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老年精神分裂症和 Alzheimer病认知功能差异及各自不同病理机制而表现出各异的认知损害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正常老年人(NC)与认知功能相对保存的慢性老年精神分裂症(S1)、认知功能缺损的慢性老年精神分裂症(S2)及Alzheimer病(AD)、S1与S2之间认知和脑萎缩情况的异同,探索慢性分裂症认知功能减退的本质及器质性基础。方法应用一组神经心理测验与头颅CT扫描检测41例NC、19例S1、19例S2及38例AD患者。结果4组样本以认知功能评定成绩好坏依次排序:NC为最好;其次为S1,S2和AD最差。S2的认知损害模式与AD有所不同。脑CT测量显示的脑萎缩程度:AD最重,其后的是顺序为S2,S1,NC。S1与NC相比,存在以颞叶萎缩为主的局灶性损害,S2组脑萎缩较S1组弥漫且严重,但较AD轻。结论提示S2组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因为合并了AD;精神分裂症有可能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障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综述了近年来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是症状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精神分裂症认识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精神分裂症存在着认知障碍。特别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 ,使这种认识达到了高峰。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 ,认知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类症状 ,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样 ,构成了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理学。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是症状吗 ?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 ,症状往往是疾病的表现形式 ,症状的出现是伴随疾病而出现的 ,而认知障碍是在病前就已经存在了。过去的大量研究证明 ,无论是首次发病 ,还是住过医院经过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存在着所谓的认知障碍 ,而且精神分裂症的非病亲属也同…  相似文献   

5.
影响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影响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几方面因素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引起精神病学界的关注。对认知功能的研究首要问题是选择评价认知功能的工具,过去常用WCST测定既往经验的概括、选择性记忆和认知过程的转移能力;用主题统觉测验来评估联想功能;用迷津测验评估个体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用数字划消测验测试患者的注意障碍;用韦氏记忆测验病人的记忆能力。目前认为以精神  相似文献   

7.
影响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影响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几方面因素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不同症状和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分布情况,为后期的针对性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主要临床症状不同分为阴性症状、阳性症状、阴阳性症状共存3组,按照ICD-10分为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未分化型5个亚型.用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CST)和韦克斯勒智力测定(WAIS-R)对认知缺陷进行测评,用自编认知自评量表(WCSS)对认知歪曲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分布在不同亚型之间、不同症状亚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P<0.01).阴性症状亚组的认知缺陷评分显著高于阳性症状亚组和阴阳性症状共存亚组(P <0.05,P<0.01);单纯型和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缺陷评分显著高于偏执型、紧张型和未分化型(P<0.01).认知歪曲评分在阳性症状、阴阳性症状共存亚组显著高于阴性症状亚组,在偏执型、紧张型、未分化型患者中显著高于青春型和单纯型(P<0.01).结论 不同症状和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各异.  相似文献   

9.
哈伯因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哈伯因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智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哈伯因治疗33例与全龟胶囊治疗29例,两组病例于治疗前后均测定胆碱酯酶(ChE)与乙酰胆碱(Ach)浓度。结果:哈伯因组用药前后Ach浓度有显著差异,与全龟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患者智力明显提高。结论:哈伯因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能提高Ach浓度,对改善认知功能有效。  相似文献   

