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蛋白磷酸酶2A(PP2A)抑制剂斑蝥素和冈田酸通过激活核因子-κB(NF-κB)通路诱导胰腺癌细胞株PANC-1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PP2A抑制剂处理胰腺癌细胞后,噻唑蓝(MTr)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F-κB通路的激活水平.结果 PP2A抑制剂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活力,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并可诱导细胞凋亡;PP2A抑制剂激活NF-κB通路的上游激酶IKKα,导致IκBα磷酸化并降解,并释放p65入核,从而激活NF-κB通路;阻断NF-κB通路,可削弱PP2A抑制剂的细胞毒性作用.结论 PP2A抑制剂通过NF-κB通路依赖性机制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有望用于胰腺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及核因子(NF)-κB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细胞分为5组:(1)BAS组;(2)AGE-BAS组;(3)AGE-BAS+NF-κB特异性阻断剂(PDTC)组;(4)AGE-BAS+氟伐他汀组;(5)AGE-BAS+氟伐他汀+PDTC组。应用EMSA法测定NF-κB活性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着糖蛋白(E-cadherin)表达。结果:氟伐他汀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GE-BSA诱导的HK-2细胞NF-κB活化。AGE-BSA刺激后随浓度增加,时间延长,α-SM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E-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NF-κB特异性阻断剂PDTC及氟伐他汀均能部分阻断AGE-BSA诱导的α-SMA蛋白表达升高及E-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氟伐他汀+PDTC进一步抑制AGE-BSA诱导的α-SMA蛋白表达升高及E-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结论:NF-κB参与了AGE-BSA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氟伐他汀抑制HK-2细胞转分化除通过抑制NF-κB活化,可能还有其他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U937细胞)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将HK-2细胞与人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共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HK-2细胞形态;Western印迹、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BCECF-AM荧光染色法测定单核细胞黏附;流式细胞仪法检测HK-2细胞表面分子ICAM-1表达;基因芯片筛选HK-2细胞基因变化;利用信号阻断剂阻断基因芯片筛选出的信号通路,进一步验证单核细胞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分子机制。 结果 单核细胞可直接诱导HK-2细胞发生形态变化,减少HK-2细胞E-cadherin表达(均P < 0.05),并上调α-SMA、FN表达(均P < 0.05)。应用CD18抗体阻断CD18-ICAM-1可抑制单核细胞黏附及其诱导的HK-2细胞形态变化。基因芯片结果显示,NF-κB信号通路分子CC亚族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白细胞介素(IL)2、IL-8、脂磷壁酸(LTA)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表达明显增加(均P < 0.05)。NF-κB信号阻断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能显著抑制HK-2细胞形态变化及表面ICAM-1表达,抑制单核细胞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结论 单核细胞通过CD18分子与HK-2细胞表面ICAM-1结合,从而启动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特定基因转录,最终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转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CD40和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以及调节机制。 方法 分离及培养大鼠原代腹膜间皮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5 mg/L)组、BAY11-7085(NF-κB抑制剂)组(5 μmol/L预刺激3 h后加入LPS作用3 h)、不同浓度罗格列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配体)组(10、20 μmol/L分别预处理3 h再加入LPS 5 mg/L)、GW966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拮抗剂)预处理组(预处理3 h后加入罗格列酮10 μmol/L,3 h后再加入LPS 5 mg/L)和溶媒对照组。加入LPS后 1 h收集细胞检测核因子κB(NF-κB) p65水平;3 h收集细胞分别检测CD40和ICAM-1基因表达;24 h收集细胞分别检测CD40和ICAM-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基因表达;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蛋白表达及核因子磷酸化。 结果 (1)常规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表达基础量CD40和ICAM-1,LPS显著上调其表达(P < 0.05);LPS作用1 h时腹膜间皮细胞磷酸化NF-κB p65活化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0±0.17比0.55±0.06,P < 0.05)。(2)NF-κB抑制剂BAY11-7085预处理后LPS诱导的磷酸化NF-κB p65水平、CD40 和ICAM-1表达显著低于LPS组(0.22±0.11比1.10±0.17,P < 0.01;0.34±0.02 比 0.50±0.06,P < 0.05;0.35±0.16 比0.74±0.03,P < 0.05)。(3)罗格列酮预处理后,LPS诱导的磷酸化NF-κB p65水平、CD40以及ICAM-1蛋白表达亦显著低于LPS组(0.77±0.08比0.90±0.10,P < 0.01;0.79±0.16 比0.99±0.06,P < 0.05;0.83±0.20比1.22±0.13,P < 0.05)。GW9662和罗格列酮联合预处理后,LPS诱导的磷酸化NF-κB p65水平与罗格列酮预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D40和ICAM-1表达显著高于罗格列酮预处理组(0.95±0.19比0.79±0.16;1.04±0.24比0.83±0.20,均P < 0.05)。 结论 NF-κB信号通路参与调节LPS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表达CD40和ICAM-1。罗格列酮通过 NF-κB途径下调CD40和ICAM-1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原代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活化及CD40表达中的作用。 