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针灸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针灸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包括现代免疫研究的简要介绍,针灸对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影响研究概况,并列举了刺激有关经穴的特异性作用及与免疫功能关系,对临床上应用针灸调节免疫作用进行治疗的相关病症作了回顾与展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衰老、艾滋病等,对其机制研究也作了简要说明,使临床上能应用免疫功能为客观指标来分析、评价有关疾病的疗效,以进一步研究、揭示针灸与免疫功能的关系,也对临床治疗免疫性疾病提供一定思路和方法。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人体正气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正气反映了机体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
1 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基本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是复杂的,但总不外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破坏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使机体的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而发生病变。中医发病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关系到致病因素(邪气)和机体本身抗病能力(正气)两个方面。而乙型肝炎的致病因素是湿热毒邪,只所以能发展至慢性肝炎,说明人体的抗病能力较弱,即正气不足。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与肿瘤的免疫调节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已被广泛接受.中医学从总体观出发,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主要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而肿瘤的发展又进一步损耗正气.现代医学亦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肿瘤的生长又加重机体免疫抑制.中医的扶正治疗与免疫调节密切相关,正是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的最好结合点[1].本文就此结合近年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分析老年性便秘的病因病机,综述近10年来老年性便秘中医中药治疗进展,为临床中医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近6年来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文献,节选和引用31篇。结果:中医中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主要方法有中医内治、中医外治、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几个方面,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纲领,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达到驱邪不伤正的效果,且副作用小,价廉便捷,对人体没有实质脏器损害而易于接受。结论:中医中药治疗老年性便秘效果明显,但是治疗方案缺乏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食疗     
食疗是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以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方法.食物本身具有营养和疗疾两方面的作用,饮食不仅可以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而且还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因为食物和药物并没有截然区分的界线,"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治疗原则,食物略略离开"中"性时就偏凉(例如绿豆)或偏温(例如豆豉)了,也就可以说具有药性了.中医强调"药疗不如食疗",认为五谷杂粮各种食物是人类养生治病的最好药物.  相似文献   

6.
舌诊与辨证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包括触诊)”四诊来诊断疾病。舌诊是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舌苔、舌质的观察,了解病邪之所在,正气之盛衰。由于舌诊方便、易行,故对中医儿科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为什么望舌可以辨证中医认为舌与内脏、经络、气血有密切联系。“心主舌”,“在窍为舌”,说明舌是受“心”支配的。舌又是  相似文献   

7.
<正>周围性面瘫(以下简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中医称为口僻,中医认为是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阳明经,经络不通,筋脉失养所致。[1]故经筋疲软不  相似文献   

8.
中医中药在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程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多局限于内服及灌肠两种给药途径.贴敷法是中医的传统治法之一,在古籍中早有用贴敷法消除水肿与关格病的记载,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采用祖国医药这一传统的特色治疗措施,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将益肾祛毒的中草药做成药饼,加入高效、无毒、最新的皮肤渗透促进剂,外敷在患者两侧肾俞及神阙穴上,通过穴位的作用达到调整机体状态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科护理     
891042 中医康复学概念的确立/张子游…∥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88,3(5).-230~231中医是最早使用“康复”一词的。据历代医学文献记载,“康复”的概念有如下含义。1、对身体功能进行康复。针对慢性病或残疾者,通过康复医疗措施,尽量恢复其身体功能,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其重返社会。2、针对神经错乱的精神病人或情志异常者,采用传统的康复手段,在精神情志上进行康复。3、中医康复的核心是解决人体正气复原的问题,从而达到功能康复的目的。4、康复目标是使正气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态,重返社  相似文献   

10.
方云  纪清 《康复》2014,(3):37-37
热熨是用一些中草药、食材或其他传热的物体,加热后用布包好,放在人体的特定部位上,来回往返或旋转移动。通过温热刺激和食材药理作用,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对改善机体病理状态、缓解疾病疼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功能。它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保健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  相似文献   

