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组学方法。代谢组学通过对体液中小分子代谢产物的检测反映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而中医的“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等的病理概括。显而易见,代谢组学的出现,为中医证候实质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肝脏在维护机体糖脂平衡中起重要作用,肝脏糖脂代谢的平衡与功能正常可能是中医五脏生理功能与阴阳学说的生物学基础之一。肝郁证可以破坏肝脏糖脂代谢平衡,进而导致一系列与糖脂紊乱相关的疾病,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糖脂代谢异常会加剧疾病的进展。疏肝解郁法对糖脂代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在未病状态下肝郁根据体质影响糖脂代谢;在已病状态下,肝郁根据病势加剧糖脂代谢的失衡。针对肝郁状态,运用疏肝解郁法可以减轻体内因糖脂代谢异常出现的糖脂紊乱现象,促使肝脏糖脂代谢恢复平衡。  相似文献   

3.
组学技术重在“整合”的特点与中医整体观有相似之处,笔者梳理了将组学技术应用在中医证微观指标研究的现状,指出当前与组学技术相关的微观指标研究的局限。认为中医证微观指标研究的核心原则是要冲破还原论的影响,坚持和发展系统思维,并进行多组学技术联用、多种算法统计方法结合使用、共建数据共享平台、赋予微观指标中医含义,才能借助“微观指标”发展蕴含中医思维的“微观辨证”。  相似文献   

