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沈阳市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情况及饮食习惯和主要食物摄入频率,为探寻饮食相关因素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7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沈阳市某区2所小学2 041名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同时发放饮食习惯及常见食物摄入频率的调查问卷。  结果  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4%和22.1%,男生超重\肥胖率(21.0%, 27.8%)均高于女生(15.8%,16.2%)(χ2值分别为22.45,53.40,P值均<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经常吃早餐、吃饭速度、食欲、是否挑食,以及水果、海产品及罐头食品摄入频率与小学生超重肥胖有关联(χ2值分别为7.67,97.92,229.70,95.88,6.40,6.58,7.96,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吃饭速度慢(OR=0.46,95%CI=0.29~0.69)和吃饭速度正常(OR=0.47,95%CI=0.32~0.69)与小学生超重肥胖呈负相关,食欲好(OR=43.73,95%CI=5.88~325.36)与小学生超重肥胖呈正相关(P值均<0.01)。  结论  沈阳市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且肥胖检出率大于超重率;常见食物摄入情况对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发展的影响较少,但吃饭速度快和食欲好与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17个地市125 818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和问卷调查。结果 河南省中小学生超重检出率17.00%,肥胖检出率17.45%,超重肥胖检出率男生(39.52%)高于女生(28.29%),城区(35.37%)高于郊县(33.73%)(x2值分别为1 560.765,36.600,P值均<0.001),随着学段的升高,超重肥胖检出率呈下降趋势(x趋势2=736.94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0.588,95%CI:0.571~0.604)、郊县(OR=0.891,95%CI:0.866~0.916)和中学(初中OR=0.705,95%CI:0.681~0.729;高中OR=0.656,95%CI:0.633~0.681)是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喝含糖饮料次数(OR=1.070,95%CI:1.008~1.137)、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濮阳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况和影响因素,为更精准地制定防控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濮阳市1个区和2个县的16所学校共4 776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和问卷调查,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2021年濮阳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37.08%,其中超重检出率为17.69%,肥胖检出率为19.39%。男生肥胖检出率(22.96%)和超重肥胖检出率(42.08%)均高于女生(15.65%,3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89,53.55,P值均<0.001);随着学段的升高,肥胖检出率和超重肥胖检出率都呈现下降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女生(OR=0.638,95%CI:0.550~0.740)是中小学生肥胖的保护因素,低学段(小学OR=1.843,95%CI:1.424~2.386;初中OR=1.325,95%CI:1.038~1.691)、过去7 d吃新鲜水果次数每天1次及以上(OR=1.424,95%CI:...  相似文献   

4.
冉敏  彭林丽  何芳  罗凤  杨静薇  王宏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2):1785-1788
了解重庆市某主城区中小学生体型自我评价与实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评价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儿童青少年肥胖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某主城区8所中小学共2 798名学生进行中小学生肥胖相关KAP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该区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2.9%,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27.6%)明显高于女生(17.8%) (X2 =24.210,P<0.01).30.5%的中小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体型,小学生(Kappa=0.418)和中学生(Kappa =0.403)体型自我评价与实际BMI的一致性均较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OR=1.497,95%CI=1.239~1.809)、父亲文化程度高(OR=2.855,95% CI=1.053 ~ 7.741)和家庭经济差(OR=1.827,95%CI=1.340~2.492)是学生低估自我体型的危险因素;中学(OR=1.932,95%CI=1.411 ~ 2.646)、女生(OR=2.558,95%CI=1.854~3.531)、家庭经济状况差(OR=1.967,95%CI=1.131~3.422)、家庭关系差(OR=2.468,95%CI=1.324~4.600)与一般(OR=1.378,95%CI=1.003~ 1.894)是学生自我体型高估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某主城区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且学生对自我体型存在低估或高估,性别和家庭经济状况是可能导致体型评价错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兰州市城区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2—3月对兰州市城关区6所小学36个班级1 507名学龄期儿童进行超重、肥胖及影响因素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兰州市城区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总检出率为28.53%,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93%和14.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205,95%CI:1.716~2.834)、父亲超重肥胖(OR=1.787,95%CI:1.384~2.307)、母亲超重肥胖(OR=1.872,95%CI:1.385~2.530)、饭量中等1~<2碗饭/餐(OR=1.911,95%CI:1.316~2.774)或较大≥2碗饭/餐(OR=3.979,95%CI:1.984~7.981)、在外就餐≥2次/周(OR=1.529,95%CI:1.149~2.035)与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高风险有关,五六年级(OR=0.718,95%CI:0.531~0.972)、新鲜水果摄入≥1次/d(OR=0.676,95%CI:0.48...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国城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选取石家庄、上海、深圳、兰州、武汉5个城市共3896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9.8%,其中超重率为10.6%,肥胖率为9.2%;超重肥胖分布存在年龄、性别、地区差异,男童超重肥胖率(22.8%)高于女童(16.5%)(P0.01)。