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瑞 《陕西中医》1996,17(5):222-223
<正> 手太阴肺经从胸上部至手拇指共有腧穴11个,然而关于太阴经的首穴是中府还是云门,历代医家各持已见,纷争不已。现代教科书及针灸参考书皆将中府穴列为首穴,但其原由却无人论及,笔者愿将研究所得阐述如下,以明其源。 中府、云门二穴皆出处于《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篇中,其曰:“大杼、膺俞、缺盆、背俞,  相似文献   

2.
<正> 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循环流注的起始经脉,其经自中焦接受脾胃生化之气血,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贯膈属肺,然后从肺系横出体表。关于本经从胸部浅出体表的路线和部位,从《灵枢·经脉篇》的原文记载到历代文献的转录,乃至现今各种针灸教材、著作的语释,众口一辞,皆云“从肺系横出腋下”。至于横出腋下的起始穴问题,则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起于云门穴(《针灸甲乙经》等),一云起于中府穴(《铜人俞穴针灸图经》等)。对此,笔者提出以下见解。1.“腋下”实乃“腋上”之误根据解剖学的常识,腋窝位于肩关节的内下方。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  相似文献   

3.
敦煌《灸经图》中有以经脉名称命名的古穴足太阳,这种以经脉名称命名的穴位在《黄帝内经》中也可见,以后汉、南朝、唐宋、明及现代亦可见,它是《黄帝内经》时代针灸风貌的一种延续现象,反映出一种针灸流派的特色.通过探究古穴命名源流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敦煌医学、《黄帝内经》的理解,也有助于古穴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4.
古今医家,对十二经穴是起自云门,或起自中府,素有不同之见。《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类经图翼》《医宗金鉴》及现代多数针灸文献,认为“穴起中府,抵期门而终。”《标幽赋》、《蠡海集》、《针灸问对》、《经穴篡要》及《针灸经穴图考》等,则提出“穴起云门,抵期门而最后”。究竟何说为是,不仅关系到经穴次序的排列,而且关系到经脉的循行走势和经穴的临床运用,故有澄清的必要。笔者不顾水平有限,作了一些考究,得出了“穴起云门”为是,“穴起中府”则非的见解,兹将个人管见陈述于后,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5.
《湖南中医杂志》2020,(3):13-13,53
新冠病毒侵袭人体肺部,造成患者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更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因此顾护肺气尤为重要。肺经是人体十二经脉的起始经脉,肺为华盖,主气,司呼吸。肺卫是人体第一道屏障,肺气虚,则防御功能减弱,邪气也就有了可乘之机。1)寅时醒来寻太渊。肺经的经气旺在寅时,也就是在早上3~5时。肺部有问题者经常会在寅时醒来,这是肺气亏虚、气血不足的表现,按"五脏有疾当取之原"的理论,肺有疾当取肺经原穴即太渊穴。太渊穴是肺经元气聚集最多的地方,刺激这个穴位可以使肺气源源不断地涌出。因此经常按揉太渊穴可有效改善肺气,对于肺气亏虚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针灸大成》记载,尺泽穴为手太阴肺经合穴,既有肺经腧穴的共性,又有五输穴合穴的特性,具有养阴润肺、清泄肺热、条畅气机、化痰止咳平喘、疏经活络、通络止痛、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系疾病、肢体经脉痛证、脾胃疾病、神志病及小儿慢惊风等。取穴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辨证配伍其他穴位。治疗小儿慢惊风时,单独使用此穴即可见效。治疗肺系疾病时,多配本经的列缺、经渠、鱼际等穴。治疗肘臂拘挛时,常以局部取穴为主,配伍曲池、合谷等穴。治疗脾胃疾病时,根据循经取穴,配伍足三里、三阴交、太白等穴。操作手法上,强调补泻手法的运用,尺泽穴为肺经合穴,经脉气血汇聚之处,五行属水,临床上多采用强刺激泻法以清泄肺热,和胃理气。  相似文献   

7.
生气后的宣泄的方法,除了情绪发泄或转移,按摩云门穴也有一定的功效,在中医看来,云门穴就像一扇打开的大门,能把生气后郁积在胸中的浊气排出。同时,云门穴和中府穴一样,也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两者配合可用在治疗咳嗽、气喘的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46-1947
目的:从《黄帝内经》热病五十九俞出发,从腧穴所属经脉,所在部位以及与针灸诊治的关系三方面探讨热病五十九俞"同功穴"。方法:手工检索《黄帝内经》及《黄帝内经》王冰、张介宾考注。结果:研究发现热病五十九俞在所属经脉上多集中于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等阳经经脉;所在部位上多分布于头部、腰背部;针灸证治上与温热病三焦证治关系密切。结论:由于其所属经脉,所在部位的不同,热病五十九俞具有清诸阳之热、胸中之热、胃中之热、四肢之热、五脏之热等不同的清热作用。据此,可为针灸临证治疗热病选取"同功穴"配伍,提供选穴思路。  相似文献   

9.
临床常见具有时间发作规律的疾病,《黄帝内经》中有"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的治疗大法,"病时间时甚"意为疾病有时缓解,有时加重。天地阴阳之不同的变化,将会影响人身对于阴阳不同之经脉的气血运行,从而出现该经脉旺盛时病症加重的现象。输穴可在此过程中调节发挥治疗作用。"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之理:输穴疏调一身之气机,输穴调节经脉之气血,输穴合四时之夏而主时。从《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观可知,人之气血与天地之阴阳相应,人身脏腑经脉气血适应天地阴阳之变化,同时也受到其变化的影响。人身经络之输穴,六阳经之输属木,六阴经之输属土,故输穴具有畅气机、和气血、调脏腑、平阴阳之功。此外,夏季为万物生长最旺之时,故"时主夏";于人体,输穴经气旺盛,则应乎夏,故输穴主时。所以,凡病时作时止者,可取之输。  相似文献   

