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动物或人体,肿瘤体内淋巴细胞对其自身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已证实无疑,并由此奠定了肿瘤免疫学基础。根据免疫学研究,认为免疫活性细胞从形态和功能上可分为T、B两类淋巴细胞,并证实T淋巴细胞具有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B淋巴细胞为  相似文献   

2.
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根据其来源,寿命和功能等的不同,可分为两类细胞集团。来源于胸腺的淋巴细胞属T细胞,来源于相当鸟类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属B细胞。他们的主要功能,前者参与细胞免疫,后者与体液免疫有关。通过培养人淋巴细胞而建成的细胞系,究竟是来自T细胞还是B细胞,这个问题是令人感兴趣的。此外,在离  相似文献   

3.
现已证实,在机体免疫反应中,淋巴细胞起着主导作用,是维护正常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保卫者之一。淋巴细胞可分为两类,T 淋巴细胞主要负责细胞免疫反应,B 淋巴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反应;但在体液免疫反应中还需要有 T 和 B 淋巴细胞的相互合作,同时 B 淋巴细胞的许多  相似文献   

4.
人类淋巴细胞存在两种主要的细胞群体,即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二者在细胞发生、功能和表面性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通常可根据其表面标志进行鉴别:B细胞有易于检出的表面免疫球蛋白(SIg)、补体C_3受体、对IgGFc部分的受体及人类B细胞抗原(HBLA)等;而T细胞在一般情况下不带有B细胞的表面标志,但它能和绵羊红细胞(SRBC)形成自发性玫瑰花结,并有人类T细胞抗原(HTLA)  相似文献   

5.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上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1)T淋巴细胞免疫系统即细胞免疫系统。 (2)B淋巴细胞免疫系统即体液免疫系统。由此可见淋巴细胞担负着机体的主要免疫功能,目前广泛应用E·EAC花环形成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免疫荧光,电镜等方法来区别T,B淋巴细胞,但这些方法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不易开展。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应用细胞化学方法,在普通显微镜下将T,B淋巴细胞区分,因人类白细胞中含有作用于短链脂肪酸酯酶,称非特异性酯酶,不同种类的白细胞含有不同种类的酯酶,选择不同种类的基质,可产生不同种类的酯酶反应,末稍血涂片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标记T淋巴细胞即为其中之一(ANAE)染色,T及N(Null cell)淋巴细胞由于含有a-酯酶,能把基质中的乙酸-a萘脂  相似文献   

6.
机体的免疫功能与淋巴细胞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根据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功能及其表面标记的不同,可分为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两群,在自然条件下,人体 T 淋巴细胞能结合绵羊红细胞(SRBC)而形成玫瑰花办样的细胞(ERFC)。现已确认,这种玫瑰花办形成是 T 淋巴细胞的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7.
近十多年来,通过对淋巴细胞的深入研究,特别是胸腺功能的发现,使细胞免疫学有了很大的进展。自家免疫性疾病、组织器官移植、免疫缺损病以及恶性肿瘤与细胞免疫学的关系,也愈来愈受到重视。体内淋巴细胞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大类。T淋巴细胞的大部分参与血液再循环,是血液循环中小淋巴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占70%左右。T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可转化为较原始的母细胞,通过分裂繁殖成为许多具有免疫活性的小淋巴细胞,并释放出多种淋巴因子或淋巴介质参与细胞免疫反应。B淋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细胞免疫机理的阐明,相继发表了大量有关各种病理状态下T、B淋巴细胞的动态报导。两类淋巴细胞在形态上虽极为相似,但在表面结构上各有其特征,B细胞表面具有高密度的球蛋白,而人类T细胞最近证明有两个可识别的标记,一是能与抗人胸腺细胞血清发生反应,一是能直接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玫瑰花结。应用玫瑰花  相似文献   