11.
肿瘤是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而导致的一种恶性消耗性病变,正气亏虚是中医认识肿瘤的关键所在,正气亏虚思想指导下的肿瘤发病观及防治思路具有深刻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中医药防治肿瘤研究的不断兴起,中医学者们对正气亏虚与肿瘤发病、防治的内涵及临床应用等进一步探索并收获了诸多成果。作者通过阅读筛选相关文献及研究,发现基于正气亏虚思想下的肿瘤发病观与现代医学肿瘤微环境、免疫编辑等概念相似,基于正气亏虚思想的中药复方、单体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保护机体免疫力等多途径、多靶点参与肿瘤治疗。现简要总结归纳正气亏虚思想在肿瘤发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在中医药防治肿瘤领域提供理论和诊疗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是当前危害世界人民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解放以来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 ,特别是近十余年对心脑血管疾病攻关研究 ,使中医防治冠心病的水平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本文就近年来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防治研究概述如下。1 冠心病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精髓 ,离开辨证论治 ,也就谈不上中医治疗。因此 ,准确客观地辨证的问题已经成为提高中医疗效首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从心脏功能、神经内分泌、血液流变学、凝血与纤溶系统、内皮功能、免疫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  相似文献   

13.
摘要:穴位注射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将药物注入穴位,通过经络循行激发人体气血,恢复正气的一种治疗方法。药物、穴位、经络三者相互作用于机体,从而达到更好的预防、治疗、改善的目的。因其操作简便、高效安全被常用于眼科疾病治疗,穴位注射在眼科方面,为一些疑难眼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可以高效直接地作用于眼部穴位,改善眼部微循环,穴位注射可以治疗眼表疾病和内障眼病,以及眼科一些围手术期或加快手术治疗后恢复的过程,同时也为治疗视网膜及视神经病变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思路,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应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具有明显的进行性和不可逆性,积极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至关重要."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对疾病的防治及愈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于糖尿病认知障碍的防治,未病先防,通过调畅情志、合理膳食、坚持适当运动、改善偏颇体质等增强机体正气,实现预防疾病的目的;既病防变,对于糖尿病伴认知障碍患者,稳定血糖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等方式积极治疗,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扶正就是扶助正气,通过治疗来增强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从而达到邪祛康复的目的,所谓正复邪自退,而在临床上常见到有扶正法则应用不合理的情况,如滋补药人参过度应用时出现类似皮质类固醇中毒的中  相似文献   

16.
学术背景:长期以来,研究者一直认为骨骼肌是单纯的运动器官.但近年研究发现,运动中骨骼肌会产生大量的白细胞介素6,而白细胞介素6作为运动应激中产生的细胞因子,对机体的代谢、炎症和疾病都产生一定的影响.目的:文章总结了国外近年来的研究,试从肌源性白细胞介素6生物学作用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1-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IL-6,physical exercis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关于肌源性白细胞介素6对机体的代谢、健康的影响.所选的31篇文章,以临床实验研究为主,另有少部分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过去研究一直认为骨骼肌只是运动器官,但近年发现运动中骨骼肌会产生大量的白细胞介素6.②肌源性白细胞介素6作为一种运动应激中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能通过对机体糖、脂肪的代谢以及抗炎功能的影响来调整机能状态,从而对糖尿病等疾病产生良好的调节作用.③研究还发现规律运动可以降低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而一些代谢疾病如二型糖尿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明显升高,是否可以通过补充白细胞介素6来治疗代谢疾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也是以后纠正代谢紊乱疾病的一个方向.结论:大量研究表明,规律运动对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肌源性白细胞介素6作为一种运动中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能是通过影响脂肪、葡萄糖的代谢以及对炎症的抑制作用来调节机体功能.研究肌源性白细胞介素6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找到某些代谢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评价运动对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松静”功是气功中的内功,是以练“静”为主,通过姿势、呼吸、意念三方面来进行锻炼,从而达到调整机体内部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免疫力、修补、再生功能和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的目的.这是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和颈动脉斑块皆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所致,两者常有合并。刘健教授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颈动脉斑块进行治疗,主以健脾祛湿、活血化瘀通络之法,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现通过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病案举隅以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等总结刘健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杨奕望教授撰文认为:●医学人类学是将人类学的理念与研究方法应用在疾病认知、治疗实践和健康保健等医学领域的一门边缘学科。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人类体质为研究对象,以指导疾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为研究目的的一门学科。●医学人类学与中医体质学,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和着眼点来认知健康与疾病,将人类体质的研究置于自然、社会的整体背景下,尊重且关注生物遗传、外界环境等各种因素及由此产生的差异,目的同样旨在防治疾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是中医基础理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内经>中以预防为主的重要学术观点之一.应用针灸"治未病"古来有之,即在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抵御各种致病因子的能力,从而达到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疾病的损害和保健延年的目的.中风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它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预防中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开展中风预防不仅能降低中风的发病、致残和致死人数,而且能降低与中风有关的医疗费用,减轻社会与家庭的经济负担.笔者仅从针灸"治未病"在预防中风中的作用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