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施于高副主任医师,业医四十余载,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现整理其治疗冠心病六法如下: 【养心滋阴法】本法适用于冠心阴虚型(心阴、血虚、肝肾阴虚、心肾阴虚)。主证:心慌心悸、头晕耳鸣、口干腰酸、盗汗失眠、胸闷或偶作心前区疼痛,或见舌麻肢  相似文献   

2.
针灸在失眠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5年来我科应用针灸临床护理失眠的病人,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1 性别与年龄:住院病人中因失眠而接受针灸治疗的43例,男17例,女26例;年龄20~67岁.1.2 临床表现1.2.1 心脾两虚型(24例):思虑劳倦损伤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不能藏神,脾伤则精微不化,无以奉心,均导致心失血养,神不能安而成失眠.证见失眠头晕,心悸健忘,不欲饮食,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少华,脉细弱.1.2.2 肝火上扰型(15例):暴怒或抑郁致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肝火上亢,扰乱心神,神不守舍则失眠.证见头痛,失眠,眩晕,口苦咽干,胸胁胀满,急躁易怒,脉弦.1.2.3 心肾不交型(4例):禀赋不足,房劳过度或久病之后,肾阴亏虚,不能上承以致水不济火,心阳独亢;或肝肾阴虚,肝阳偏亢,相火易动;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皆导致心肾失调,水火不济,神志不宁而失眠.证见失眠,头晕,心悸,耳鸣,腰酸腿软,遗精,脉沉细或细数.  相似文献   

3.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味甘、微苦,性平,入脾、肺经。功能益气生津,补脾润肺,故常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气阴两伤,干咳痰少,自汗气短;以及温病后期气虚津伤,内热口渴;或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头晕健忘,小儿夏季热。  相似文献   

4.
目的:挖掘王行宽教授辨治心悸的证治规律。方法:收集王教授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心悸医案,提取证候、证素、病机、治法,创建Excel数据库,应用Weka 3. 6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证候以气短、胸闷痛、心悸、夜寐不谧、头晕、口干、颈胀、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脉)参伍不调为主;病性证素中实证证素以血瘀、痰、阳亢、气郁、热为主,虚证证素以气虚、营气虚、阴虚为主;病位证素以肝、心为主,其余尚有心络、心神、督脉、肾、胃等。病机以肝心失调为关键,兼心气营亏虚;治法以肝心并治为原则,兼益气营;主要病机治法的关联可信度均≥0. 50,其中肝心失调肝心并治为0. 82。结论:王教授辨治心悸主要着眼于肝、心两脏及虚、实两端,其证治规律可供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5.
苓桂术甘汤具有缓解眩晕、蹒跚、或心悸,增加尿量等作用,一般认为适用于如下病症;神经质,神经官能症、心悸、气短、头痛.临床每用于体力较弱者之眩晕、身体振摇、起立头晕,或伴气短、心悸、头痛,尿少等,且胃区有振水音。笔者最近运用苓桂术甘汤,治愈多年腹部不适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松○卜○子,女,65岁,农民,1990年12月就诊。患者从1965年起,每到冬天及梅雨等寒冷季节,反复肠鸣腹泻。气候转暖或温暖腹部,症状缓解。伴头晕、心悸。曾服桂枝加芍药汤、半复泻心汤等乏效。近几年来,病情加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5年,一直坚持降压治疗。平素血压波动在20~21/11~12KPa。  相似文献   

6.
<正> 历代医家治疗月经病,多从肝、脾、肾三脏着眼入手,而笔者临床10余载,从心论治月经病,收效较为满意,现作略述,谨供同道参考。1.闭经:因失血或劳伤心脾,久病营血亏损,冲任空虚,无血下达胞宫,而致经闭不行。正如《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云:“血不足而月事不至。”证见经闭不行,面色不荣,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方用归脾汤。若营阴暗耗,而见心悸,失眠多梦,久则易成血枯。治宜养心阴,和血脉,方用柏子仁丸加阿胶、枸杞子、丹参。如  相似文献   

7.
丁文 《河北中医》1984,(4):39-41
中医之心病包括心体伤与心用不行.表现的症状如心痛、心悸、怔忡、胸痹、惊悸、健忘、失眠、心伤等证。笔者临床治疗心病分十一法,简述如下:一补血益气法适用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头晕、面色(白光)白等症。例1:田××,女,56岁,市民,1980年5月21日初诊。患者因操劳日久,心气已虚,故心悸健忘,失眼多梦,头晕,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脉细弱无  相似文献   

8.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麦鲜 《河南中医》2003,23(2):60-60
参麦注射液适用于治疗冠心病、肺原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我科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冠心病 76例 ,发现随辨证分型不同而有不同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76例患者均经心电图、X线、冠脉造影等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并处于相对稳定期。其中男 4 8例 ,女 2 8例 ;年龄 5 6~73岁 ,平均 6 7岁。按中医辨证分为 2型 :①气阴两虚型 :症见胸闷隐痛 ,心悸气短 ,倦怠口渴 ,面色少华 ,遇劳则甚 ,脉细弱无力 ,此型多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共 5 2例 ,其中男 38例 ,女 14例 ;年龄 5 6~ 72岁 ,平均 6 4岁。②心肾阴虚型 :症见心悸…  相似文献   

