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癌患者发声功能。方法 60例喉癌患者根据术式分为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cricohyoidopexy,SCPL-CHP)组22例、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14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24例。采用Dr.Speech嗓音分析软件,对20例正常人(对照组)及三组喉癌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进行发声功能测试,对测得的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行GRBAS嗓音主观评估,判断受试者嗓音质量。结果三组喉癌患者术后F0较正常对照组低,jitter、shimmer、NNE均较正常对照组高。Jitter、shimmer、NNE数值由低到高依次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SCPL?CHP组。GRBAS嗓音主观评估与嗓音声学分析指标除F0外均有相关性(P<0.01)。结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嗓音功能恢复最佳,而SCPL?CHP组相对较差。嗓音声学分析可作为评价喉癌术后发声质量的客观指标,GRBAS可作为分析患者术后社会交流能力障碍程度的主观指标,两者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嗓音声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术式、喉功能重建方法与术后嗓音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Dr.Speech嗓音分析软件,对116例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分别于术后1、2年进行发声功能测试,对测得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受试者嗓音质量。结果 所测得的声学参数jitter、shimmer、NNE值,以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最低,嗓音质量相对最好(P〈0.01);喉次全切除术组最高,嗓音质量相对最差(P〈0.01)。声带切除术组和声带癌激光切除术组与其它各组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术后嗓音质量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声带切除术组、声带癌激光切除术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喉额侧部分切除术组、喉次全切除术组。结论 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发声功能的恢复与手术方式及重建方法密切相关,其中,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术后嗓音质量相对最佳,喉次全切除术组术后相对最差。  相似文献   

3.
声带小结及声带局部肥厚患儿嗓音声学及电声门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声带小结、声带局部肥厚患儿及正常儿童嗓音声学及电声门图参数之间的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42例正常儿童及76例声带局部肥厚患儿、52例声带小结患儿进行嗓音声学测试及电声门图分析,对三组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并作两两比较.结果声带小结与声带局部肥厚患儿的嗓音声学分析的标准化噪声能量(NNE)与基频方差(SDFo)无显著差异,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声带小结与声带局部肥厚患儿的电声门图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NE和SDFo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jitter、shimmer、NNE、SDFo四项参数在区分正常嗓音和病理性嗓音时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敏感;在病理性嗓音中以上四项参数各有异同;嗓音声学参数较电声门图参数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后位聚焦口腔共鸣障碍对听障儿童嗓音的影响.方法 选取15例3~6岁存在后位聚焦口腔共鸣障碍的听障儿童(共鸣障碍组),20例3~6岁无口腔共鸣障碍的听障儿童(对照组),使用嗓音疾病评估仪分别对两组对象发/(ae)/音时的嗓音进行声学分析,比较两组的基频(F0)、基频标准差(F0SD)、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和标准化噪声能量(NNE).结果 对照组F0、F0SD、jitter、shimmer、NNE值分别为323.52±45.73 Hz、5.35±3.38 Hz、0.27%±0.16% 、2.53%±0.84%、-16.03±3.16 dB;共鸣障碍组分别为328.44±89.41 Hz、8.59±7.42 Hz、0.74%±0.79%、4.48%±1.44%、-14.92±7.27 dB,其中jitter、shimmer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共鸣障碍组儿童主要表现为功能亢进型嗓音障碍, shimmer值异常率最大(86.67%,13/15),其次是F0(66.67%,10/15)、jitter(53.33%,8/15)和F0SD的异常率(53.33%,8/15),异常率最小的是NNE(20%,3/15).结论 后位聚焦口腔共鸣障碍听障儿童的嗓音异常率较高,主要以jitter、shimmer值升高为主,主要表现为功能亢进型嗓音障碍.  相似文献   

5.