9.
纳络酮对铝中毒小鼠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小鼠灌服氯化铝造成动物中毒模型的基础上,探讨纳络酮对铝中毒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除对照组外其它两组制备动物铝中毒模型,再应用纳络酮对治疗组进行治疗,然后分别对各组进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T、B淋巴细胞转化率测定。结果:铝中毒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T、B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明显减低形成典型的铝中毒症状;治疗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T、B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升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氯化铝可制备出典型的小鼠铝中毒模型;应用纳络酮对铝中毒小鼠进行治疗可产生明显的免疫损伤保护和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THANK作用下T淋巴细胞的功能及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D  Shen F  Wu M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7):1195-1198
目的 观察THANK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方法 在克隆和表达THANK基因的基础上,将THANK蛋白作用于B、T淋巴细胞,用^3H-TdR掺入法检测其对B、T淋巴细胞的共刺激作用,并用流式细胞仪观察THANK对T细胞的功能调节。结果 THANK除可共刺激B细胞的生长外;还可增强抗CD3单抗所引起的T细胞增殖,使外周成熟T细胞向效应功能转化,并可诱导活化后的T细胞,尤其是CD4^ T细胞,凋亡及其表型变化。结论 THANK可调节T细胞表型及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1.
纳络酮对铝中毒小鼠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小鼠灌服氯化铝造成动物中毒模型的基础上,探讨纳络酮对铝中毒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除对照组外其它两组制备动物铝中毒模型,再应用纳络酮对治疗组进行治疗,然后分别对各组进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T、B淋巴细胞转化率测定.结果:铝中毒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T、B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明显减低形成典型的铝中毒症状;治疗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T、B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升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氯化铝可制备出典型的小鼠铝中毒模型;应用纳络酮对铝中毒小鼠进行治疗可产生明显的免疫损伤保护和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是淋巴细胞,根据其表面标志以及功能的不同,可区分为T与B淋巴细胞,分别负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T与B细胞又可分为若干亚群,各有不同功能。各群淋巴细胞之间以及它们与协同因子之间相互促进或抑制,构成一个复杂而协调一致的免疫系统,保证机体的内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人类T淋巴细胞与绵羊红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可形成自然玫瑰花结,该试验已应用于临床,作为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之一。人淋巴细胞也能与小鼠或猴红细胞形成自然玫瑰花结,被认为是B淋巴细胞或其亚群的标志。多种哺乳动物淋巴细胞与异种动物红细胞在试管内也有形成自然玫瑰花结的特性,并可分别表示动物T或B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状态。免疫学研究,诸如疫苗免疫效果的观察,治疗药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微生物对免疫器官的作用等,往往需要制备适当的动物模型,而这些动物血标本是否能进行自然玫瑰花结试验,以及正常指标如何,也应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淋巴细胞分化标志的研究,对淋巴增生性疾病的起源、病理、临床表现和预后都有很大意义。例如,淋巴细胞可为T、B、非T非B(或称Null)细胞。可为前T或前B细胞。T细胞可为辅助T细胞或抑制T细胞。B细胞还可转变为浆细胞。T和B细胞都可转化为原始免疫细胞。标志的方法学也多种多样,包括多种免疫学技术和细胞化学。不同分化期的不同类细胞所形成的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发现人类 T 淋巴细胞存在着功能及表面标志不同的亚群。1975年 Ferrarini用羊红细胞和 IgG 抗体致敏的牛红细胞做混合花环试验,证明正常人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中有兔 IgG 的 Fc 受体(Tr)。1975年 Moretta证明部分 T 淋巴细胞上存在着 IgM 的 Fc 受体(Tμ),且报告了这两个亚群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Tμ细胞具能辅助 B 细胞增殖为浆细胞,Tr 细胞具有抑制 B 细胞的作用。近5~6年来,国外普遍开展了对 T 细胞亚群的研究,国内1980年也开始有报道。  相似文献   

16.
牛磺酸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及游泳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以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用于检测指标的实验动物均分为三组,杏仁露组、杏仁露 牛磺酸组和对照组,采用灌胃方式,14 d后以脾指数、迟发性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水平、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和游泳时间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牛磺酸可增强小鼠的SRBC-DTH水平和使脾指数增高,并可显著刺激小鼠脾内B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其B淋巴细胞的溶血素抗体的分泌,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但对T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作用。结论:该结果表明牛磺酸可调节实验动物的免疫功能和增强其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7.
女贞子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女贞子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LPS及ConA分别刺激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研究女贞子多糖对荷瘤小鼠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用Yac-1细胞作为靶细胞,研究其对荷瘤小鼠NK细胞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女贞子多糖对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结果女贞子多糖促进了荷瘤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其NK细胞活性,同时,增强了荷瘤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女贞子多糖提高了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淋巴细胞与免疫淋巴细胞来源于干细胞,在骨髓中的小淋巴细胞并无免疫活性。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分为两类。骨髓中的小淋巴细胞经胸腺分化、诱导后,通过胸导管而至血循环,称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T淋巴细胞(或T细胞),具有细胞免疫作用。另一类具有体液免疫作用的淋巴细胞,起源于鸟类的腔上囊,在哺乳动物则来自骨髓,称为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B淋巴细胞(或B细胞)。T细胞和B细胞在淋巴组织中的分布不同,前者主要分布在淋巴结皮质深层、淋巴小结间的弥散淋巴组织和脾小动脉周围的淋巴鞘中,以及迴肠集合淋巴结的深层周围,后者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人腭扁桃体应用Muller低温恒冷切片和邢俭级石蜡切片“ANAE”法标记淋巴细胞。结果:(1)两种方法一致显示淋巴小结生发中心以B淋巴细胞为主,胸腺依赖区以T淋巴细胞为主。(2)胸腺依赖区T淋巴细胞为粗大圆点状颗粒,淋巴小结T淋巴细胞为分散细小颗粒。本法为淋巴器官内T、B淋巴细胞的定性、定位、定量及淋巴器官免疫应答性质和功能状态的组织学研究提供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冷冻免疫瘤苗激活的TIL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42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单纯回输TIL,B组在A组基础上应用恶性黑色素瘤冷冻瘤苗来激活TIL,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回输TIL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但经冷冻瘤苗激活的TIL较单回输TIL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均P<0.05)。[结论]经恶性黑色素瘤冷冻瘤苗激活的TIL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