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准确率,以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3例MM误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3例分别表现为腰痛、咳嗽、咳痰、腹痛、腹胀及反复黑便,先后诊断为软组织肉瘤、肠梗阻、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后经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MM.结论:MM临床表现复杂,常易误诊或漏诊,临床医师应提高MM的诊断意识,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陈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0):7416-7417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首诊误诊的MM16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支气管肺炎、泌尿系感染、格林巴利综合征、脑梗死、再生障碍性贫血各1例;颈椎病2例,心肌病心衰2例,腰肌劳损2例,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4例。经相应治疗,因多脏器衰竭死亡4例。结论:MM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正确的诊断应提高对MM各种表现的认识,并及时选做骨X线摄片、免疫球蛋白、骨髓等检查。  相似文献   

3.
临床表现特殊的多发性骨髓瘤四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对临床表现特殊多发性骨髓瘤(MM)的认识.方法:对4例有特殊表现M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均以非典型临床表现就诊,表现为肾功能损害2例,中背部肿块及胸骨下段肿块各1例.1例病初误诊为皮下囊肿,在外院行手术切除.4例均经骨髓穿刺涂片或骨髓活检组织切片,并辅以X线及MRI全身骨骼检查,确诊为MM.结论:MM临床表现较复杂,极易漏诊、误诊,确诊必须依据骨髓穿刺检查.但临床工作中只要提高警惕、抓住要点、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对MM进行早期诊断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孙璐 《中国综合临床》2013,29(7):682-684
目的 分析以腰痛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误诊原因、防治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血液科25例M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误诊及治疗与预后情况.结果 以腰痛为首发表现的25例患者多误诊为骨关节疾病,其中腰椎间盘突出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7例,骨质疏松6例;误诊骨结核1例,类风湿关节炎3例;另有2例误诊为骨转移瘤,以后逐渐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损害等才确诊为MM并进行治疗.误诊时间3~13个月,平均误诊时间为7个月.本组患者生存时间为(29.2±5.2)个月.结论 以腰痛为首发表现的MM临床表现单一,易误诊为骨关节疾病,非血液专科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知度及警惕性,结合辅助检查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魏秀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928-7928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失误的原因,总结其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误治的12例MM病例。结果 12例患者最终皆诊断为MM,但均因不同临床表现而误诊为肾功能不全、骨质疏松及骨折、肿瘤占位性病变、高粘滞综合征和肺部感染。结论 MM为浆细胞病的一种,因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与否,分为分泌型MM和不分泌型MM,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千差万别,故需反复分析病情完善相关检查,防止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6.
李涛  刘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8):4510-451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肾衰竭RF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7年收治的初发MM 13例以RF为首发症状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以RF为首发症状的初治MM患者起病往往比较隐匿,特别是中老年原因不明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贫血出现早,与肾功能衰竭程度不成比例;超声肾脏未缩小,应首先排除MM。经过骨髓穿刺细胞学及免疫、生化检查确诊。结论:M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RF发生率高,部分RF患者是由于MM所引起,应行骨髓穿刺,尽早确诊、治疗。  相似文献   

7.
刘永强  尹娟  闫琦  张雨 《临床荟萃》2007,22(9):661-66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eerebralve noussinus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由于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诊断治疗较困难,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我院自2001年以来确诊静脉窦血栓形成16例,其中10例确诊前发生误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诊肺栓塞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讨肺栓塞的诊断要点,提高急诊医师对肺栓塞的认识,提高确诊率。方法:分析38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归纳其误诊原因。结果: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漏诊。易误诊为其他心肺疾患。结论:肺部螺旋CT是诊断肺栓塞可靠手段。正确认识肺栓塞临床表现、体征和结合实验室相关检查综合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警觉性,可及早作出诊断,减少误诊率和误诊时间。  相似文献   

