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医院门诊护理管理创新优化实施策略,以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方法:选择医院门诊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的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7月医院门诊开始实施护理管理创新优化策略,将2018年1~6月行常规护理管理的30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18年8月~2019年1月就诊的30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门诊护理管理采用创新优化策略,能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质控小组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医院门诊注射室于2018年1月起成立护理质控管理小组,实行护理质量管理,明确门诊注射室护士的岗位职责和要求,制定考核评分标准,有针对性地加强门诊注射室的护理质量监管。将2018年1~5月设为实施后,2017年1~5月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门诊注射室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实行质控小组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门诊护理采用质控小组管理,有助于优化患者诊疗环境,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门诊注射室静脉采血的质量与管理策略。方法:医院于2019年1月对注射室采血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2018年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采血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统计实施前后的采血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注射室采血人员静脉采血效率与综合专业能力,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静脉采血工作满意度与综合采血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门诊注射室静脉采血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显著增强采血人员专业技能,提升静脉采血工作效率,提高采血工作质量,并可有效提升患者对采血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皮试管理中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方法:医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8月在门诊注射室皮试管理中建立信息化系统,将2018年11月~2019年3月设为实施前,2019年4~8月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分别抽取200例皮试患者进行调查,比较皮试评判时间准确性、患者皮试满意度,以及护士NJSI评分。结果:观察组皮试评判的时间准确性和患者皮试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NJ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注射室皮试管理中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可降低皮试护士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保障评判皮试结果时间的准确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JCI标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18年1月起在JCI标准下实施护理管理,选择2017~2018年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的100例为实施前,2018年的100例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应用JCI标准,可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控制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环节管理在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8年1月起在医院门诊输液室就诊的患者实施环节管理,2017年7~12月为实施前,2018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感染发生率、患者不卫生行为出现率、输液接头细菌阳性检出率。结果:实施后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不卫生行为出现率显著降低,输液接头细菌阳性检出率显著降低,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室实施环节管理,严格消毒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率,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优化门诊输液室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果。方法:针对医院门诊输液室常规运作程序的重要环节,于2017年9月起进行相应流程优化。2017年2~7月为实施前,2018年2~7月为实施后。比较流程优化实施前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患者输液等待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输液等待时间明显缩短,输液室环境卫生、输液秩序、护理工作、人文关怀方面的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针对门诊输液室管理的重要环节进行流程优化,显著降低了护理纠纷发生率,缩短了患者输液等待时间,患者总体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骨科病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骨科病区自2019年2月起在护理管理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将2019年2~7月设为实施后,2018年8月~2019年1月设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全面质量管理用于骨科病区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原则在提高医院急诊科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医院急诊科于2019年2月开始实行以人为本原则的管理模式,将2019年2~9月的30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2018年6月~2019年1月的30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急诊科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科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以人为本原则的管理模式用于急诊科管理能够降低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中医院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肾内科自2019年1月起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模式,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月~2020年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舒适度、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中医院肾内科护理管理中有效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价值良好,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加强一目标"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呼吸内科于2018年1月实行"四加强一目标"管理,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设为实施后,2017年1月~2018年1月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情况。结果:实行"四加强一目标"后,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得到很大提升(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由6.08%降为1.28%(P0.05),患者满意度由85.81%提高至98.08%(P0.05)。结论:呼吸内科的护理管理实行"四加强一目标"管理措施,能够整体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康复科医疗质控实践中使用目标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并对实践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医院康复科于2019年2月开始实施目标管理模式的质控实践,2018年7月~2019年1月为实施前,2019年2~8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并统计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和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康复科医疗质控实践中采用目标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智能化输液管理系统在儿科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儿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诊需进行输液患儿524例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月起实施智能化输液管理系统,2018年1~6月为实施前,2018年7月~2019年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262例,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显著少于实施前(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儿科输液管理中运用智能化输液管理系统,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情况的发生,可提升患儿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规范化管理与效果。方法:医院自2018年12月起对诊疗器械消毒实施规范化管理,2018年6~11月为实施前,2018年12月~2019年5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的诊疗器械为研究对象,统计实施前后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管理质量与管理缺陷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及包装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感染、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诊疗器械消毒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升器械消毒质量,降低口腔科医疗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门诊输液大厅应用分区分类管理方案的成效。方法:2018年8月医院对门诊输液大厅的护理管理方案进行调整,采用分区分类管理,将2017年8月~2018年7月设为实施前,2018年8月~2019年7月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后随机抽取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门诊输液大厅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行分区分类管理后,门诊输液大厅的护理巡视、护理应答、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30±2.50)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6.50±4.70)分(P0.05)。结论:门诊输液大厅采用分区分类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管理中评价运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效果。方法:医院自2018年7月起运用有关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行护理不良事件管理,2017年1月~2018年6月为实施前,2018年7月~2019年12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漏报率、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漏报率、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管理中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使其发生率及漏报率显著下降,护理质量持续改善,有益于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最终增强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医院普外科医院感染现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感染发生。方法:医院普外科于2018年6月对感染发生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的100例患者为实施前,2018年6月~2019年2月的100例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感染情况、管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感染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管理质量评分、科室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普外科对感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降低了术后感染率,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程导医服务在门诊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医院自2018年3月起实施全程导医服务,2017年9月~2018年2月为实施前,2018年3~8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医院门诊护理安全事件、患者平均就诊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全程导医服务实施后,其护理安全事件、患者平均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数据,与实施前的数据比较差异(P0.05)。结论:全程导医服务应用在门诊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就诊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发生护理投诉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医院门诊注射室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2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投诉防范措施,将2017年7~12月的105例设为实施前,2018年1~6月的105例设为实施后,采用分析与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查找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结果:发生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专业操作技术、沟通的技巧、就诊流程、注射室监管等,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后,投诉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对门诊注射室护理投诉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能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投诉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中区域院感防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为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医院于2018年11月起,构建实施区域院感防控管理模式,2018年2~10月为实施前,2018年11月~2019年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就诊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就诊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区域院感防控管理模式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对保证患者诊疗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