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提高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方法:对2000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疾病依次为冠心病22例(55%)、急腹症8例(20%)、心脏瓣膜病4例(10%)、中枢神经系统病变3例(7.5%)、尿路结石3例(7.5%).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率高,误诊的疾病种类繁多.增强CT或MRI检查可确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分析,探讨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7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10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18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被误诊为急腹症2例;被误诊为肾结石1例、结石性胆囊炎2例,脑栓塞2例,被误诊为肺栓塞2例,外周动脉栓塞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结合影像学检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撕裂的误诊情况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选择30例主动脉夹层撕裂中误诊的19例主动脉夹层撕裂的病例资料,对临床表现、确诊方法、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误诊的疾病为急性心梗、急性脑血管病、急腹症、胰腺炎、胆石症、急性肾衰等,总误诊率6 3.3%。[结论]主动脉夹层撕裂疾病复杂,误诊率高,预后差。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此病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施德毅  陈永东 《广西医学》2009,31(9):1324-132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例主动脉夹层中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误诊率51.2%,平均误诊时间(28±9)h,误诊为心绞痛10例,急性心肌梗死3例,急性左心衰2例,胸腔积液1例,主动脉关闭不全并心包积液1例,慢性胃炎急性发作1例,急性胰腺炎1例,脊柱肿瘤并截瘫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变化多端,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超声心动图、CT、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学良 《四川医学》2004,25(1):120-120
目的 通过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误诊情况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选择我院1994~2003年期间1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首诊误诊的1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例资料,对临床表现、确诊方法、误诊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分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脑血管病变、多发性大动脉炎、急腹症、胰腺炎、胆结石、胆道感染、急性肾功衰等,总误诊率72.2%。结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情复杂,误诊率高,预后差。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结果:1例表现为发作性腰腹疼痛,伴出汗、恶心,首诊为急性胰腺炎,之后考虑胃疾病、心绞痛、主动脉夹层,经彩超明确为主动脉夹层,治疗后病情平稳出院。1例表现为突发胸痛、腰背疼痛,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经螺旋CT诊断为主动脉夹层,转院治疗。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易患因素,认识其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多样性,及时作相关检查,避免或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误诊的原因,并提出诊断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误诊情况、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本组患者中共发生误诊6例,误诊率为33.3%.误诊为心绞痛3例、心肌梗死1例、慢性胃炎2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应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结合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减少误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误诊的原因.方法:以2005年1月~2010年6月对7例主动脉夹层误诊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误诊误治.高血压是导致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常见原因.心脏彩超、CT及MRI三种检查技术有助于快速诊断的方法.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与夹层撕裂的动态过程及夹层破口的部位有一定联系,主动脉夹层的形成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李鹤  李洪伟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123-124
目的 探讨急诊胸痛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原因及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5例急诊胸痛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资料.结果 35例误诊患者确诊疾病多样,其中误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最多.结论 不同原因所致胸痛的危险性有较大差异,应尽快确诊,此外对无胸痛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应忽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20例主动脉夹层误诊病例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31例主动脉夹层首诊误诊的20例患者的症状、体征、高危因素、心电图、心肌酶检查、胸部X线或普通CT、心脏彩超、主动脉CTA或MRA等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首诊误诊,误诊率约70%;首诊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13例,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2例,肺部感染2例,脑血管意外1例,腹部疾病2例;约80%的患者合并高血压,70%的患者出现胸痛,80%的患者有心电图异常现象,100%的患者经主动脉CTA或MRA检查确诊.结论: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应及时正确地选择影像学检查,以便尽早确诊,并指导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明显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急诊诊断及误诊情况。方法:分析65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X线片、CT、B超等辅助检查结果,分析急诊诊断的依据及急诊误诊情况。结果:65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各异,部份病例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如瘤体破裂造成的急性心脏压塞征、出血性休克,亦有主动脉分枝急性闭塞造成器官缺血坏死或压迫所致的单瘫、截瘫、急性左心衰、气胸、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是造成本组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主动脉夹层13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对 1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9例病人心电图异常。结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无特异性 ,但其异常的心电图是造成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误诊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加深对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的了解,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增加主动脉夹层诊治的正确率.方法:总结文献并且回顾分析55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近几年在我院住院的主动脉夹层病例明显增多,从1993~1999年20例,2000~2003年35例.由于夹层位置不同,其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易误诊.本组确诊55例主动脉夹层,首诊误诊率55%.主动脉夹层发生有多种危险因素,高血压是主要诱发因素,其次为马凡综合征及主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赖于综合超声、CT、MRI.本组病例Ⅰ型夹层21例,Ⅱ型夹层14例,Ⅲ型夹层20例.Ⅰ、Ⅱ型夹层手术治疗为主,Ⅲ型夹层以保守治疗为主.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及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潜山县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3月的29例AD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8例,消化道疾病3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2例和脑卒中1例。13例转上级医院行介入或手术治疗,死亡3例。结论主动脉夹层容易误诊,基层医院对AD的认识不足是误诊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6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表现及误诊诊断.结果 4例死亡,1例出院,1例转院后治疗出院.结论 由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症状多样复杂,易造成误诊,提高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的认识及诊断,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主动脉夹层分离并非少见病,过去曾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延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心血管急症.临床多合并高血压病,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急性胰腺炎、脑血管疾病等,误诊率极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误诊率及死亡率均下降,100%可在生前确诊.  相似文献   

17.
赵雅红  许楚宏  吴杏 《广东医学》2006,27(7):1045-1047
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 对5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内科药物治疗33例中,好转29例,死亡4例;应用外科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14例中,好转12例,死亡2例;带膜支架治疗4例均好转,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和并发症。结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因累及分支血管范围的不同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容易误诊,及时诊断并合理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方法 对郑州市中心医院1999年以来的1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误诊的原因。结果 11例患者中首诊确诊3例,误诊心绞痛3例,急性心肌梗塞2例,心衰1例,肠梗阻1例,呼吸系统疾病1例,脑血管病1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误诊率高,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注意鉴别诊断,以期发现早期诊断线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以强积累经验,提高诊治率.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3例患者中误诊11例,误诊率44.00%,16例好转出院(69.57%),7例死亡(30.43%).结论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表现多样,临床较易误诊,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对预后很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病因、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合理治疗以期改善预后.方法:分析32例AD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误诊情况、治疗方法及近期预后.结果:32例AD临床表现多样,大部分病人表现为突发剧烈持续胸痛、腹痛,少部分表现为晕厥、腹部搏动性包块、胸腔积血等.病因由高血压引起26例,以中老年病人多见;马凡综合征引起3例,以青年病人多见.超声、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3种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本组误诊18例,首诊误诊率达56.25%.30例AD病人住院存活20例(66.67%),死亡10例(33.33%).结论:主动脉夹层是少见和危险的疾病,高血压是引起中老年人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因素,青年人主动脉夹层主要由马凡综合征引起.早期确诊、早期合理治疗是降低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