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甄玺庭老中医年逾七旬,从事中医工作五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治疗舞蹈病经验,介绍如下: 例一、贺××,女,九岁。1979年4月28日就诊。一月前发病,初起病人易激动,不安宁。继而出现四肢肘膝以下掣纵向内侧不自主运动,状如舞蹈,时有手中持物失落现象。经西医检查,脑电图、血沉、抗“O”试验均属正常范围。舌红少苔,脉弦细。治以平肝熄风兼祛风湿之法。针药并用。处方:生石决5克,钩藤10克,僵蚕10克,白芍10克桂枝5克,牛膝5克,川芎10克,独活10克,甘草5克。针刺:大椎、内关、手三里、阳陵泉。均平补平泻,隔日一次。5月16日痊愈。例二、韩××,男,十一岁。1979年4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1971年~1987年6月用黄芪为主药随证加减治疗乳痛溃口或切口不敛患者20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20例年龄24~40岁,平均32岁。本组均为抗生素治疗及常规处置28天以上不愈者,溃口1×0.6×0.5cm 者4例;1.2×0.7×0.7cm 者11例;1.5×1×1cm 者5例。局部色紫暗或色不变,皮温正常或微热,不痛或隐痛、酸痛或抽痛,流稀薄脓液,色秽,挟有败絮状物质。治疗方法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基本方:黄芪30~60g 当归10g 熟地20g 白芍10g 川芎10g。  相似文献   

3.
例一: 郑××、女、30岁、××商店服务员。 1975年5月27日因感冒二天,发热,微恶风寒,汗出不多,头疼身疼,咳嗽痰少而黄稠,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脉象浮数,前来就诊。实习医生辨证为外感风热,授以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味。处方:连翘10克,竹叶10克,牛蒡子10克,薄荷10克,荆芥、桔梗、甘草各6克,银花15克,芦根20克,山豆根30克。因患者咽喉肿痛加山豆根30克,未经负责医师审查令病人取药服之。患者晚八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两年来,针刺二间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颇为满意,举例如下:孔××,女,65岁。1987年9月10日诊。右肩关节疼痛1年,近2月来,疼痛加剧,夜不能寐,右手不能梳头洗脸,曾服中西药物治疗不效。检查:右侧肩关节外形未  相似文献   

5.
一、病例介绍患者黄××,女,26岁,汉,学生。于1980年5月16日初诊。主诉:四肢不自主的舞蹈样活动,10年内曾发作四次。近十余日,因外感风寒,发烧,全身不适,乏  相似文献   

6.
蒋××,男,12岁,1988年10月10日诊。前天下午在学校剧烈运动后,急饮凉气水二瓶,不久即觉身冷,腹胀,痞满,口淡不欲食。刻诊:脘腹胀满,胀痛,偶得失气后痛稍减,纳呆、泄泻、畏寒、手足不温,舌淡有瘀  相似文献   

7.
3.脾虚泄泻韩××,男,37岁。初诊:1977年11月2日。腹泻一年半,日行三、四次,有时带有粘液,腹胀不适,常有肠鸣,近来夜间亦拉稀便。在××医院乙状结肠镜检查:肠粘膜充血,水肿,未见溃疡及息肉。便检:不消化物;培养:未找到致病菌。舌质暗少苔,脉细略滑。脾胃虚寒,气滞湿阻。治宜健脾渗湿,理气和胃。处方:党参10克、白术10克、山药10克、莲子肉10克,木香6克,砂仁5克,炮姜2.5克,车前子10克,茯苓12克,石榴皮10克。  相似文献   

8.
<正>1.用数字作分层或分组标志时,要注意避免含混不清或数值不连续。例如:共60例患者,10岁者40例,10岁者11例,20岁者9例,应明确整10岁者属于哪一组;10岁与20岁有重叠,前者包含了后者,应予以明确区分。2.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每个数值后单位不能省略。例如:5 cm×8 cm×10 cm,不能写成5×8×10 cm或5×8×10 cm。  相似文献   

9.
妇女阴痒     
陈××,女,29岁,1981年10月16日初诊。月经周期正常,量一般,色暗红,无块,经行时伴腰胀、小腹疼痛,平日带下一般,但外阴经常搔痒,剧时难忍。今经行刚净三天,余无不适。苔薄白,舌淡红,脉细缓。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真菌( )。据以上脉证,拟用利湿、解毒、杀虫之法,药用: 土茯苓30克梹榔10克苦参15克归身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每日水煎服一剂,连服三剂。 1981年10月19日二诊:药已,外阴不痒,但腰仍胀疼,脉舌为上。守上方去苦参之苦寒,加骨碎补15克,琐阳10克,以温肾壮腰,舒筋止痛。药共三剂,每天一剂。 1981年10月28日三诊:外阴不痒,腰痛  相似文献   

10.
半产漏下     
多年来我在临床遇有半产漏下的患者,用旋覆花汤随症加味,每收显效,现选择两例简介如下: 例一:戴××,女,社员,1975年来我处就诊。自诉于去年小产后,阴道出血至今未净。诊脉细数,舌红润苔白,小腹部时有隐痛,下血量虽不多,但终日淋漓不清。其症显属半产后瘀皿结聚,用旋覆花汤治之。处方: 旋覆花(布包)10克、新绛(茜草)12克、青葱10根、生地15克、当归10克、白芍6  相似文献   

