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月经后期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病机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损伤,导致胞宫失于藏泻,治疗原则为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痰者化之,滞者行之,调理充任,疏通胞脉以调经。女金丹方出自《韩氏医通》,明代《济阴纲目》又加予评释,是古代治疗女性月经不调、不孕症的名方。患者杨某,女,45岁,2016年9月27日就诊。主诉:月经稀发1年,停经3月。现病史:患者自诉既往月经正常,1  相似文献   

2.
消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宏宇  王黎军 《中医杂志》2004,45(2):156-157
1 消法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治法 化痰软坚散结:痰乃津液停聚而成,随气运行,无处不到.停滞不行,结聚成块则为痰核、瘿瘤、肿块等症.常用生天南星、生半夏、浙贝母、牡蛎以燥湿化痰,软坚散结.痰热凝结者,加玄参、天葵子、山慈菇、夏枯草、竹茹、天竺黄等养阴清化痰热;寒痰客滞者加白芥子、鹿角胶、补骨脂、肉桂等温化寒痰;痰湿流注者则加生薏苡仁、白芥子、陈皮燥湿化痰;痰气凝结者加瓜蒌、海藻、皂角刺、僵蚕、青皮、猫爪草、黄药子等行气化痰之品;顽痰胶结者加礞石、海浮石、海蛤壳等.  相似文献   

3.
温胆汤以化痰为主,兼以清热,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枳实行气消痰、除三焦之痰壅;陈皮理气消滞、降逆除涎;茯苓健脾安神渗湿;生姜降逆和胃、祛饮止呕兼制半夏之毒;大枣调和脾胃;甘草益脾和胃、调和诸药。全方药性不温不燥,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疾病。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化浊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本虚标实、痰、瘀为患的基本病机已得到认同,热毒学说也已得到重视.而近年提出的"浊邪"致病的新观点,其论述没有超出火(毒)、湿(浊一痰)、瘀血的传统认识范畴.本文则从"痰瘀化浊"病机角度对浊邪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浊邪"是痰瘀胶结、得热腐而化生之阴邪,既有痰、瘀之特点,又有别于痰、瘀之邪.治疗时,单化痰不能去瘀血之结,独活血不能去痰之滞,故当痰血同治、以泄浊邪为要;且浊邪多兼火毒,浊得火腐而易生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容易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等.因此,泄浊必兼清火是治浊防变之关键.  相似文献   

5.
总结庞国明从痰论治2型糖尿病的经验。提出"痰病致消"论,认为"肥壅"是2型糖尿病的萌发土壤;痰浊、痰热蕴化酿成的过程是2型糖尿病病程中的始动因素;痰遏中土、土壅木郁、津精布运失常、谷精滞壅血中是导致血糖升高的重要环节;痰热耗津损气、气阴受损是"三多一少"或尿有甜味诸症的内在因素。其治以翰和中州,治痰为要,或化痰降浊,或化痰清热以运土达木,调和升降。痰浊中阻证治以燥湿化痰、升清降浊,方以和中降浊调糖饮主之;痰热内蕴治以化痰清热、和中调糖,以清热化痰调糖饮主之。  相似文献   

6.
<正> 一、消导药[莱菔子、神曲、谷茅、麦芽、山楂、鸡内金]均能消导除积。莱菔子熟用消食除胀、下气化痰、可消食积胀闷、泻痢后重、又治咳嗽痰喘,生用有涌吐痰涎之功。神曲、谷芽偏于消谷积、神曲消导之力较强,然能伤阴助火,脾阴虚、胃火盛者不宜服,兼能化痰导滞可使金石药容易消化;谷芽作用和缓,且兼有和中益之功,和中宜生用,消食宜炒用。麦芽偏于消面积,炒用又可以回乳,生用有鼓舞胃气助消化开胃的作用,可用于胃呆少食或食滞兼有胃热者,并有舒肝调气作用,炒后偏用于食滞兼有胃寒者;  相似文献   

7.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将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属中医“瘿”的范围)患者12例,抓住其基本病理是气血痰浊瘀滞而致。根据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治疗:一、气滞化火或外感大热之邪,形成肝胆实热证,治以疏泻肝胆,清热止痛散结法;二、气滞化火灼液而成痰之证,治以清热化痰,软坚散结法;三、气滞化热伤阴而成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潜阳,散结止痛法;四、气滞阻遏血运而成气滞血瘀证,治以行气活血,散结止痛法,其中兼有热者,治当清热;兼气虚者宜配合益气;兼阳虚者壮其阳;瘀血与痰凝交结者,则宜通瘀化痰,散结消积并治。结果:12例中,治愈10例,好转2例。随访二年,症无复发,疗效稳定。用药时间最长为三个月,最短为十天。)  相似文献   

8.
<正> 笔者应用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是取其补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力。气郁甚者加用木香、香附、乌药、降香等理气之品;血瘀甚者加用丹参、赤芍、川芎、灵脂、鸡血藤等活血化瘀药;兼有痰浊者加用茯苓、白术、陈皮、半夏等健脾化痰之品;兼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者加用枣仁、柏仁、远志、五味子等镇静安神之品。  相似文献   

9.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5,46(4):313-313
答:眩晕一症病因甚多,风、痰、虚、七情内伤、过劳、失眠等均能引起,其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一般说急症多实,当选清火、化痰、平肝潜阳、熄风养血之法;症缓者多虚,宜补养气血、益肾调肝、健脾化痰等.并应审其风、火、痰兼证之多寡,适时佐用治标之品,俟症状缓解,又当治本.  相似文献   

