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郑汝桦  王锦辉  陈文激  陈洁  陈旻湖 《新医学》2009,40(11):729-731
目的:探讨SLE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84例SLE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肝损害组(29例)的症状与体征、肝功能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数理分析,并将其部分生化及免疫学指标与无肝损害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LE患者中SLE肝损害的发生率为15.8%。肝损害组中,17例患者(59%)无明显自觉症状,以ALT、AST轻中度升高为主。7例患者肝脏B超异常。肝损害组患者的白细胞值明显低于无肝损害组(P〈0.05),而2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CRP、ESR、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IgG、补体3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0例患者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8例在出院时复查肝功能正常或好转,另2例肝功能无明显改善;19例患者在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同时,给予护肝治疗,15例出院时复查肝功能正常或好转,另4例无明显改善。结论:肝脏是SLE常见累及的靶器官之一,SLE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轻至中度肝细胞损害多见。  相似文献   

2.
回顾分析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资料。10例SLE患者合并肝损害误诊为病毒性肝炎5例,肝硬化2例,脂肪肝1例,慢性肝炎1例,药物性肝损害1例。若对SLE肝损害认识不足,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呈隐匿起病,开始仅累及1~2个系统,可表现为轻度的关节炎、皮疹、隐匿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早期以肝损害为首发者少见。现将本院近2年收治的2例以"乏力、肝损害"为首发的SLE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红卫  黄英伟 《新医学》2002,33(1):23-24
目的:研究SLE肝损害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实验室免疫学的特征、误诊及治疗情况。方法:对明确诊断为SLE的260例病例中合并肝损害的不合并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0例SLE中合并肝损害79例,占30%。大部分均在病情的活动期,54例无明显的临床症状;8例误诊;有肝损害者血清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的异常率以及IgG、γ-球蛋白检测与无肝损害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治疗反应好。结论:SLE肝损害并不少见,多发生在病情的活动期,临床表现不特异,易误诊和漏诊。必要时辅以肝穿刺有助鉴别诊断和指导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伴或不伴高脂血症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狼疮性肝损害的构成比例,了解高脂血症与狼疮性肝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SLE患者100例,根据高脂血症和狼疮性肝损害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高脂血症组,非高脂血症组和肝损害组,非肝损害组,收集其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高脂血症组发生肝损害的比例高于非高脂血症组(χ^2=9.908,P=0.002);2.血脂水平中甘油三酯与γ-GT(r=0.366,P=0.000),碱性磷酸酶(r=0.241,P=0.018),强的松剂量(r=0.31,P=0.006),24 h尿蛋白定量(r=0.273,P=0.007)相关;TC与24 h尿蛋白定量(r=0.273,P=0.007)相关;HDL与γ谷氨酸转肽酶(r=-0.233,P=0.022),碱性磷酸酶(r=-0.265,P=0.009)相关;3.SLE活动组出现高脂血症的比例高于非活动组(χ^2=6.986,P=0.008)。结论:长期的高脂血症可导致或加重SLE患者肝功能损害,高脂血症是狼疮性肝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脏损害特点和早期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有心脏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心电图异常32例,超声心动图异常29例.胸部X线异常8例,治疗后好转35例,死亡3例.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及时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胸部X线检查可早期发现其亚临床心脏病变,及时治疗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肝损害1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我院2000—01~2006—10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肝损害13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119例,年龄13-66岁,中位年龄29岁。32例既往诊断SLE,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8.
患女,18岁.主因发热3月,伴皮肤黄染10天于2004年8月5日入院.患于1999年9月受凉后发热38℃~39℃,伴皮肤紫癜,经期延长约10天.2004年5月因发热伴鼻衄,外院予抗感染治疗无效,遂至北京某大医院诊治,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于7月9日开始甲强龙1000mg/qd,三天冲击治疗,并间断给予环磷酰胺治疗,但患仍有高热,不除外结核病的可能性,7月1 4日始4联抗痨治疗(INH 0.3Qd,RFP 0.45Qd,EMB0.25 Tid,SM 0.75 Qd),激素减量至强地松龙20mg Bid.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摘要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肝损害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免疫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52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有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无肝脏损害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452例SLE患者中有肝损害53例(11.7%), 有肝损害组与无肝脏损害比较,两组临床和免疫学特点等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LED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患者中谷丙转氨酶(ALT)升高51例,谷草转氨酶(AST)升高48例,黄疸3例(5.7%)。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予护肝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无1例死于SLE肝损害。结论:SLE本身所致的肝损害发生率并不低,与病情活动有关,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敏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胸膜损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岫岩  容中生 《新医学》1997,28(2):105-106,108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胸膜损害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510080)杨岫岩容中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肺胸膜病变常见而复杂,其中不少是致命性的,如狼疮性肺炎、肺泡出血、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和肺部感染等。临床上常常成为鉴别诊断的难题,而延误诊断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住院的205例SLE患者,按影像学有无浆膜腔积液表现将其分为有、无浆膜腔积液组,按SLEDAI评分分为有、无活动两组,按统一法获得各观察参数指标数据,分析CRP水平与SLE活动性及浆膜腔积液的关系,并比较分析ESR、C4、C3、IgG与浆膜腔积液的关系.结果 通过分析205例SLE患者,有积液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无积液组(P〈0.001),活动组的CRP水平与非活动组无明显差异(P〉0.05),ESR、C4、C3、IgG与浆膜腔积液无相关(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CRP水平升高与浆膜腔积液的存在有显著相关性(OR= 86.04,95%CI17.85~373,P〈0.001).结论 SLE患者的CRP水平在反映疾病活动性方面意义不大,但CRP水平升高与浆膜腔积液的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30例临床及肾脏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肾脏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30例SLE患儿(其中有10例进行肾活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儿童SLE患者中,男7例,女23例。平均年龄12.03岁。SLE患儿最常见的表现为肾损害24例(80%),10例肾活检患儿病理类型以弥漫增生型(Ⅳ型)多见,占60%。其他为系膜增生型(Ⅱ型)。肾外表现以发热(70%),贫血(60%),皮疹(57%)等多见。免疫学指标以ANA阳性(93%),dsDNA阳性(77%),补体C_3降低(60%)等为主。结论儿童SLE临床表现多样,肾脏易受累,且狼疮性肾炎(LN)临床与病理有一定的联系。为了准确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应及时行肾活检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抑郁表现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对36例SLE抑郁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相关知识的宣教、药物依从性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结果:36例有不同抑郁表现的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抑郁的症状均得到控制,性格由内向变开朗,病情趋于稳定,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结论:加强心理护理,良好的沟通技巧在SLE抑郁患者康复中起作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损害的特点。方法:1996年7月至2001年12月连续住院SLE 91例为A组进行前瞻性研究,1990年1月至1996年6月的1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B组;收集相关心脏症状、体征、生化、血清免疫学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狼疮心脏损害有心包积液、心瓣膜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肺动脉高压等。A组诊断率为43.9%,B组是18.4%(P<0.001)。其中,A组和B组的心肌炎,心瓣膜病,心包积液,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肺动脉高压诊断率分别为19.7%和8%,28.6%和3.2%(P<0.001),13.2%和13.6%,17.6%和11.2%,10.9%和7.2%,6.6%和0%。超声心动图发现率二组分别为36%和14%。二组各有8.8%以心脏病症状首诊。4例心肌炎并左心衰者用常规量洋地黄后出现房室传导阻滞(AVB),13例原因不明的窦性心动过速均在病情活动期,抗SSA阳性者A组有90%,B组有50%出现心肌炎或房室传导阻滞。结论:狼疮可累及心脏各部分,心脏损害的诊断率有赖于医师的专业知识和警惕性。UCG可及早发现亚临床状态的心瓣膜病和肺动脉高压。狼疮心肌炎者对洋地黄可能过于敏感而易致毒性反应。不明原因的窦性心动过速可能提示病情活动,须给予足量激素。  相似文献   