9.
成人冠状动脉瘘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成人冠状动脉瘘的诊治方法,减少其误诊及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冠状动脉瘘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多变,常规检查未发现瘘存在,误诊及漏诊率达100%。5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而确诊。结论:冠状动脉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规检查常难于确诊,冠状动脉造影或逆行升主动脉造影最具诊断价值。对症状轻微、瘘管细小、分流量少、血流动力学未产生明显改变者可不作特殊处理,反之则需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丁时义 《临床医学》2004,24(10):F002-F002
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表现多样、复杂,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是临床上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的疾病之一。据不同医院的统计资料分析,误诊率可达54%~69.1%,个别医院甚至高达100%。误诊时间短则数月,长则年余。我院自1990年~2000年收治MM7例,入院前误诊为慢性肾炎3例,肺炎、风湿性关节炎、营养性贫血及脑梗塞各1例。本文分析误诊原因与探讨防止误诊对策,以提高对MM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食管癌术后并发肺动脉栓塞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食管癌术后并发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9例患者中,5例(62.5%)经临床表现及间接检查确诊;3例(37.5%)经直接检查确诊,包括肺动脉造影、螺旋CT及MRI;尸检1例。死亡4例,存活5例。存活5例中均接受抗凝治疗,其中1例接受溶栓治疗,1例急诊行左全肺切除术,效果满意。结论:肺动脉栓塞是食管癌术后早期较少见、致命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误诊。诊断及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条件综合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1月收治的曾误诊为多种疾病的MM 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因反复发热、咳嗽、炎性指标升高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肺部感染3例,因食欲减退、腰痛、贫血、蛋白尿、夜尿增多、颜面下肢水肿和尿常规异常初步诊断为慢性肾炎3例,因腰背痛及腰椎X线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腰肌劳损及骨质疏松症各2例,因长期面色发黄、乏力、心悸和血红蛋白降低初步诊断为营养性贫血2例,因头晕、恶心、上肢无力麻木及颈部X线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颈椎病2例。误诊时间10 d~3个月。14例按初诊疾病予相应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后经完善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及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MM。14例均在并发症治疗基础上联合化学治疗,随访6个月病情稳定,皆未复发及死亡。结论 MM早期表现复杂多样,实验室检查特异性不高,若接诊医师对其缺乏认识,诊断思维局限,未早期行特异性检查,易误诊。临床遇及疑似本病患者应提高警惕性,要全面分析病情,及时行特异性检查,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骨髓瘤(简称MM)是由于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生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疾患。临床表现复杂,多以疼痛为主,可有肾功能障碍、高黏滞血症、病理性骨折、局部肿块、发热、贫血及出血倾向,偶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约有三分之一患者尿中可出现本一周蛋白(又称凝溶蛋白)。因为MM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所以易漏诊或是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因此,骨髓检查对于确诊MM有着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要注重多部位骨髓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误诊为背部血肿、术后全身多发转移的皮肤MM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以进行性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伴右肩背部皮下肿物。4年前因肩胛内侧肿物缓慢增长8年于A院行背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考虑(背部)血肿伴机化。15 d前B院CT检查提示肝占位。入我院后PET-CT检查考虑弥漫性肝癌伴全身多发转移,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提示转移性MM,借阅4年前A院背部肿物手术标本切片并加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MM,诊断为背部皮肤MM术后,伴全身多发转移,确诊后患者及其家属拒绝治疗出院。结论 MM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临床接诊多年缓慢生长的体表肿物、肝占位患者,应警惕MM,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其诊断金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腋窝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腋窝转移性MM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7例平均年龄为60.1岁,均因腋下肿物就诊,仅两例术前确诊,5例误诊为恶性淋巴瘤、梭形细胞肉瘤、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肺癌、神经纤维肉瘤,均经追问病史和单纯根治性手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确诊,S-100均阳性,两例HMB-45阳性。术后3例失访,1例死亡。结论腋窝转移性MM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肿瘤细胞形态复杂多样,极易误诊,病理和临床医师在诊断时应想到该病的可能,需仔细询问病史和细致行体格检查,病理诊断应结合免疫组化、特殊染色或电镜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在非血液专科首诊误诊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以提高本病的临床诊治率。方法对在我院非血液专科首诊误诊的29例M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9例中因腰背痛、咳嗽、肾功能损害、骨破坏及胸腹痛等误诊为骨科疾病7例,呼吸系统疾病5例,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各4例,骨转移癌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胆道结石、不完全肠梗阻、颅骨肿瘤及肾结石各1例,误诊时间为2周~10个月,后经骨髓细胞学检查及血尿免疫固定电泳检查确诊为MM。27例行放疗,2例放弃治疗,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3±2.5)个月。结论M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非血液专科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知度及警惕性,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平  王金凯 《临床荟萃》1991,6(6):281-282
多发性骨髓瘤(简称MM)是浆细胞增生的恶性肿瘤.由于MM细胞的恶性增生程度和侵犯的器官、组织不同,并发症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初诊时易于产生误漏诊.本文收集我院所见25例,其中院外误诊20例,院内误诊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对照美国西南肿瘤组所采用的MM的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诊断.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40岁以上的23例(92%).二、临床表现 MM临床表现主要为骨骼疼痛、溶骨性骨质破坏、贫血、肾脏损害及免疫球蛋白异常.但由于上述表现并非具有特异性,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的特点、初诊临床表现以及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在万方医学网以"多发性骨髓瘤"和"误诊"为关键词,检索2001~2013年有关MM误诊分析的相关文献,从中筛选出来自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并报道有就诊时临床表现和症状的文献65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5篇文献累计报道MM误诊患者2 373例,男女比例约1.85∶1。MM初诊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骨关节症状39.2%(1 502/3 832)、血液系统症状25.7%(985/3 832)、感染症状12.13%(465/3 832)、泌尿系症状11.01%(422/3 832)、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3.55%(136/3 832)、心血管症状2.06%(79/3 832)、局部包块0.94%(36/3 832)、浆膜腔积液0.16%(6/3 832)。结论 MM男性多发,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是MM本质特性,加强对MM病因、病理和临床症状的认识,有望提高MM的首诊确诊率,突破误诊、漏诊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5例成人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治体会,探索引起误诊的原因及避免误诊的方法。方法:对1984~2001年期间5例成人肋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从临床表现、X线影像等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5例中术前误诊4例,误诊率80%;手术中肉眼观察也不能判断良恶性;术后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全部病例获得长期随访,无复发。结论:成人肋骨嗜酸性肉芽肿由于临床表现及X线影像缺乏特征性,容易误诊,正确的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以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症状的M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胸闷2d入院,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等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查血钙提示有高钙危象,予抗凝、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治疗后胸闷减轻,但逐渐出现意识障碍、急性。肾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经头颅CT、胸部CT、免疫固定电泳及骨髓穿刺及活检确诊为MM(IgG+K型)Ⅲ期B组,高危组。转入血液内科予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化疗,获血液学完全缓解。结论M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起病较隐匿,临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进行全面系统分析,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