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用药法度严谨,变化灵活,但有规律可循。兹就笔者粗浅体会,略述于下。一、根据主证,制定主方,是《伤寒论》用药的原则性《伤寒论》用药是根据主证(包括病机),而后制定主方,这一原则贯通于全论大法。主证在六经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用药法度谨严,变化灵活,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是有规律可循的。兹就其若干问题,结合临床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1根据主证,制定主方,是伤寒用药的原则性从临床实践来看,《伤寒论》用药是根据主证(包括病机),而后制定主方,这一原则贯通于全论大法。主证在六经病中各有纲目,标示其主要脉证。如太阳病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病的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六经均以此类推,主证昭然若揭。正如柯韵伯所说,太阳篇中,先将诸病线索,逐条提清,则一隅之举,可以寻其一贯之理。的确如是,伤寒辨证用药,是在确定主证的前提下,层层伸展,有顺有…  相似文献   

3.
对比三承气汤在《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中应用的异同,总结吴鞠通对三承气汤使用原则的认识。三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原用于阳明腑实证。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运用了大量三承气汤方,不仅完整保留了仲景急下存阴思想,还进一步说明与补充了三承气汤的使用。吴鞠通运用三承气汤方时重视祛邪与扶正同用,主张主证与兼证两者的同步治疗,强调下后顾复胃阴。  相似文献   

4.
历代医家均将《伤寒论》中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并称为三承气汤.而从《伤寒论》阳明病篇的"燥气主之"出发研读其相关条文,发现三承气汤证在阳明腑实证的发展上认识尚不完全,现用《温病条辨》中调胃承气汤证对其加以补充,使之并称四承气汤.根据致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不同,从"阳明经上,燥气主之"出发对四证进行鉴别诊断,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三承气汤是《伤寒论》阳明病下法之主方。阳明病篇有三个宜大承气汤急下证,读者易解。少阴病篇亦有三条宜大承气汤证。少阴病以心肾阳虚为主,以急救回阳为主要治法,以四逆汤为主方,何以宜大承气汤,较难理  相似文献   

6.
三承气汤为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及调胃承气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著名效方,也是泻热通腑法的代表方剂。其用药相近,主治相仿,皆具清腑泻热之效。在《伤寒论》阳明实证病篇中论述颇多,太阳、少阴、厥阴病篇亦有提及,是仲景"下法"的典型体现。  相似文献   

7.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一书,仿《伤寒论》的条文形式,导源叶案为众所周知。其中运用承气场方,除了宗《伤寒论》以外,还大量取材于《温疫论》,且有所发展,使承气汤变化内容更臻成熟。本文试就《温病条辨》运用承气汤方特点作如下辨析。一、脉实证实,苦寒攻下中焦阳明温病,是外感病的高峰期,多以承气汤为主方,中焦篇第一条即是大承气汤的适应证。吴鞠通用“承气汤不强调痞满,而强调燥实”,“面目俱赤,语声重法,呼吸俱粗,大便秘,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等证,均为大热大实之证。吴氏论承气汤证比起《伤寒论》来,更为…  相似文献   

8.
调胃承气汤,为《伤寒论》阳明病三承气汤之一,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主方之一。由于其特殊的药物配伍及应用,故而得称此名。仲景指出调胃承气汤是治疗"胃气不和"的方剂,通过临床案例分析调胃承气汤所治疗的"胃气不和"的临床证候及其内在机理,发现其病机是阳明病邪热结于肠胃且具有上冲、下迫、扰心之势。  相似文献   

9.
<正> 《伤寒论》关于水气病的论述有27条,载方16首,用药35味。综观其辨证治疗,可归纳为表寒里饮,水结胸胁,水阻中焦,下焦阳气不化,水热郁阻几个方面。表寒里饮(水)宜解表化饮。如伤寒表实兼水饮咳喘证,用小青龙汤外解风寒,内散水饮;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组方用药法度严谨,其方剂为历代医方之祖。本文试就《伤寒论》组方用药的一般规则作粗浅的探讨,以就正于同道。一、以法统方禀承歧黄经旨《伤寒论》统六经病证,法列八门,方归七类。六经之中各有主证、兼证、变证,各立主治之法、兼治之法,变法之治。其总的原则是法因证设,方因法定,以法统方,证变法亦变,其方药亦变。但是仲景方药的变化是有严格规律的。一般说来,主证不变,主方亦不变。兼证变,则以主方随证加减。但不论加味或减味,都不轻易更换主方之君药。一部《伤寒论》  相似文献   

