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γδT细胞对EB病毒转化前后人类B淋巴细胞识别的差异,寻找γδT细胞识别的肿瘤/病毒感染诱生性抗原分子。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HSP60和HSP70的表达,MTT法检测γδT细胞的杀伤作用,RT-PCR分析MHC-1类链相关基因A(MHCclassIchain-related geneA,MICA)的表达。结果:HSP60和HSP70分子以及MICA基因在EB病毒转化后细胞中高表达,γδT细胞对转化后细胞杀伤率明显增高,且其细胞毒作用能部分被抗HSP60和HSP70抗体所阻断。结论:HSP60和HSP70是γδT细胞对EB病毒转化后的B淋巴细胞的识别靶点,但尚有其他抗原识别靶点,其中MICA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2.
骨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破坏、滑膜炎症和骨改建为特征的慢性肌肉骨骼疾病.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发育成熟后进入血液,在外周淋巴器官中接受抗原呈递后激活并增殖为不同的效应T淋巴细胞,导致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比例失衡,并通过释放不同的细胞因子,激活相关细胞凋亡通路,造成软骨丢失、降解以及软骨下骨骨重...  相似文献   

3.
乙型病毒性肝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院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1 0月的 9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 T细胞亚群的检测 ,旨在观察 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1 临床资料92例中男 79例 ,女 1 3例 ,年龄 2 0~ 67岁 ,平均 41岁。其中乙肝急性组 2 1例 ,乙肝慢轻组 1 8例 ,乙肝慢中组 1 8组 ,乙肝慢重组 1 3例 ,乙肝重型组 9例 ,乙肝硬化组 1 3例。诊断按 1 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肝炎会议修订后的病毒性肝炎诊断和临床分型标准”。对照组为正常健康者 ,排除甲—庚型肝炎。2 检查方法采静脉血 5 ml,由我院化验室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 ,检测 T淋巴…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的T淋巴细胞免疫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自1981年首先在美国首例被发现以来。在20多年间,已经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患者以来,HIV流行状况日益加重,近年来呈加速上升趋势,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内功能最重要的一群细胞,主要由CD4^+和CD8^+两群细胞组成。人体感染了HIV后,主要病理过程就是T淋巴细胞免疫系统的损害,尤其是CD4细胞遭到损害,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病死串极高。正确运用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对判断疾病进展程度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艾滋病T淋巴细胞免疫学方面研究也不断深入。现对近年来在这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6.
T淋巴细胞在胸腺这一独特微环境中发育分化成幼稚CD4T淋巴细胞、幼稚CD8T淋巴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等不同细胞亚群,然后在一定条件下离开胸腺到外周淋巴组织器官,接触抗原后在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下进一步成熟分化为不同的功能性亚群。CD4T淋巴细胞分化为Th1、Th2、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分为天然型和诱导型;CD8T淋巴细胞分化为记忆、效应以及调节/抑制性CD8T淋巴细胞。功能不同的T淋巴细胞亚群主导着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二维超声检测103例可疑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的双侧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结果显示:冠脉有病变患者的颈动脉IMT显著大于冠脉正常者,多支病变组IMT显著大于正常组(P<0.01)。提示颈动脉IMT与冠脉粥样硬化程度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作为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一个良好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8.
吴俣  朱焕玲  徐才刚  刘霆 《四川医学》2004,25(3):275-276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进展,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认识更加深刻。在急性白血病的诊治中,传统的以形态学特点为基础的FAB分类已经不能满足诊断、个体化治疗和评价预后的需要,而综合了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的MIC分类逐渐在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上突显其意义。急性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9.
微低温体外循环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微低温(鼻咽温32 ̄34℃)下体外循环(CPB)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微低温CPB的合理性和应用前景。方法:将16例行CPB下心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微低温组(n=8),低温组(鼻咽温25 ̄28)(n=8)。两组分别于CPB前,CPB终止时,术后第1、3,7d晨采外周血,测定T细胞亚群及血浆白细胞介素Ⅱ(IL-2)水平。结果 微低温组T细胞数,TH细胞数及TH/TS比值在  相似文献   

10.
非编码RNA(ncRNA)是指不编码蛋白质的片段RNA,包括"管家"非编码RNA、小RNA和长非编码RNA等,其参与了生物个体的发育与分化、生殖、细胞凋亡和细胞重编程等,且其失控能促进恶性肿瘤的发展.血液肿瘤包括各类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以及骨髓增殖性肿瘤等,其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研...  相似文献   