方法 分离及培养RPMC。用不同浓度AngⅡ(10-9、10-8、10-7、10-6 mol/L)刺激细胞及用10-7 mol/L AngⅡ刺激细胞不同时间(mRNA为1、2、4、8、12、24、48 h和蛋白为6、12、24、36、48 h),观察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阻滞剂洛沙坦(10-5 mol/L)和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T2R)阻滞剂PD123177(10-5 mol/L)对AngⅡ诱导TLR4表达的影响。将细胞随机分为下列4组:对照组、AngⅡ (10-7 mol/L)组、LPS(1 mg/L)组、AngⅡ (10-7 mol/L)+LPS(1 mg/L)组,观察AngⅡ对LPS诱导的NF-κB激活和CD40表达的影响。RT-PCR检测TLR4、CD40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TLR4、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NF-κB p65、磷酸化NF-κB(p-p65)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NF-κB p65亚单位的表达及分布。 结果 (1)10-9、10-8、10-7、10-6 mol/L AngⅡ作用RPMC 12 h,TLR4 mRNA表达分别增加70.5%、89.5%、102.9%和121.9%;作用24 h TLR4蛋白表达分别增加12.1%、27.7%、51.2%和41.6%。AngⅡ(10-7 mol/L)作用RPMC不同时间,TLR4 mRNA表达高峰为8 h和12 h(P < 0.01),蛋白表达高峰为12 h和24 h(P < 0.01)。(2)洛沙坦阻断后,AngⅡ诱导的TLR4表达与未阻断组比较,下调33.5%(P < 0.05)。PD123177对AngⅡ诱导的TLR4表达无显著影响(P > 0.05)。(3)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作用60 min p-IκBα/IκBα、p-p65/p65表达分别上调362.6%(P < 0.01)和67.4%(P < 0.05);作用4 h CD40 mRNA表达上调299.9%(P < 0.01);与LPS组比较,AngⅡ预刺激24 h加LPS作用60 min,p-IκBα/IκBα、p-p65/p65表达分别上调49.1%(P < 0.01)和29.3%(P < 0.05);作用4 h CD40 mRNA表达上调56.8%(P < 0.01)。(4)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与AngⅡ组细胞中,p65信号定位于细胞胞质;LPS作用60 min,p65信号从胞质进入胞核;AngⅡ+LPS组NF-κB p65胞核信号显著增强。 结论 AngⅡ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诱导RPMC TLR4表达,并显著增强LPS诱导NF-κB激活及CD40的表达。提示腹膜组织局部产生的AngⅡ可能对LPS诱导的腹膜组织炎性反应具有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A20(zinc finger protein A20)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s)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分离及培养RPMCs,将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LPS组、转染A20组、空载体组.脂质体转染A20质粒(pGEM-T easy-A20)至RPMCs 24 h后分别在LPS刺激不同时间点收获细胞提取蛋白及细胞上清液.用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细胞A20和IκBα(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κB-α)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CD4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TNF-α蛋白水平.结果:与LPS组及空载体组相比,转染A20组RPMCs IκBα蛋白无明显降解(P&lt;0.05);CD40、TNF-α 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lt;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A20可抑制LPS诱导的RPMCs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对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s)分泌炎症介质功能的影响及MAPK信号通路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活性的改变,进一步阐明脂质在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ox-LDL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分别采用ELISA、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Cs炎症介质、MAPK通路相关蛋白(p38、JNK、ERK)及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利用ox-LDL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并加入CXCR6受体后,其表面炎症因子[CXCL16、CD36、ADAM10、ADAM17、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MAPK信号通路(p38、JNK、ERK)、NF-κB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ox-LDL可促使系膜细胞释放CXCL16、CD36、ADAM10、ADAM17、IFN、IL6、TNF-α等炎症介质,CXCR6可介导这一途径.ox-LDL激活MAPK信号转导通路,使p38、ERK1/2、SAPK/JNK的磷酸化水平升高,激活了NF-κB p65的活性,CXCR6-CXCL16介导MAPK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利多卡因预处理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30 min后,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刺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选择素E(CD62E)、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分析NF-Kappa B(NF-κB)通路蛋白的改变,并通过细胞粘附实验评估利多卡因预处理对肝癌细胞(HepG2)粘附于HUVECs的影响。结果 利多卡因预处理可以明显抑制p65并抑制HepG2粘附于HUVECs。qRT-PCR结果表明利多卡因预处理可明显抑制TNF-α刺激后的CD62E、VCAM-1和ICAM-1表达水平的增高。结论 利多卡因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进而抑制细胞粘附因子表达并抑制结肝癌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2218-2221
