方带状出血遮蔽荧光, 颞上分支静脉血管局部未显影, 视网膜颞上方、上方以及黄斑颞侧可见大片无灌注区(图1B);59 s可见视盘前及黄斑颞侧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增强、范围扩大, 颞上分支静脉局部显影明显延迟, 部分静脉管壁荧光染色(图1C);9 min...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8岁.2007年12月右眼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物模糊,2个月后首次在当地就诊.病例记载视力右眼0.2,左眼1.5.右眼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后极部及下方视网膜下大量黄白色渗出(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诊断为"右眼Coats病"并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1次,但下方渗出区未形成有效激光光凝斑.此后患者未再进行任何治疗.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血管瘤又称为 Von- Hippel病 ,是一种眼底视网膜血管先天发育异常疾病 ,发生于 3 0岁左右 ,多呈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或其它脏器同类病灶则称为 Von- Hippel- Lindau病。早期视网膜瘤体较小 ,渗液较少 ,不影响视力 ;瘤体较大时 ,可导致视网膜出血、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 ,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 ,必须早期治疗 ,最主要的方法是激光光凝 [1]。我们采用氩离子激光治疗 2例视网膜血管瘤病患者 ,现报告如下。病例资料例 1 男性 ,3 2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2年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术治疗伴有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7例患者7只眼因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全视网膜光凝及小梁切除术。手术前视力光感~0.2,眼压平均 54 mm Hg(38~64 mm Hg )(1 mm Hg=0.133 kPa)。平均随访8个月(6~15个月)。结果手术后视力光感~0.4;眼压平均17 mm Hg(10~30 mm Hg),显著低于手术前眼压(P<0.05);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炎性渗出(7只眼),手术后1~2周内高眼压(2只眼),手术后脉络膜上腔出血(2只眼)。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全视网膜光凝及小梁切除手术可能是治疗某些伴有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148-149)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8岁.2007年12月右眼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物模糊,2个月后首次在当地就诊.病例记载视力右眼0.2,左眼1.5.右眼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后极部及下方视网膜下大量黄白色渗出(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诊断为"右眼Coats病"并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1次,但下方渗出区未形成有效激光光凝斑.此后患者未再进行任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