10.
以古代文献记载为依据,通过回顾《灵枢·经筋》篇,浅谈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脉引筋气"思想论治经筋病。从生理病理角度阐释经筋与经脉的内在联系,旨在论述经筋与经脉的相关性。分析论证认为"脉引筋气"思想秉承《灵枢》经筋理论,更加强调经脉对经筋的气血渗灌及濡养调节作用,注重经穴与经脉气血的密切关系,充实了经筋理论的临床应用,拓展了当下理解针灸理论的维度,对于其中蕴含的学术资源,同样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卫气的卫外功能包含了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侵犯的作用。根据基础研究,卫气在经络中的运行可解析为组织液在低流阻间质通道中的流动,其路径与淋巴管重合,可将抗原信息从间质输运至淋巴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疏通经络、促进组织液流动可提高免疫力,彰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中医思想。  相似文献   

12.
"胃不和则卧不安"是《黄帝内经》中的名言,肇启了后世"调理脾胃治疗失眠"的大法。虽然"胃不和则卧不安"一语的原来出处不单是指失眠,但与书中其他对脾胃在睡眠机制的作用的论述相符合,因而引申为论治睡眠障碍的重要法则。历代医家在完善、丰富和发扬这一治法方面有许多论述。文章试从《黄帝内经》论述睡眠与脾胃的关系、后世医家对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的发展两方面进行探讨。并将后世医家从脾胃论治失眠的观点自发病机制的角度梳理为脾胃气虚导致失眠,胃气上逆营卫不和致失眠,饮食积聚、气机不畅致失眠,胃中痰、热(火)内扰致不眠几方面,从而对临床从脾胃论治失眠起进一步的明晰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耿晨  董海航  何俗非  王邈 《河南中医》2022,42(2):186-189
人迎气口脉法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被多次提到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内经》并未明确说明人迎和气口的具体位置,历代医家对《内经》人迎气口脉法诊脉位置的理解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腕,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手太阴脉动点";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足,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趺阳脉动点";还有一种是人迎气口均在腕,人迎在左,气口在右,即"人迎、气口分别在左、右手太阴脉动点"。王叔和的《脉经》最早明确提出"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其中,《脉法赞》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脉法赞》中"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的定位更符合《内经》本意,人迎气口脉法中人迎与气口的位置均在腕部,运用左人迎右气口脉法可以指导临床针灸及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学"构架图的含义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中医学《内经图》《黄帝内经》以及西医学对"骨髓学"构架图的有关论述。结果:骨髓可以解释为先天之本,也是全身气血的最大枢纽和发源地,且与五脏六腑皆能相通。结论:"骨髓学"有待医学同仁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5.
软组织损伤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及体育锻炼中十分常见,也是临床的常见病症。本文介绍了软组织损伤的诊疗现状,分析了软组织损伤未受到医务人员及患者本身重视而造成误诊误治的原因。笔者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将《黄帝内经》中古典针法组合、筋经疗法与现代解剖学结合,总结出一套以损伤肌肉松解刺法、起止点损伤刺法、经络松解法为核心的针法和相关理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所言五行即五常,包涵了五脏、五液、五辛、五劳、五邪、五方、五味等.其以五为数,以五脏为核心,将人体津液、饮食气味、致病因素等归至五行理论中,建立了东方—肝脏—木行—厥阴—酸味、南方—心脏—火行—少阴—苦味、阳明—中央—土行—甘味、西方—肺脏—金行—太阴—辛味、北方—肾脏—水行—咸味的关系.张仲景持中土五行观,基本...  相似文献   

17.
Gao XY  Sun CJ  Ba Y 《中国针灸》2010,30(11):960-962
分析窦汉卿"流注八穴"理论、针下得气说、手指十四法、取穴、用针及治神等学术思想,探讨窦氏对<内经><难经>学术的继承发展以及窦氏学术对后世针灸各家的影响,指出其对提高治疗效果、发展针灸学术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韩雨欣  杨必安 《河南中医》2022,42(1):109-114
古典针灸理论体系形成于先秦及两汉时期,秦汉时期的张家山汉简《脉书》、马王堆汉墓医书、《黄帝内经》都是古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对研究后世针灸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古典针灸中蕴含三大理论体系,包括五行体系、卫气体系和阴阳体系.五行体系以五脏病为核心,脉色合参,或从经验效穴,或从经脉取穴为治;卫气体系以卫气循行、输布为核心,"...  相似文献   

19.
陆倩影  柳亚平 《河南中医》2020,40(3):466-469
鸠尾穴首载于《黄帝内经》,又名尾翳穴、神府穴等,鸠尾穴因位于胸骨剑突处,其形如鸟尾而得名。在古代文献中,鸠尾穴的定位因人体有无剑突而有所差别。该穴具有清心泻火,醒神开窍;疏气解郁,宣畅气机;补益脏腑,充养元神;升提气机,举陷固脱;降逆止呕等功效。《针灸甲乙经》中鸠尾穴为禁灸刺腧穴,后世医家虽亦言鸠尾穴禁灸刺,但临床中仍喜用鸠尾穴治疗相关疾病。临床中,鸠尾穴针刺时多以浅刺为主,施灸以壮数少、艾炷小为宜。鸠尾穴还常与任脉胸腹部腧穴及督脉腧穴配伍使用,能够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