[目的]研究乙酸豆寇佛波酯(PMA)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株向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表达量的变化。[方法]体外利用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F4/80、CD14。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PMA诱导后,THP-1细胞由类圆形、分散、悬浮转变为不规则、黏附、贴壁,且出现F4/80、CD14的高表达。THP-1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经体外诱导分化成的巨噬细胞中NF-κB蛋白表达与单核细胞比较显著增加,为进一步研究巨噬细胞活化中NF-κB信号通路与颈椎病的关系提供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小鼠树突状细胞(DC)成熟过程中核因子-κB(NF-κB)基因的作用。方法应用特异性NF-κB寡聚脱氧核苷酸诱骗剂(NF-κB ODN Decoys)阻断NF-κB活性,观察DC形态、细胞表面分子表达以及同种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了解NF-κB基因对DC成熟及免疫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 NF-κB ODN Decoys的有效摄取,抑制了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的表达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分泌,阻碍了DC的发育成熟,这种阻碍作用不可被脂多糖(LPS)所逆转。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NF-κB ODN Decoys的应用可诱导DC刺激同种T淋巴细胞低反应活性,抑制了T细胞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结论 NF-κB是DC发育成熟过程中关键性调控基因。应用NF-κB ODN Decoys可抑制DC的成熟,从而为生成耐受原性未成熟DC、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诱骗寡核苷酸(ODN)对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KC)膜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雄性SD大鼠,麻醉后经门静脉插管,以0.5 g/L Ⅳ型胶原酶体外循环灌注消化肝脏,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KC.以人工合成的NF-κB诱骗ODN转染KC,再以终浓度为1 mg/L的脂多糖(LPS)刺激(NF-κB诱骗组),培养8 h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KC膜表面CD80、CD40和CD54 mRNA的表达.以不转染NF-κB诱骗ODN、但接受LPS刺激的KC为对照(LPS刺激组),正常大鼠KC为对照组.每组每份标本含KC 1×105个.结果 每个大鼠肝脏可以分离得到KC(3~4)×106个,NF-κB诱骗ODN可以在KC内维持12 d而不被降解.对照组KC膜表面CD80、CD40、CD54 mRNA呈低表达;LPS刺激组KC表面3种共刺激分子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是对照组的2.53、2.51和2.74倍(P<0.01);NF-κB诱骗组CD80和CD40 mRNA表达明显低于LPS组,仅为LPS组的0.52和0.55倍(P<0.01),而CD54 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外,NF-κB诱骗ODN可以高效地抑制K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为活体内应用NF-κB诱骗ODN抑制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乙肝病毒X蛋白激活NF-κB信号通路对AF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X蛋白(HBx)通过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对甲胎蛋白(AFP)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稳定转染HBx基因的L02细胞系(L02-HBx),用特异性的NF-κB信号通路阻断剂PDTC阻断该信号通路,荧光双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前后及加入PDTC前后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失活情况,同时用实时定量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前后及加入PDTC前后AFP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变化。结果:以L02细胞为参照,转染HBx基因后的L02-HBx细胞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AFP mRNA和蛋白水平较转染前分别增加(2.78±0.43)倍和(4.72±0.5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C作用24 h后L02/HBx细胞NF-κB信号通路阻断,AFP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1.40±0.16)倍和(3.12±0.44)倍,与未加入PDTC作用的L02-HBx细胞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信号通路是HBx上调AFP表达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NF-κB在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NF-κB在DVT炎症-血栓反应环节的作用及中药消栓通脉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以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实验模型,分为模型组、消栓通脉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运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NF-κB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经TNF-α刺激后,NF-κB的表达水平比未激活的细胞中NF-κB水平明显升高。消栓通脉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后,NF-κB表达水平下降,且该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高剂量含药血清作用下,NF-κB表达水平最低。结论:消栓通脉颗粒能够抑制激活的人脐静脉血管细胞中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是否是乙肝病毒X蛋白(HBx)上调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途径之一.方法 建立稳定转染HBx基因的L02(L02/HBx)细胞系,用NF-kB信号通路阻断剂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阻断NF-κB信号通路.采用荧光双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前后及PDTC加入前后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失活,同时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及PDTC加入前后MDRl的表达.结果 转染HBx基因后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MDRI表达明显上调(P<0.05);PDTC加入后NF-κB信号通路被阻断,MDRi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 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HBx介导肝癌多药耐药,上调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核因子κB圈套策略对膀胱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κB环状哑铃型圈套寡核苷酸(CD-ODN)对膀胱癌NF-κB活性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有关的作用机制.