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随着中国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越来越多,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目前治疗中重度膝OA的有效方法。目的:探析TKA术后早期阶段式康复训练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其膝关节恢复、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行单侧TKA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根据术后康复训练模式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早期行阶段式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分阶段康复训练间歇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指导下的康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初次主动屈曲达45°和90°的时间及NR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改善情况、康复积极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初次主动屈曲达45°、90°的时间和NR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4 d的ROM、HS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试验组术后14 d的ROM、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康复需求、配合、依从性和遇挫折后良好情绪、家属及护理人员鼓励作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SF-12量表中生理总评分、心理总得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出院时试验组两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阶段式康复训练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减轻TKA患者早期疼痛,提高康复速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可作为术后有效的辅助康复手段,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穴位针刺配合持续被动活动(CPM)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疼痛、膝关节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4例TKA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CPM机组和观察组。CPM机组52例术后采用CPM机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52例在CPM机组基础上配合膝关节穴位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气虚血瘀证总积分、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炎症指标、患膝关节活动度(ROM)、Harris髋关节评分(HH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3 d、1周及2周,两组气虚血瘀证总积分、NR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术后1 d(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CPM机组(P<0.05);术后1周、2周,两组患膝ROM、HHS评分均高于术前1 d(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CPM机组(P<0.05);观察组与CPM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1.54% vs 9.62%,P >0.05)。结论:对TKA患者应用膝关节穴位针刺配合CPM机治疗,可明显降低术后早期炎症指标水平,显著改善气虚血瘀症状及疼痛,有效促进患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法松解联合关节腔注射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关节僵硬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ACL重建术后关节僵硬性手法松解患者59例,根据是否行关节腔注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7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手法松解,观察组患者先行关节腔内注射,再行手法松解。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8周主动关节活动度(ROM)、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分,同时记录治疗时患者疼痛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和8周ROM、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时、治疗后2 w、4 w和8 w患膝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手法松解联合关节腔注射可减轻ACL重建术后关节僵硬患者疼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80例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40例/组)。对照组接受运动功能训练和股四头肌内侧头、胫前肌处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于每次功能训练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前实施。术后4、8、12周评估两组患者的患肢膝关节主动屈伸关节活动度(AROM)范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双侧腿围,术后半年随访患者的患肢膝关节屈曲AROM,并以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患肢功能状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AROM、VAS评分和双侧腿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治疗组患膝疼痛VAS低于对照组(Z=-2.68,P<0.05;Z=-4.53,P<0.01;Z=-3.84,P<0.01);治疗4周、治疗8周两组膝关节AROM范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8、-0.92,均为P>0.05),治疗12周、术后6月治疗组膝关节AROM范围大于对照组(t=-3.72、-4.42,均为P<0.01);治疗4周、8周、12周治疗组腿围差低于对照组(t=3.68、7.14、9.70,均为P<0.01)。术后6个月时治疗组Lysholm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90,P<0.01)。 结论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定向透药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疼痛和肢体功能改善等具有治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护治一体化工作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甘肃省中医院骨科行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9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实施专病医护治一体化工作模式;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临床工作模式。采用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RO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进行比较。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入院当天患者KSS、VAS、ROM、ADL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VAS、ROM、ADL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KS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KSS、VAS、ROM、AD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KSS、VAS、ROM、AD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KSS功能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KSS、VAS、ROM、AD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KS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KSS、KSS、VAS、ROM、AD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病医护治一体化工作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能力,日常活动能力都有明显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术后应用BZY-A型肌力平衡治疗仪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7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创关节科住院的髌骨软化症患者60例,经保守治疗3个月后效果不明显,行关节镜治疗,术后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康复锻炼结合BZY-A型肌力平衡治疗仪,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采用VAS、膝关节HS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测量屈膝30°MRI髌骨倾斜角(PTA)和髌股吻合角(CA)。[结果] 60例患者均获6个月以上的随访,试验组有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和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髌骨倾斜角(PTA)和髌股吻合角(C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同时间点试验组PTA和CA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术后,应用BZY-A型肌力平衡治疗仪不仅可以明显减轻患膝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而且可以纠正髌骨外脱位,恢复髌骨运动轨迹,达到髌股关节生物力学平衡。  相似文献   

7.
