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X线平片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脊柱侧弯的40例患者行脊柱CT扫描,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图像重组(MPR)、表面容积遮盖(SVR)及表现遮盖图像(SSD)后处理,并对照X线平片分析不同的处理后图像的应用价值。结果术前X线平片诊断脊椎形成障碍18例,脊椎分节障碍15例,混合型7例。MSCT诊断脊椎形成障碍13例,脊椎分节障碍12例,混合型15例,伴有脊柱纵裂6例,肋骨畸形8例,椎管内纵行骨嵴4例。SVR图像可较全面地评价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所有相关表现。结论MSCT的多种后处理图像较X线平片更具优势,能准确和全面判断脊柱畸形的类型和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脊柱侧弯患者25例影像资料,均行常规X线片,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多层面重组(curved multiplanar reformation,CMPR)、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容积显示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四维重建(four-dimension,4D)对所得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观察各种后处理图像的优势和临床指导意义.结果 25例中,18例为特发性脊柱侧弯,6例为先天性脊柱侧弯,1例为后天性脊柱侧弯.①多平面重组和3D、4D图像显示出在常规X线片和常规横轴位图像中未发现和认知的畸形且全面评估了脊柱侧弯的程度,6例先天性脊柱侧弯中3例发现了掩蔽的半椎体畸形,并且评估了半椎体的类型和数目.② MPR/CMPR可以从各个角度重组畸形椎体的冠状、矢状影像,是最方便实用的显示方法;MIP因为层次不明,不适用脊柱侧弯的诊断;SSD可观察全脊柱影及侧弯的曲度,但缺乏对椎管内形态显示;VRT通过调节不同密度的阈值并辅以不同的伪彩依次可显示骨质及椎管的形态,尤其适用观察侧弯的分类和椎管情况;4D可清晰评价脊柱侧弯的所有相关表现.结论 多层螺旋CT横轴位结合其丰富的后处理图像为脊柱侧弯的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空间结构信息,在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订手术路径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及MRI对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全脊柱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3组共59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在脊柱全貌、顶椎及脊髓3方面的显示率,第1组25例于脊髓造影后5~6 h后行全脊柱三维CT重建,第2组20例仅行全脊柱三维CT重建,第3组14例仅行MRI检查.结果 第1组25例在脊柱全貌、顶椎及脊髓显示方面满意度均为100%;第2组20例在显示脊柱全貌、顶椎方面满意度为100%,脊髓显示的满意度为40%;第3组14例脊柱全貌显示满意度为21.4%、顶椎显示满意度为42.8%,脊髓显示满意度为71.4%.结论 对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中,与磁共振及单纯CT检查相比较,CT全脊柱重建结合CTM能更全面了解脊柱畸形及脊髓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先天性脊柱侧弯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自2007-06-2010-04经放射学检查和临床诊治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40例.术前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然后在工作站完成多平面和曲面重组(MPR/CPR)、表面最大密度投影(SurMIP)和容积重建(VR),评价不同后处理图像的应用价值.结果 VR可以清晰评价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所有相关表现,尤其适用于脊柱侧弯的分类.MPR/CPR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椎弓根层面,显示畸形椎体、椎管并进行椎体旋转角度测量.40例先天性脊柱侧弯中,脊柱侧弯越重则顶椎的旋转度数越大,各椎体椎弓根矢状径均大于横径且凹侧椎弓根横径均小于凸侧,相邻椎体有类似表现.SurMIP可以用来测量脊柱侧弯角度,类似于X线片.结论 MSCT的后处理技术对矫形手术方法的制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CT测量胸腰段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量22例胸腰段(T11~L2)椎弓根理想螺钉的长度、进钉间距、最小横径、外偏角,观察椎弓根后缘中点与相应横突根部和关节突的下缘的关系.结果 T11~L2理想椎弓根螺钉的长度分别为(41.43±4.04) mm、(42.28±4.90) mm、(49.52±4.98) mm、(50.74±4.67) mm;直径分别为(7.03±1.41) mm、(7.1±1.47) mm、(6.12±1.62) mm、(6.31±1.34) mm;进钉间距分别为(30.10±2.44) mm、(31.5±2.60) mm、(35.8±3.00) mm、(37.15±3.16) mm;外偏角分别为4.40°±2.23°、4.44°±1.65°、10.02°±2.30°、10.48°±2.60°.T11椎弓根拟进钉点位于横突根部上缘与关节突中垂线的交点处,T12位于横突根部中上1/3,关节突中垂线偏外处的交点,L1,2位于横突根部中点,关节突外侧缘.结论 进行胸腰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时应根据不同节段椎弓根形态特点,选择相应的螺钉直径、长度、进钉部位及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MSCT)VR法腰椎三维成像在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收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同一医师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术者63例,依据术前是否行多层螺旋CT腰椎三维成像分成A、B两组。A组(n=37)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腰椎三维成像,并获得拟置入螺钉的椎弓根有关数据,依照测量数据确定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方向、深度及螺钉的长度和直径。B组(n=26)术前不做腰椎三维成像,采用传统方法置入螺钉。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和螺钉置入质量的差异。