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难治性胃部疾病,本病病情迁延难愈,治疗周期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刘启泉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胃,病机为气机郁滞、湿浊中阻、热毒蕴结、瘀血停滞、阴液亏虚。针对以上病机,刘教授在常规四诊基础上结合中医腹诊,确立了气滞腹证、湿阻腹证、热结腹证、血瘀腹证、阴虚腹证五种常见腹证,在明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指导遣方用药、判断转归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中医认为,五脏不安,营卫失和是失眠的病机关键.中焦居于脘腹,是营卫二气产生之源,是五脏所藏精气之源,是失眠的主要病位.脏腑及营卫气机失调均易反映于腹部,运用中医腹诊,触按以脐为中心的腹部五脏分区,观察腹部寒热、压痛、血脉搏动等情况,对明辨失眠的病位病机、遣方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腹诊是重要的临床诊疗方法。《腹证奇览(全)》承袭张仲景腹诊论治学术思想,对腹诊手法、部位、各类方腹证及医案等都有详述。分析《腹证奇览(全)》并归纳得出:腹诊法起源于中国;主要有覆手按压法、抚循法和三指探按法等手法;腹证部位以三焦为框架,以六经划分为基础,再细分为胸胁、腹、少腹;腹诊对确定疾病病位、病性、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亦可判断人体正气盛衰,防病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中医腹诊属于中医四诊之一,以切诊胸腹部为主,通过诊察病情得出腹证,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中医腹诊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近现代关于腹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日渐丰富,临床可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等各科疾病,且腹诊具有操作简便、客观直接、实用性强的特点。牛学恩教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经方,并基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将腹诊与经方相结合,临床效果显著。文章通过对牛学恩教授临床常见腹证医案进行研究分析,以体现腹诊的重要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及实用性,从而为提高临床诊疗疾病的效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妇人产后腹痛为产后常见的病证之一,其产生的病因病机各不相同,鉴别诊断相对比较复杂,故诊察妇人腹部的某些病理征象(即腹证)显得较为重要。在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腹证的综合研究基础上,从中医腹诊的角度讨论了《金匮要略》妇人产后腹痛中六个方证的腹证特点,冀希望能进一步提高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日本汉方医学"难经派"腹诊理论的发展轨迹、学术特点。方法:采用文献整理的方法,对汉方医学"难经派"腹诊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对腹诊条文进行归纳,并查阅古今中外腹诊证治文献资料,展示腹诊证治研究概况。结果:以《内经》《难经》为理论基础所形成的"难经派"腹诊,以脐部为中心,采用轻手寻抚、中手寻扪、重手推按等手法,对五脏病证开展诊察,以腹诊辨体质、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因病机,在此基础上有效指导疾病的治疗、判断疾病的预后。结论:借鉴日本汉方医学腹诊理论,对于充实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整体水平,挽救濒临失传的中医特色腹诊诊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凌 《北京中医药》2011,30(8):590-592
腹诊是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中切诊的一个重要部分,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造性地对腹诊进行了发挥、发展,依据病家的自觉症状-腹症和他觉体征-腹证冠以各种各样的腹证名称和采取相应的腹诊手法,用以指导临证的诊断和治疗,为后世医者开拓了腹诊应用之先河.  相似文献   

8.
王凌 《北京中医》2011,(8):590-592
腹诊是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中切诊的一个重要部分,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造性地对腹诊进行了发挥、发展,依据病家的自觉症状-腹症和他觉体征-腹证冠以各种各样的腹证名称和采取相应的腹诊手法,用以指导临证的诊断和治疗,为后世医者开拓了腹诊应用之先河。  相似文献   