穆红  李俊  高丽  冯明利 《护理学杂志》2013,28(16):16-17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有效的功能锻炼技术。方法将60例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膝关节功能锻炼支架进行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膝关节屈曲角度、行走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膝关节功能锻炼支架可提升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功能锻炼效果,减轻患者锻炼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康复锻炼对膝关节瘢痕挛缩松解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笔者科室诊治的73例下肢烧伤后采取保守治疗导致膝关节腘窝处瘢痕挛缩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41膝)和对照组36例(41膝)。观察组术前进行为期2周的康复锻炼,对照组术前不进行康复锻炼。术后两组康复锻炼相同。分别于入院当天、术后1个月和术后2个月返院填写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测量膝关节主动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手法评定肌力,最后比较3个时间点的数据。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主动ROM、下肢肌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的比较,在入院时及术后1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2个月时,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康复锻炼有助于膝关节瘢痕挛缩松解术后早期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的不同治疗方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疼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38例(165椎)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治疗组和综合组),每组46例, 均采用PKP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钙剂配合骨化三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 加用鲑鱼降钙素肌注治疗;综合组在治疗组方案基础上, 督促患者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分别在术前, 术后3 d、2周, 1、6、12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BMD检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 其中对照组38例(45椎)、治疗组36例(44椎)、综合组40例(49椎)获得完整随访, 各组患者的随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较, 各组术后不同时期的VAS和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和综合组在术后3 d 、2周、1个月的VAS评分均降低(P<0.05),而各组间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12个月,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综合组的VAS评分与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且综合组的ODI评分呈持续下降(P<0.01);术后12个月, 各组患者的BMD与术前比较均有所升高(P<0.01),其中综合组的BM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结论:PKP是治疗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术后系统使用降钙素联合钙剂、活性维生素D有助于提高PKP术后的短期疗效, 而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能提高PKP的长期疗效,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应斌 《浙江创伤外科》2023,(11):2087-2089
目的 探讨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固定联合Maitland手法用于胫骨骨折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例符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指征的胫骨骨折患者,参考患者手术方案选择进行分组,将单纯髌上入路固定术治疗的1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髌上入路髓内钉固定联合Maitland手法康复治疗的1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周、2周、1个月,比较患者的VAS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伸直角度受限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屈曲角度和关节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00,P=0.046,P<0.05)。结论 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固定联合Maitland手法用于胫骨骨折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较好,缓解术后疼痛,有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恢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聚焦式冲击波治疗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6—2021-10诊治的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聚焦式冲击波治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NRS评分、WOMAC评分以及各子集(疼痛、僵硬、功能评分)。结果 50例均完成为期1个月的康复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与对照组疼痛NRS评分、WOMAC评分(总分及疼痛、僵硬、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式冲击波可有效改善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症状和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成形术后患者应用推拿手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行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成形术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75)与对照组(n=75),对照组术后给予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组术后给予推拿手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各指标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膝功能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优良率88.0%与对照组优良率50.7%比较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成形术后患者应用推拿手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常规核心稳定训练和功能自适应运动(functional adaptive motion,FAM)干预对慢性腰痛患者(chronic low back pain, CLBP)功能、疼痛和腰椎多裂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CSA)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2例CL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核心稳定训练/运动控制,观察组给予FAM治疗,两组均干预6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多裂肌CSA、多裂肌静息状态和收缩状态下的肌肉厚度和收缩比(SR)、多裂肌平均肌电振幅(AEMG)和背伸肌肌力。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NRS、ODI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多裂肌CSA、多裂肌静息厚度、多裂肌收缩厚度、SR、AEMG和背伸肌肌力均较干预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悬吊运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72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悬吊运动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持续被动运动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膝关节屈曲度,疼痛情况,股四头肌肌力。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膝关节屈曲度、疼痛评分及股四头肌肌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悬吊运动可以有效提高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屈曲度,缓解TKA术后患者疼痛情况,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有利于促进TKA术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将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骨科88例拟定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研究。