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15、Rb蛋白表达对喉鳞状细胞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喉癌组 45例石蜡标本与对照组 15例喉部正常或增生的黏膜上皮标本的 p15、R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组p15蛋白阳性率 (48.9%)与对照组阳性率 (10 0 .0 %)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0 .0 1) ;喉癌组中 0~Ⅱ期 p15蛋白阳性率 (6 6 .7%)与Ⅲ~Ⅳ期阳性率 (33.3%)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喉癌组Rb蛋白阳性率 (88.9%)与对照组阳性率 (93.3%)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2列联表 χ2 检验 ,p15、Rb蛋白表达无相关性 (P >0 .0 5 ) ;对照组中 ,p15蛋白的表达以鳞状上皮组织中远离基膜的棘层细胞、颗粒层细胞明显 ,而Rb蛋白的表达则以基底层细胞及近侧棘层细胞明显。结论 :抑癌基因 p15的表达缺失对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p15蛋白的检测对喉鳞状细胞癌的治疗及估计预后有指导意义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p15、Rb的蛋白表达无相关性 ;正常及增生的喉部鳞状上皮的细胞层次间 ,p15、Rb蛋白表达不一致 ,p15蛋白表达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S相激酶相关蛋白(Skp2)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PCR)技术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及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kp2 mRNA拷贝数,并分析其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40例喉鳞状细胞癌Skp2 mRNA中位拷贝数为6 622.54 copy/μg RNA,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为0 copy/μg RNA,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鳞状细胞癌和癌旁正常组织Skp2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鳞状细胞癌中颈淋巴结转移组Skp2mRNA中位拷贝数为617 138.4 copy/μg RNA,颈淋巴结无转移组为0 copy/μg RNA,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鳞状细胞癌中颈淋巴结转移组和颈淋巴结无转移组Skp2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和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kp2基因可能与喉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FQ-PCR为一精确检测喉鳞状细胞癌Skp2 mRNA表达的方法,Skp2 mRNA表达水平可能成为预测喉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更加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下咽鳞状细胞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转录本的表达,探讨FHIT基因与下咽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nested RT-PCR及DNA测序技术检测24例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的正常组织标本中FHIT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24例正常配对下咽组织中23例有FHIT基因完整表达,1例未见任何转录本,9例(37.5%)下咽癌标本中检测出FHIT基因mRNA转录本的异常表达。高分化鳞状细胞癌FHIT基因转录本异常率为28.6%(2/7),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为50.0%(4/8),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为33.3%(3/9),各个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198,P〉0.05);无淋巴结转移下咽癌FHIT基因转录本异常率为33.3%(4/12),伴淋巴结转移癌组41.7%(5/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例原发性下咽癌经测序发现,分别缺失exon8,exon7~9,所有缺失的起始处均为外显子之间的连接部位。结论:位于3P14.2的FHIT基因在下咽鳞状细胞癌中存在较高的缺失率,提示FHIT基因为下咽鳞状细胞癌的候选抑制基因,在下咽癌的发生、演化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5(PDCD5)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免疫印记技术检测41例喉鳞状细胞癌及29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PDCD5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应用免疫组化方法验证其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定位表达。结果 PDCD5 mRNA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较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明显降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DCD5 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较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明显降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肿瘤组织中PDCD5 mRNA表达缺失与PDCD5蛋白表达缺失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earson r= 0.695, P<0.01)。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PDCD5在肿瘤组织中的高频率缺失。χ2检验分析发现PDCD5蛋白表达缺失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但是与肿瘤TNM分期以及组织学分级之间相关(mRNA P=0.032, P=0.021;蛋白 P=0.027, P=0.016)。结论 PDCD5在喉癌中多呈低表达,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其靶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研究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3、Cyclin D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3、Cyclin D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组织(P<0.01)。Stat3、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3蛋白、mRMA与CyclinD蛋白、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564、0.552,均P<0.01)。结论: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3及其靶基因Cyclin D1的表达可以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喉鳞状细胞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5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标本和喉癌Hep-2细胞系中EGFR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60%(30/50)喉鳞状细胞癌及喉癌Hep-2细胞系中检测到EGFR基因的过表达.结论:EGFR基因的过表达与喉癌发生及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VEGF和iNOS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 4 0例新鲜喉鳞状细胞癌标本和远离肿瘤的正常喉组织中的VEGF和iNOS的mRNA表达。结果 :VEGF和iNOS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1) ;在肿瘤组织中 ,两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T分期无关 (P>0 .0 5 ) ,而与病理分化程度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 (P<0 .0 5及 P<0 .0 1) ,在肿瘤组织中两者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VEGF和iNOS在喉鳞状细胞癌的生长、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两者可能通过相互上调表达而密切相关 ,共同参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生长、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和蛋白激酶C(PK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6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5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喉部组织中IGF-IR及PKC的表达情况。结果:IGF-IR及PK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较正常喉部组织及癌旁组织明显增高(P<0.05)。IGF-IR在TNM分期Ⅲ~Ⅳ期、颈淋巴结转移及高分化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较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中低分化癌患者表达增强(P<0.05)。PKC的阳性表达与喉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GF-IR与PK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38,P<0.05)。结论:IGF-IR及PK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增高且两者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IGF-IR和PKC的表达对喉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喉鳞状细胞癌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及其靶基因c-myc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mRNA和蛋白2个水平检测STAT3和c-myc基因在56例喉鳞状细胞癌和30例喉全(或近全)切除者癌旁(>2.0 cm)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应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表达的平均吸收度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STAT3和c-myc基因的mRNA和蛋白高表达;STAT3和c-myc基因的mRNA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P<0.01);STAT3和c-myc基因的蛋白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P<0.0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3和c-myc基因的高表达呈正相关(r=0.622 4、0.7012,均P<0.01).