嗓音声学分析在声带息肉手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嗓音声学分析在评估声带息肉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r.speech软件,对86例声带息肉病人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并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声带息肉组比正常对照组有较高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声能量(NNE)和较低的谐噪比(HNR),各指标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带息肉术后1周和术前比较,jitter、shimmer和NNE均下降,HNR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NNE指标的敏感性最高。结论嗓音声学分析可客观、定量地分析嗓音质量,评价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正常人及慢喉喑(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患者的嗓音声学参数变化,探讨嗓音声学测试在慢喉喑疾病嗓音障碍程度评估及辨证分型中的作用.方法 对40例正常嗓音者和90例慢喉喑患者进行嗓音声学检测,同时对慢喉喑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肺脾气虚组、肺肾阴虚组及痰凝血瘀组,分析各组的声学特征.结果 慢喉喑各证型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谐噪比(HNR)及信噪比(SNR)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慢喉喑各证型组中,从气虚组到阴虚组再到痰凝血瘀组,jit-ter、shimmer、NNE均呈现升高趋势,而HNR、SNR降低,但各组问比较,部分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嗓音声学检测有助于慢喉喑各疾病程度的评估,可以为慢喉喑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嗓音声学分析与电声门图检查的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发不同元音时嗓音声学分析 (acousticanalysis)参数与电声门图 (EGG)参数的相关性 ,明确这两种客观评价嗓音质量的检测方法的最佳元音声样。方法 对 40例正常人及 13 0例病理嗓音患者发三种不同的元音 /a/、/i/、/ /时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及电声门图检查 ,对两种检查参数 :jitter、shimmer、NNE作相关关系研究。结果采用SPSS 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发 /a/、/i/、/ /三个元音 ,嗓音声学分析与电声门图的jitter、shimmer、NNE各参数之间均具有相关性 (P <0 .0 1) ,而发 /i/音时相关关系较发 /a/、/ /音时差。结论 作嗓音声学分析及电声门图检查时 ,/a/、/ /音为首选声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侧声带囊肿与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后的嗓音声学分析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单侧声带囊肿和声带息肉患者各25例,嗓音显微外科手术前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行嗓音主观评分及客观声学检测,比较结果。结果 手术前,声带囊肿组的最长发声时间(MPT)较声带息肉组小(P<0.05),两组患者嗓音障碍指数(VHI-10评分)、嗓音嘶哑度评分(GRBAS)及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声带囊肿组GRBAS评分及jitter、shimmer和NHR比声带息肉组高(P<0.05),两组患者VHI-10分级、MPT和F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VHI-10评分、GRBAS分级、MPT、F0、jitter、shimmer及NHR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声带囊肿对患者声门闭合功能的影响较单侧声带息肉大,手术后声带息肉患者的嗓音嘶哑度及粗糙度较声带囊肿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嗓音声学分析在喉显微手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声带息肉患者声学参数值的变化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 Dr.Speech软件 ,对 80例声带息肉患者于术前、术后进行测试 ,经计算测得所需要的主要声学参数与已建立的正常嗓音和病理嗓音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 ,判断受测嗓音是否正常。结果 :80例声带息肉患者中 ,其主要声学参数基音频率微扰 (jitter)、基音振幅微扰 (shim mer)及声门噪声 (NNE)术前较高 ,术后较低 ,分别与术前比较 ,其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术后第 1周分别与术后第 2周和第 4周相比较 ,其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或 0 .0 1)。在 3个声学参数中以 NNE的敏感性最高。结论 :NNE,shimmer值变化对手术疗效观察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嗓音声学分析与简化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10,VHI-10)用于单侧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嗓音质量评估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对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单侧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和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嗓音正常者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和VHI-10调查。嗓音声学参数包括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基频(F0)和噪谐比(NHR);VHI-10调查记录总分值Tvh。结果 (1)单侧环杓关节脱位组的jitter、shimmer、NHR、F0和VHI-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男性单侧环杓关节脱位组患者嗓音声学分析参数jitter、shimmer、NHR和F0与VHI-10之间无相关性;女性患者组,除F0与VHI-10之间无相关性外,其余3个jitter、shimmer、NHR与VHI-10之间均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0.719和0.793。结论计算机声学分析的各项参数均可作为衡量单侧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嗓音音质的有效参数。单侧环杓关节脱位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性别的患者其生活质量所受影响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