9.
日人腹诊源于中国医学,现已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系统的诊断方法,它对于疾病诊断和临床用药有较重要的意义。兹将个人学习心得浅谈如下. 一、腹诊的临床意义腹诊是通过触按腹部,根据腹壁的软硬、有无抵抗感、有无痉挛及其部位和自身感觉,来判断虚实之性、气血之别和病位之上下,从而确定诊断选方用药。腹诊部位,主要了解病位、体征以诊断疾病性质。自身感觉对病位、病性均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医"腹诊"历史悠久,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早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就有系统论述。医者通过腹诊所得到的客观体征与患者所描述的主观感觉可统称为腹证,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临床选方用药的重要依据。临床上,通过辨识腹证,构建方证与腹证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可以指导临床经方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黄健  封硕  曲畅  白长川 《环球中医药》2020,13(3):530-534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由于该病为局部病损,中医辨证比较复杂,没有统一规范的模式,因此笔者通过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出一系列该病的辨证方法。笔者研究发现不同医家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分别通过病因辨证从火热、湿热、瘀血、气滞、正虚等方面论治;通过脏腑辨证从心、脾胃、肝肾等方面论治;通过局部辨证从部位、病损特点、舌苔特点以及局部和全身辨证相结合等方法将本病分为不同证型,以此治疗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通过分析将临床上口腔扁平苔藓有效的辨证方法进行汇总,这对规范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临证指南医案》一书详细反映了叶天士在温热时证、杂病各科的诊疗经验,其中“癥瘕”篇记载了叶天士对于癥瘕病因病机的独特理解及辨治特色,结合脏腑辨治,治从“久病入络”,善用辛散之品温通络脉,配合疏肝健脾、滋阴固气之品,分证论治,攻补兼施,祛邪兼以扶正,调动周身气血运行,祛瘀生新,消癥散结。文章旨在总结叶氏治疗癥瘕的临床经验,期望为现代临床治疗妇科肿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厥心痛"范畴,临床以气虚血瘀证最为多见。诊断客观化是中医发展必经之路,随着中医学对冠心病的重视,冠心病气虚血瘀证证候特征研究取得一些新进展。本文从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临床分布规律、四诊客观化特征研究等方面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临床特征进行概述,以期为该病证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八纲辨证的意义在于为临床诊疗中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等中医具体辨证的实施提供一个思想方法,即指导着"具体辨证"的实施。可以说,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者在诊疗疾病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受益于八纲辨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观察等方面,综述近3年来脂肪肝的中医研究概况。脂肪肝的病因病机有痰湿气滞,痰浊血瘀,湿热血瘀,本虚标实等;证型可概括为痰瘀互结、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肝肾阴虚等。在中医治疗和用药时应将病因与临床症状同时纳入辨证分析,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可提高疗效。可将中医体质学说引入脂肪肝的早期干预,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气变是百病之始、百病之因,中医辨证的前提在于辨气,气变脉随之变,脉变可早于症状和体征出现。本文提出以脉辨气为先导的诊治与治未病思路。将气变根据气的运动状态和性质分为气逆、气陷、气郁、气闭、气脱和气虚六种状态。运用系统辨证脉学构建出气变系统的诊断体系,将对发展中医的诊断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首次腹腔感染脾肾气虚证与气阴两虚证患者血清氨基酸水平的差异,为中医证型量化提供标准.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绍兴第二医院肾病科治疗的腹膜透析首次腹腔感染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和气阴两虚证者,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参数,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血清氨基酸水平.结果:共收集腹膜透析...  相似文献   

18.
益气摄血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多从气血相关的理论进行论治,气不摄血证是ITP临床常见的证型,补气摄血法是常用的治法。与西医相比,中医补气摄血的思路更好的抓住了止血这一关键矛盾,将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达到标本兼治而副作用小的治疗目的。对ITP的研究,应探索与ITP证候具有特异性的关联性指标,尤其慢性ITP,临床多表现为气不摄血证,应从中医气血相关理论,结合现代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深入探索ITP气血相关的物质基础以及气不摄血证的形成过程,验证益气摄血治疗ITP的临床疗效,阐明益气摄血治疗ITP的疗效机理,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赵付清 《光明中医》2016,(19):2819-2821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是联系脏腑与四肢百骸的桥梁。经络学说是中医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学医必学经络,习医必通经络。经络辨证是中医学重要的辨证方法,对于诊治疾病、决断生死具有重要作用。现通过具体病例来验证经络辨证的重要性,提示大家要学好经络理论及经络辨证,提高临床诊治疑难病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温热损伤机制及其病理、生理、具体临床表现的研究,探讨其与中医温病之暑温在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的关系,以及在这4个阶段的辨证依据、治疗原则、方药加减。以期进一步为中医对高温热损伤的治疗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从而更好的指导于临床,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