结果 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37例患者共置入164枚椎弓根螺钉,全部病例无硬膜损伤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7%。B组26例患者共置入104枚椎弓根螺钉,2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神经根轻度损伤。疗效评定优良率为73%。手术效果评估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位置评估A组亦优于B组。X线片评估A组与B组螺钉位置,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54,P<0.05);CT评估A组与B组螺钉位置,两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610,P<0.05)。结论 MSCT腰椎三维成像能为准确置入椎弓根螺钉并选择适当长度和直径的螺钉提供有利的依据,提高了椎弓根螺钉置入术的质量和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脊柱侧弯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脊柱侧弯患者90例,行64层螺旋CT扫描,根据侧弯程度确定扫描范围,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重组.螺距0.75、扫描层厚5 mm或10 mm、重组层厚1 mm,间隔0.5 mm.重组方法为MPR法,在SSD或VRT图像上调整重组出每一椎体的最佳椎弓根横断位图像.逐一测量椎弓根横径、椎弓根深度、椎管横径、椎弓根轴线与椎体、棘突纵轴夹角.结果 90例脊柱侧弯患者的MPR重组图像均能清晰显示椎弓根层面,并能同时显示椎体本身、椎管、椎旁组织的情况.以上参数均能准确测量.结论 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前评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CT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软硬件技术的发展,CT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有关文献的复习,总结CT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CT椎弓根冠状钟点法判断螺钉穿破椎弓根壁距离和方位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离体新鲜骨韧带颈椎标本10具,在第3~7颈椎共计100个椎弓根置入直径3.5mm螺钉后行CT扫描,分别采用CT横断位、冠状钟点法与标本直视观察法观察螺钉与椎弓根关系,并比较三种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 冠状钟点法与横断法对判断穿破≤3.5mm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钟点法与标本直视观察法对判断穿破≤3.5mm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对判断穿破>3.5mm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冠状钟点法是一种可以同时观测螺钌穿破椎弓根壁距离和判断穿破方位的新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154枚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CT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对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的评价。材料和方法:分析154枚下颈椎椎弓根内螺钉置入术后的CT表现,包括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角度和损伤或穿破椎弓根骨皮质,并根据其穿出骨皮质的距离分为2度,即I°≤2mm,II°>2mm。结果:CT显示34(22.1%)枚螺钉不同程度地损伤椎弓根外侧骨皮质,其中螺纹穿破椎弓根骨皮质距离I°30(19.5%)枚,II°4(2.6%)枚。结论:CT是评价下颈椎椎弓根内螺钉置入位置的有用方法。CT显示下颈椎椎弓根内螺钉置入术后对椎弓根骨皮质,尤其是外侧骨皮质损伤率较高,但I°损伤,仍属螺钉置入成功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寰枢椎病变术前多层螺旋CT成像椎弓根钉道设计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寰枢椎病变术前MSCT成像椎弓根钉道设计的价值.方法 37例做寰枢椎或枕枢固定融合术治疗上颈椎区域病变患者,术前行寰枢椎多层螺旋CT(MSCT)成像,在容积重建(VR)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上全方位观察并分别测量:枕内脊各位置的厚度,寰枢椎椎弓根(侧块)的长、宽、高度及椎弓根(侧块)与矢状面的夹角.所测量数据供临床医生在术前选择椎弓根螺钉的长短和大小,确定术中螺钉的置入位置、深度和方向时参考.术后再通过寰枢椎X线片或/和MSCT成像复查,判断螺钉置入的准确性.结果 所有病人的手术都获得了成功,其中采用单纯性寰枢固定5例、寰枢固定 融合15例、单纯枕枢固定4例、枕枢固定 枕枢融合11例、寰枢固定 枕枢融合2例.术后寰枢椎X线片或/和MSCT成像显示所有螺钉均位于预设的钉道中,寰枢椎完全复位.术后随访未出现螺钉松动断裂及寰枢椎再脱位现象.结论 寰枢椎术前MSCT成像椎弓根钉道设计具有可行性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Hong-Tao Hu Ji Hoon Shin Jae-Yeon Hwang Young Jun Cho Gi-Young Ko Hyun-Ki Yoon 《Cardio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10,33(5):1040-1043
We describe a case of percutaneous placement of a thoracic aortic stent-graft for safe removal of a malpositioned pedicle screw in a 52-year-old man. The patient had undergone posterior thoracic spinal instrumentation for pyogenic spondylitis and spinal deformity 8 months previously. Follow-up CT images showed a malpositioned pedicle screw which was abutting the thoracic aorta at the T5 level. After percutaneous stent-graft placement, the malpositioned pedicle screw was safely and successfully removed.