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慎独”是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国粹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大学》,第一次出现慎独一词是“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相似文献   

2.
正吕曰:"所谓大道者,何也?"钟曰:"大道无形、无名、无问、无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莫可得而知也,莫可得而行也!"吕曰:"古今达土,始也学道,次以有道,次以得道,次以成道,而于尘世入蓬岛,升于洞天,升于阳天而升三清,是皆道成之士。今日师尊独言道不可得而知,不可得而行。然于道也,独得隐乎?"钟曰;"仆于道也因无隐尔。盖举世奉道之士,止有好道之名。使闻大道,而无信心,虽有信心,而无苦志。朝为而夕改,坐作而立忘。始乎忧勤,终则懈怠。仆以是言大道难知、难行也。"  相似文献   

3.
明代医学家、养生学家万全提出《养生四要》之秘诀,其第一要即是寡欲清心。他指出“孟子日:“养心莫善于寡欲’。寡之者,节之也。寡欲者,所以养性命也。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哀。”他还特别强调:寡欲只在慎独。  相似文献   

4.
《养生四要》中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清心寡欲才是养生之道,名利、金钱都是身外之物,欲望的无休无止终将耗尽人的元气.做一个修德之君子,包容万物以求内心之清静,"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静以养神 《素问·痹论》中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刘元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所谓"静则神藏"、"静以养之",乃指神静而不妄思,即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过.  相似文献   

5.
医者,所以从善、养心、济人也. 生命之美,美在从善,从善而有德.孔子说:"智者乐,仁者寿"、"大德者必得其寿".自古以来,人们特别看重道德与养生的关系.《大学》中有"德润身"之说,一个"润"字,已经把道德与养生的价值和意义表达的非常明确——养身先养心,养心先养德.  相似文献   

6.
明代医学家、养生学家万全提出《养生四要》之秘诀,其第一要即是寡欲清心。他指出"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寡之者,节之也。寡欲者,所以养性命也。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哀。"他还特别强调:寡欲只在慎独。 老年人和年轻人不同,机体功能普遍处于退化状态,寡欲清心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老年人应该以享受清静、平淡和与世无争的生活为乐。  相似文献   

7.
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由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故养性者,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我国古人对人类的道德修养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有极深刻的阐述。孔子在《中庸》中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唐代孙思邈更进一步强调:“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径也。”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更是把培养德行作为养生之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9.
《长寿》2016,(4):69
名著选录脾者,后天之本,人身之仓廪也。脾应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如婴儿初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曰:"安谷则昌,绝谷则亡。"盖谷气入胃,洒陈六腑,而气至和,调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以为生者也。然土恶湿而喜燥,饮不可过,过则湿而不健;食不可过,过则壅滞而难化,病由是生矣。故饮食所以养生,而贪嚼无厌,亦能害生。《物理论》曰:"谷气胜  相似文献   

10.
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为养生第一要也。”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五知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突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六节明代医学家江绮石…  相似文献   

11.
《长寿》1997,(12)
人们通常只注重养身,而忽略养心,其实养心比养身更为重要。 清代著名医学家石成金曾提出“养身必先养心”。所著《长生秘诀》里,他主张,“养生者必须常存良善想、和悦想、安乐想、健康想”,“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不乱求,不妄念,不贪欲,则心无病矣”。 养心应在“慎独”上下功夫,一切言行必须有利于他人,绝不可“专门利己”。古人云,“长生不老是如何?胸内宽平积善多”。内心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自诞生起,就凝重地集结了天人相应的思想,认为:天人一理”、“人身一小天地”,《黄帝内经》里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指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最早提出天人相通思想的是孟老夫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应当指出,早期孟老夫子所谓的"天",含有一定意志的主宰之义,而到了宋明清时代,这个“天”就是指客观纯粹的自然和宇宙。祖国…  相似文献   

13.
“二便”即大便、小便,观察“二便”颜色的变化,可为医生提供某些疾病的诊断依据。如黑便,就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信号”;深黄色的尿液有可能是肝胆疾病所致。此时,有的患者非常恐慌,有的却满不在平,这两种态度均不可取。正确的态度是向医生咨询或告知近期服用何种药物,因为药物引起的“二便”变化,有“善”“恶”之分、“安”“危”之别。所谓”善”、“安”是指药物进入体内正常代谢的理化反应,故患者可以继续用药:所谓“恶”、“危”是指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必须停药。那么,服药后“二便”颜色有哪些变化呢?  相似文献   

14.
老同志要知足常乐老同志要"知足常乐",欲望或者期待都不能太多.我国古代医学和养生理论也十分重视精神健康.强调修性安心,情感淡泊,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写过《随园诗话》的那位袁枚,写了一副养生对联:"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祛病方.""无求"是养心,"不饱"是养身.清朝大戏剧家李渔,这个人兴趣非常广泛,对养生也有研究,他在《闲情偶记》中说:"心和,则百体皆和."所谓"心和",就是"心如止水",即在世事繁杂中豁然不惊,把养心、安神、怡情、悦性,化作涓涓细流,淌入心田,宽善容人,遇愁不愁,逢怨不怨,用理智驾驭感情,以平和调节心态.  相似文献   

15.
有"神医"之称的我国古代名医华佗,所处的时代距今已有1800年了,但他的养心之道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分析一下华佗的养心之道,可归纳为如下两条:首先是对名利,地位观念的淡薄。《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  相似文献   

16.
所谓“焚身火”,就是存想焚火烧身的意思。“焚身火”是一种简单易学、功效明显的养生良法。《云笈七箴》曾十分推重它的功效,说:“使心之火,以火烧身,烧身令尽,疾则愈,若有痛处,皆存其火烧之,秘验”。《修龄要旨》所说的“导引歌诀”,也说存想焚火烧身,“久久纯熟,则百脉流通,五脏无滞,四肢健而百骸理也。”  相似文献   

17.
我们祖先早已懂得:长寿之道在于养生。《上古天真论》说:"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相似文献   

18.
《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古人云"心之官则思".这里的"心"其实指的是"心神",即现代医学的脑.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主血脉,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在心的统领之下,各脏腑协调,共同维持人体正常功能.但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突然或剧烈或长期的精神刺激,使情绪反应过于强烈或持久,就会引起心神的过度活动,导致心神损伤,这就叫"心劳".心劳神伤,即由此而来. 《延命金丹》曰:"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使其心不妄求,心不狂思,不贪嗜欲,则心君泰然."孟子亦云:"养心莫善于寡欲."如果能做到"不贪得、不患失、不动情、不小气",则可防"心劳".心不劳,则五脏安和,自然可益寿延年.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它们是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故有“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张介宾《景岳全书》亦说:“盖人自有生以来,惟赖脾胃以为立命之本,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俗话说:“动为纲,素为常,食适量,莫愁肠”,正是保养脾胃的妙诀。  相似文献   

20.
侵晨一碗粥,撞动景阳钟,大寒与大热,醉饱莫行房,火艾漫烧身,坐卧莫当风,食后行百步,莫食无鳞鱼,自死禽与兽,晚饭莫教足。叩齿三十六。且莫贪色欲。五脏皆翻复。争如独自宿?频于暖处浴。常以手摩腹。诸般禽兽肉。食之多命促。《元·陈元靓·事林广记》孙真人枕上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