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比较对直肠癌术前患者应用固定野调强(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FF-IMRT)和容积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两种计划方式进行术前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  选择15例直肠癌术前进行调强放疗的患者行CT模拟定位, 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 对同一CT图像设计FF-IMRT计划和VMAT计划。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  结果  VMAT计划组和FF-IMRT计划组靶区覆盖度均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与FF-IMRT计划组相比, VMAT计划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105%覆盖度、Dmean及Dmax均增加(P=0.011, P=0.017, P=0.006), 适形度指数减低(P=0.008), 而均匀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与FF-IMRT计划组相比, VMAT计划组膀胱V50增加约15%(P=0.009), Dmax平均值增加0.7 Gy(P=0.003);小肠V30降低10%(P=0.004), Dmax平均值增加0.9 Gy(P=0.000);骨髓V10、V30、V40分别降低2%、10%、10%(P=0.000, P=0.000, P=0.000), Dmean平均值降低1.7 Gy(P=0.000);左右股骨头D5分别降低3.2 Gy、2.4 Gy(P=0.000, P=0.000);全身V10、V20、V30、V40也明显降低(P=0.003, P=0.000, P=0.000, P=0.004)。VMAT计划组较FF-IMRT计划组机器跳数(monitor units, MU)平均值减少50%(P=0.000)。  结论  直肠癌术前患者采用VMAT技术, 可以获得等同于或优于FF-IMRT计划的剂量分布, 患者治疗时间明显缩短, MU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 H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FF-IMRT)两种计划方式进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  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进行调强放疗的患者行CT模拟定位, 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 对同一CT图像设计HT计划和FF-IMRT计划。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  结果  HT计划组和FF-IMRT计划组靶区覆盖度均满足临床处方剂量要求。与FF-IMRT计划组相比, HT组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95%、PTV100%覆盖度增加, PTV105%覆盖度降低、Dmean及Dmax均明显降低(P=0.000), 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优于FF-IMRT计划组(P=0.000)。与FF-IMRT计划组相比, HT计划组的膀胱V40降低约7%(P=0.000), Dmax平均值降低1.7 Gy(P=0.000);直肠V40降低约8%(P=0.000);小肠V30、V40分别降低4%、3%(P=0.002, P=0.000), Dmax平均值降低2 Gy(P=0.000);骨髓V30增加约5%(P=0.001), 左右股骨头D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马尾神经Dmax的平均值降低约2 Gy(P=0.030)。全身V20、V30、V40分别降低2%、1.3%、0.6%(P < 0.01)。  结论  宫颈癌患者采用HT技术, 靶区均匀性指数及适形度指数均较FF-IMRT技术明显提高, 膀胱、直肠、小肠中高剂量区的体积进一步降低。HT技术在宫颈癌术后的临床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可作为一种新的照射方式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血清肌酐(creatinine, Cr)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27例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根据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水平将患者分为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使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患者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分析患者血清Cr、尿素氮、CCr与甲状腺功能以及血清肌酸激酶间的关系。  结果  14.8%的患者血清Cr水平超过正常上限。本组患者血清Cr和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P < 0.001, r=-0.628)、FT4(P=0.016, r=-0.458)间均呈负相关。临床甲减组血清Cr水平明显高于亚临床甲减组[(99.89±28.93)μmol/l比(74.67±8.03)μmol/l, P < 0.01]。而甲状腺激素治疗后, FT4明显升高(P=0.005), 血清Cr明显降低(P=0.001)。Cr和经对数转换的血清肌酸激酶间呈正相关(P=0.032, r=0.596), CCr和FT4呈正相关(P=0.043, r=0.527)。  结论  临床上发现血清Cr水平增高的患者应常规筛查甲状腺功能。血清Cr水平的增高与CCr的下降以及肌肉的破坏均有关。甲状腺功能纠正后, 甲减引起的血清Cr水平的增高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脑氧饱和度变化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28 d内是否死亡, 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入重症监护室即刻和初始复苏治疗6 h后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指标, 重症心脏超声指标, 器官功能指标, Sepsis生物标志物指标, 液体复苏治疗6 h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灌注指数、动态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瞬时脑充血反应率(transient hyperemic response ratio, THRR)]以及脑氧饱和度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 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51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感染休克患者入选本研究, 男性31例, 女性20例, 年龄(53±13)岁, 28 d死亡率为43%。