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对商品白附片、黑顺片进行纯度分析,了解其质量现状.方法水分、灰分、总灰分、生物碱含量的测定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方法;胆巴残留量的测定采用EDTA滴定法和银量法;各纯度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结果通过分析50批样品,有19批水分含量高于现行药典规定的15%,最高为26.77%;总灰分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不同批次四川渠县栽培白芍进行薄层、水分、总灰分、浸出物、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铅、砷、汞、铜、铬)检验,及芍药苷含量测定,以评价药材质量。方法:选取10批次四川渠县栽培白芍药材,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项下检验方法,对其主要指标成分芍药苷的含量,以及薄层、水分、总灰分、浸出物、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铅、砷、汞、铜、铬)等检查项进行检验。结果:白芍样品中芍药苷的含量为3.67±0.45%,水分的含量为12.78±0.82%,总灰分的含量为2.93±0.52%,浸出物的含量为24.32±1.96%,均在标准范围内,且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其限量值。结论:四川栽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以及薄层、水分、总灰分、浸出物、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铅、砷、汞、铜、铬)等检查项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质量优化前后的土鳖虫药材进行质量比较研究,分析质量优化前后土鳖虫的成分差异。方法按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ⅨH水分测定法第一法、附录ⅨK灰分测定法、附录ⅩA浸出物测定法对土鳖虫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水溶性浸出物等质量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凯氏定氮法进行粗蛋白的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进行微量金属的测定。结果质量优化前后的土鳖虫药材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分含量没有很大差异,符合《中国药典》中质量检查项规定。质量优化前后土鳖虫药材中粗蛋白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质量优化后的土鳖虫明显优于质量优化前,探索的优化养殖方法,为建立土鳖虫药材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10):1399-1402
目的:采用多指标评价市售僵蚕药材质量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对市售10批僵蚕药材外观性状进行观察,对水分、总灰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药材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分别测定有效成分蛋白质和草酸铵的含量。结果:10批僵蚕的水分含量在2.84%~4.07%之间(RSD<5%,n=3),总灰分含量在7.79%~34.32%之间(RSD<5%,n=3);紫外和红外光谱图基本相似,均能反映出蛋白质多肽类物质的特征峰;蛋白质含量在29.87%~57.19%之间(RSD<0.5%,n=3),草酸铵含量在0.27%~4.77%之间(RSD<5%,n=3)。结论:10批市售僵蚕均为正品且为炮制品;水分含量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但总灰分含量未达其要求;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多肽类物质,但有效组分蛋白质多肽与草酸铵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苏玮  邓芬 《中国药师》2001,4(6):467-468
目的:调查了解全国主要产区辛夷商品的质量情况。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辛夷项下的方法对20批辛商品中木兰脂素和指发油的含量,水分及灰分进行了检查。结果:在所刷集的样品中,水分检查有1个样品超过药典规定。木兰脂素含量检查。有4个样品未达到药典标准。结论:全国大部分辛夷商品均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徐荣  吴燕  刘丽平  苏欢欢 《中国药业》2011,20(15):27-29
目的对拟用于医院制剂研发的两个厂家的灵芝孢子粉进行质量比较,为购买优质灵芝孢子粉原料药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并参考相关文献中有关中药灵芝的检测方法,对北京A厂和山东B厂两厂家灵芝孢子粉的破壁率、水分、灰分、多糖进行比较。结果两厂家供试品的薄层色谱图在波长365 nm处均与灵芝对照药材相同位置有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北京A厂的灵芝孢子破壁率为90%,山东B厂的破壁率为97%,二者含水量、多糖均符合药典规定,但北京A厂灵芝孢子粉的总灰分含量为3.37%,超出药典规定的含量限度。结论山东B厂灵芝孢子粉的质量较优,可作为医院制剂灵芝孢子粉胶囊研制的原料药。  相似文献   

7.
孟祥松  简冬明  王玉  李军  蒋磊 《安徽医药》2014,18(4):626-628
目的 了解市售威灵仙饮片的质量,为保证用药者的安全有效提供依据.方法 从全国四大药材市场安徽亳州、成都荷花池、河北安国、湖南廉桥等地采购威灵仙饮片40批,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规定的方法进行鉴别、检查、浸出物和含量测定.结果 40批市售威灵仙饮片中鉴别、水分均符合标准规定;总灰分有12批不符合标准规定,酸不溶性灰分有19批不符合标准规定;浸出物均不符合标准规定;含量测定仅有10批符合标准规定.结论 大部分市售威灵仙饮片的质量不完全符合药典标准,有关行政职能部门尚须加大对中药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畲药十二时辰的质量标准,为其质量控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对十二时辰进行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鉴别;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相关规定,对十二时辰水分、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以齐墩果酸为对照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十二时辰药材在性状、显微和TLC鉴别方面均有专属性特征;6批不同采收期的十二时辰水分平均值为11.79%,总灰分平均值为3.16%,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值为0.34%,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31.46%;含量测定齐墩果酸平均质量分数为1.72%。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为畲药十二时辰的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暂定本品水分不得超过14.0%,总灰分不得超过4.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0.40%,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25.00%。  相似文献   

9.
