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KIF14表达水平与胃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及术后病理学证实的胃肠癌患者112例。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资料,以患者病理诊断为起点,通过患者复诊、电话及信函方式进行随访,分别以肿瘤复发转移、死亡为观察终点,随访截止日期为2015-03-31。术中切除的胃肠癌病灶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IF14 mRNA相对表达量(RQ);采用免疫组化检测KIF14表达结果,由2位病理医生独立进行免疫组化结果评判。结果72例患者胃肠癌组织KIF14 mRNA高表达,RQ值为58.00(37.00,138.00);40例患者胃肠癌组织KIF14 mRNA低表达,RQ值为0.68(0.46,0.79)。KIF14在胃肠癌组织中的阳性反应物定位于细胞核或胞质,呈棕黄色均质状和颗粒状,癌旁组织无表达或低表达。胃肠癌组织KIF14阳性表达率为61.6%(69/112),高于癌旁组织的7.1%(8/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57,P<0.001)。不同年龄、性别、民族、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及分化程度患者KIF14 mRNA RQ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患者KIF14 mRNA RQ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OS)为48.2%(54/112),KIF14 mRNA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2、67个月,两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0,P=0.004)。101例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38.6%(39/101),KIF14 mRNA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41、62个月,两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81,P<0.001)。KIF14 mRNA高表达患者出现复发转移的风险高于低表达者〔AR=6.9,95%CI(2.8,16.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KIF14 mRNA是胃肠癌患者5年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KIF14 mRNA是胃肠癌患者5年内转移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KIF14 mRNA和蛋白在胃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参与胃肠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可作为预测胃肠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肖农  蔡学杰 《医学综述》2001,7(11):646-647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MM)是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1 ] ,其特征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占所有血液系癌肿 10 %。多发性骨髓瘤不能治愈 ,应用马法兰 强的松标准化疗 ,总有效率为 5 3 % [2 ] ,中位生存时间 3年 ,5年存活率为 2 4 %。联合化疗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卡氮芥、马法兰和强的松有效率较高为 60 %~70 % ,但存活时间无延长[2 ] 。同基因骨髓移植有效率 70 %~90 % ,完全缓解率 2 0 %~ 4 0 % [3] ,5年存活率可达到 5 2 %。一个有意义的现象是约有 3 %的患者存活超过 10年…  相似文献   

3.
4.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程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白细胞介素 6 (IL— 6 )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主要生长因子已被证实及公认 [1 ] ,而 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在体内主要由 IL— 6介导产生 ,作者观察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CRP水平及其与病程及预后的关系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 30例 ,其中男性16例 ,女性 14例 ,平均年龄 6 2 .2岁。病程 3个月至 3年。均符合多发性骨髓瘤诊断 [2 ] ,其中 2 0例有 M蛋白 ,Ig G型 15例 ,Ig A型 5例 ,依据血红蛋白水平、血钙、溶骨性破坏 ,M成分的产率分为 期、 期、 期 ,其中 期 15例…  相似文献   

5.
0 引言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 .有关骨髓瘤细胞 bcl- 2基因的表达 ,国外研究较少 ,结论亦不甚一致 ,而国内至今尚未见报道 .为此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探讨了 11例 MM骨髓细胞中 Bcl- 2蛋白的表达与定位 ,并对其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  11例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组织及 4例反应性淋巴滤泡增生过长标本均来自西京医院病理科 (1991/ 1994年 ) .所有标本均经 Bouin液或福尔马林液固定 ,石蜡包埋及 HE染色 ,并经临床病理证实 .1.2 多重 PAP免疫组织化学 [1 ] 骨髓或淋巴结切片常规…  相似文献   

6.