校正地域和年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超重肥胖危险因素:体力活动不足(OR=4.179,95%CI=3.492~5.002)、男童(OR=1.218,95%CI 1.019~1.456)、不爱吃零食(OR=1.346,95%CI=1.047~1.731);而进食速度一般(OR=0.532,95%CI=0.335~0.845)或进食速度慢(OR=0.352,95%CI=0.211~0.586)、不爱吃肉类食物(OR=0.723,95%CI=0.549~0.952)、饮食结构为荤素搭配(OR=0.556,95%CI=0.324~0.965)有助于降低城市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结论以促进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促进健康饮食习惯为目标的干预策略是预防和干预超重肥胖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杭州市中小学生肥胖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研究, 基于2016-2020年杭州市学校卫生专项调查数据, 最终纳入资料完整的9 213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WS/T 586-2018 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判定学生是否肥胖, 利用SPSS 25.0软件对肥胖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杭州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8.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睡眠不充足(OR=6.507, 95%CI:2.371~17.861, P<0.001)、过去一周每天看视屏时间3~ h(OR=5.666, 95%CI:2.164~14.835, P<0.001)和≥4 h(OR=7.530, 95%CI:2.804~20.221, P<0.001)、过去一周有被家长打骂情况(OR=1.627, 95%CI:1.161~2.280, P=0.005)、过去一周家长经常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而减少运动时间(OR=3.310, 95%CI:1.243~8.819, P=0.017)、年龄16~18岁(OR=0.137, 95%CI...  相似文献   

8.
分析上海市中小学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的行为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上海地区调研资料中9~18岁中小学生11 913名,调查项目包括形态指标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睡眠、饮食、体育锻炼及静态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不同群体学生超重或肥胖的影响.结果 男生每天睡眠时间≥10 h的超重或肥胖检出率(36.7%)高于睡眠不足8h的学生(31.3%)(P<0.01).女生不吃早餐的群体(36.4%)高于天天都吃早餐的群体(17.6%)(P<0.05).小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38.2%)高于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30.8%)(P<0.01).初中每天玩游戏和计算机时间≥2h的学生(28.1%)高于<1h的学生(23.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愿意参加长跑(OR=1.16,95%CI=1.05~ 1.27)、每天看电视时间≥1h(OR=1.22,95%CI=1.05~1.43)的学生群体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较高.女生中吃早餐的学生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下降(OR=0.33,95%CI=0.16~0.67).城区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1h(OR=1.36,95%CI=1.07~ 1.74)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提高,郊区每天睡眠时间≥10 h(OR=2.0,95%CI=1.23 ~ 3.25)的学生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增加.小学生每天玩电子游戏和计算机≥2h(OR=1.45,95%CI=1.01~2.08)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提高.结论 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与睡眠、饮食习惯、锻炼意愿和静态生活方式相关,且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江汉区5所幼儿园共1 120名儿童,按照标准方法测量其身高、体重,并以WHO儿童BMI标准作为超重和肥胖评价标准;采用自拟问卷对儿童及其家庭基本情况、饮食和运动习惯进行调查。结果:1 120名儿童中,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3.2%和11.9%,男童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童(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为巨大儿(OR=1.662,95%CI:1.066~2.590)、进食量多(OR=4.640,95%CI:3.319~6.486)、进食速度快(OR=2.121,95%CI:1.452~3.098)、喜欢吃洋快餐(OR=1.907,95%CI:1.363~2.668)、喜欢吃蛋类(OR=1.518,95%CI:1.115~2.086)等5个因素是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经常吃蔬菜、水果(OR=0.659,95%CI:0.477~0.911)、周末平均户外活动时间≥2 h(OR=0.635,95%CI:0.469~0.858)则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武汉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流行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改善不良饮食和运动习惯可有效地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泸州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现况,分析5-2-1-0模式与小学生超重肥胖的相关性,为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9—10月抽取泸州市主城区4所小学的4~6年级小学生进行体格测量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超重肥胖与5-2-1-0模式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922名小学生,平均年龄(10.46±0.96)岁,男生463(50.2%)人。小学生超重和肥胖共162例,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7.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日均运动时间(OR=0.560)和每周含糖饮料摄入量(OR=2.656)与小学生超重、肥胖有关。