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胆囊癌1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遇到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 031例LC术中遇到的16例(0.26%)UGC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中发现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C)9例,另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全组中位生存期为20.3月.原发肿瘤为T2以上的15例中,确诊后行开腹手术者10例,未开腹手术者5例,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19.9±4.9)月及(9.8±2.8)月;行根治及扩大根治术者9例,未行根治术者6例,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21.6±5.3)月及 (7.8±2.6)月. 结论行LC前应加强对GC的警惕与认识,术中应常规检查胆囊标本,有怀疑者及时行冰冻切片检查.UGC确诊后宜尽早开腹行根治性和扩大根治性切除术,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肿瘤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意外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23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证实为胆囊癌,其中13例中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8例术后病理证实,其中7例行二次开腹手术。全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78.3%,患者预后与其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意外胆囊癌多为早期胆囊癌,高危病例应重视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及标本检查;T1b-T2期宜扩大根治,晚期患者视情况行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意外胆囊癌( UGC)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3355例LC,术中和术后发现的8例UGC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UGC,占同期LC的0.24%(8/3355),术中发现4例,术后发现4例。根据TNM分期(第7版,2009),其中pTis 2例,pT1b 1例,pT23例,pT42例。pTis及pT1b患者仅行LC,术后均长期存活,最长已超过5年;pT2中2例中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术后存活已达半年以上;1例因术后发现,患者拒绝再次手术,术后半年复发;pT4中1例因累及肝脏及肝外胆管,拒绝进一步手术,仅行LC,术后3个月出现戳孔种植,术后6个月死于腹腔广泛转移;1例中转开腹行姑息胆囊切除并取活检,3个月后死于多脏器衰竭。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结论重视胆囊癌高危因素、完善的术前检查、术中对胆囊标本仔细剖检和快速冰冻检查以及确诊后必要的中转开腹是提高胆囊癌早期确诊率、改善胆囊癌预后的关键。术中应切实采取相关措施降低肿瘤细胞腹腔转移与切口种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发现意外胆囊癌(UGC)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5000例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发现UGC12例,结合以往文献对UGC的诊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手术顺利,术中和术后被证实为胆囊癌的患者12例,发生率为0.24%(12/5000),其中T1期6例,T2期4例,T3期1例,T4期1例。T1期患者仅行LC,除1例于术后第39个月死于其他疾病外均长期存活;T2期仅行LC2例,中转开腹2例,行胆囊癌根治术,术后均长期存活;T3期1例,行LC,于术后第42个月死于肿瘤转移;T4期1例,术中发现腹膜广泛种植,仅行LC,于术后第6个月死亡。有3例发生戳孔种植,T1、T2、T3期各1例。结论胆囊癌存活期短,预后差,但腹腔镜手术发现的UGC大多属早期,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意外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 年5 月至2017 年5 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收治的意外胆囊癌患者58 例临床资料。结果 LC术中发现24 例,术后发现34例;TNM分期T1b 12例,T2 34例,T3 6例,T4 6例。24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证实为胆囊癌,其中22例中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34例术后病理证实,其中24例行二次开腹手术。非根治组:12例,仅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5.0%、42.5%、18.0%。根治组:46例,行胆囊癌根治术,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2.5%、62.5%、45.7%,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癌患者预后与手术方式、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对存在胆囊癌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尽早行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多为早期胆囊癌,应重视术中检查及病理检查,T1b~T3 期宜行根治手术,晚期患者应根据病情行姑息手术。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otomv,LC)目前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标准术式,在术中或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的胆囊癌被称为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发现胆囊癌后的进一步处理对患者预后有较大的影响,我院行LC30000余例,发现UGC1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胆囊癌的诊断、处理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5 832例行LC中16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意外胆囊癌中7例行LC,9例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术后病理TNM分期:Ⅰ期10例,Ⅱ期4例,Ⅲ期2例。16例患者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23.3个月。随访期内死亡15例。9例接受胆囊癌根治手术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分别为8/9、4/9及1/9,而7例仅行LC的患者术后1年生存为4/7,无生存超过2.5年者。结论 LC术中应高度警惕意外胆囊癌的发生,意外胆囊癌多为早期,应及时中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仅行单纯的LC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8.