纳入符合膝关节骨关节炎诊断标准,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排除不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者。经随机余数法分组,其中44例采用ERAS围手术期方案(实验组),44例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方案(对照组)。对其进行临床评价,包括术后24 h血红蛋白及输血比例、住院时间(LOS)、术后并发症、术后24 h、1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膝关节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ROM)。两组LOS、血红蛋白比较采用成组设计资料t检验,组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比较采用配对设计资料t检验,VAS评分、HSS评分、膝关节ROM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实验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输血比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LOS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HSS评分、膝关节ROM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F=9.87,P<0.001;HSS评分F=10.98,P<0.001;ROM F=9.94,P<0.001),均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分组上,术后24 h、1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392、3.9855,均为P<0.05),术后24 h、1个月及6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SS评分和膝关节RO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S评分t=6.6350、5.7948、3.5763,均为P<0.05;ROM t=7.8032、3.9390、4.7654,均为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5688、0.5180,均为P>0.05),术后12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SS评分和膝关节ROM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SS评分t=0.7687,P>0.05;ROM t=0.9523,P>0.05)。时间上,实验组和对照组从手术前到术后12个月VAS评分呈降低趋势,实验组和对照组从手术前到术后12个月HSS评分和膝关节ROM呈升高趋势。 结论ERAS理念干预下,患者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短期疼痛轻,康复快,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不同时间窗下床负重训练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ACL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1例)和C组(29例),在骨科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分别于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开始下床负重练习,在术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评价三组膝关节功能(HSS)、屈伸活动度(ROM)、功能分级。结果三组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HSS、ROM和功能分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两两比较,出院时B组HSS、ROM、功能分级显著优于A组与C组(均P0.05),出院后1个月B组HSS、ROM显著优于A组与C组,且功能分级显著优于C组(均P0.05)。结论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后第5天开始下床负重训练有利于提高膝关节功能及屈伸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成功后外固定方式的合理选择和优缺点。方法将局麻下手法复位成功的182例Colles骨折随机分为2组:夹板组92例全程应用中医小夹板外固定,综合组90例石膏外固定1~2周后改为中医小夹板外固定。结果夹板组早期1~2周内疼痛明显,VAS评分为(6.7±1.3)分,严重影响功能练习;综合组石膏外固定组1~2周内疼痛不明显,VAS评分为(3.8±1.5)分,患者耐受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8周骨折愈合去除外固定后,夹板组Cooney评分优良率为80.43%,综合组优良率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膏结合夹板外固定对手法复位成功后骨折固定可靠,对急性期肿胀疼痛和后期功能锻炼有良好的分时段、分阶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早期中医疗法配合渐进式康复运动锻炼对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7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关节镜术后给予渐进式康复运动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针刺,3个月为1疗程,并随访12个月。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Lachman试验、主动伸膝角度(AAKE)及等速肌力测试,观察术后3月、6月膝关节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3月和6月Lysholm评分分别为(68.76±5.2)分、(83.78±8.5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4.62±4.57)分、(72.16±7.33)分,P0.05];治疗组术后3月和术后6月VAS评分分别为(2.05±0.34)分、(1.98±0.2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7±0.45)分、(2.24±0.31)分,P0.05];治疗组术后3月和术后6月Lachman试验值分别为(2.01±0.31)mm、(1.75±0.06)mm,均低于对照组值[分别为(2.36±0.42)mm、(2.05±0.08)mm,P0.05];治疗组术后3月和术后6月AAKE分别为(–1.84±0.82)°、(–0.57±0.1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6±0.87)°、(–0.84±0.21)°,P0.05]。结论:早期中医介入配合渐进式康复运动锻炼,能够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及维持膝关节稳定性,安全性高,其可能的机制为增加腘绳肌等屈膝肌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化瘀通痹方联合手法推拿治疗中期膝骨关节炎(KOA)临床疗效,初步分析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2月—2023年6月收治的KOA患者102例,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并服用中药化瘀通痹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手法推拿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并比较两组膝关节间隙、膝关节间隙角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1蛋白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WOMAC僵硬、疼痛、关节功能评分及Lequesn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内侧、外侧间隙大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间隙角小于对照组(P<0.05);血清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mad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通痹方联合手法推拿可扩大并平衡关节间隙,改善关节功能,治疗中期KOA效果显著,其起效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Smad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气泡涡流浴疗法在膝关节活动受限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进行气泡涡流浴疗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行膝关节被动屈曲度测量和记录,评定气泡涡流浴疗法结合运动疗法前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以评价气泡涡流浴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气泡涡流浴疗法结合运动疗法后膝关节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分析,总有效率达95%,治疗组的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增加明显(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气泡涡流浴疗法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肌肉、韧带紧张,增加关节活动度;再配合康复功能训练,不但大大减轻病人训练中的痛苦,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