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采用生化分光光度方法测定Wistar大鼠皮肤胶原蛋白含量及分子交联程度,并观察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注.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含量随增龄而明显下降;Ⅰ、Ⅲ型胶原蛋白及胶原总量在成年组与老年组间性别差异显著(P<0.05),胶原分子交联程度与年龄、性别有明显的相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1(PDGF-1)mRNA及Ⅰ、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重症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重症病毒性肝炎肝组织标本20例,非肝病患者肝组织6例,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Ⅰ型前胶原和PDGF-1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Ⅰ、Ⅳ型胶原蛋白的沉积、分布和含量,用天狼红染色观察肝组织总的胶原含量。结果 与正常肝组织相比,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Ⅰ型前胶原和PDGF-1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Ⅰ、Ⅳ型胶原蛋白大量沉积。PDGF-1 mRNA的表达与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和总的胶原含量,Ⅰ、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DGF-1 mRNA与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增加是导致肝组织胶原蛋白合成增加,重症病毒性肝炎发展成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胶原与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中最丰富的结构蛋白,现已发现有19种不同的胶原蛋白分子组成了胶原分子超家族。原胶原是形成胶原纤维的分子单位,不同类型胶原纤维的形态及粗细有别,同一类型胶原在不同组织中所形成的纤维,但各种胶原纤维都是以定向整齐排列的原胶原分子间通过共价键架桥连接,形成稳定的胶原微纤维,再进一步合成各种胶原纤维。每条胶原微纤维是由5个原胶原分子通过横向错位聚合形成的。前胶原(procollagen)是原胶原的前体。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犬缺血性坏死及修复过程中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股骨头坏死后局部组织胶原酶活性在短暂降低后趋向升高;(2)坏死侧股骨头新生成胶原蛋白及成熟的酸溶性胶原蛋白含量持续下降,而不溶性胶原蛋白与胶原总含量变化不显著;(3)钙含量在坏死侧呈轻微下降趋势。以上结果与组织学和力学观察结果相一致,提示胶原酶与胶原蛋白在骨组织坏死与修复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Ⅳ型胶原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外间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主要由胶原蛋白、非胶原糖蛋白及蛋白多糖王大部份组成,其中胶原蛋白是其主要结构成分。胶原是动物体内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组蛋白质,占人体总蛋白的1/3’“。目前,已报道了有17种胶原蛋白,它们是一组在结构上既有共同特点、又有差异的一组蛋白质9’研究较多的有14种,可按其类型、多肽链种类、分子组成、三螺旋长度及代表性组织归纳如表工:在整个胶原家族中,[V型胶原不论是从结构、分布及功能上都有其明显不同于其它型胶原的基本特点。目前对IV型胶原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体检人群骨标志物的水平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检测入选的104例体检者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胶原羧基前肽、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并分析上述骨标志物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 104例研究对象中男50例,女54例,男女两组之间年龄和骨标志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及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与年龄呈负相关,30岁后开始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骨标志物可反映不同年龄人群的骨合成、吸收情况,有助于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的早期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体检人群骨标志物的水平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检测入选的104例体检者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I型胶原羧基前肽、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并分析上述骨标志物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 104例研究对象中男50例,女54例,男女两组之间年龄和骨标志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I型胶原羧基端前肽及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与年龄呈负相关,30岁后开始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 骨标志物可反映不同年龄人群的骨合成、吸收情况,有助于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的早期监测。  相似文献   

8.