<正>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是指术前诊断为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意外发现的胆囊癌。目前多采用胆囊癌的TNM分期指导临床治疗。UGC的发生率并不高,Paolucci等[1]统计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UGC的发生率为0.34%,在开腹胆囊切除术中UGC的发生率为1.7%~2.3%。国内文献报道中及术后UGC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发现意外胆囊癌(UGC)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7年间行LC时术中及术后意外发现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对LC时发现UGC患者进行不同方案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7年间,我共进行LC 1205例次,其中发现UGC 10例,按TNM分期,T1期患者6例,T2期患者3例,T3期患者1例.10例中4例予以根治性切除术,余6例仅行LC.所有6例T1期患者目前均存活,1例T2期患者术后无复发存活,1例T2期患者死肿瘤复发转移,另1例T2分期患者术后3年死发性肺癌,1例T3分期患者术后6月死肝转移.结论:对Tis及T1分期患者,LC切除范围已经足够大.T2以上分期患者应行根治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陈洪流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12):812-8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423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和术后发现的18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意外胆囊癌,pTis期1例,pTla期5例,pTlb期4例,pT2期5例,pT3期2例,pT4期1例。pTis期及pTl期仅行LC术;pT2期5例中4例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1例拒绝再次手术;pT3期患者拒绝再次手术;pT4期患者仅行腹腔镜探查活检术。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壁Tro-car出现种植转移灶。18例患者术后随访3~64个月,死亡12例,6例仍存活。结论意外胆囊癌的早期确诊有助于改善预后,对pT2期的意外胆囊癌宜再次开腹做根治性手术,pT3期及pT4期意外胆囊癌须权衡手术风险和生存利益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手术中意外胆囊癌的临床处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发现胆囊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LC时意外发现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NevinⅠ、Ⅱ期患者行单纯LC,2例Ⅲ期和3例Ⅳ期患者行LC中转开腹+局部淋巴结清扫术+肝脏楔形切除术,5例Ⅴ期患者行胆囊姑息性切除术。全组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为0.06%。结论:Ⅰ期的意外胆囊癌行LC可达到根治目的,Ⅱ期行胆囊切除+肝脏部分切除+术后化疗,Ⅲ、Ⅳ期需行胆囊癌根治术,Ⅴ期根据情况行胆囊切除或姑息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胆囊癌(unexpected gallb ladder carc inom a,UGC)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955例LC术中遇到的12例(1.26%)UGC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诊3~36个月,平均18个月。迄今全部存活。5例PT1、5例PT2、1例PT3(中转开腹)随访至今未发现癌复发及转移。1例PT2因拒绝根治术,现出现肝多发转移。1例PT4因腹腔种植转移,无法根治,故仅部分切除胆囊(胆囊粘连重),以解决急性胆囊炎问题,现有腹水、恶液质表现。所有病例均未见脐部戳孔处肿瘤种植转移。结论:LC术中应常规切开胆囊标本,必要时送术中冰冻。PT1单纯切除胆囊已足够;PT2要额外楔形切除肝组织及区域淋巴结;PT3中转开腹,行根治手术或姑息手术。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2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意外胆囊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5月我院15560例LC中28例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发现12例和术后发现16例中的5例行胆囊癌根治术,而仅行LC11例。术后病理TNM分期:Ⅰ期3例,Ⅱ期23例,Ⅲ期2例。28例术后随访7~66个月,平均22个月,死亡19例,其中接受胆囊癌根治手术的17例术后1、3、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76.5%(13/17)、23.5%(4/17)、11.8%(2/17);而仅行LC的11例术后1年生存率为45.4%,无存活超过2年。结论对高危人群,术中应高度警惕意外胆囊癌的发生,LC意外发现的胆囊癌多为早期,对早期胆囊癌应行标准胆囊癌根治术,仅行单纯的LC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病理发现的原发性胆囊癌16例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术前诊断2例为胆囊息肉,14例为胆囊炎胆囊结石;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OC)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4例;术后病理Nevin分期,Ⅰ期2例,Ⅱ期7例,Ⅲ期4例,Ⅳ期3例。;2例术中怀疑,经术中快速病理证实,1例单纯胆囊切除,1例术中再次行部分肝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证实14例,3例单纯胆囊切除,未再次手术;5例再次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清扫术;3例再次手术行部分肝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清扫术,3例放弃再次手术;随访时间至2013年4月,已有12例死亡,6例仍存活,最长者已存活40个月,最短者在术后3个月内死亡,4例存活期超过36个月。