死亡组的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P=0.007)、入室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评分(P=0.026)以及高峰APACHE Ⅱ评分(P < 0.001)均高于存活组。初始复苏治疗6 h后, 死亡组的氧合指数低于存活组(P=0.047), 而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 difference, Pcv-aCO2)则高于存活组(P=0.044)。死亡组动态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者(THRR < 1.09)多于存活组(P=0.025), 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O2)均值低于存活组(P=0.031)且rSO2均值< 60%者多于存活组(P=0.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高峰APACHE Ⅱ评分(OR=1.099, 95% CI:1.009~1.196, P=0.030)、液体复苏治疗6 h后的Pcv-aCO2(OR=1.320, 95% CI:1.001~1.742, P=0.050)、THRR < 1.09(OR=4.952, 95% CI:1.130~21.70, P=0.034)和rSO2均值< 60%(OR=4.817, 95% CI:1.392~16.663, P=0.013)是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率高, 脑血流动力学和rSO2指标中动态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THRR < 1.09)与rSO2均值< 60%是28 d死亡率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ScvO2)与混合静脉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SvO2)对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患者修补术后评估价值的一致性。   方法  本研究前瞻性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 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北京阜外医院、广州中山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及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且符合入选及排除标准的43例CHD-PAH患者, 分别于停体外循环后即刻及转入重症监护室后6、12、24、48 h等5个时间点, 同时测量ScvO2及SvO2, 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红蛋白及乳酸等指标。采用Bland-Altman检验分析两个指标的一致性, 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两指标偏倚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ScvO2和SvO2的总体相关系数R2=0.369, 体外循环后即刻R2=0.515, 入重症监护室后6、12、24、48 h的R2分别为0.375、0.605、0.712、0.252。Bland-Altman检验显示ScvO2与SvO2的偏倚(△ScvO2﹣SvO2)为-1.3%, 一致性区间(limits of agreement, LOA)为(-17.0%, 14.4%)。总体上氧摄取率(oxygen extraction rate, O2ER)(R2=0.030, P < 0.05)、肺动脉收缩压(R2=0.030, P < 0.05)和心率(R2=0.032, P < 0.05)对△ScvO2-SvO2的影响较小; 当ScvO2 < 70%时, O2ER(R2=0.203, P < 0.01)、肺动脉收缩压(R2=0.110, P < 0.01)、心率(R2=0.150, P < 0.01)对△ScvO2-SvO2的影响则较大, 此时ScvO2有低估SvO2的趋势, 而当ScvO2 ≥ 70%时, ScvO2会高估SvO2。机械通气期间ScvO2与SvO2的偏倚为-1.3%, LOA为(-16.1%, 13.5%), △ScvO2-SvO2的影响因素为O2ER(R2=0.122, P < 0.01);撤机后ScvO2与SvO2的偏倚为-1.3%, LOA为(-19.5%, 16.8%), △ScvO2-SvO2的影响因素为O2ER(R2=0.320, P < 0.01)和动脉氧饱和度(R2=0.320, P < 0.01)。   结论   CHD-PAH患者术后监护中ScvO2不能替代SvO2的评估价值。当ScvO2 ≥ 70%时, 宜同时监测ScvO2与SvO2以排除低灌注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 H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FF-IMRT)的近期疗效和早期临床反应。  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本院使用HT(HT组)和FF-IMRT(FF-IMRT组)进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24例, 每组12例, 术后病理分期0~ⅡB期, 全乳放疗剂量46~50 Gy/23~25次。其中接受化疗者11例(45.8%), 接受内分泌治疗者18例(75%)。对两组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进行评估, 对放疗毒性反应及美容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与FF-IMRT组相比, HT组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105%、PTV110%高剂量区减少(P=0.000, P=0.023), 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度改善(P=0.003, P=0.002)。患侧肺的V5、V20、Dmean(P=0.002, P=0.001, P=0.000), 双肺的V5、V20、Dmean(P=0.010, P=0.002, P=0.009)及心脏的V5、V20(P=0.033, P=0.030)等受量降低。HT组出现Ⅰ、Ⅱ级放射性皮炎者分别有10例(83.3%)、2例(16.7%), FF-IMRT组出现Ⅰ、Ⅱ级放射性皮炎者分别有11例(91.7%)、1例(8.3%);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放射性肺炎。HT组患者美容效果为满意者12例(100%), FF-IMRT组美容效果为满意者11例(91.7%)。两组患者的近期不良反应和美容效果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用HT与FF-IMRT技术进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 可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长期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不同肺复张手法的肺内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动脉血气的关系。  