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对比中药涂擦联合窄谱强脉冲光与单纯中药涂擦和单纯窄谱强脉冲光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后色素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5例。实验组采用2个疗程中药涂擦结合2次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对照1组采用单纯中药涂擦治疗,对照2组采用单纯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44%,高于对照1组的73.48%和对照2组的82.11%,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涂擦结合强脉冲光治疗深Ⅱ度烧伤后皮肤色素异常,疗效肯定、疗程短,患者满意度高,可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治疗淤积性皮炎伴发色素沉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3例淤积性皮炎伴发双下肢色素沉着患者行强脉冲光治疗,治疗1~4次,每次治疗间隔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3~6个月,治疗前后疗效对比观察并用χ2检验分析。结果:基本治愈9例,无效2例(均只治疗1次),总有效率84.6%。疗效与治疗次数成正相关,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强脉冲光治疗淤积性皮炎伴发色素沉着疗效满意、安全,是该病的较好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面部烧伤创面愈合后,可出现不同程度色素沉着,甚至有少部分色素遗留终生,影响患者容貌.笔者单位近年分别采用超声波导入联合强脉冲光疗法和单纯强脉冲光疗法,共治疗100例此类患者,并对2种疗法进行对比观察,旨在寻找更佳的色素沉着治疗措施.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1年3月本救治中心门诊收治的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患者100例,其中男80例、女20例,年龄18~44岁,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Ⅰ度烧伤10例,浅Ⅱ度80例,深Ⅱ度10例.致伤原因:热液烫伤30例,火焰烧伤30例,电烧伤40例.创面经早期换药处理后均未再行其他治疗.创面愈合后色素沉着部位:全面部56例,单侧面部24例,面部散在分布20例.色素沉着程度及愈合部位皮肤颜色:轻度20例,呈浅褐色;中度40例,呈深褐色;重度40例,呈棕红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新型强脉冲光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以色列Active OpticalSystems强脉冲光治疗系统(GEM专利技术的光子嫩肤仪)治疗5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1个疗程,观察和记录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基本痊愈12例(24%),显效28例(56%),总有效率80%。治疗后无皮肤红肿,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结论:新型强脉冲光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窄谱强脉冲光(DPL)治疗烧伤瘢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采用DPL(500~600 nm)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烧伤瘢痕患者37例(48处),根据瘢痕颜色及治疗即刻反应设置治疗参数,治疗间期4~6周。结果显效19处,有效26处,无效3处,总有效率为93.75%。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水肿、水疱和短期色素沉着。结论窄谱强脉冲光(DPL)治疗烧伤瘢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自70年代以来,我们自行研制了中药烧伤贴(以下简称烧伤贴),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烧伤贴无毒副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并能促进创面愈合。我们在临床上应用5 138例,治愈4 675例,治愈率91%,好转371例;无效92例;总有效率98.2%;治疗溃疡316例,治愈率100%。使用烧伤贴后浅Ⅱ度烧伤可在10±1天愈合;深Ⅱ度创面在20±3天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伤的效果。方法对152例不同面积的Ⅱ度烧伤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并配合全身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8例浅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6.52±1.28)d,64例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13.38±3.06)d。102例(71.05%)无瘢痕形成,24例(15.79%)轻度色素沉着,10例(6.58%)色素缺失,18例(11.84%)遗留轻中度瘢痕增生。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有效缩短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烧伤瘢痕形成程度。  相似文献   

8.
袁丽  王萌 《中国美容医学》2014,(15):1269-1271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导入治疗面部痤疮后遗留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6例,强脉冲光组37例,左旋维生素C导入组39例,三组患者均治疗4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86.1%,强脉冲光组有效率59.4%,左旋维生素C导入组有效率53.8%。联合组疗效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导入治疗面部痤疮后遗留色素沉着,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痛苦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飞顿LovelyⅡ强脉冲光联合Medlite C6 Q532nm激光治疗雀斑的疗效。方法:120例雀斑患者,采用LovelyⅡ强脉冲光及Medlite C6 Q532nm激光联合治疗3次,每次间隔4周。结果:120例雀斑患者经过3次联合治疗后,103例(85.8%)痊愈,15例(12.5%)显效,2例(1.7%)有效,总有效率为100%,5例(4.2%)出现色素沉着。所有患者面部皮肤较以前光滑、细腻。结论:LovelyⅡ强脉冲光联合Medlite C6Q532nm激光治疗雀斑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Elos激光联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Elos激光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45例,外用千白氢醌乳膏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色素程度、色素沉着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色素程度、色素沉着面积及总积分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Elos激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具有显著的促进面部色素沉着消退的作用,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脂溢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科室就诊的50例面部皮脂溢出症患者,采用640nm的强脉冲光治疗,并以患者皮损部位治疗前后的皮脂分泌情况、弹性度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判定疗效。结果:治疗4个月后,患者面部的多脂、发亮、油腻的体征得到了很好改善。其中,显效3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8%,皮脂分泌从治疗前的85.4±19.5下降到治疗后的33.4±9.8,皮肤弹力度从11.3±4.1上升到17.9±4.7,且两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脂溢出症疗效显著,是一项安全、有效且便捷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大部分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面临着瘢痕形成和色素沉着的风险,不仪影响容貌,严重者可造成瘢痕挛缩畸形和功能障碍,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1].临床上治疗瘢痕和色素沉着的方法众多,却无一理想可靠.笔者单位于2008年5月-2010年7月采用新一代强脉冲光技术即优化脉冲技术[2],治疗681例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瘢痕及色素沉着,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效果.