结论术前应重视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和增强对胆囊癌的诊断意识,以减少意外胆囊癌的发生;Nevin分期Ⅰ期和Ⅱ期侵犯胆囊粘膜患者可行LC,Ⅱ期侵犯肌层及其以上分期患者需再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意外胆囊癌(UGC)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及预后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3 894例LC术中或术后发现的21例UG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21例患者中,术中诊断胆囊癌16例,术后诊断5例,结合病理分别行单纯胆囊切除或胆囊癌根治术。Nevin分期Ⅰ期10例,Ⅱ期8例,Ⅲ期3例;随访20例,随访8~58个月,Ⅰ期、Ⅱ期、Ⅲ期的1年存活率分别为88.9%、75.0%、33.3%。结论胆囊癌早期术前诊断困难,预后差,LC术中应常规解剖胆囊,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Ⅰ、Ⅱ期早期胆囊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是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期的最直接有效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意外胆囊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意外发现胆囊癌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997~2001年1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意外发现的胆囊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4例意外胆囊癌中男2例,女12例。平均年龄66.1岁。术前诊断1例为胆囊息肉,余13例为胆囊炎胆囊结石(92.8%)。有7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因发现转移仅在腹腔镜下行腹壁肿块活检术,6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TNM分期:0期1例,Ⅰ期4例,Ⅱ期3例,Ⅲ期3例,Ⅳb期3例。至随访截止时,已有9人死亡,5人仍存活,存活期超过36个月者有4人,最长者已存活68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适用于胆囊癌病人。提倡腹腔镜术中对可疑病灶进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胆囊癌侵犯深度超过肌层者应中转开腹或术后再次开腹行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7.
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unexpected/incidental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是指因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意外发现的胆囊癌.随着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带来的胆囊切除指征放宽,UGC时有发现.本文回顾了我院1990-2005年间10例UGC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意外胆囊癌(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手术方法及预防转移复发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8月至2008年11月5 586例LC术中26例(0.47%)UG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对比单纯胆囊切除术组、胆囊癌根治术组及pTis、pT1期与pT2、pT3、pT4期患者的累积生存率。结果:26例UGC患者中,术前诊断以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为主。按病理分期,pTis期2例,pT1a期4例,pT1b期3例,pT2期10例,pT3期5例,pT4期2例。胆囊癌根治组患者累积生存率优于单纯胆囊切除组;pTis、pT1期患者预后显著优于pT2、pT3、pT4期。结论:具有胆囊癌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前应全面分析临床资料,术中仔细剖检胆囊,标本行冰冻切片检查,一旦确诊应早期行根治性切除术,术中需采取措施预防肿瘤种植和转移。  相似文献   

19.
意外胆囊癌(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是指术前拟诊为胆囊良性疾病,在术中或术后偶然发现的胆囊癌.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广泛开展,UGC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文献报道为0.2% ~2.8%.绝大部分术前评估为良性病变的UGC病例属T1和T2期的早期胆囊癌.手术切除是唯一能根治胆囊癌的治疗方式,根治性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癌的标准术式,目前胆囊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肿瘤的T分期,也就是肿瘤对胆囊壁侵犯的深度.但是目前关于UGC的外科处理还存在很多争论,没有形成统一的治疗规范.本文就临床工作中对于UGC诊疗中不可避免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9月~2015年9月我院46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手术中意外胆囊癌12例的临床资料。1例术中冰冻病理诊断胆囊癌NevinⅢ期,中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11例术后病理诊断胆囊癌,NevinⅠ期1例和Ⅱ期1例未补充手术,Ⅲ期9例中5例拒绝手术,4例术后10~18 d(平均14 d)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结果 5例NevinⅢ期LC后拒绝手术者失访。Ⅰ、Ⅱ期各1例LC术后随访63个月和6个月无复发,Ⅲ期行胆囊癌根治术5例中,2例分别术后8、10个月因腹腔广泛转移,死于恶病质,3例术后10、28、32个月胆囊癌肝转移死亡。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时应高度警惕意外胆囊癌的发生,应及时行合适的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