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肝病患者血清sCR1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肝病患者血清sCR1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竞争酶联免疫实验,分别检测32例正常人(鲜血员)、34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39例肝硬化(Child-Pugh B级)、37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sCR1浓度,并采用OLYMPUS5400生化仪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ACL-9000分别检测被测人群血清CHE、PT和PA等肝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正常对照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Child-Pugh B级)患者和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的不断加重,血清sCR1浓度相互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肝硬化(Child-Pugh B级)血清sCR1浓度与血清CHE变化呈负相关(r=-0.90)。结论:血清sCR1浓度可以很好地反映肝炎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变化,是判断肝病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检测是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的特异性指标,但近年来发现在其他肝病中也可出现血清AFP含量升高.为了解AFP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等肝病中的变化,于2008年1月-2009年10月对武警辽宁总医院收治的248例不同类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含量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血清中可溶性Ⅰ型补体受体(sCR1)的浓度变化和层粘连蛋白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sCR1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层粘连蛋白含量。结果:对慢性肝病人群及正常人群进行研究表明,不同肝病患者血清sCR1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慢性肝病血清sCR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并且23例肝硬化患者血清sCR1浓度显著高于慢性肝病人群(P〈0.01);血清sCR1与层粘连蛋白(LN)二者密切相关(r=0.73)。结论:慢性肝病血清sCR1的变化、层粘连蛋白含量的变化与肝脏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为慢性肝病患者的早期、快速、准确诊断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肝病患者血清硒浓度:与某些相关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横断面研究中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检测了肝病患者(肝硬化和肝炎)的血清硒浓度。肝硬化和肝炎患者的平均血清硒水平显著低于肝功能减退的对照者;肝硬化患者的平均血清硒浓度与肝炎患者比较明显降低。因此,肝病患者体硒状态降低是严重肝损伤的一个因素。研究显示,肝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与血清硒浓度显著相关,进一步证明硒作为抗氧化剂的重要性。类似的是,γ-谷氨酸转移酶水平与血清硒水平亦显著相关,表明在肝损伤强度增强(血清γ-谷氨酸转移酶水平升高)时,伴随血清硒水平明显下降。血清硒水平与性别或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慢性肝病患者HBsAg阴性/HBVDNA阳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讨论血清中HBVDNA阳性是目前HBV感染最敏感也是最直接可靠的依据,它标志着肝病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的活动与复制。以往我们常常注意到HBsAg阳性患者体内HBV感染情况及其与肝病严重程度的关系,而往往忽视HBsAg阴性的肝病患者HBV感染情况。我们对150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sAg和HBDN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血清HBsAg阴性的患者中有16.7%的患者HBVDNA阳性,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似【1】。其中,HBsAg阴性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为19.2%,HBsAg阴性的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高达22.2%,7例HBsAg阴性的原发性肝癌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院2000-2009年肝脏相关疾病住院患者疾病谱的变化方法 对2000-2009年因肝病相关疾病在我院东、西2个传染科病区住院的9020例患者,按照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其他非病毒性肝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前5年(2000-2004年)和后5年(2005-2009年)分别收治肝病患者3 023例和5 997例,后5年收治肝病患者明显增加主要与病房床位扩张,变成一科两区有关.在253例非病毒性肝炎肝病中,一过性肝损伤、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药物性肝炎为主.在398例反复多次住院的患者中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为主结论 10年间住院患者中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所占构成呈逐渐下降趋势,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包括肝炎后肝硬化、肝癌)所占构成呈逐渐上升趋势,以一过性肝损伤、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为主的非病毒性肝病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终末期肝病患者反复多次住院,导致医保和个人的医疗负担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7.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DNA含量与慢性肝病临床病程和乙肝标志物的关系及其在治疗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agMan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113例各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含量。结果:以慢性乙肝轻型HBV-DNA含量最高,随肝损害加重,HBV-DNA含量逐渐下降,血清HBV,DNA含量在HBeAg阳性组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而与ALT,AST及肝硬化不同Child分级无相关性,治疗前HBV-DNA含量低者疗效好,且不同疗效HBV-DNA含量变化不同。结论: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含量对了解慢性乙肝患者病毒复制情况和临床病程的关系及治疗评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肝炎大国,尤其乙型肝炎的发病率较高,而乙肝患者的慢性炎症反复刺激肝脏,极易造成肝脏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发生[1]。感染科此类患者极为常见,如不能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可进展为肝细胞癌、肝功能衰竭及其他并发症,后果严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尤为重要。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抗乙肝病毒复制药  相似文献   

9.
慢性无病状乙肝病毒(HBV)携带者(ASC)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无肝病相关的病状和体征,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基本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ASC早期有免疫耐性,虽乙肝e抗原(HBeAg)(+),HBV复制水平较高而病变轻微;免疫耐性随时间延长逐渐消失,表现为轻重不等的炎病活动,最后有病毒复制的细胞被清除,乙肝e抗体(抗-Hbe),血清转换,肝内炎症静息——肝炎渐恢复。  相似文献   