结论:STAT3基因及其靶基因c-myc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关,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FoxM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9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89例癌旁组织及20例喉乳头状瘤组织中FoxM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例喉鳞状细胞癌、20例喉乳头状瘤组织以及20例癌旁组织中FoxM1mRNA表达情况。结果:FoxM1mRNA和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喉鳞状细胞癌、喉乳头状瘤及癌旁组织中逐渐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M1蛋白的表达随组织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P<0.05);随T分期增高而增加(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表达增加(P<0.05)。FoxM1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癌原发部位无相关性(P>0.05)。结论:FoxM1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上调可能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喉部鳞状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喉部鳞癌的特征,组织分化的关系。方法;用斑点杂交法检测20例喉鳞状细胞癌活体标本。结果:15例出现EGF-R mRNA表达,其表达率为75A%。EGF-R 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的部位无关;而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关,T3,T4期的表达高于T1,T2期;分化程度低的肿瘤,其EGF-R mRNA表达高于分化程度中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喉部鳞状细胞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细胞分化及预后的关系,作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了36例喉部鳞状细胞癌的石蜡标本,发现24例出现EGF-R阳性表达,其表达率为66.7%,作为对照组的25例喉旁正常组织中只有1例出现EGF-R阳性表达;EGF-R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60岁、〉60岁)、肿瘤部位无相关性(P〉0.05);而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  相似文献   

14.
COX-2基因及产物在人类喉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COX-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喉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标本中COX-2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标本中COX-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COX-2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生物学特点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COX-2 mRNA及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在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肿瘤的进展COX-2的表达强度增加.结论:COX-2是较为有效的生物学指标,指示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应用RT-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喉癌标本,既保证了灵敏度又兼顾了特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Jab1和p27kip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喉癌Hep-2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Jab1和p27kip1的表达。采用人工合成Jab1siRNAⅡ用脂质体2000包裹后转染Hep-2细胞,用RT-PCR方法分析转染后喉癌细胞中Jab1和p27kip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Jab1和p27kip1蛋白的阳性表达定位为细胞核中,Jab1在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正常喉黏膜中不表达或弱表达;p27kip1在人喉癌组织中弱表达,正常喉黏膜中强表达;两者呈负相关。Jab1siRNAⅡ可降低Jab1mRNA表达,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Jab1mRNAⅡ在Hep-2细胞中的表达逐渐减弱,而p27kip1 mRNA的表达则无明显变化。结论:Jab1在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强,正常喉黏膜中不表达或弱表达;p27kip1则正好相反。两者在喉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Jab1siRNAⅡ可以特异性降低Jab1mRNA在喉癌Hep-2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Jab1基因在喉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K—ras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细胞株Hep-2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为喉癌的发生与K-ras点突变的相关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K—ras基因mRNA在喉癌细胞株Hep-2和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中的表达。结果:人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和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株HeP-2中K—ras mRNA表达均为强阳性。结论: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株Hep-2中K—ras基因表达阳性,喉癌的发生可能与其点突变引起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Neuropilin-1在喉癌组织及喉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Neuropilin-1(NRP-1)在喉癌组织及喉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RP-1在喉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NRP-1mRNA在喉癌、癌旁组织及喉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28例喉癌组织标本中NRP-1均为高表达,而相应的癌旁组织则无表达;RT-PCR检测NRP-1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28例喉癌组织中24例呈阳性表达,Hep-2细胞系呈阳性表达,相应的癌旁组织为阴性表达。结论:NRP-1表达于大多数喉癌组织及喉癌细胞系Hep-2中,而在癌旁组织不表达,提示NRP-1的表达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有较高的肿瘤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from 15 consecutive preoperatively irradiated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express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 receptor).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frozen sections by means of the 5-layer APAAP technique employing an antibody recognizing the extracellular part of the EGF receptor. In sections from 9 of the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normal differentiated epithelia were included. Sections from 6 of these patients, in addition, contained dysplastic epithelia. Expression of EGF receptor-like material was demonstrated in the basal cell layer of normally differentiated laryngeal epithelial and in dysplastic epithelia. Fourteen of th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proved EGF receptor positive. Nearly all cells in the poorly differentiated carcinomas showed positive staining with the antibodies. In moderately to well differentiated carcinomas a reduction in the extent of staining was seen in certain areas. Especially for the epithelial pearls, the staining reaction was localized to the undifferentiated cells in the periphery. This finding corresponds to the staining pattern observed in the basal cell layers of normal epithelial.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confirms the expression of EGF receptor-like material in normal laryngeal epithelial, dysplastic epithelial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e staining pattern was similar to that observed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predominantly varying inversely with cellular differentia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问的相互关系,研究TGF-β1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提取21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15例喉正常组织的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TGF-β1 mRNA的水平。结果:21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10例(47.62%)TGF-β1 mRNA表达阳性。TGF-β1 mRNA与喉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结论:TGF-β1可作为评定喉鳞状细胞癌的进展、浸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