方法  在10只肺泡灌洗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西兰家兔中, 应用动态肺部CT扫描, 监测并使用Image-J软件分析随气道压力递增和递减时肺内气体容积及分布的变化。然后分别以5种不同开放肺泡的压力和维持肺泡开放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水平进行控制性肺膨胀(sustained inflation, SI), 测量SI后2 min及20 min时的动脉血气。分析不同压力水平下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动脉血气的关系。  结果  在使用不同气道压力进行SI后应用相同PEEP水平进行通气时, 发现肺复张后2 min与20 min时的PaO2均随SI压力的增加而明显增加(P < 0.05)。PaO2与不同气道压力下正常通气容积比例呈正相关(r=0.597, P=0.001), 与通气不良容积比例(r=-0.592, P=0.001)和塌陷容积比例(r=-0.475, P=0.012)呈负相关, 而与过度通气容积比例无关(r=0.202, P=0.311)。在使用相同气道压力进行SI后应用不同PEEP进行通气时, 发现肺复张后2 min时的不同PEEP水平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通气20 min时, 高PEEP水平下PaO2明显高于低PEEP水平(P < 0.05)。PaO2与正常通气容积比例呈正相关(r=0.635, P=0.000), 与通气不良容积比例(r=-0.609, P=0.000)和塌陷容积比例(r=-0.544, P=0.002)呈负相关, 而与过度通气容积比例无关(r=0.058, P=0.762)。  结论  完全肺复张需要较高的开放肺泡和维持肺泡开放的气道压力。肺复张后正常通气区域容积比例决定PaO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胰腺癌术后患者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FF-IMRT)与容积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的剂量学差异, 为临床选择合适的照射技术提供参考。  方法  2011年6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放疗的10例胰腺癌术后患者, 分别根据其同一CT模拟定位图像设计FF-IMRT计划和VMAT计划, 处方剂量50 Gy/25次。分析剂量体积直方图曲线, 评估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 并比较二者机器跳数(monitor units, MU)和治疗时间的差别。  结果  FF-IMRT计划和VMAT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FF-IMRT计划相比, VMAT计划中肝脏、胃、小肠、全身的V5明显升高(P均 < 0.05), 而肝脏的V10和V20, 胃的V10, 小肠的V10、V20、V50, 左肾的V20, 右肾的V20、V30、Dmean、Dmax, 以及全身的V10、V20有不同程度下降(P均 < 0.05), 脊髓的Dmax升高1.85 Gy(P=0.04)。FF-IMRT计划与VMAT计划的MU分别为619.60±117.18和492.70±51.56(t=3.18, P=0.01)。VMAT计划的MU较FF-IMRT计划减少了20.48%。  结论  胰腺癌患者选择VMAT计划, 可以在不降低计划水平上的剂量分布的前提下, 大大减少MU, 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儿童和成人近视眼患者的角膜地形图的形态特点, 并分析角膜地形图参数与年龄和屈光度的相关性。  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儿童和成人近视眼患者各100例200眼, 分别进行角膜地形图的测量及屈光度的检查。  结果  成人组角膜地形图参数中平坦子午线角膜屈光力(K2)、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 SRI)、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 SAI)值均显著高于儿童组(P < 0.05), 而陡峭子午线角膜屈光力(K1)、最小角膜屈光力子午线(minK)与儿童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参数在不同性别间比较, 女性K1、K2及minK均显著高于男性(P < 0.05);而SRI、SA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成人组SRI、SAI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SRI:r=0.20, P < 0.05;SAI:r=0.19, P < 0.05), 而儿童组与年龄无相关性(P > 0.05);但SRI、SAI与两组的屈光度均无相关性(P > 0.05)。两组的角膜中央图形均以蝴蝶结形为主; 角膜散光轴位大多表现为循规性散光。  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 屈光度的增加, 角膜表面不规则、不对称指数等角膜形态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 散光轴位趋向于垂直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用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将36只SD雌性大鼠, 随机分为肿瘤组(n=8)、假手术1(n=10)、假手术2(n=10)和正常对照组(n=8)。将含1 × 105 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悬液注入大鼠胫骨上段制备骨癌痛模型, 观察疼痛行为学[包括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paw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和热缩足反应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 PWTL)]、骨放射学和组织学变化。  结果  疼痛行为学、影像学、组织学观察结果证实, 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能成功制备大鼠胫骨癌痛模型。肿瘤组造模后第7天开始MWT显著降低, 为(37.59±2.02)g, 与假手术组1、2和正常对照组比较, P < 0.01;第11天PWTL显著降低, 为(6.87±1.00)s, 与假手术组1、2和正常对照组比较, P < 0.01。  结论  用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能够成功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糖化清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值以及谷氨酰转肽酶(GGT)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等指标在肝硬化等5种肝脏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伴随或不伴随2型糖尿病(2DM)的肝硬化和肝癌等患者,测定并分析其GA/HbA1c比值以及GGT和PT-INR的改变。