结论 泸州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不容乐观,在5-2-1-0模式中运动时间和含糖饮料摄入量与超重、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市自然人群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分析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华南队列前瞻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本研究依托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平台,以2018年7月—2019年12月招募的深圳市18~79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描述不同年龄、性别超重和肥胖的患病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6 025名居民,调查对象超重率32.27%、肥胖率8.37%,超重和肥胖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的趋势(P0.01),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大于女性(P0.01)。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有男性(OR=2.43,95%CI:2.14~2.75)、40岁及以上(40~49岁OR=1.47,95%CI:1.09~1.97;50~59岁OR=1.80,95%CI:1.32~2.46;60岁及以上OR=1.81,95%CI:1.29~2.53)、饮茶(OR=1.38,95%CI:1.23~1.56)、喜食饮料(OR=1.56,95%CI:1.36~1.80)、二手烟暴露(OR=1.23,95%CI:1.06~1.43);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有文化程度高(中学OR=0.58,95%CI:0.48~0.70;大专及以上OR=0.46,95%CI:0.37~0.57)、未婚(OR=0.62,95%CI:0.48~0.80)。结论深圳市自然人群超重患病率较10年前明显升高,性别、高年龄、饮茶、喜食饮料、二手烟暴露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高文化程度、未婚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吉林省小学生血压偏高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范围内选取46所小学的4~6年级学生11 375人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调查学生血压偏高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年级小学生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中血压偏高者占总调查人数的16.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六年级(OR=1.293,95%CI:1.142~1.463)、农村居住(OR=1.474,95%CI:1.328~1.637)、超重(OR=1.550,95%CI:1.341~1.791)、肥胖(OR=2.577,95%CI:2.301~2.885)、隔代家庭生活(OR=1.309,95%CI:1.072~1.599)、不规律早餐习惯(有时OR=1.157,95%CI:1.022~1.310)是吉林省高年级小学生血压偏高的危险因素,轻度消瘦(OR=0.566,95%CI:0.377~0.851)、大家庭生活方式(OR=0.828,95%CI:0.737~0.931)为吉林省小学生血压偏高的保护因素。结论吉林省小学生血压偏高率较高,建议社会、学校及家长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防控策略,逐步降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  相似文献   

13.
分析2~6岁儿童超重肥胖与生命早期因素的关系,为预防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在广州市抽取1个社区的所有托幼园所922名儿童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与生命早期因素的关系.结果 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3.4%,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16.1%)高于女童(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P<0.05).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在大于胎龄儿、剖宫产、出生后6月内人工喂养、母亲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超重或肥胖、母亲孕期体重增重过多组内较高(P值均<0.01).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于胎龄儿(OR=2.62,95%CI=1.42~4.82)、剖宫产(OR=1.59,95%CI=1.08~2.36)、出生后6月内人工喂养(OR=2.00,95%CI=1.19~3.37);母亲孕前超重或肥胖(OR=1.97,95%CI=1.08~3.58)和母亲孕期增重过多(OR=2.07,95%CI=1.26~3.39)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呈正相关(P值均<0.05);母亲孕前消瘦(OR=0.51,95%CI=0.29~0.88)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呈负相关(P<0.05).结论 该社区2~6岁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与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出生后6月内喂养方式、母亲孕前BMI和母亲孕期增重等生命早期因素相关,积极有效的早期干预可预防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山西省小学高年级学生周末屏幕时间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山西省117个县区各随机抽取一所小学,分别从四、五年级中随机抽取男、女学生各30名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电子问卷调查学生周末屏幕时间情况。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山西省四、五年级小学生周末屏幕时间时长每天为1.92 h(娱乐性为1.66 h,学习性为0.26 h),屏幕时间过长发生率为41.3%。性别、超重肥胖、近视、周末体育锻炼、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父母学历会对高年级小学生屏幕时间产生影响。女生屏幕时间过长发生率低于男生(OR=0.734,95%CI:0.684~0.787)。超重肥胖学生屏幕时间过长发生率高于非超重肥胖学生(OR=1.179,95%CI:1.088~1.278)。周末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屏幕时间过长发生率高于周末有体育锻炼的学生(OR=1.136,95%CI:1.058~1.220)。未近视学生的屏幕时间过长发生率高于近视学生(OR=1.143,95%CI:1.065~1.227)。相对于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元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为2...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城区7~13岁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水平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齐齐哈尔市城区2 403名7~13岁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学生调查问卷"收集学生超重与肥胖相关行为及因素。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采用SAS 9.3软件进行t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分析的有效人数为2 380人。男生超重率为10.6%,肥胖率为17.2%;女生超重率为10.4%,肥胖率为12.6%。