11.
“桃核承气汤”与“桃仁承气汤”,二者仅以一字之差而有别。桃核承气汤为张仲景《伤寒论》之方;桃仁承气汤为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载。“桃核”与“桃仁”虽为一物,但因二方具不同的名称以及临床所主证候的差异,因而仍为两首不同的方剂。桃核承气汤由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四药组成,功擅通泄瘀热,适用于伤寒表邪不解,随经入里,与血搏于少腹,而致少腹急结、神烦如狂等证。如《伤寒论》第106条云:“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少明篇设的三急下证,引起历代医家的争鸣。他们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三急下证的成因。笔者通过研究承气汤在《伤寒论》中的运用,用以方论证的方法,对少阴三急下证探讨如下。1承气场在《伤寒论》中的运用少阴三急下证,由于仲景论及的条文简单,很难阐述清楚,因而众说纷法。笔者认为讨论该证时,先辨清承气扬在《伤寒论》中的作用,这样就容易明了少阴病为何用大承气汤了。大承气场主治阳明腑实证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仲景在《伤寒论》中使用承气扬,除了列举燥屎引起腹胀满、大便难为主要指征外,还有“谵语”。《伤寒论》提及谵…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主要表现在上热下寒证、表寒里热证、寒热夹杂证、反佐寒热并用四个方面,四者虽均为寒热并用法,但深究其用药仍有细微不同.临证遇到寒热错杂的病情时,当根据病位不同、寒热轻重差异及病情缓急遣方用药,而药物配伍、用药剂量及煎服法等方面亦应随证变化,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正>桃核承气汤出自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篇》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本方是张仲景为治疗邪热传入下焦与瘀血互结形成下焦蓄血证而创制的方剂。根据《伤寒论》原方,桃核承气汤为蓄血轻证而设。其蓄血者乃瘀热互  相似文献   

15.
根据张仲景《伤寒论》阳明病原文,从热证、实证病机角度分析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证之病机演变,以期为运用三承气汤治疗阳明腑实之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仲景组方用药特色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伤寒论》(以下简称《论》)一书,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经书”,后世诸医家皆循斯书之规矩。古今运用《论》之方,取捷之新论,奇案不胜枚举。《论》组方严谨,用药灵活,现将仲景组方用药特色做一概述,以供读者参考。一、依据主证,灵活用药《论》用药,依据主证(包括病机)制定主方。这一原则贯穿于全论大法。主证在六经中各有纲目,  相似文献   

17.
小承气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方剂学》将小承气汤列为大承气汤的附方,归于攻下之剂,言其具有轻下热结的作用,主治阳明腑实轻证。然细读《伤寒论》,张仲景称小承气汤具有“微和胃气”之用,并多次提及小承气汤主“和之”。可知张仲景运用小承气汤其本意不在攻下,但许多医家认为非阳明腑实之证不可妄用小承气汤,恐其攻下伤正,因此大大限制了小承气汤的临床运用。故本文总结《伤寒论》原文及各家观点,提出小承气汤非攻下之剂,实则为“和”法,并且从“微和胃气”、药物组成以及阴平阳秘等角度进行论证。文末通过临床典型案例分析,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临床运用小承气汤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对《方剂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比较法,颇得启迪,归纳为八种比较法现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一、同章同节方之比较同章同节的方剂在功效和主治上往往有共同处,但每首方剂又各具特点。如教材中辛温解表剂之十余首主方,均有辛温解肌之功,均可用于风寒表证。但麻黄汤辛温发汗,宣肺平喘,主治风寒表实证;桂枝汤解表和营,主治伤风表虚证,小青龙汤化饮解表,主治表寒内饮证;香苏散行气解表,主治表寒气滞证;……经过比较,既了解其共性,又掌握了方之个性特征。二、同章异节方的比较同章并节方的比较,如大承气汤,大黄附子汤、麻子仁丸三方均属泻下剂,均可用治便秘。但大承气汤为寒下剂,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方乃众方之祖 ,药精效宏 ,配伍严密 ,执其疗疾 ,一矢贯的 ,若桴鼓之应。兹就《伤寒论》方剂组遣的基本特点 ,略抒管见于后。1 力求方证相应方证相应 ,即要求临床组合的方剂 ,必须与病证相对应 ,这是《伤寒论》制方用药的重要特点。中医学认为 ,证为方的基础 ,方乃证的归宿 ,有是证必有是方 ,《伤寒论》即是在确立太阳、阳明、少阳、大阴、少阴、厥阴六经主证的前提下而立法组方 ,层层伸展 ,有顺有逆 ,示人以规矩。这一原则 ,贯穿于大论的始终。所谓六经主证 ,系指具有特异诊断价值的、能直接反映出六经病证基本脉象与症状 ,它在…  相似文献   

20.
小承气汤证探究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张植轩小承气汤乃是仲景治疗阳明实证承气类三方之一。验之临床它不仅可治外感病,也可治疗内科杂病及内外合邪之证。为了提高《伤寒论》的教学质量,拓宽经方的运用范围,故以本方证的辨证运用过程为手段,以期达到对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