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失禁性皮炎风险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2~6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老年科的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失禁性皮炎风险评估量表PAT、Braden量表、尿失禁简表、Barthel自理能力评分量表对280例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了解住院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风险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有失禁性皮炎风险者72例(25.7%),其中低风险49例(68.1%),高风险23例(31.94%);轻度尿失禁182例(65.0%),中度尿失禁35例(12.5%),重度尿失禁11例(3.9%)。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失禁性皮炎发生风险与大便失禁、抗菌药物的应用及营养状况有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便失禁、尿失禁、压疮危险因素得分、白蛋白水平是失禁性皮炎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大便失禁、尿失禁、营养状况、抗生素应用是失禁性皮炎的危险因素,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积极的干预,预防失禁性皮炎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位于脊髓以上、脊髓或周围水平的神经损害,可以引起与逼尿肌、尿道或这两者的功能均发生障碍有关的尿失禁。逼尿肌反射过强(不稳定性) 这种尿失禁是在膀胱充盈时,没有主观感觉即发生逼尿肌突然收缩的结果。典型的是在尿量不多时发生膀胱收缩,但并非总是这样。这种尿失禁可以是自发的,犹如发生在儿童和多数妇女的遗尿那样,但亦可以发生在脑血管疾病、前列腺梗阻和偶见于糖尿病等病人。在正常情况下,膀胱收缩总是伴随着停止膀胱外括约肌的活动——一种协调性排尿反射。相反,在有脊束损害的病人,逼尿肌反射过强,倾向于排尿反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妊娠及分娩方式对产妇大小便失禁患病率的相对影响。研究设计:本研究是一项在6个妇科诊所的妇女中进行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收集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包括:身高、体重、孕次、产次及阴道分娩次数。患者经问卷调查诊断为大小便失禁。应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妊娠、分娩方式及体重指数(BM I)对大小便失禁的影响。结果:18个月间共纳入1004例妇女。237例受试者小便失禁,128例大便失禁。应用妊娠及分娩方式计算尿失禁OR值及95%CI:所有足月妊娠与非足月妊娠比OR2.46(95%CI1.53~3.95),所有的非阴道分娩(仅剖宫产)…  相似文献   

4.
大小便失禁大多是由脊髓脊膜膨出术后或隐性脊柱裂等引起。多数患儿病程长 ,身体常散发出异味 ,影响患儿正常生活。本科 1992年 4月至 1999年12月 ,共收治大小便失禁患儿 171例。现将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92年 4月至 1999年 12月 ,共收治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患儿 171例 ,其中男 74例 ,女 97例 ,年龄 4~ 14岁。脊髓脊膜膨出术后 157例 ,隐性脊柱裂 14例 ,其中尿失禁者 171例 ,大便失禁者 16 9例。术前曾在外院行椎板切开脊髓减压、神经松解 12例 ,肛门扩约肌成形 1例 ,伴有足内翻 19例 ,双髋关节脱位 1例 ,跛行 7例 ,反…  相似文献   

5.
尿失禁是妇女特别是年长妇女的一个常见症状。尿失禁有多种类型,以压力性尿失禁最常见,占50%~70%。常给病人带来一系列如社交、精神、家庭和性生活方面的困扰,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病涉及妇科和泌尿科。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测定大便失禁(FI)的患病率以及在较大年龄范围中社区妇女居民FI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设计:这是一项人群的,以年龄分层的邮寄问卷调查,针对在华盛顿一个大型保健组织登记的年龄在30~90岁的6000例妇女。样本与纵向自动化医学数据相关联。FI定义为最少每月一次的液体或固体粪便失禁。结果:问卷应答率为64%。FI的患病率为7.2%,患病率随年龄增加明显增加。患有FI的妇女有明显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功能障碍。老年(校正OR2.11~2.22)、严重抑郁(OR1.76~2.58)、尿失禁(O R2.32)、内科共病率(OR1.76~2.58)和手术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7.
引起大便失禁的原因有多种,如神经损伤、肛门或脊髓损伤、肛门肿瘤等。笔者就一脊髓受损致截瘫患者大便失禁后肛周皮肤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8岁,工人。因头颈部疼痛1月余MRI示垂体瘤于2006年1月6日入院,1月22日在全麻下行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术后第4天行腰穿术  相似文献   

8.
倍美力软膏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生于5%~25%的中老年妇女。压力性尿失禁对病人的心理、日常生活、工作、社交活动,甚至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为了解倍美力软膏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2001年4月~2004年10月,我们对76例病人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樟木头镇社区妇女尿失禁发病情况、对疾病的认识及对医疗保健需求情况.方法:向樟木头镇两个社区本地户籍妇女共340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47名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13.82%(47/340)].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284人对尿失禁完全不了解(83.53%);尿失禁患者曾到医院诊治的有5例,就诊率为10.63%(5/47);92%(312/340)的妇女希望了解尿失禁相关知识.结论:尿失禁是妇女常见疾病,但就诊率低.在社区普及尿失禁防治知识,对防治妇女尿失禁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吸烟的妇女有发生尿失禁的高度危险。研究人员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显示,在所有罹患尿失禁的妇女中,大约1/3是由于当前或过去的吸烟习惯所致。研究人员以年龄13~87岁(平均年龄46岁)的606名妇女作为对象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吸烟与各种类型的尿失禁(其中包括腹压增高而引起小量失尿的“压力性”尿失禁等)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关系。在322名罹患尿失禁的妇女中,35%报告有吸  相似文献   