11.
例一:孙××,男,47岁,干部,1983年2月15日初诊。病症:该患者脱发已有二年,开始呈椭圆形,4—5处每处大约有30平方厘米,发落处尚残存少许丝之白发,但一触即掉。形瘦神疲,头皮干燥不泽润,唇颧呈青色,低热不退(体温37.9℃左右)五心烦热,纳呆,便溏四肢疲倦,多梦失眠,口干不甚,溲淡黄,无遗精腰困史,耳鸣目眩,舌淡红,少苔,脉细数。治则:舒肝、健脾胃培土。处方:生白术45克、郁金24克、生地黄20克、生山药35克、莲子10克,高丽参10克、麦冬15克、生谷芽25克、黄连6克、干姜3克、甘草10克。服10剂。二诊:低热已退,口中和胃脾开,食欲增,头皮已不甚干  相似文献   

12.
患儿管××,男,4岁。1975年7月10日入院。住院号;75863。神志不清三小时,身体灼热,舌蹇肢厥,腹胀便秘,口燥欲饮。体温40.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200,中性88,淋巴12。肛诊后取脓血便作粪检:白细  相似文献   

13.
例一,王××,女,37岁,干部。1981年4月6日诊。有低血压史10年。3年来,失眠、梦多、烦躁、口燥咽干、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时间稍长即感头晕脑胀、乏力,记忆力明显减退,经期延长,淋沥不断,色红、量少、心悸、怔忡,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量少色黄。查体:消瘦,两颧潮红,血压80/54。舌红无苔。脉细数。证属阴亏血少,心肾不足,冲任不固。方用天王补心丹加减:人参15克,玄参12克,丹参15克,白茯苓12克,麦冬10克,  相似文献   

14.
耳衄治验1例     
鲍××,男,年55岁,于1981年2月14日初诊。自诉:近一月来,左侧耳内出血,点滴渗出,血色鲜红不紫,耳内不痛不痒,伴有头晕、腰痠,手心灼热,舌色淡红少苔,两尺脉数有力,曾在医疗站服过消炎药未效。五官科检查:未见异常血肿等症。既往患过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手术二年余。辨证:属肾阴不足,虚火上冲所致。肾主水,开窍于耳,若肾水亏虚,相火旺盛,血为热逼,而见耳中出血。治以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处方:知母10克、黄柏10克、龟板20克、生熟地各20克,怀牛膝10克、丹皮  相似文献   

15.
一贯煎治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女,49岁。1984年1月11日诊。罹高血压病五年,血压常在180~140/100~90毫米汞柱。症见头晕、目眩、耳鸣,颜面阵发性轰热,胁肋不舒,心烦易怒,腰背困痛,寐差多梦,口干苦,舌质红,苔薄微黄,脉弦数。证属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虚阳上扰。拟方:沙参15克、麦冬10  相似文献   

16.
治愈肠伤寒     
杨××,男,32岁。1989年6月10日诊。住院号:247。患者发热微寒,微汗出,腹痛腹泻,日4~5次黑褐色稀便,无急胀,小便黄,胸闷、恶心,口渴不多饮,热甚时狂躁不安,舌红、苔黄薄滑,脉细数。检查:体温一直波动在39℃上下。两次实验室检查:血色数  相似文献   

17.
药物组成:生川乌20克、生草乌20克、桂枝10克、艾叶10克、丹参30克、川芎15克、伸筋草20克、威灵仙15克。用法:上药水煎,过滤取(?)约500毫升,用纱布蘸药汁,用力擦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3~4次,连用五天为一疗程。洗擦时,药温以60℃左右为宜。唐××,60岁,女。1982年6月26日诊。患类风湿性关节炎10余年。曾用强的松等药治疗达四月之久,效果不佳。现症:四肢小关节肿  相似文献   

18.
姚××,女,46岁。入院日期:1984年3月18日。住院号:00507。病史:患者十天前因双膝关节肿痛在市某医院就诊。处方:苡仁20克、川芎15克、川草乌各6克、羌活15克、独活10克、麻黄9克、防风10克、桂枝12克、苍术12克、当归10克、  相似文献   

19.
右心衰治验     
陈××,女,54岁,患慢性风湿性心脏病10年。因心慌气促,双下肢水肿伴恶寒、发热、口苦,尿赤热少一月,于81年7月就诊。症见:面色暗红,唇干紫暗,张口抬肩,语音低微,不思饮食,寒热往来,恶心,舌质微绀,脉弦滑数,重按无力。心电图检查:“心房扑动,右心衰”。辨证:邪滞少阳,水津不布。立法;和解少阳,温化寒水。主方: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处方:泡参20克,柴胡6克,黄芩9克,  相似文献   

20.
暴盲治验     
郭××,男,30岁。1988年11月10日诊。左眼视力突然下降1天,伴口干苦。查视力右眼1.0,左眼0.1;右眼正常,左眼玻璃体棕红色反光,眼底窥不清,全身检查无异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投清营汤加减:生地黄、丹参、银花各20克,玄参、麦冬各15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