方法 采用英国Greenwall公司生产的紫色兰朵光子治疗仪,波长500~650 nm,脉宽20~30 ms,能量密度16~20 J/cm2,治疗雀斑80例,每隔3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完成3次治疗后每月随访1次,6个月后判断疗效.显效:皮损清除75%~100%;有效:皮损清除50%~75%;好转:皮损清除25%~50%;无效:皮损清除<25%.前两者之和为总有效率.结果 80例患者,显效:64例(80.00%);有效:10例(12.50%);好转:4例(5.00%);无效:2例(2.50%).总有效率92.50%.结论 强脉冲光治疗雀斑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评价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强脉冲光(IPL)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Q-开关激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组:40例,先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3次,再用强脉冲光治疗3次,间隔时间2个月;Q-开关激光治疗组:32例,采用Q-开关Nd:YAG(1064nm)激光治疗3次,间隔时间2个月;对照组:14例,采用中药祛斑面膜治疗,每周1次,连续4周1个疗程,总共完成6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后防晒。结果:Q-开关激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组:治愈9例(22.50%),显效18例(45.0%),总有效率为67.50%;Q-开关激光治疗组:治愈4例(12.50%),显效13例(40.62%),总有效率为53.12%;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2例(14.29%),总有效率为14.29%;Q-开关激光组与联合治疗组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联合治疗组色素沉着2例(5.0%),无增生性瘢痕;激光治疗组色素沉着3例(9.38%);对照组皮肤过敏1例(7.14%)。结论: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强脉冲光(IPL)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飞顿LovelyⅡ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科室收治的经飞顿LovelyⅡ强脉冲光治疗的260例雀斑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入选病例均完成了4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4周,并接受为期1年的随访。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照片进行图像分析随访患者的满意程度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综合评价其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260例雀斑患者经4次治疗后,总有效率100.0%,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达96.9%。260例患者随访1年后,复发14例,复发率达5.4%,复发皮损均未超过原皮损的20%。无1例出现色素减退、色素沉着及瘢痕等不良反应。结论:LovelyⅡ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近2年来强脉冲光治疗39例痤疮红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笔者医院皮肤科门诊痤疮红斑患者资料,统计分析强脉冲光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红斑评分改善情况,以及不同治疗次数的有效率。结果:强脉冲光治疗痤疮红斑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前痤疮红斑评分为(2.67±0.48)分,治疗后评分为(1.28±0.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1~4次的有效率依次为17.95%、41.03%、59.09%及72.73%。结论:强脉冲光对痤疮红斑有良好疗效,且增加治疗次数可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脱毛的临床疗效和防治并发症。方法:使用以色列的强脉冲光治疗仪LovelyⅡ对876例毛发增多症患者共计1203个部位进行脱毛治疗,一般需要3-6次,每次间隔时间为30~45天。以治疗前后毛发密度减少百分率来评价治疗效果;对治疗后有色素沉着的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外用喜辽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另一组不用药作对照,随访2个月,比较色素沉着消退情况。结果:使用强脉冲光脱毛总有效率达94%,治疗期间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共41例色素沉着的患者中,用喜辽妥组较未用药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3,P<0.05)。结论:强脉冲光脱毛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毛发增多症的方法,喜辽妥治疗色素沉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笔者单位收治大面积深度烧伤合并上、下肢关节部位烧伤(不含严重的开放性关节损伤)的患者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1岁半~72岁,平均31.5岁.烧伤面积50%~60%TBSA 12例,61%~70%TBSA 10例,71%~80%TBSA 7例,>80%TBSA 3例,均为深Ⅱ、Ⅲ度烧伤,其中Ⅲ度面积为(24±15)%TBSA.关节部位创面共计65个,包括深Ⅱ度创面23个,混合深Ⅱ、Ⅲ度创面32个,Ⅲ度创面10个, 其中感染创面12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调Q脉冲激光和两种波段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笔者医院门诊收治的面部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调Q脉冲激光组(接受调Q脉冲激光治疗,n=33)和强脉冲光组(接受两种波段的强脉冲光治疗,n=47)。对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红斑及色素沉着情况及皮肤生理指标变化水平。结果:调Q脉冲激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强脉冲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98%,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斑及色素沉着程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调Q脉冲激光组的色素沉着程度低于强脉冲光组(P0.05);两组患者的红斑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p H值、TEWL均明显下降,角质层含水量明显上升(P0.05),且调Q脉冲激光组的皮肤pH值低于强脉冲光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强脉冲光组(P0.05),两组患者的经皮水分丢失(TEW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紧绷感、轻度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等不良反应,未使用任何药物,症状均于术后1~7d内消失。治疗第2、3次,调Q脉冲激光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强脉冲光组(P0.05),治疗第1、4次,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调Q脉冲激光与多波段联合强脉冲光在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方面疗效相当,安全性较高,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红斑及色素沉着情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调Q脉冲激光在改善患者红斑程度和皮肤屏障功能方面优于多波段联合强脉冲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窄谱强脉冲光(500~600nm)联合长脉宽1 064nm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病变的疗效。方法:使用窄谱强脉冲光(500~600nm)联合Nd:YAG激光长脉宽1 064nm治疗214例血管性病变患者,根据血管性病变的厚度,先用长脉宽1 064nm Nd:YAG激光,然后用窄谱强脉冲光(500~600nm),照射病变部位,治疗1~6次,治疗间隔1个月,门诊随访3~6个月。结果:治愈87例(40.65%),显著消退115例(53.73%),有效9例(4.20%),总有效率94.38%。治疗后出现水疱13例,紫癜10例,色素沉着6例,色素脱失2例,随时间逐渐恢复。结论:窄谱强脉冲光(500~600nm)联合长脉宽1 064nm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病变,发挥了强脉冲光和激光的优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