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教学内容抽象,学习较为困难。教师应在提高教学手段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学习方法的启迪。通过重视学习方法、运用结构模型、联系临床知识、提高应用意识、紧密联系日常生活经验、改革教学模式、利用通信媒体拓展教学:拓展第二课堂等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为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它与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妇产科学等课程之间都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对以后的学习、科研及从事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组织胚胎学又是一门形态学科,它是以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为基本方法,观察人体4种基本组织及各系统、器官的光学显微镜下的微细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的超微结构及这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教学是此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灌输式"教学模式,使用的是光学显微镜,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之间交流较少,教学效果不明显。数码互动显微实验室的建立,改革了现代显微形态学教学模式,改善了教学条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组织胚胎学的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运用“3T教学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饥渴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初步探讨TBL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实施TBL教学法,证实TBL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主动学习,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及语言表达能力;切实提高组织胚胎学实验和理论成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值得进一步深入开展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是从微观上来研究人体结构及相关功能的一门基础学科。本文围绕课前准备、课中讲授、课后总结、实验教材建设、开展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教学等方面总结教学体会,就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探索。旨在通过多种方法加强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病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病理学具有理论知识抽象、琐碎、不易理解,并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学科联系紧密等特点,增加了授课难度,并且病理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医学临床课的学习效果.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在多年的教学中,根据病理学各章节的具体特点和差异,分别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病理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组织胚胎学是中医院校医学生最先接触的西医基础专业课之一,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和记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通过人脑将色彩、图形、文字等有效结合起来,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此研究结合中医院校组织胚胎学教学特点,将思维导图融入组织胚胎学混合式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灵感,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发现传统中医各专业教学内容比较固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如何将课堂学习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去,如何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使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的环节.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体会到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应该结合中医院校所设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缺乏变化,缺乏特色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刘艳洁 《中医药学刊》2005,23(9):1701-1704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发现传统中医各专业教学内容比较固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如何将课堂学习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去,如何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使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的环节。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体会到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应该结合中医院校所设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缺乏变化,缺乏特色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基础形态实验是一门新开实验课程,涵盖了组织胚胎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等课程的实验内容,并增设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项目,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必修实践课程。以班级为单位采用PBL教学和传统教学,通过切片标本的形态学观察以及动物实验、尸体解剖等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完成设计性实验的构思、安排和实施过程,增强学生的基础形态操作技能和分析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寻求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中医药院校自身特点出发,尝试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导向,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归纳总结实验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整合实验内容,拓展实验方法,注重设计可行性实验方案,组织学生以TBL模式的学习团队进行实验操作,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习氛围,培养其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从而在实验教学中实现基于基础医学课程的医学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我校对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改革,将基础实验技术作为专门的实验内容独立设课,针对一年级新生开设了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医学基本实验技能课程与各学科实验课程联系十分紧密,主要讲授病理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等专业基础实验课通用的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14.
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我们通过3年探索,对该科的教材、教学方法、授课学时、考核方法等做了一系列尝试:在理念上,突出为临床护理课服务,注重知识"必需、够用、实用";在教材上,突出理论知识科学安排,注重学以致用;在教学方法上,突出运用多种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注重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内容上,突出联系临床实例,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在考核方法上,突出平时、实验与期末考核结合,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培养的人才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国内中医、西医院校相继开展了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改革。总体上,除了少数医学院校外,大多数医学高校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尚处于初步的探索和经验总结阶段。本文对近些年来国内中医药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PBL教学改革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剖析,以期为该课程PBL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建春  高岚 《中医教育》2008,27(5):38-39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与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妇产科学等之间都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近年来随着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本课程的学时一减再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学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对改革中医药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以下简称组胚学)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重要桥梁性课程,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将来临床实践水平的高低。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尝试从教材内容整合入手,以学生学习心理为出发点,将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生学习认识顺序有机结合,对教材适当加工处理,重新编排、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教材优势,从而有效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培养学生中医整体思维能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改革理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方法选取2014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班作为实验组,采取反转课堂教学模式,而同年级及专业的2班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开展实验考试和问卷方式调查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成绩显示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的学生对反转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均超过90%。结论开展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组织胚胎学的实验教学效果,应用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理念。基于此理念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开展的教学改革制定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运用双主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法,提高教学的有效率。从自主学习实施条件、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和方法、自主学习评价、自主学习反思等4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思考和教学实践探索。通过自主学习实践,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期望中医类课程教学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是当今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本课程组在《伤寒论》教学过程中,重视以目标定位为导向、策略运用与资源开发为抓手、课程思政为翼助的授课模式.此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有重要作用,能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