4.
转录组学能够从整体上研究基因功能以及基因结构,揭示特定生物学过程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理。通过近年来对转录组学在中医证候中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发现中医证候有共同的物质基础,转录组学可以用来研究中医证候的微观实质。应用转录组学在不同个体证候的证候状态进行扫描,探寻不同证候相关基因表达谱,以及分析micro R N A的功能,能从微观上阐释中医的证候本质为证候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提供依据。本文就转录组学在中医证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方面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主诉辨治法是辨病脉证并治、辨证论治的传承,又是以证统病、专病论治的创新。主诉辨治法抓住主诉,开展有序的望、闻、问、切四诊,结合诊断新技术,采探讨病因、阐明病机、分清病性、详悉病势、确定证名,依证立法、按法制方而论治。微观辨证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经典辨证学,辨证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源于邪气(病因)侵入相应脏腑,才致发生相应的病形,因此,邪气脏腑病形是疗病察其源、候病机的病机学基础。从微观辨证学,疾病证候的发生,是在一定病机刺激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述代谢组学技术的优势,促进代谢组学技术在体质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介绍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与代谢组学及其研究优势,论述代谢组学在中医体质学研究中的应用方向及代谢组学方法应用进展。结果:拓展中医体质研究思路和方法,加快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结论:代谢组学技术原理与中医体质理论和诊疗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整体观及动态变化状态上具有相似性,运用代谢组学方法进行体质可分、体病相关等中医体质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为探索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新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分析亚健康状态和"异病同证"概念,探讨亚健康状态与中医"病"、"证"和西医疾病的关系,认为亚健康状态是没有西医可以明确诊断的疾病,但有中医可以诊断的"证",亦或"病"。亚健康状态下和疾病状态下同一证候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差异需要在大样本研究中准确界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中医脾部相关病证研究中的应用,进而探讨脾脏象理论科学内涵。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近年来代谢组学在脾部病证研究中的多篇文献,分别从理论以及实践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代谢组学技术能够揭示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机体所发生的代谢物及代谢途径的改变,强调从整体角度来研究机体的功能水平,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相一致。通过总结举例,选用文献对中医脾部相关病证的诊断或评价指标进行了定性、定量的表达,发现了样本的代谢物图谱呈现出不同于正常组的分布图谱、以及某些可能成为揭示脾部疾病本质的生物标志物,进一步揭示了中医脾病本质。结论将中医的辨病、辨证与代谢组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脾部相关疾病证候,对于揭示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挖掘分析女性中医健康状态的特征,初步构建有生理周期女性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模型。方法:对《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月经相关疾病的疾病诊断和辨证内容进行文本挖掘分析,提取与脏腑病位、气血阴阳盈亏、病邪性质相关的症状,通过计算症状与健康状态的权重值,形成女性疾病问卷和证素辨证问卷;通过计算月经周期阶段推算内在气血阴阳消长状态;借助体质问卷进行体质辨识。通过上述四类辨识方法,形成女性中医健康状态的综合辨识。结果:通过疾病辨识模型区分已病和未病或欲病状态;通过证素辨证模型了解女性脏腑病位、气血阴阳盈亏与病邪性质;再通过辨识内在气血阴阳状态,结合体质结果,初步构建女性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模型。结论:模型辨识结果能够多维度的反映女性综合健康状态,可对女性中医健康状态进行精细化分类,既可以了解既往较稳定的健康状态又可了解未来健康趋势,从而有助于后续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中医体质学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睿林  王琦 《中医研究》2008,21(12):2-4
中医体质学认为人的体质是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中医体质学禀赋遗传论与体病相关等理论与临床研究,为优生优育、生殖疾病临床治疗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组学与中医“证”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作为新兴科学,通过对体液的检测反映人体处于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从而对其实时的功能状态作出评估;中医"证"通过四诊获取的信息,概括人体在病程中某一时间段的病理状态.两者在本质上有诸多相通之处,可以预见两者的结合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现将代谢组学与中医"证"的相关性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病证比较及其认识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辩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临床有效性和证本质研究特异性差的特点,通过对病证认识方法的比较分析和探讨,认为“证”是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时所处的不同病理功能状态,它也许才是痰病认识的最高形式。现代微观检查只能用来补充宏观辨证之不足,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经验总结基础上,创立新的辨证(病理功能状态)施治规律。开展功能状态学研究也许是中西医药学结合和中医药学进一步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50年科教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振球 《中医教育》2006,25(6):23-28
50年科教,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进行着中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继承发掘、整理提高。以期培养科技人才,建立科学诚信,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了探索中医药微观辨证学的发展趋势,在邪气、脏腑、病形理论及四诊辨证的引导下,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检测,研制了脏腑、神经、免疫、激素和代谢调节病机链,以阐明疾病证候的实质变化。完成了微观辨证学及其学科崛起,为新世纪中医药学的和谐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疾病状态五脏病面色光谱色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疾病状态人群面色光谱色度情况,为疾病状态五脏病评价提供可供依据。方法:采用日产柯尼卡美能达CM-2600D分光测色仪,观测健康组(183例)、疾病组(370例)额部、眉间部、鼻部、下颏、左右颧部、左右眼胞8处明亮度L、红光度a、黄光度b、饱和度C值及波长段(400~700nm)下的面色反射率值等指标,并据中医理论对疾病状态进行五脏病位分析。结果:疾病组L值显著低于健康组,b、C值均显著高于健康组;疾病组各波长段下反射率显著低于健康状态组(P0.05)。疾病组除左右眼胞外的6个位点间的L、a、b、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点位有其特异性的色度变化特征。疾病组五脏病各组光谱色度特征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与中医面部脏腑五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相符合。结论:运用光谱色度测定方法,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状态五脏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妇女特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及计划生育等。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内科学知识基础下,通过对比中医妇科学崩漏病脾虚证在不同教材中的选方,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且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风湿类疾病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和透彻,中西医之间相互渗透对照,亦弥补和发展了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中医的宏观辨治和微观病理相结合,病因、病机的客观化定位,辨证与辨病的有机结合,中药药理的深入研究,显示出中医在此类疾病诊治上的优势和广阔前景。但是,中医学在风湿类疾病的研究上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风湿类疾病证候分类的不规范成为制约中医风湿类学发展的瓶颈。辨证分型不规范,缺乏标准化的证候分类方法,所以科研成果往往缺乏可比性和重复性,其治疗效果的科学性也很差。因此,风湿类疾病证候的规范化问题应是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了解现代病的病因和特点,探讨中医养生学理论.方法对现代人的疾病的积极作用,并且中医养生知识与技术以其"简、便、廉、验"等特点,在人们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结病机是中医病机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由于古人论述较少,当代中医过分强调辨证论治在病机学理论中的作用,导致当代中医对结病机的认识一直处于模糊的状态之中,影响了中医的诊疗实践。本文通过对相关古籍文献的整理分析,总结出了结病机的具体内涵。该内涵的整理挖掘有利于丰富中医学实病机的理论,细化分解实病机的相关概念,从而增加临床对于复杂病机的认识和对疾病的理解,提高临床疗效。结病机概念及内涵的明确能够促进中医病机理论的发展,推动中医更为精确的诊疗实践。  相似文献   

19.
<正>甲状腺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属中医"瘿病"范畴,现代医家多认为甲状腺病属中医学心悸、中消、颤证、虚劳、痿证等病证。陈如泉教授在治疗甲状腺病中,采用辨病与辨证并重,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对甲状腺病的辨治从脾入手。1理论依据1.1中医脾脏与甲状腺的关系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激素能调节糖、脂、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并促进生长发育,这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的功能颇为一致。脾对  相似文献   

20.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对策郭振球,李肇夷,王福云,李新吾主题词中医基础学,研究/方法郭振球教授(湖南中医学院)微观辨证学自80年代新建纪元以来,近些年在辨证与科技的融汇贯通,论疾与诊病的推陈出新方面,从心血管病学、肝脏病学、脾胃病学、肺病学、肾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