10.
李文辉  张运克 《河南中医》2013,33(6):915-916
梅尼埃病起于肝郁,发于肝阳挟痰上扰,故治疗本病时,肝经热盛,肝郁化火,肝热风阳挟痰上扰者,在发作期应以平肝潜阳,兼祛痰为主,缓解期应以疏散肝胆郁火,兼化痰为主;肝肾不足,肝郁化火,肝阳上亢挟痰上扰者,发作期应以滋肝潜阳,兼祛痰为主,缓解期应以滋阴疏肝,兼化痰为主.  相似文献   

11.
<正> 心悸之证,临床当分虚实.虚者以心气不足为主,实者以痰火内扰为主,二者病累日久,往往相互影响.嗣后又因气虚而血滞,痰凝而瘀阻;后期可出现心气少宣,络脉瘀滞等征象.《济生方》曰:"有感冒暑湿,闭塞诸经,令人怔忡".指出心动悸可因外邪内侵,闭塞脉络所致.《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提出:"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  相似文献   

12.
辨痰与治痰     
诸邪侵体均可生痰,诸病均可伴生痰;痰生成的过程是"邪入水",本质是"浊水"。凡痰均有形,可见形质者称显形痰;形质被隐于内者称隐形痰比较恰当。痰的质地可以作为寒热辨证的参考依据,痰色与寒热无明显相关性。临床常见外感之痰、气郁之痰、宿根之痰、正虚之痰、胶固之痰、隐形之痰;扶正化痰是治痰总则。  相似文献   

13.
消法属中医"八法"之一,是通过消积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凝结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岭南地区炎热潮湿,加之岭南儿童的生理和病理特性有其独特性,脏腑气机失调,气滞、痰浊、食积、血瘀应之而发,故治疗岭南儿科疾病用消法中的理气、化痰、消导、祛瘀之法,可消散痰浊瘀滞食积,使邪去病退。  相似文献   

14.
李家祥  李勇华 《河南中医》2014,34(2):215-217
冉雪峰认为感冒的主要病机为外有表郁,内在营滞之表里失和,对其辨治应当清解其外,清疏其内,内外两和,去痰务尽。用于"疏内"的药物主要为理气、化痰、行血、养阴和清火者,用于"解外"的主要为薄荷、柴胡等发散风热者。  相似文献   

15.
王士雄论病从"气贵流行,百病皆由愆滞"立论,用药着眼"百病兼痰".粗观<王氏医案>450余案,配合祛痰方药者达300余案,可见"欲清气道之邪,必先祛其依附之痰",已成为王氏特有的医疗经验.兹就王氏临症治痰心法归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湖湘名医欧阳新之"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证)患者的排痰能力及肺康复效果.方法 66例辨证分型为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平喘、抗感染、化痰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中药验方...  相似文献   

17.
林钟香教授豁痰祛瘀法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钟香教授认为,痰(饮) 阻滞是顽固性心律失常的中心病理环节,治宜化痰祛瘀、痰瘀并治,并注意标本虚实,以攻不伤正、补不滞为原则。痰湿偏重者,酌选苍术,远志,菖蒲、茯苓、桂枝、半夏,栝萎等;瘀血偏重者,选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三七等;兼见阳虚者,酌酰附子、桂枝、麻黄、细辛;气阴两虚者,选用黄芪、麦冬、生地、五味子等。  相似文献   

18.
吴姣 《江苏中医药》2016,48(5):24-26
因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不孕症是目前关注的热点。南京中医药大学吴敏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本病以脏腑辨证为纲,病理因素为目。病变脏腑以肾虚为主,涉及心肝脾三脏;病理因素以气滞为主,涉及火热痰瘀。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确立了具体的治疗大法:甲减合并不孕者多责之脾肾阳虚,痰瘀阻络,治以温肾健脾,化痰逐瘀;甲亢合并不孕者多责之肾阴亏虚,心肝火旺,瘀热阻络,治以滋肾养肝,清泻瘀热;桥本合并不孕者多责之脾肾气虚,痰凝瘀滞,治以益肾健脾,化痰消瘀。  相似文献   

19.
明·张介宾善用二陈汤治疗内科杂病 ,并在此基础上创制诸多名方 ,兹就《景岳全书》有关内容总结分析如下 :1 二陈汤的功效与应用二陈汤首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观张氏对二陈汤的应用有继承 ,更有发展 ,总其大要约有以下五方面 :化痰蠲饮 津液赖气之推动 ,气机不畅 ,痰饮内生。二陈汤以半夏、陈皮辛散温化 ,能利气化痰 ;茯苓、甘草和中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脾胃之痰…脾家本病 ,但去其湿滞而痰自消 ,宜二陈汤为主治”。痰阻气机 ,为害尤多 ,凡周身痰饮为病皆可用之。如痰盛作喘者 ;胃口停痰而痞者 ;痰饮停滞胸膈作痛、胸胁膨闷、漉…  相似文献   

20.
吕继端治疗肝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赤志 《中医杂志》1995,36(9):531-532
原发性肝癌是癌症中恶化程度很高的一种疾病,一旦确诊,出现临床症状,常在4~6个月内死亡,短者则仅1~2个月。吕继端教授应用中医药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的疗效,兹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1 痰热瘀滞,积聚为瘤,治宜化痰清热,消瘀散结痰热瘀滞,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聚而为瘤,临床证候虽不尽相同,但多见舌瘀或紫、苔腻,脉滑或涩。辨治须分清痰瘀二者孰轻孰重。痰浊重于瘀血,则化痰为主,消瘀为次;反之则化瘀为主;痰瘀并重者,选药则痰瘀并举,但清热解毒之品随证选用。用药仿小陷胸汤加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