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GA/HbA1c比值应用于上述疾病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不伴DM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GA/HbA1c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伴随2DM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GA/HbA1c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HbA1c比值对不伴DM的肝硬化患者的诊断界值为3.55,GA/HbA1c比值对不伴DM的肝癌患者的诊断界值为3.41,GA/HbA1c比值与GGT和PT-INR对上述5种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无相关性。结论关注GA/HbA1c的比值的变化对不伴2DM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孙莉  何勇 《浙江临床医学》2014,(12):1874-1875
目的:比较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和来得时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资料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组(22:00-23:00睡前皮下注射)与来得时组(22:00-23:00睡前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入组前使用的短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整个试验过程保持不变。治疗1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结束时胰岛素剂量、体重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的HbA1c、FPG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组间分别比较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的HbA1c、F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结束时两组胰岛素剂量及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患者肝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组治疗后体重增加(P<0.05),治疗前后来得时组体重虽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分别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与来得时均能有效控制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与来得时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筛查糖尿病和糖代谢受损的敏感性并与空腹血糖(FBG)进行比较。方法对400例无糖尿病病史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同时检测FBG和HbA1c,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三组:A1组:FBG<6.1 mmol/L,计336例,A2组:FBG 6.1-6.9 mmol/L,45例,A3组FBG≥7.0 mmol/L,19例。结果 (1)400例人群中,HbA1c≥6.0%,88例,异常率为22.0%;FBG≥6.1mmol/L,54例,异常率13.5.%,HbA1c的异常率高于FBG,P<0.05。(2)A1组HbA1c>≥6.0%,29例,占8.6%;A2组HbA1c≥6.0%,41例,占91.1%;A3组HbA1c≥6.0%,18例,占94.7%;(3)400例人群中,HbA1c≥6.0%或FBG≥6.1mmol/L,93例,异常率23.3%%。结论 HbA1c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异常的敏感性高于空腹血糖,两者联合检查有助发现更多糖代谢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86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检测其血HbA1c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依据HbA1c水平分为3组:A组29例(HbA1c<6.5%)、B组29例(6.5%≤HbA1c<8.0%)、C组28例(HbA1c≥8.0%),对所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和A组相比,B、C两组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C组NT-proBNP水平较B组更高(P<0.01),三组患者的NT-proBNP与HbA1c水平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HbA1c水平与NT-proBNP呈正相关,临床上可根据HbA1c水平对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入院时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糖尿病和非糖尿病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54例出现症状的<12h STEMI患者,以入院HbA1c水平将所有患者分组:入院HbA1c<6.5%组(42例),6.5%~8.0%组(45例),8.1%~10.0%组(36例)和>10.0%组(31例),后三组定义为入院高HbA1c组.分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 与HbA1c<6.5%的患者比较,HbA1c升高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1);HbA1c8.1%~10.0%组和>10.0%组心功能KillipⅣ级的患者显著增多(P<0.05).用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血糖等因素后,在HbA1c<6.5%组、6.5%~8.0%组和8.1%~10.0%组,非糖尿病患者LVEF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在HbA1c>10.0%组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在全部患者、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与糖尿病患者相比,非糖尿病史的STEMI患者入院HbA1c升高很常见,并且与心功能不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与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测量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观察空腹血糖(FB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F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BS、HbA1c均下降。