COX模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因素。方法 :用COX模型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因素。结果 :选用6 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18个变量中 ,用单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生活自理程度、血浆钙离子浓度、尿素氮 (BUN)、肌酐 (Cr)和本周氏蛋白是影响预后因素的重要因素 ;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Cr和生活自理程度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高危因素。A组 (Cr≥ 177μmol·L-1)和B组 (Cr<177μmol·L-1)之间的生存期分别为 8个月和 2 4个月 ,两者间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多发性骨髓的肾损害指标是简便而实用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8.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M)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12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科确诊的初治MM并行化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化疗,42例合并放疗。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型、有无重度贫血、血β2微球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有无低蛋白血症、血钙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浆细胞比例、骨病分级(MBD分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ECOG评分)、有无复杂核型(G显带核型分析)、有无淀粉样变、有无肾损伤、有无截瘫及是否达到完全缓解(CR)、有无沙利度胺维持治疗(治疗≥6个月)。随访至2015年3月,随访时间1.0~180.0个月。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各因素及采用生存曲线分析DS分期、ISS分期与MM患者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19例患者在确诊后6个月内死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根据OS和PFS的共同影响因素及ISS分期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层,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分层患者的预后。结果 202例MM患者中53例(26.2%)达到CR,96例(47.5%)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9例(14.4%)达到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为88.1%。截至随访时间死亡120例。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7%、70.6%、36.1%、7.6%。OS为1.0~180.0个月,中位OS为51.0个月;PFS为1.0~91.0个月,中位PFS为38.0个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复杂核型、淀粉样变、截瘫、沙利度胺维持治疗与OS有回归关系(P<0.05);年龄、重度贫血、复杂核型、截瘫、沙利度胺维持治疗与PFS有回归关系(P<0.05)。不同DS分期患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10,P>0.05)。不同DS分期患者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2,P<0.05)。不同ISS分期患者OS、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037及32.222,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重度贫血〔32%(8/25)与6.2%(11/177),χ2=0.512,P=0.039〕、有无淀粉样变〔66.7%(4/6)与7.7%(15/196),χ2=11.460,P=0.007〕患者早期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淀粉样变是早期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β=2.178,SE=0.915,Wald χ2=5.669,P=0.017,OR=8.826,95%CI(1.470,53.002)〕。不同危险因素分层患者OS、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MM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高龄、合并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复杂核型、淀粉样变、截瘫的患者预后较差,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的患者可获得更长的生存期,ISS分期较DS分期更有预测预后的意义,合并淀粉样变患者早期死亡风险大。根据OS和PFS的共同影响因素及ISS分期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层对预测患者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慧  张吴霞  熊烨 《西部医学》2024,36(4):549-553
目的 探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锌指蛋白转录因子10(KLF10)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KLF10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受试者血清miR-21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KLF10、miR-21水平的相关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血清KLF10、miR-21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KLF10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miR-2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KLF10、miR-21水平呈负相关(r=-0.447,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KLF10、miR-21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免疫球蛋白分型无关(P>0.05),与患者DS分期、是否重度贫血、ECOG评分以及骨髓浆细胞比例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KLF10低表达组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χ2=9.651,P=0.032);血清miR-21高表达组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χ2=12.056,P=0.002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KLF10低表达、血清miR-21高表达、DS分期Ⅲ期、重度贫血、ECOG评分>3分和骨髓浆细胞比例>30%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KLF10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分析系统ISS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SS预后分期方法,对49例MM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期、Ⅱ期、Ⅲ期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62月、42月、36月.