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16排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脊柱侧弯患者23例,在16排多层螺旋CT机上扫描后,均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重建(SSD)与容积再现(VRT)重建。评价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作用和优势。结果MPR因脊柱侧弯的改变而显示不连续,矢状位可观察椎管内情况;SSD可观察全脊柱影及侧弯的曲度,但缺乏对椎管内形态的显示;VRT通过调节不同密度的阈值并辅以不同的伪彩依次可显示骨质及椎管的形态,也可清晰显示全脊柱侧弯所有相关表现,尤其适用于观察侧弯的分类与椎管的状况。结论多层螺旋CT可一次性完成全脊柱扫描。横轴位结合其丰富的后处理图像能提供脊柱侧弯非常有价值的空间结构信息,其表现接近靶组织的解剖,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先天性耳畸形多层螺旋CT(MSCT)的表现,为临床诊断、评估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方法 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耳畸形患者36例46耳,行MSCT容积扫描及MPR、CPR、MIP、VR、VE等重建.结果 36例46耳中,双侧10例,单侧26例;外中耳联合畸形43耳,合并内耳畸形3耳;外耳畸形中,骨性闭锁38耳,膜性闭锁5耳,骨性狭窄3耳;中耳畸形中,听小骨缺如4例,发育不全42耳,小鼓室45耳;合并畸形中,垂直外耳道19耳,下颌骨髁突及颞颌关节异常31耳,面神经管乳突段前位28耳,鼓室段低位7耳,颈静脉窝高位5耳,乙状窦前位3耳,中颅窝低位2耳;合并中耳炎6耳.结论 MSCT后处理重建能准确诊断先天性耳畸形的外、中、内耳异常解剖结构及合并畸形,并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术前评估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5例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薄层扫描,并在工作站上对扫描数据进行支气管和肺的表面重组(SSD)和多平面重组(MPR),明确诊断以后,协同胸心外科医师根据肺部病灶的形态、部位、大小、数目、密度、范围、周边解剖关系、继发病变、肺功能可能受损情况等,从影像学角度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行性,选择手术适应证.结果 15例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中单发13例,多发2例;右肺11例.左肺4例.含气囊肿7例;含液囊肿3例;含气液混合囊肿5例.5例含气液混合囊肿与7例含气囊肿用支气管和肺SSD、MPR重组方式均能很好显示,3例含液囊肿则用MPR重组方式能良好地显示.15例患者经术前CT明确诊断和评估,实际手术治疗12例,成功切除11例.4例行单纯囊肿摘除术,6例行肺楔形切除术,1例行肺叶切除术,病灶均彻底切除.切除标本术后经病理证实.手术、病理情况与术前CT影像学评估一致.结论 多层螺旋CT的SSD、MPR重组技术是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术前诊断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并且在外科术前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SCT对婴幼儿先天性血管环的诊断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2018年间60例先天性血管环患儿的MSCT的表现,记录其组成、形态及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9例双主动脉弓;1例右弓合并左动脉导管未闭或动脉韧带;2例左弓合并右位、中位降主动脉;18例左位主动脉弓伴迷走的右锁骨下动脉;1例无名动脉后位;21例右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7例肺动脉吊带;1例无名静脉形成静脉环。结论:MSCT能明确血管环的组成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外科手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19例(20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行MSCT检查,将所得原始数据传到工作站进行三维重组.结果 外耳道骨性闭锁18耳(90%),膜性闭锁2耳(10%);乳突气房气化良好14耳(70%),气化较差6耳(30%);鼓室发育异常5耳(25%);听小骨畸形11耳(55%);面神经管异常8耳(40%);卵圆窗闭锁5耳(25%);圆窗狭窄1耳(5%);伴内耳畸形3耳(15%).结论 MSCT可明确外耳道闭锁类型、乳突气化情况和鼓室、听小骨、面神经管、卵圆窗、圆窗及内耳结构发育情况,能为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临床分型、手术适应证的确定及术式选择提供必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骨伤复原汤在腕舟骨骨折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腕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于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后予以支具固定等常规处理联合骨伤复原汤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于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后予以支具固定等常规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患侧握力、屈伸活动度和尺、桡偏度变化情况与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9.056,P<0.001),患侧握力、屈伸活动度以及尺、桡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t=4.715、2.143、3.969、3.837,P<0.001、P=0.035、P<0.001、P<0.001);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0.2±2.1)周,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12.5±2.8)周(t=4.647,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78.0%(χ^(2)=7.162,P=0.007)。结论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后联合应用骨伤复原汤治疗腕舟骨骨折,能够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握力、屈伸活动度和尺、桡偏度,改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