腹壁中存在着大量的胶原蛋白,一些酶类、蛋白、活性因子及基因参与到胶原合成、降解的各个环节,在家族史、生活方式、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下相互作用,打破胶原代谢的平衡,诱发胶原代谢的紊乱。这可能是导致腹股沟疝的发生和疝修补术后复发率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螺内酯、氯沙坦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液动力学和心肌胶原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后72h将大鼠随机分为①安慰剂组;②小剂量螺内酯组;③大剂量螺内酯组;④氯沙坦组;⑤二者合用组,另设假手术组.于第6周观察以下指标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结果第6周安慰剂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也明显增加(P均<0.05).螺内酯组、氯沙坦组以及二者合用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心肌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有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螺内酯、氯沙坦均可改善MI后左室舒张功能,抑制非梗死区胶原增生及改建.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中药对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中药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新西兰白兔,造成肝纤维化模型。12周后服吡喹酮杀虫治疗,继以复方中药煎剂灌胃,并与秋水仙碱及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比较,观察血清前胶原Ⅱ(PCⅡ)、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并用天狼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胶原蛋白的沉积、分布和含量;用原位杂交检测肝组织I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中药组、秋水仙碱组血清纤维指标较病理对照组显著下降,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和I型胶原mRNA的表达也明显减少,但均未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补气、活血类复方中药具有较好的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Ⅸ型胶原是一种由a1、a2和a3 3个不同的链通过链间的二硫键连接而成的三聚体形式的胶原蛋白分子。对经胃蛋白酶处理过的组织的提取物和小的蛋白聚糖进行的蛋白研究表明在软骨中存在特殊的胶原成分。通过分离Ⅸ型胶原多肽链及其编码的cDNA序列,构建了Ⅸ型胶原的结构模型,并且表明Ⅸ型胶原不同于经典的纤维性胶原(Ⅰ、Ⅱ、Ⅲ型胶原)。Ⅸ型胶原主要存在于透明软骨、玻璃体、腰椎间盘中,与腰椎间盘疾病、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及周围神经系统发育有相关性,而其与口腔颌面部软骨疾病的关系至今未见报道。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Ⅳ型胶原蛋白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46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进行Ⅳ型胶原蛋白的检测。结果: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Ⅳ型胶原与其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Ⅳ型胶原的异常表达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淮海经济区儿童全血中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含量及相关因素,为正常参考值的确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该地区1018名健康儿童(男629名,女389名),按照年龄分为5组,分别测定其指血中5种微量元素的浓度。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研究其随年龄、性别而变化的规律。结果检测的5项指标中,铁存在性别间差异(男性高于女性)及年龄相关性,锌、钙呈年龄相关性;铁、锌值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而钙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血铜、镁含量不存在性别、年龄差异。结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儿童全血中铁、锌、钙含量不同,而铜、镁与性别、年龄几乎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成人腹股沟疝及非疝手术患者皮肤、腹直肌前鞘、腹横筋膜中Ⅰ、Ⅲ型胶原含量及Ⅰ型/Ⅲ型胶原比例的水平差异,探讨其与腹股沟疝的发病关系.方法:采用配对设计方法,共配成20对,手术时分别切取腹股沟疝组及非疝急性阑尾炎手术组患者相近部位的皮肤、腹直肌前鞘及腹横筋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进行染色,比较上述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比例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发现上述各组织中腹股沟疝组Ⅰ型胶原含量降低,Ⅲ型胶原含量升高,Ⅰ型/Ⅲ胶原蛋白比例降低.结论:成人腹股沟疝的发病可能与系统性胶原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胶原的提取、改性、交联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胶原蛋白或称胶原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在动物体内起支持、保护、连接等多种作用。目前,胶原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医药工业、食品工业、日用化学品工业、生物合成及胶原修饰等领域,本文现将胶原的提取、改性、交联及其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胶原的提取、改性、交联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胶原蛋白或称胶原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在动物体内起支持、保护、连接等多种作用。目前,胶原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医药工业、食品工业、日用化学品工业、生物合成及胶原修饰等领域,本现将胶原的提取、改性、交联及其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5种制备工艺获得的狭鳕鱼皮胶原多肽的理化性质。方法根据国家标准法检测5种制备工艺获得的狭鳕鱼皮胶原多肽水分、灰分、蛋白质及微生物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5种胶原多肽的水分、灰分、蛋白质及微生物含量均符合国家对水解胶原蛋白的要求;胶原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0~3 000;其羟脯氨酸含量为5.46%~7.02%。结论 5种制备工艺获得的狭鳕鱼皮胶原多肽水分、灰分、蛋白质、微生物、羟脯氨酸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均符合国家对水解胶原蛋白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抗纤灵(KXL)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经对小鼠肝纤维化40天治疗,抗纤员组肝脏重量为0.53±0.07,肝纤维化程度量化计分为0.71±0.19,胶原蛋白含量为14.44±4.41,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为27.83±5.8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病理学检查发现抗纤灵可使病变肝脏质地变软,肿胀减轻,对肝脏胶原蛋白的沉积及胶原纤维组织的增生有明显的抑制和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改善肝细胞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减轻肝细胞损害程度有关,是一种有希望的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新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琥珀酸对人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以及在细菌感染、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以不同浓度(5、10、20和30mmol/L,pH5.5)琥珀酸刺激,24h后检测琥珀酸对细胞胶原合成及前胶原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加入的琥珀酸浓度升高,细胞胶原合成下降,前胶原蛋白mRNA表达下降;当琥珀酸浓度为20和30 mmol/L时,细胞胶原合成Ⅰ型前胶原蛋白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琥珀酸能抑制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在创面感染时,细菌能通过代谢产生琥珀酸从而抑制创面愈合,使得感染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20.
bFGF胶原海绵的理化性质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I型胶原蛋白和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为主要原料,制备bGFG胶原海绵,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方法:制备高纯度的I型胶原蛋白,加入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冷冻干燥成为海绵体,理化性质检测包括外观及表面结构、吸水能力、单位体积质量,PH值,总蛋白含量与羟脯氨酸含量分析和炽灼残渣测定等,结果:制备的bFGF胶原海绵是一种疏松多孔的海绵状材料,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结论:通过对bFGF胶原海绵的理化性质检测,可以建立一个质量检测体系,保证这种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制备工艺的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