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入路和方法。方法 经枕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26例,其中锁孔手术9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93例,次全切除33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出现肿瘤部位血肿4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205例。177例出院后随访2月~13年,面神经House-Brachmann分级Ⅰ~Ⅲ级143例,Ⅲ级以上34例。结论 枕下入路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有效入路,并能较好地保留面神经功能;强调术中监测,仔细、耐心操作以便保留面神经的功能;当肿瘤与面神经或脑干粘连紧时勿强求肿瘤全切;锁孔手术完全可以达到切除大型听神经瘤要求,损伤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的116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增强MRI分为中小型听神经瘤组(最大径≤3 cm;83例)和大型听神经瘤组(最大径>3 cm;33例)。结果 中小型听神经瘤组肿瘤全切除率为97.6%(81/83),面神经解剖保留80例(96.4%)。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良好(H-B分级Ⅰ~Ⅱ级)59例(71.1%)。大型听神经瘤组肿瘤全切除率87.9%(29/33),面神经解剖保留28例(84.8%),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良好18例(54.5%)。结论 对于中小型听神经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可实现肿瘤完全切除和良好的面神经功能保护。对于大型听神经瘤,在良好体位、充分释放脑脊液、电生理监测等辅助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也可实现肿瘤安全满意切除和面神经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肿瘤最大径>3 cm)听神经瘤的疗效及术中面神经保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手术治疗的86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均在电生理监测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结果 肿瘤全切除83例,近全切除3例。面神经保留78例(91%);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House-Backmann分级:1级11例,2级37例,3级22例,4级16例。术后门诊随访3~30个月,术区皮下积液4例,口唇疱疹9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术前多模态肿瘤-神经评估,术中实时电生理监测,精细显微手术对大型听神经瘤全切和保留面神经功能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25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的体会,探讨如何全切肿瘤并避免对周围重要结构的损害。方法对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5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大型听神经瘤25例,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保留20例;依据House—Brackmann大型听神经瘤评定法评定面神经术后功能,其中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4例,Ⅳ级8例,Ⅴ~Ⅵ级5例。本组无1例死亡。结论根据术前和术中的策略,选择好手术人路和运用好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大型听神经瘤的切除率、面神经功能保护率及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大型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策略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目的 总结211例大型听神经瘤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211例大型听神经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入路,在面神经监护下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结果 肿瘤全切196例(93%);近全切除7例(3.3%);大部切除8例(4%)。面神经解剖保留192例(91%)。结论 大型听神经瘤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中面神经监护对保留面神经完整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微创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和面神经的功能保护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应用多模态技术辅助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微创手术治疗的887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常规复查增强MRI明确肿瘤切除程度,评估面神经功能。 结果肿瘤全切841例,全切除率为94.8%。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83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3.7%;解剖未能保留的55例,其中16例术中行面神经端-端吻合,另有3例术后行面神经移植。肿瘤切除3个月后复查,面神经功能Ⅰ~Ⅱ级695例(78.4%),Ⅲ~Ⅳ级176例(19.8%),Ⅴ级16例(1.8%)。 结论听神经瘤微创显微手术有助于提高肿瘤切除的安全性和手术疗效,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是提高肿瘤全切除、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中型听神经瘤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术面神经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10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的108例大中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术后1年根据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估面神经功能,其中Ⅰ~Ⅱ为正常,Ⅲ~Ⅵ级为异常。结果 108例中,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正常74例,异常3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肿瘤囊性变、面神经与肿瘤重度黏连是术后面神经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大中型听神经瘤,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主要和肿瘤大小、肿瘤囊性变、面神经与肿瘤黏连程度有关,临床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专家点评     
<正>听神经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之一,直径大于3 cm的听神经瘤定义为大型听神经瘤;其治疗方式应积极选择显微手术治疗~([1-2])。大型听神经瘤推挤压迫脑干,瘤周的血管、神经解剖变异大;手术如何完美实现肿瘤切除和面神经功能保护对神经外科医师仍充满挑战。本文章作者报道了一组大型听神经瘤病例,肿瘤全切率87. 5%,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100%,术  相似文献   

9.