市售栀子饮片的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考察市售栀子饮片的质量。方法 收集50批不同厂家生产的栀子,应用RP-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栀子苷、西红花苷Ⅰ与西红花苷Ⅱ的含量;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18批样品中镉元素的含量。结果 50批栀子中总灰分和栀子苷均符合标准规定;水分有2批不符合标准规定;西红花苷Ⅰ的含量为0.31%~1.35%、西红花苷Ⅱ的含量为0.04%~0.63%;18批栀子中镉元素有3批超出千万分之三的限度。结论 大部分栀子饮片符合药典标准,质量情况较为乐观。栀子成分复杂多样,仅以其中环烯醚萜类的栀子苷作为质控指标稍欠全面,无法很好地反应出该品种的质量优劣,建议修订完善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抽取市场上的柴胡饮片,制订其鉴别检查项下的质量控制指标。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一部方法,对不同生产企业以及市场上流通的柴胡饮片进行显微、薄层色谱鉴别、总灰分、浸出物的测定。结果:柴胡饮片各项鉴别检查指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本饮片鉴别检查项下的方法特征性强,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湖北省炮制规范柴胡饮片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银杏叶中总内酯进行研究,为银杏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HPLC-ELSD法测定不同树龄、采收季节和干燥方法的银杏叶中总内酯.结果 树龄小于10年,5~7月采收,干燥方法为晒干的银杏叶中总内酯含量较高.结论 银杏叶中总内酯的含量受树龄、采收季节和干燥方法的影响,应合理采收银杏叶,保护银杏叶资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规格厚朴饮片的水分、灰分、浸出物的含量测定,研究厚朴饮片规格与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的关系,为制定厚朴饮片标准提供科学数据依据,了解不同来源厚朴中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差异。方法:厚朴的水分测定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H)中的甲苯法;灰分测定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K)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A)浸出物测定法。结果与结论:不同来源厚朴中的水分和灰分含量差别较大,为进一步研究中药厚朴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楚雄臭菜进行浸出物、水分和灰分等测定,为建立楚雄臭菜作为药材应用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A浸出物测定法、附录ⅨH中水分测定法中第一法和附录ⅨK灰分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楚雄臭菜作为药材应用时其浸出物含量不低于24.15%,水分不高于10.70%,总灰分不高于9.78%,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0.35%。结论本方法可为楚雄臭菜作为药材应用提供质量标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仙茅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仙茅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集31个不同产地的仙茅、购买11批市售仙茅药材,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要求对其中的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水分、重金属、仙茅苷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仙茅含量差异较大,以四川、云南的仙茅药材质量最好。市售11批药材中大部分批次的灰分和酸不溶灰分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以28.0%~35.0%居多;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以云南、广西的含量最高,达14.66%;醚溶性浸出物含量以1.5%~2.0%居多。6个不同产地批次仙茅药材的重金属砷、铅、汞、铜的含量符合规定,镉的含量则远高于0.3mg·kg-1的标准规定。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仙茅药材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附片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总无机盐的含量。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方法,测定附片中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附片中总无机盐的含量。结果附片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总无机盐的含量差异很大,且显著高于生附子,表明附子加工炮制明显增加了总灰分和无机盐的含量,可能是胆巴漂洗不净、褪胆不全所致。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附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升藏药秦艽花的质量标准,为全面评价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显微及薄层色谱(TLC)法对16批不同产地、不同基原的秦艽花药材进行定性分析;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中相应方法,分别进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测定;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秦艽花中5种成分(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的含量。结果秦艽花药材粉末呈浅棕黄色;粉末显微特征清晰,可见花粉粒、导管、非腺毛、花冠表皮细胞和花萼表皮细胞等。TLC鉴别结果显示,在供试品色谱图中,与对照品(异荭草苷)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16批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分别为5.40%~8.87%、3.76%~6.40%、0.27%~0.58%、26.81%~42.51%。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药典要求;16批秦艽花样品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的含量分别为3.13~9.36、1.26~22.39、13.80~74.60、1.24~12.22、2.58~14.96 mg/g。结论本研究在秦艽花已有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显微鉴别、TLC鉴别、含量测定以及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等检查项,并初步拟定秦艽花中水分不得过9.0%、总灰分不得过6.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0.6%、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6.0%、龙胆苦苷的含量不得低于13.8 mg/g。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华重楼不同栽培年限、龄段、栽培模式及产地主要重楼皂苷的含量,分析重楼皂苷在华重楼生长过程中的累积规律。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华重楼5种重楼皂苷(I、II、VI、VII、H)的含量。结果 华重楼总皂苷成分以重楼皂苷VII和H为主,重楼皂苷VI、II和I为辅。不同栽培年限华重楼根部皂苷(I、II、VII)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年生以上的含量可达到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标准,8年生的含量最高;根茎4a龄段和5a龄段的皂苷(I、II、VII)含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龄段;不同栽培模式下皂苷(I、II、VII)含量范围在0.354%~0.765%,从高到低排列为针叶林>竹林>阔叶林>大棚;不同产地的皂苷(I、II、VII)含量在0.592%~0.741%,庆元百坎最高,仅福建三明的含量略低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标准。结论 栽培年限、不同龄节、不同栽培模式及不同产地对华重楼皂苷的累积有明显影响,可为华重楼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彝药水指甲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分别对水指甲药材进行性状鉴别和粉末显微鉴别,再以β-谷甾醇为对照品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别;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测定不同产地水指甲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并制定其限度。结果:样品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明显,TLC特征斑点清晰,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的平均百分含量分别为9.5%、12.9%、2.6%、22.5%。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水指甲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修订并完善蒙药材地梢瓜的质量标准,着重建立地梢瓜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药品标准研究方法对10批蒙药材地梢瓜进行显微、理化和薄层色谱鉴别;对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含量进行检查。结果修订了蒙药材地梢瓜原质量标准中的显微和理化鉴别,并建立了其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检查分别≤7.13%、5.42%、0.71%,浸出物≥19.25%。结论修订和完善了蒙药材地梢瓜的质量标准,并为其对照药材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设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