11.
郑丽  李冬咏 《安徽医学》2015,36(10):1289-1291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在预防老年大便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8月住院的老年大便失禁患者为对照组(41例),以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住院的老年大便失禁患者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护士根据临床经验实施肛周护理,观察组对护士实施预防失禁性皮炎的知信行教育后为患者实施肛周护理,包括对护士的失禁性皮炎知识培训(知识),强调预防失禁性皮炎的重要性(信念),规范正确的擦洗方法、护理辅助用具的正确使用及制定标准化的肛周护理流程(行为),比较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12例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29.27%,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2.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护士实施知信行教育可以有效预防老年大便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问题:盆底肌肉训练(PFMT)预防和(或)治疗怀孕或产后妇女尿失禁(u1)和大便失禁(F1)是否有效? 研究范围 纳入研究的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s)或半随机对照试验,评估盆底肌肉训练(PFMT)减少怀孕或产后妇女泌尿系(UI)和大便失禁(FI)。见PFMT进一步细节的补充数据。主要结果是自我报告的UI或FI.  相似文献   

13.
颈椎间盘突出由于某种原因,向后外侧突出,压迫颈脊神经或颈脊髓而引起症状时,称颈椎间盘突出症。有的病人表现为交感神经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视力障碍、心慌、多梦、失眠等颈性眩晕症状。而有的病人则表现为颈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症状,轻者病人患侧上肢麻木,如刀割样或烧灼感,重者有不全痉挛性瘫痪,如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它是一种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李水银 《开卷有益》2003,(12):14-15
笔者在门诊中接诊一老年患者,自诉:前几次尿失禁都自购消炎药,服用后即愈。这次发作已有数天,服过消炎药及一些中成药,但无效。不知是何缘故?尿失禁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症状。所谓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地由膀胱经尿道向外流出。医学统计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40%患有尿失禁,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泌尿系统的各种感染,如急性或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由于炎症刺激,常会出现暂时性尿失禁。二是神经系统的各种疾患,如多发性硬化症、震颤麻痹等,均可伴有尿失禁的表现。三是张力性尿失禁,绝大部分老年妇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的病情,为促进病人疾病的康复提供方便、快捷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抽查产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症状的住院病人658例,实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功能锻炼.结果锻炼控制排尿的尿道周围肌肉及辅助排尿的骨盆底部肌肉,适用于因各种原因暂时不能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对男、女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均有很好疗效.结论产后是盆底肌锻炼防治压力性尿失禁的理想时期,在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对防止压力性尿失禁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因盆底支持结构松弛、损伤及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UI)、盆底器官脱垂(POP)、大便失禁等,常见于中老年妇女,严重影响女性的性健康[1],从而影响其体像(bodyimage)认知.以下将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就PFD对女性体像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是创伤外科及骨科常见病,患者排便反射弧中断或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肠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顽固性便秘,大便失禁及腹胀等,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其中排便困难,便秘发病率最高,病人的肠道症状常常漏诊,对其治疗国内报道较少.我们对52例脊髓损伤后排便困难的病人,采用膳食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肛门失禁临床表现可分三类:①不能控制平便、稀便、气体为完全失禁。②只能控制干便,不能控制稀便、气体为不完全失禁。③因肛管和肛门缘皮肤缺损或皮内感受器损伤,影响肛门括约肌反射收缩,有时有少量稀便或液体流出的感觉性失禁,本文总结我院1977年至1987年手术治疗的完全失禁和不完全失禁25例,并对其发病原因,手术方法及疗效加以分析。临床资料一、造成肛门失禁的原因:本组25例造成失禁的原因:肛瘘切开或切除6例;痔切除术2例,肛瘘桡线4例,会阴三度裂伤1例,酒精注射损伤肛门神经1例,肛管直肠脱垂切除术2例,肛门脓肿切开水1…  相似文献   

19.
女性性功能障碍(FS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可影响许多妇女生活质量的临床疾病。FSD现被界定为一种持久性的或重复出现的性冲动减少或对性活动厌恶、难以引起或无能力达到性欲高潮、性交时有疼痛感的疾病。FSD的起因较多,包括绝经后妇女的激素改变以及心理问题,如紧张、疲劳和忧郁。基于全美健康和社会生活调查结果,约50%的美国妇女患有FSD。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妇女尿失禁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北京市4个中心城区老年妇女尿失禁及泌尿道萎缩症状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尿失禁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分层多级整群抽样,对北京市4个中心城区的1 257名60岁及以上绝经后妇女进行各种下泌尿道症状及治疗情况的问卷调查及临床检查,计算各种泌尿道症状患病率,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尿失禁的相关因素.结果绝经后妇女总的尿失禁患病率为61.0%,其中以张力性尿失禁所占比例最高(64.5%);夜尿频患病率66.8%.张力性尿失禁发病与肥胖、受教育年限长,长时间站立、弯腰或下蹲能力差有关,而握力大可减少张力性尿失禁发病;急迫性尿失禁发病与肥胖有关,而受教育年限长、握力大可减少急迫性尿失禁发病.结论北京市4个中心城区60岁及以上绝经后妇女尿失禁症状患病率高于以往文献报道,肥胖和肌肉力量与尿失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