罗格列酮组FBS治疗前后(10.34±3.08)mmol/L vs(7.75±1.46)mmol/L(P〈0.01),HbA1c(8.85±2.28)%vs(7.28±1.33)%(P〈0.01);二甲双胍组FBS(9.51±2.89)mmol/Lvs(7.36±1.40)mmol/L(P〈0.01),HbA1c(9.26±2.45)%vs(7.61±1.23)%(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前后FFA(0.65±0.24)mmol/Lvs(0.54±0.19)mmol/L(P〈0.05)。而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后FFA无明显下降。结论罗格列酮治疗降低FFA的水平,有助于减少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肖弘  王敏  李小盛 《检验医学》2010,25(11):888-890
目的对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IE-HPLC)法与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有关文件对IE-HPLC法与酶化学法测定HbA1c进行相关性比较、精密度评价。结果 IE-HPLC法与酶化学法测定HbA1c相关性良好(Y=0.962 2X+0.045,r=0.994 0,P〉0.05),预期相对偏差在低值(4.0%)时为2.66%;在中值(6.5%)时为3.09%;在高值(16.0%)时为3.50%。IE-HPLC法批内变异系数(CV)为1.23%~2.17%,批间CV为1.87%~2.99%;酶化学法批内CV为0.93%~1.72%,批间CV为1.65%~2.71%。结论 IE-HPLC法与酶化学法测定HbA1c的相关性、精密度均很好,具有可比性。酶化学法测定HbA1c可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适合检验科使用。  相似文献   

18.
陈健 《检验医学》2013,(10):925-927
目的对以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为原理的TOSOHHLC-723G8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简称HLC-723G8)检测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对HLC-723G8测定HbA1c的精密度、相关性、线性、携带污染进行评价,并检测54例健康体检者的HbA1c进行参考区间验证。结果HLC-723G8测定HbA1c低、高水平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0.00%、0.47%,批间CV分别为0.76%、0.31%;HLC-723G8与HLC-723G7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HbA1c的结果呈明显相关(F2=0.999,P〈0.001),预期偏倚为0.06,相对偏倚值为0.83%,偏差符合率为100%;在5%~12%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6,P〈0.001);高值标本对低值标本的结果无明显携带污染(携带污染率为1.12%);54名健康人群的HbA1c测定结果为4.7%-6.3%,在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内。结论HLC-723G8测定HbA1c的性能良好,可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对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肾病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比浊法检测了117例糖尿痛患者与91例健康对照者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按照HbAlc水平离低将这117例DM患者分为低值组(1丑)A1c〈7.O%),中值纽(7%≤HbAIC≤10%)和高值组(HbAlc〉10%),HbAlc水平与糖尿痛肾病发病率进行比较,探讨糖尿病肾痛发生与HbAlc高低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在2型糖尿痛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Al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率成呈正相关(P〈0.01)。结论DM患者HbAlc水平和U—mAlb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两者的水平与DM患者的早期肾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二者联舍捡测对D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监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对糖尿病(DM)并发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再次脑血管事件(SCE)的预测作用。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DM并发IS患者168例。入院后测定HbA1c水平,收集临床资料。依据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HbA1c升高组(HbA1c≥6.1%)和HbA1c正常组(HbA1c<6.1%)。对所有患者出院后18个月内SCE进行随访(每2个月一次),依据是否发生SCE将患者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bA1c水平对S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HbA1c正常组(n=75)相比,HbA1c升高组(n=93)入院时空腹血糖、2 h餐后血糖、收缩压、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降低(均P<0.01)。事件组49例,HbA1c水平为(9.57±1.93)%;非事件组119例,HbA1c水平为(6.96±2.40)%,前者高于后者(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84(P<0.01,95%CI为0.713~0.855),取HbA1c水平6.55%为预测临界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80%和64.30%。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HbA1c水平≥6.55%时,SCE发生率增高(P<0.01)。结论:DM合并IS患者首次入院时HbA1c水平可能对出院后18个月内SCE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