男生、女生体质指数(BMI)的P85、P95均表现为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且各年龄组男生、女生BMI的P85、P95均高于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标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的超重肥胖率较高(OR=3.16,95%CI:1.97~5.06),家庭作业时间(OR=2.08,95%CI:1.52~2.84)与视屏时间长(OR=4.90,95%CI:2.62~9.18)是超重或肥胖的危险因素;睡眠时间长(OR=0.48,95%CI:0.32~0.72)、早餐情况较好(OR=0.65,95%CI:0.52~0.81)、体育锻炼时间较长(OR=0.51,95%CI:0.32~0.82)、长跑锻炼意愿较强(OR=0.59,95%CI:0.41~0.85)、父母对课余时间体育活动持支持态度(OR=0.61,95%CI:0.46~0.82)以及父母参与体育活动意愿较高(OR=0.69,95%CI:0.52~0.91)是保护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齐齐哈尔市小学生超重、肥胖形势严峻,主要受个人饮食习惯、生活行为、学业负担、体育锻炼情况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应适当地增加课外体育活动课程,家长应重视对儿童身心的教育,使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吉林省大学生超重肥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吉林省5所大学共2 216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全部学生中有686人被检测为超重肥胖,检出率为31%。男生的检出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9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01,OR=0.52)。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及视屏时间对检出率造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制定专门对策,以改善大学生超重肥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出生体重及分娩方式对小学生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影响,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依据。  方法  依托广州市中小学生常规体检,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所小学3 361名学生,对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分娩方式、出生体重与学生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关系。应用相乘交互项和Delta法探讨交互作用。  结果  广州市小学生的超重肥胖率为21.33%,腹型肥胖率为12.08%。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与顺产的学生相比,经剖宫产者的超重肥胖风险增加了44%(OR=1.44,95%CI=1.16~1.80);高出生体重的学生超重肥胖风险较正常体重者增加62%(OR=1.62,95%CI=1.09~2.42)。调整多因素后,未观察到出生体重和出生方式与学生腹型肥胖之间的关联性(P值均>0.05)。经剖宫产出生与父母肥胖对学生的超重肥胖(RERI=0.33,95%CI=0.02~0.65)和腹型肥胖(RERI=0.39,95%CI=0.12~0.65)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结论  剖宫产及高出生体重与小学生超重肥胖风险增高有关联。剖宫产出生方式与父母肥胖可能协同促进儿童肥胖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郑州市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郑州市成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18岁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包括基本信息和行为危险因素;体格检查包括身高和体重的测量等。使用SAS 9.1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6399例,有效回收率为99.87%。调查对象超重/肥胖率为55.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766,95%CI:1.529~2.040)、年龄在30~44岁(OR=1.794,95%CI:1.456~2.211)、年龄在45~59岁(OR=2.090,95%CI:1.693~2.580)、年龄≥60岁(OR=1.908,95%CI:1.520~2.394)、已婚/同居(OR=2.076,95%CI:1.642~2.624)、离异/丧偶/分居(OR=1.794,95%CI:1.226~2.626)、每天吸烟(OR=1.310,95%CI:1.079~1.590)、饮酒(OR=1.471,95%CI:1.275~1.698)是郑州市居民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OR=0.807,95%CI:0.695~0.937)、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OR=0.629,95%CI:0.531~0.746)是保护因素。结论郑州市成年人超重/肥胖广泛流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和饮酒情况是该地区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风险与其生命早期因素以及父母体重的关联,为防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6月1—30日,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呼和浩特市抽取5 370名中小学生,使用问卷调查收集信息,并就父母体质量指数(BMI)和儿童青少年生命早期因素对其超重肥胖影响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为32.2%,男生超重肥胖率为37.8%,高于女生的26.1%(χ2=84.5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父亲超重(OR=1.52,95%CI=1.30~1.77)、仅母亲超重(OR=1.61,95%CI=1.31~1.97)、父母均超重(OR=2.42,95%CI=2.03~2.87)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风险较高(P值均<0.01)。高出生体重(OR=1.29,95%CI=1.08~1.55),剖宫产(OR=1.32,95%CI=1.17~1.48),母亲孕期增重过多(OR=1.24,95%CI=1.06~1.46)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风险较高(P值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和铁西区≥60岁人群血脂异常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于2021年7—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沈阳市两城区3 810名≥6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调查血脂异常患病现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 582人完成了相关调查,有效率为94.0%。沈阳市两城区老年人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0.4%,女性(44.0%)高于男性(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81,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54,95%CI=1.34~1.78)、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OR=1.69,95%CI=1.03~2.77)、高血压(OR=1.22,95%CI=1.06~1.40)、肥胖(OR=1.25,95%CI=1.01~1.54)和糖尿病(OR=1.59,95%CI=1.36~1.86)为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沈阳市大东区和铁西区老年人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关注女性、文化程度高者、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