15.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s a debilitating autoimmune disease affecting nearly 1.5 million pers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3 to 4 times more prevalent among Black and Hispanic females than White females. Those affected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experience multisystemic organ dysfunction such as lupus nephritis, resulting in poor outcomes and significant mortality.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articipant’s life experiences, challenges faced, and influences on health outcome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by Broadway-Duren were consistent with common themes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83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H水平。结果:SLE组血清G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活动期SLE组GH水平显著高于静止期SLE组(P<0.05);83例SLE患者血清GH水平与抗ds-DN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753,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GH水平较正常人高,且与病情活动有关,可将GH作为判断SLE病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GH在SLE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8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抗ds-DNA抗体阳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8(IL-8)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49例SLE患者血清TNF-α、IL-8含量。结果49例SLE患者血清TNF-α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L-8参与SLE疾病过程,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2例SLE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IMT,按照IMT结果将其分为IMT阳性组(1MT≥0.85mm)和IMT阴性组(IMT〈0.85mm);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通过Frost法计算出non-HDL-C,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SLE组呈现出高TG(t’=2.92,P=0.03)、高TC(t’=2.72,P=0.005)、低HDL-C(t=-6.221。P=0.000),且non-HDL-c(t=4.875,P=0.000)值明显升高。②IMT阳性组血清HDL-C及non-HDL-C值明显高于IMT阴性组(P〈0.01)。③SLE患者的IMT与non-HDL-C呈正相关(r=0.426,P=0.000),与HDL-C呈负相关(r=-2.450,P=0.018),其中以non-HDL-C相关性最强。结论高血清non-HDL-C是SLE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指标,血清non-HDL-C检测是评价和预测SLE动脉粥样硬化的可信指标。  相似文献   

19.
唐江涛  王兰兰  刘瑾  陈捷 《华西医学》2005,20(4):661-663
目的:研究CD28^+、CD8^+CD28^+、CD8^+CD28^-淋巴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CD3CD4CD8三标抗体和CD8CD28双标抗体对SLE患者淋巴细胞进行标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3^+CD4^+、CD3^+CD8^+、CD28^+、CD8^+CD28^+和CD8^+CD28^-淋巴细胞的表达.结果:SLE患者外周血CD3^+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倒置(P<0.01),CD3^+CD8^+淋巴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其中以CD8^+CD28^-的T淋巴细胞增加为主(P<0.01),而CD8^+CD28^+淋巴细胞增加不明显(P>0.05),SLE患者外周血CD28^+T淋巴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SLE患者存在明显的T细胞功能失调.CD28^+、CD8^+CD28^+(Tc)、CD8^+CD28^-(Ts)T淋巴细胞在SLE的发病机制和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