10.
轻度认知障碍和Alzheimer病的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人口老龄化,伴随记忆力减退老年人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早期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反映一种有记忆主诉和客观认知损伤证据但又不能诊断为痴呆的临床状况,MCI患者为老年性痴呆的高危人群,特别是以记忆损害为主的遗忘型MCI常常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AD),因此加强MCI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有望对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WCST在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及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WCST在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介绍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其在精神分裂症患认知障碍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老年脑出血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认知障碍的成因。方法 对68例老年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测定。结合脑CT检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认知障碍的发生与性别无关。但与出血量、出血部位、昏迷时间。卒中次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无伴脑白质异常、脑萎缩及脑室扩大有关。结论 提示积极治疗中风的危险因素。采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Alzheimer病及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Alzheimer病(AD)和老年精神分裂症(SS)患者脑电图(EEG)的各自特点。方法对32例AD患者、24例SS患者及39例正常老人,使用丹麦SEEG—16道脑电图仪,完成EEG检查。结果AD患者EEG异常率87.5%,显著高于SS患者的66.7%和正常老人的28.2%。(X检验,P<0.01)。AD患者、SS患者分别较正常老人慢波活动及α慢波化显著增加(X检验,P<0.01)。AD患者和正常老人2个年龄组的异常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AD患者和正常老人EEG检查结果与CASI量表分之间存有一定关系,但在SS患者中则否。结论AD患者和SS患者的EEG表现出具有不同于正常衰老的变异,且AD和SS在<8.5Hzα波上有明显差异,因而EEG对了解AD患者和SS患者及两个疾病鉴别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与精神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特点及其与阴性、阳性症状间的关系。方法:比较32例未用过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5例正常受试者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成绩,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个位点N2和P3波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WCST中分类完成数偏少,持续错误数和总错误数增加。N2潜伏期和波幅与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阳性症状分呈负相关,而WCST总错误数与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分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中枢信息处理障碍、认知障碍,与阴性、阳性症状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网络功能和面孔情绪认知功能障碍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注意网络测验(ANT)和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对50例未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评估,并与53名正常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ANT:患者组的平均反应时间[(743.0±97.0)ms]长于对照组[(668.9±95.8)ms,P<0.01],定向网络效率[(30.1±30.7)ms]低于对照组[(49.6±21.3)ms,P<0.01].(2)CFET:患者组和对照组的总分[分别为(75.46±13.28)分和(105.64±4.82)分]及对六种基本情绪的认知评分[分别为:喜(18.82±0.52)分和(19.81±0.39)分、怒(15.10±4.63)分和(18.23±1.37)分、悲(12.96±5.11)分和(18.17±1.52)分、惊(13.24±5.03)分和(18.77±1.12)分、怕(5.96±3.99)分和(15.11±2.15)分、厌(9.38±5.47)分和(15.47±2.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Spearman相关分析:患者组ANT正确率与CFET总分呈正相关(r=0.285),ANT平均反应时间与CFET总分(r=-0.302)和对情绪怒的认知评分(r=-0.296)呈负相关,而ANT警觉效率评分与对情绪厌的认知评分(r=0.401)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注意定向功能障碍和广泛的情绪认知缺陷,注意功能与情绪认知总体水平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是以进行性智能减退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以认知功能损害、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下降及神经症状和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是引起老年痴呆最常见病因。轻度认知障碍是正常老化过程与老年性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它向阿尔茨海默病转化的风险很高。神经影像学在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评价、早期诊断、预测向阿尔茨海默病转化的风险及检测治疗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微出血作为脑小血管病的一种影像学标志,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日渐受到关注。目前
临床研究发现微出血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群以及脑血管疾病或神经变性疾病引起认知障碍的患者,进
一步研究认为微出血可能是引起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影响执行功能,其数量与认知障碍
呈正相关。本文对其展开综述,并简要阐述了微出血可能引起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可能为临床治疗
或延缓高危人群的认知衰退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老年精神分裂症(SS)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特点。方法应用丹麦电生理仪及Click短声刺激,测查32例AD、34例SS和40名正常老年人(NC)的BAEP。结果AD组患者波形变异大,绝对潜伏期波Ⅲ、波Ⅳ和波Ⅵ明显延迟,主波绝对波幅波Ⅴ平均波幅分别低于SS组和NC组18%和34%,波Ⅱ、波Ⅳ、波Ⅴ、波Ⅵ和Ⅶ绝对波幅也显著低于SS组和NC组,与N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SS组波Ⅲ、波Ⅵ绝对潜伏期较NC组延迟,绝对波幅波Ⅶ平均波幅低于NC组20%。结论老年精神疾病BAEP异常表现在听神经至桥脑下段之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Alzheimer病(AD)和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SS)在定量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中特点。方法:应用丹麦SEEG-16道脑电地形图仪,对符合DSM-Ⅲ-R诊断标准的32例AD、24例SS和39例正常老人作了BEAM检查。结果:BEAM-EEG图象上AD患者和SS患者均出现低密度带,前者为横行形,后者趋向凹字形。与正常老人相比,AD患者和SS患者BEAM-EEG变化特征是,δ和θ波功率上AD在所有点、SS在主要点均增高,绝大部分脑区增高程度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α波功率下降,AD患者在后颞、前颞、顶区,SS患者在额区、顶区有显著差异。β波功率AD患者在前额、后颞,SS患者在额极、中颞、后颞、枕区增高,且有显著性。结论:AD患者和SS患者的BEAM-EEG具有不同于正常老人的变异,且AD和SS患者在脑区记录点异常分布上明显不同,提示BEAM-EEG对AD患者和SS患者鉴别上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