方法 脂质体介导法瞬时转染CD-ODN及其突变体(CD-ODN-mut)入膀胱癌BIU87细胞株,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方法检测不同处理组NF-κB活性的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检测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的表达水平;重建基底膜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转染CD-ODN后BIU87细胞株NF-κB活性被抑制,uPA的表达水平下降,细胞侵袭能力减弱,而转染CD-ODN-mut后无此作用.结论 NF-κB组成性活化可促进uPA的表达,从而导致膀胱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而CD-ODN能有效的阻断这一通路,降低膀胱癌的侵袭潜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中的活化情况。方法采用浸水-束缚应激的方法制作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应激前(0min)及应激5-360 min过程中设不同时相点处死大鼠,共9组,每组5只。采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EMSA)法检测大鼠胃黏膜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核因子抑制蛋白(hoBs)降解水平,RNA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NF-κB下游效应分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细胞因子诱导中性粒细胞化学趋化因子(CINC)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应激处理15 min内可见大鼠胃黏膜NF-κB迅速呈双相模式活化,其峰值出现于应激45 min和360 min,分别为应激前正常水平的(10.6±1.3)倍和(8.9±1.2)倍(P<0.01);抗体supershift实验结果表明,活化的NF-κB主要为p50/p65异二聚体。NF-κB活化第1相和第2相分别伴有明显的IκBα和IκBβ降解。应激15-30 min时TNF-α、IL-1β、CINC-1和ICAM-1基因转录明显上调,iNOS基因上调发生在应激30-90 min时,应激360 min时这些基因表达仍持续增加。结论NF-κB信号通路活化发生于浸水-束缚应激大鼠应激早期的胃黏膜中,可能在胃黏膜促炎性基因的过度表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清热解毒中药金银花、连翘等为研究对象,重点观察其对TNF-α诱导的SV40 MES 13 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清热解毒中药治疗肾脏病的有效机制。方法:通过MTT检测10味清热解毒中药对SV40 MES 13生长的影响,从中选出毒性小、作用浓度范围广的3种中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用于TNF-α刺激的SV40MES 13细胞,MTT检测其增殖、ELISA检测细胞浆p-IκBα、细胞核和细胞浆NF-κBp65及培养上清液中MCP-1、IL-6的表达。结果:(1)TNF-α能明显促进SV40 MES 13的增殖(P<0.05或P<0.01),药物处理组能抑制TNF-α刺激的SV40MES 13的增殖(P<0.01)。TNF-α与药物联合作用时抑制作用比单独药物处理更明显,呈浓度依赖性。(2)ELISA结果显示不同药物处理组细胞浆p-IκBα、细胞核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减低(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CP-1、IL-6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相同浓度的3种中药以金银花作用更明显。提示清热解毒药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抑制SV40 MES 13的IκBα的磷酸化,减少细胞核NF-κB p65表达,阻止NF-κB核转位,从而抑制NF-κB活性,减少下游因子的分泌。结论:中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可以抑制SV40 MES 13 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SV40 MES 13的增殖并减少其下游因子的表达,该作用可能是清热解毒中药改善肾脏病炎性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癌细胞株是否存在核转录因子(NF)-κB组成性激活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4株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NF-κB蛋白表达,比较4株胃癌细胞株中NF-κB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差异。通过Trans AM~(TM)NFκBp65试剂盒来比较不同胃癌细胞株中p65亚基的蛋白活性差异。选取活性较高细胞株,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NF-κB活性的影响;利用噻唑蓝(MTT)法,分别观察24、48、72h,PDTC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CM)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4株胃癌细胞株胞核中均存在NF-κB蛋白的表达,即存在NF-κB的组成性激活,且存在表达差异。活化的p50亚基在AGS细胞株中表达较低,在MKN28、MKN45、SGC-7901细胞株中表达较高;活化的p65亚基在MKN28、MKN45细胞株中表达较低,在AGS、SGC-7901细胞株中表达较高。经PDTC处理的实验组胃癌细胞,NF-κB的活性均被抑制(P<0.01);同时细胞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长抑制(P<0.01),FCM结果显示PDTC可诱导细胞的凋亡。结论 胃癌细胞株中存在NF-κB的组成性激活,并在不同的细胞株中存在表达差异。抑制NF-κB的活性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与PDTC所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CD40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其配体(CD40L,CD154)为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CD154-CD40交联不仅能够作为共刺激分子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以及肿瘤的血管生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即对CD40及CD154在泌尿系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IκBα突变体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成熟树突状细胞(DC)低表达共刺激分子,通过T细胞凋亡、无能及调节性T细胞增多等多种机制诱导免疫耐受。如何有效抑制DC成熟从而诱导免疫耐受是移植免疫的重要课题。不成熟DC发育为成熟DC主要由NF—κB信号通路控制。我们利用IκBα突变体(MMM)阻断NF-κB活化,观察它对DC成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