9.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快速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及数脉、疾脉的范畴。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痰火扰心、阴虚火旺、气阴两虚、阳气虚衰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常见证型。现将辨证治疗情况报告如下。辨证治疗1、痰火扰心型主证:心悸、胸闷、恶心、烦躁、惊恐不安、头晕,甚则呕吐,口苦尿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则:化痰泻火、宁心安神。代表方剂:黄连温胆汤加减。典型病例:李某,女,38岁。因阵发性心慌头晕反复发作2年余于1989年5月17日来诊。患者2年前不明原因突然发作心慌,约持续3分钟后自然消失。以后每于劳累、饱食、生气后诱发,经外院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黄芪珍珠母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血清心肌酶谱三项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98例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珍珠母汤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LDH、AST、CK)变化及主要症候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80%显著高于对照组73.47%(P0.05)。两组治疗前LDH、AST、CK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DH、AST、CK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LDH、AST、CK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主要症候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悸、气短、头晕、体倦乏力症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悸、气短、头晕、体倦乏力症候评分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症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珍珠母汤联合西药纳洛酮治疗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利于改善心肌酶谱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医辨治需注意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答:快速性心律失常属“心悸”范畴。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为气虚、阴虚,实为外邪、痰浊、瘀血和热毒。 在辨证治疗方面,气阴两虚者多见心悸反复发作,心神不宁,胸闷气短,头晕失眠,纳差乏力,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少或无苔,脉细弱。治宜益气养阴、宁心安神。药用:太子参、麦冬、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室性早搏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心悸,临床表现为心悸不安、胸部闷痛、固定不移,舌质淡暗或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涩或气短乏力,舌淡白,脉沉弱.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科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心悸),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心肌炎在儿科疾病中颇为常见 ,尤继发于感冒后 ,中医辨证多属气阴两虚。临床以心悸气短、乏力多汗、胸闷叹气、舌淡苔薄或舌红少苔 ,脉细弱或细数多见。亦多兼见咳嗽、咽痛等外感症状。为此本院从 1991年以来应用中药复方心复康口服液、西药、心复康口服液加西药对 150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表明心复康在治疗该病上疗效确切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所选 150例病例均为住院病例 ,均为感冒后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多汗等症状 ,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 ,同时血清心肌酶谱测定异常 ,并排出合并其他疾病者。采用顺序均衡随机设计将…  相似文献   

14.
<正>心律失常为心病科常见病之一,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心脏活动的起源和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或节律异常,主要症状有: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常伴有头晕、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有关"心悸"症状的描述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如"心澹澹大动""心怵惕"等,其"悸"与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于数年前治一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的心悸恐惧证患者,近偶遇其人,忽想其病,心有所悟,随查原病案以简录之: 武某某,女,36岁。1994年3月1日初诊。素有头晕史,每逢经期或其前后,即感气短、心悸、惊惕不安、失眠多梦、坐卧不宁。月经周期正常,经血色淡。曾在我院做血、尿、心电图、B超检查无异常。观其面色萎黄、  相似文献   

16.
例一、患者,女,48岁。风心病史20年,半月前因突发心悸、气短,某医院诊为快速房颤,给予地戈辛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来我院治疗。证见心悸气短,胸闷,动则尤甚,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舌淡有瘀斑,脉微细而促,超声心动图提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心电图提示“快速房颤”心率每分130次。证属心阴不足,血脉瘀阻,治以温补心肾,活血化瘀。处方:附子10克,红参10克,桂枝18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丹参24克,红花10克,水蛭10克,服四剂后自觉心悸气短减轻。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民  于艳萍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1):544-544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具有一定优势,而且较西医药治疗副作用少,现将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近五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心房颤动的病位在心,其主要症状为心悸、脉结或代,常伴有头晕、胸闷、气短等症...  相似文献   

18.
营分阶段是温病病势进退的关键阶段,《温热论》(以下简称《论》)中非常重视营分证的辨证施治。笔者就此谈谈学习体会:1.清营凉血是营分证的治疗大法营行脉中,乃血之浅层。热邪入营,营热炽盛必然熏灼营阴,耗伤血中津液。正如《论》中所说:“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故此表现出邪入阴分之身热夜甚;营热扰心之“心神不安,夜甚无寐”,热窜血络之斑点隐隐;热蒸营阴之口干反不欲饮以及营热熬煎、血液浓缩之“舌色必绛”,脉象细数等证。可见营热盛、营血伤是营分证的主要病机,治疗时以清除营热为要,叶氏以清营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茱萸颗粒对气阴两虚、痰瘀阻滞型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运用茱萸颗粒治疗气阴两虚、痰瘀阻滞型房颤患者26例,并与单纯西药26例对照比较。结果:茱萸颗粒在改善房颤患者心悸、胸闷、头晕、气短主症及倦怠乏力,自汗盗汗,纳呆食少,心烦寐差等次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茱萸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和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气阴两虚、痰瘀阻滞型房颤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前者优于后者,且临床使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四川中医》2021,39(8):63-66
目的:观察瓜蒌黄芪桂枝汤对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证)患儿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心功能影响。方法:研究共计纳入6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均由我院近三年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32例)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儿(33例)常规临床治疗+瓜蒌黄芪桂枝汤,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心悸、胸闷气短、烦躁不安、乏力、纳呆自汗、头晕咽痛等)积分变化、心功能指标变化及心肌酶指标变化、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78.13%),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心悸、胸闷气短、烦躁不安、乏力、纳呆自汗、头晕咽痛等中医症状积分、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等心功能指标、心肌酶肌酸激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等心肌酶指标、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心功能指标、心肌酶指标及炎性因子等均改善,观察组患儿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瓜蒌黄芪桂枝汤可较好提升小儿气阴两虚证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心功能,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