10.
肝炎肝硬化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德先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343-1344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脂水平。结果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TCH、TG、HDL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9.07、4.74、6.81,P〈0.01)。结论血清TCH、TG、HDL能提示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对判断肝炎肝硬化病情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脯氨酸肽酶(PLD)检查在慢性肝病患者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1年3月于我院诊疗的慢性肝病患者72例和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检查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清脯氨酸肽酶水平.结果 与健康者相比,肝病患者的PLD水平有明显增长,且轻度肝炎、中度肝炎、重度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LD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 检查PLD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肝细胞受损程度的、肝纤维化进展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_2s、IL_2R以及与HBV DNA、HCV RNA含量的关系变化。方法肝炎患者血清IL_2采用ELISA法,sIL_2R采用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HBV DNA定量和HCV RNA定量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结果急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_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sIL_2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以急性肝炎尤为明显(P<0.01)。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血清的病毒含量与sIL_2R水平呈正相关(P<0.05),但两组之间的sIL_2R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肝病患者血清IL_2s、IL_2R可作为机体感染肝炎病毒后免疫水平和判断肝细胞受损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日益受到重视,相继建立了一些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方法。脯氨酸肽酶(PLD)是一种反映胶原分解代谢的重要生物酶,其活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胶原蛋白的代谢情况。我们通过观察血清PLD在慢性肝病中的变化,探讨其对慢性肝病诊断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1)健康对照组:30名,经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心、肝、肾功能均正常的成年人作为对照组。(2)肝病组;共73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慢性肝炎32例,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14例,肝炎肝硬变27例(均为活动期)。年龄24~69岁,平均39.2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脂、载脂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监测226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栽脂蛋白A1(APOA1)、栽脂蛋白B(APOB)、总胆红素(TBIL)。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血脂Child—PughC级明显低于B、A组,三者在B,A两级间无明显差异。应用直线相关分析呈负相亲。结论血脂、载脂蛋白含量水平与肝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可用于判断病情,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5.
本文检测79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A含量,旨在探讨肝脏损害及病理改变对血清HA含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1)肝病组:79例中,男62例,女17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年龄35.5岁,慢性迁延型肝炎(慢迁肝)32例,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活肝)25例,肝硬化22例。(2)对照组:32例,男22例,女  相似文献   

16.
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的测定吴佳玉,孙琦,邱功,唐荣珍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然阶段,它的发生和发展直接影响慢性肝病的预后。血清Ⅲ型前胶原(Precouagen.Type.pcⅢ)是由肝细胞分泌的,其血清水平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临床医师对慢性肝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6年肝移植患者的病案资料,分析肝移植的病因及手术医疗费用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是肝移植手术治疗的第1病因(占39.7%),列第2、3位是肝炎肝硬化(占31.0%)和慢性重型肝炎(占20.9%),前3位病因占全部肝移植患者的91.6%。大多数患者医疗费用在20万-40万元,以西药费和治疗费为主。结论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等积极治疗,进一步降低并发症,提高肝移植疗效,降低肝移植手术费用,提高肝脏疾病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己肝病毒(HBV)感染率为57.6%,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9.75%。另据调查,目前我国现患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2000万人;每年死于与乙肝相关的肝病约28万例。其中50%为原发性肝细胞癌。乙肝对民众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危害很大。每年我国用于肝炎和肝病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1000亿元。  相似文献   

19.
健康新知     
绿茶提取物可防丙肝病毒进入肝脏德国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绿茶中的一种类黄酮可抑制丙肝病毒进入肝脏。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表明,丙肝病毒感染会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丙肝病毒是慢性肝病的主要常见病因之一,也是肝脏移植的关键指征之一。全球有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Roche公司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48系统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HBV-DNA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0月医院肝病科就诊的458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99例和终末期肝病[失代偿期肝硬化(LC)、肝癌(HCC)、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159例,所有患者采用Roche公司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48系统检测血清HBV-DNA,同时检测血清乙型肝炎三系和肝脏生化指标,比较不同病情慢性HBV感染患者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病情慢性HBV感染患者的年龄、血清HBV-DNA载量和阳性率、血清HBeAg滴度和阳性率、血清ALT水平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C组血清HBV-DNA载量显著低于CHB和ACLF组,而HCC组和ACLF组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CHB组和LC组;CHB组病毒复制状态以HBV-DNA>1 000IU/ml为主(40.80%),LC组病毒复制状态以HBV-DNA<20IU/ml为主(37.64%),HCC组病毒复制状态以HBV-DNA 20~1 000IU/ml为主(43.18%),ACLF组病毒复制状态以HBV-DNA>1 000IU/ml为主(50.00%);终末期肝病组(包括LC、HCC、ACLF)低病毒复制状态的比例均高于CHB组(P<0.05);从HBeAg阳性到HBeAb阳性,HBV-DNA载量逐渐降低;但仍有超过50%HBeAg阴性患者其血清HBV-DNA为阳性。结论 COBAS Taqman系统检测血清HBV-DNA可以有效地发现慢性HBV感染患者低病毒复制状态,特别是为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