11.
杭小锋  温海 《医学综述》2006,12(3):150-152
T淋巴细胞在新生隐球菌的免疫中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抵御新生隐球菌的作用。本文就T淋巴细胞与新生隐球菌免疫的研究进展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结核性胸膜炎病人胸水中T淋巴细胞及正常人血清中T淋巴细胞对B淋巴细胞抗PPD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常规ELISA间接法检测B、B+P、B+T和B+P+T四组培养上清中抗PPDIgG水平。结果:健康人T淋巴细胞对B细胞及含PPD的B细胞产生抗PPD抗体无明显影响;而结核性胸膜炎病人病变局部T细胞在无PPD存在的情况下对B细胞产生抗PPD抗体无抑制作用,反而能辅助其抗体的产生,而在PPD存在的情况下,T细胞明显抑制B细胞产生抗PPDIgG。结论:结核性胸膜炎病人T淋巴细胞使B+P组产生抗PPDIgG水平下降的原因不是B细胞本身分泌免疫球蛋白功能受损,而是功能上受抑制。抑制的因素不是来自于T淋巴细胞本身,而是PPD抗原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外周血T淋巴细胞初步纯化方法的建立。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表面标志的改变。结果 健康人PBMC,只在IL—2维持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B细胞于第1周时基本死亡,第3周时完全消失;NK细胞于第1周时明显增加,第4周时大部分死亡;第4周时,所培养的细胞绝大多数为T细胞。T细胞亚群的整体变化趋势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CD4^ 百分数稍增加,CD8^ 百分数明显增加,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CD3^ CD16^ CD56^ 百分数明显增加。结论 在IL—2维持下,人PBMC培养4周时,收获培养细胞为初步纯化的T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对产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产后抑郁量表对346例产妇进行调查,评价产后心理状态,按有无产后抑郁分为产后抑郁组及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产妇血清T淋巴细胞分类情况,比较两组产妇CD3+、CD4+、CD8+、CD4+/CD8+表达水平。采用直线回归分析EPDS评分与CD3+、CD4+、CD8’、CD4+/CD8+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组产妇CD3+、CD4+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CD8+表达比例高于对照组,CD4+/CD8+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组产妇EPDS评分与CD3+、CD4+、CD4+/CD8+表达水平呈现负相关,与CD8+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产后抑郁能够引起产妇产后T细胞免疫功能下调,影响机体健康,应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促进产妇产后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槐胺碱(SA)对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以同种皮肤移植大鼠作为动物模型,免疫荧光浊测定T淋巴细胞及克亚群数量;MTT比色法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SA减少CD3、CD4细胞数、降低CD4/CD8,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结论SA对移植排斥反应有抑制作用,此作用与其减少T淋巴细胞数量并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威  季伟  阮狄克 《北京医学》2010,32(11):894-898
目的为化学去细胞异种周围神经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的免疫学实验依据。方法 12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自体神经移植组、新鲜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和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移植组,每组32只。对各实验组分别进行相应的手术。分别在术后3、7、14、28d将各组8只小鼠脾淋巴细胞进行分离,特异性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作用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结果在各时间点中,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移植组CD3+、CD4+、CD8+、CD25+阳性细胞率以及IL-2、IFN-γ、TNF-α阳性细胞率与假手术组、自体神经移植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与其他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化学去细胞处理的异种神经的免疫原性等于或接近于自体神经,明显低于新鲜同种异体神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激状态下外周血皮质醇、淋巴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将7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分为有应激反应组(A组,34例)和无应激反应组(B组,36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C组,38例)。应用IMMULITE自动定量免疫分析仪、HCP52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及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皮质醇、淋巴细胞及T细胞亚群。 结果:A组外周血皮质醇高于B组和C组(P<0.001);A和B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百分比低于C组(P<0.001);A组淋巴细胞百分比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T细胞免疫功能失衡,CD4+和CD4+/CD8+降低,CD8 +升高,B组无T亚群紊乱; 血皮质醇与淋巴细胞绝对值、百分比、CD4+以及CD4+/CD8+ 均呈负相关趋势,但仅与淋巴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356,P=0.002)。 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机体存在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应激反应及程度有关;肾上腺质激素升高不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惟一因素,可能还存在其他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Th17T淋巴细胞浸润及相关细胞因子在免疫性前列腺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将60只小鼠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造模成功后,取前列腺组织,分别进行免疫组化和PCR检测Th17T淋巴细胞浸润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前列腺炎组小鼠前列腺组织中CD4+,CD8+,IL-17+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前列腺炎组小鼠前列腺组织中IL-17、IL-23p19、IL-23p40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免疫性前列腺炎组织Th17T淋巴细胞浸润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9.
近交系HLC小鼠血液学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HLC小鼠血液学指标及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提供HLC小鼠的生物学数据。方法:分别对HLC小鼠、无毛小鼠及昆明小鼠进行RBC、WBC、BPC、Hb测定及白细胞分类计数。α-醋酸萘酯酶法染色观察其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结果:HLC小鼠RBC、WBC、BPC、Hb与无毛小鼠及昆明小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小鼠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基本一致。HLC小鼠T淋巴细胞总数、T辅助细胞及T抑制细胞与昆明小鼠及无毛小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C小鼠血液学指标与昆明小鼠及无毛小鼠相一致,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趋于正常,可作为新的小鼠近交系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常见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26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组)、92例COPD稳定期患者(B组)、76例健康体检者(C组)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A)、单纯疱疹病毒(HSV)、腺病毒(ADV)、巨细胞病毒(CMV)的特异性抗体IgM、IgG,依据结果对A组中IgM阳性病例(D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分别与B组、C组比较。结果 268例A组患者共检测出IgM阳性55例(20.5%),高于B组(3.3%)及C组(3.9%)。A组患者IgG阳性率(74.2%)与B组(7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B两组分别与C组(3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较C组低,而CD8+升高,2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D组与B组相比,CD3+无明显变化,但CD4+、CD4+/CD8+下降更显著,CD8+进一步升高。结论 病毒感染是COPD急性加重期的重要因素,并引起COP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