Ⅰ期和Ⅱ期、Ⅲ期生存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期和Ⅲ期生存时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SS预后分期系统能较好地预测MM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等常见实验室诊断指标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收集5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起病初的Hb、β2-MG、LDH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相关因素之间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骨髓瘤患者Hb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β2-MG、LDH水平呈负相关,以上指标均与疾病分期关系密切。结论:Hb水平,血清β2-MG与LDH的含量与MM患者病情相关,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以84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凝血功能结果,计算得出FIB的均值。以均值为临界值,将骨髓瘤患者分为低FIB组(FIB≤3.51 g/L)和高FIB组(FIB>3.51 g/L),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国际分期标准(ISS分期)、血红蛋白水平(Hb)、血清肌酐(Cr)、骨髓瘤类型、治疗方案、白蛋白水平(ALB)、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β2-MG)、骨髓中瘤细胞比例和总生存期(OS)方面的差异。结果:与低FIB组相比,高FIB组男性比例更高,β2-MG水平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FIB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χ~2=4.251,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B>3.51 g/L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FIB升高提示预后不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多发性骨髓瘤52例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510080)谢蓉,林伟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因素,化学治疗分类号R733.3我院自1987年1月至1997年8月共收治多发性骨髓瘤(MM)52例,现就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因素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两种分期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我院1996.4-2006.7确诊的病历比较完整的初治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ISS分期中Ⅰ,Ⅱ,Ⅲ期平均生存期分别为42.9±27.0,29.8±26.9,20.0±16.2个月.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8.Durie-salmon分期中Ⅰ A34.9±28.8,ⅡA34.3±38.0,ⅡB 17.7±5.9,ⅢA29.3±21.9,ⅢB(19.1±20.3)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326.结论 与Durie-salmon分期系统相比ISS可更好地反映骨髓瘤的预后.ISS对病人的分配更平均而合理.但ISS对髓外浆细胞瘤及非分泌型患者以及预后极差患者分期不准,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朱玉生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7,17(4):513-513,511
报告34例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分析。临床表现典型者仅6例,其余分别以慢性肾炎或肾衰、慢性肝病、心力衰竭、泌尿系或呼吸道感染及神经症状等为突出表现。本组死亡24例,10例仍存活。平均生存期与病期、肾功能损害程度及骨髓中异常浆细胞数量显著相关。分析认为,早诊早治、减少误诊,是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单克隆浆细胞(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聚集同时产生单克隆性Ig(M成分)为特征的肿瘤性疾患。近5、6年来对肿瘤细胞的起源与扩散、增殖与分化及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有诸多新的观点,本文就此作简要综述。一、肿瘤细胞的起源与扩散 骨髓瘤虽然是产生、分泌Ig的浆细胞的肿瘤性疾患,但从其分化抗原的分析资料看,骨髓瘤细胞来源于未分化的pre-B细胞,由此推测肿瘤化过程是从造血干细胞水平→未分化Pre-B细胞~[1]。 从骨髓瘤细胞表面高频度检出各造血系的未分化抗原有:B细胞抗原(CD9、CD10、CD20、HLA-DR、sIg)、NK细胞抗原(CD56等)、T细胞抗原(CD2、CD4)及骨髓瘤细胞抗原(CD13、CD14、CD15、CD33、CD41a、CD45R及血型糖蛋白A等)。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追踪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变化的临床预后应用。方法应用FCM以骨髓瘤细胞(MC)特异分化抗原为标志检测48例初治MM患者MRD,并与传统骨髓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FCM检测显示124份标本中共有108份标本MRD阳性,其中21份标本MC≥0.05,有87份标本MC≥0.0001且〈0.05,有16份标本MC〈0.0001(MRD阴性),其中骨髓确诊复发的有10例,其中7例患者MRD持续阳性于4~28个月后出现骨髓复发,比骨髓象诊断复发平均提前10个月,预测各组患者复发的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完全缓解(CR)1~12个月组为22.2%(2/9),CR13~24个月组为66.6%(2/9),CR〉25个月组为66.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7,P〈0.05)。结论利用FCM能够对MM进行MRD监测预测复发,治疗初期患者MC〉0.0001,复发的危险性高,连续定期动态观察对提示复发、预测预后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MM )是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 ,多数病例起病隐袭 ,临床表现多样化 ,可以某一脏器损害为主或以其并发症为首发表现 ,早期诊断较难 ,常致误诊。我院自 1 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共收治MM2 3例 ,其中 1 4例误诊 ,误诊率 60 .8%。现将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以提高本病确诊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 4例病人 ,男 8例 ,女 6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60岁。1 .2 临床表现头昏 8例 ,发热 5例 ,消瘦 5例 ,咳痰 4例 ,心悸 3例 ,腰痛 3例 ,纳差 3例 ,恶心呕吐 3例 ,昏睡 2例 ,双眼视物模糊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