影响大型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局部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影响面神经功能的因素。方法对32例大型听神经瘤在面肌肌电图监护下行显微手术切除,记录肿瘤的大小、切除程度及显微镜下肿瘤的囊性变,肿瘤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及与面神经的黏连程度等因素。结果肿瘤均全切,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6.9%。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Ⅱ级52.4%,Ⅲ级42.9%,Ⅳ级4.7%;术后1年为Ⅱ级66.7%,Ⅲ级28.6%,Ⅳ级4.8%。术后面神经功能与肿瘤的大小、囊性变及肿瘤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无关(P> 0.05),面神经与肿瘤的黏连程度与术后3 d和1周的面神经功能呈明显正相关(r= 0.560,P= 0.001;r= 0.478,P= 0.007)。结论对大型听神经瘤在保留面神经完整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全切,术后的面神经功能主要取决于面神经与肿瘤的黏连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5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均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取直切口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76例(89.4%),次全切除9例(10.6%);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80例(94.1%)。术后即刻、7 d、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面神经功能分级优良率(H-B分级Ⅰ~Ⅱ级)分别为88.2%、56.0%、41.9%、50.9%、68.6%、86.7%。结论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可更好保护面神经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面神经功能监护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在面肌肌电图监测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的127例大型听神经瘤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参照House-Brackmann分级系统评价面神经功能。结果总计127例听神经瘤患者,大型肿瘤(≥30 mm)占92.1%(116/126)。肿瘤全切除率为98.4%(125/127),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9.2%(126/127),死亡率为2.36%(3/127)。术后即刻的优秀面神经功能(H-B I-II级)保留率为90.2%(111/123),随访1年及以上的优秀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85.5%(71/83)。结论听神经瘤患者术后远期面神经功能与术者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密切相关,与术后早期面神经功能、肿瘤大小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脑积水、囊性变、症状持续时间未见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监测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连续面肌肌电图监测对术中、术后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的作用。方法根据Gormley颅内肿瘤分型方法,100例听神经瘤患者中肿瘤直径为4.0~4.9cm者82例,5.0~5.9cm者16例,直径≥6.0cm者2例。手术前采用House等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进行评估,Ⅰ级65例,Ⅱ级33例,Ⅲ级2例。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术中施行面肌肌电图监测和直接电刺激。结果100例中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者94例,大部分切除6例。2例肿瘤切除过程中切断面神经者均行Ⅰ期端-端吻合;2例面神经被切断1/2者行断端吻合。手术后2周面神经功能评估Ⅰ级30例,Ⅱ级50例,Ⅲ级10例,Ⅴ级10例;手术后1年随访面神经功能Ⅰ级76例,Ⅱ级14例,Ⅲ级7例,Ⅴ级3例。结论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采用面神经监测对面神经的解剖和功能保留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大型听神经瘤的术中面神经保护(附3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显微外科技术与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术前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rnann分级(H—B分级):Ⅰ~Ⅱ级36例,Ⅲ~Ⅳ级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5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32例,术后死亡1例。出院时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Ⅰ~Ⅱ级28例,Ⅲ-Ⅳ级6例,Ⅴ-Ⅵ级3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与电生理监测技术可明显提高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的疗效。严格保持肿瘤表面蛛网膜的完整性是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关键。术中尽量重建断裂的面神经,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切除大型及巨大听神经瘤技术。方法回顾分析22例大型及巨大听神经瘤临床资料,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后随访面神经功能。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7例。面神经自发肌电图在面神经受牵拉、挤压、生理盐水冲洗等操作过程中产生显著放电,刺激肌电图对寻找和辨认面神经具有重要作用。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下方7例,腹上方2例,腹侧中部13例。所有病例面神经均解剖保留。术后随访6~42个月,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H-B分级Ⅰ级11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4例。结论面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对术中解剖与功能保留面神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入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入路、操作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5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其中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45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手术治疗10例。结果肿瘤全切49例,次全切除6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5.45%(47155)。术后随访1年,面神经解剖保留者中有35例面神经功能获得满意恢复。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并发症多见。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可获得满意的面神经解剖学保留与功能保护,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2例大型听神经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入路行肿瘤显微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45例,次全切除7例。面神经解剖保留46例,断端吻合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熟识解剖和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能有效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大型、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大型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285例大型、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将肿瘤全切除262例,次全切除23例。面神经保留率达69.5%,听神经保留率32%。结论 对大型、巨型的听神经瘤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有效地保护颅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术前运用弥散张量成像( DTI)技术定位大型听神经瘤与面神经相对位置的可行性,为术中保护和术后改善面神经功能提供帮助。方法对23例直径≥3.0 cm的大型听神经瘤病例,术前采用DTI显示肿瘤侧面神经并定位面神经与肿瘤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术中通过观察和电生理监测,验证术前面神经影像定位的准确性,并采取措施保护,术后随访面神经功能。结果肿瘤直径3.0~6.0 cm,平均(3.8±0.8)cm;18例(78.3%)面神经可通过DTI显示,其中8例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中部,6例位于肿瘤腹侧下方,2例位于肿瘤腹侧上方,1例位于肿瘤上极,1例位于肿瘤下极。术前DTI定位与术中定位吻合率为100%。1例直径5.0 cm听神经瘤的面神经仅部分显示,3例术前面瘫者和1例囊性听神经瘤的面神经未显示。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随访4~28个月,面神经功能HB Ⅰ级10例,HB Ⅱ级13例。结论 DTI面神经成像技术有助于术前定位大型听神经瘤中的面神经位置,提高面神经的解剖和功能保留率,是降低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后面神经功能障碍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疗效及保护面神经的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在电生理监测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65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51例,近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6例。面神经解剖保留5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9%(11/65)。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依据House-Brackmann分级,Ⅰ级31例,Ⅱ级8例,Ⅲ级7例,Ⅳ级11例,Ⅴ级7例,Ⅵ级1例。出院后随访2~24个月,肿瘤复发2例。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听神经瘤的有效方法,准确把握面神经与肿瘤关系的各分型以及术中的电生理监测的应用和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能显著提高面神经的解剖和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操作技术及预后。方法对26例大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中及术后评估面神经、听神经的功能。结果本组大型听神经瘤26例,其中21例(80.8%)全切除,5例(19.2%)次全切除。面神经的解剖学保留率为73.1%(19/26)。对23例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评估,面神经功能获得满意恢复者为18例(78.3%)。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对面神经、听神经可获得解剖学与功能的保护,明显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