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正式名称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简称新冠肺炎。新冠肺炎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管理。随着防控力量的加强,已有大批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治愈出院,瘥后防复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工作的重点亦将逐步转移到新冠肺炎康复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所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爆发以来,张志明教授被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任命为COVID-19中医防治组组长,全程跟进甘肃省COVID-19的治疗工作,并根据甘肃省COVID-19的形势和发病特点,在疫情的防控过程中极力推荐和支持中医药的使用,在保证甘肃省所有COVID-19患者"一人一方"的中医治疗策略前提下,中西医并重,各取所长,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明洁  张秀琢  杨骏 《中国针灸》2020,(10):1035-1036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本病传染性强、人传人,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安徽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省级定点医院,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15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其中7例采用艾灸辅助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严重,中西医在其防治领域各有所长。疫区隔离区内患者多,中医个体化诊疗程度较低。因此利用手机和互联网开展简约远程中医诊疗,更有利于患者的及时救治和疫情控制。  相似文献   

5.
由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大型传染性疾病在2020年2月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COVID-19疫情期间,由于口腔诊疗的特殊性,在治疗操作中产生的液滴及气溶胶作为传播载体加大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交叉感染风险,故本文在SARS-CoV-2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点...  相似文献   

6.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的爆发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指导COVID-19诊疗工作。通过对我国COVID-19的国内疫情发展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阐述中医药对COVID-19的防治理念。甘肃省注重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抗击疫情方面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探讨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中,如何更好地应用单味中药、中成药、复方汤剂救治患者,以期更好发挥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该传染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化学药、中药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没有疫苗及特效药的背景下,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或聚集地发掘整理具有抗新型冠状病毒潜力的民族民间秘方、验方,探讨抗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民族药意义重大。文章挖掘整理部分防治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民族药材及民族民间秘验方,探讨如何挖掘整理抗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民族民间秘方与验方,以期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民族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施春阳  林彤  王文清  方建国 《中草药》2020,51(8):2055-2064
金叶败毒颗粒是同济医院原研的临床常用中药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急性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肺炎等上焦热毒证。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金叶败毒颗粒取得了一定的预防与治疗效果,被多省列入COVID-19防控药品。综述金叶败毒颗粒的处方来源、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现状,并讨论该复方制剂防治COVID-19的可能机制,为其后续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研究思路与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指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该疾病传染性较强,人群普遍易感。COVID-19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同时也存在气溶胶感染的可能性。目前COVID-19疫情已迅速传播至世界各地,但是临床上对于COVID-19的治疗并无确切的特效药。在疫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推出了一系列诊疗方案,从《COVID-19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开始纳入了中医治疗方案。从《COVID-19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开始加入了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该文就《COVID-19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推荐的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及醒脑静注射液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并对这些中药注射剂在治疗COVID-19中可能起到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期为中药注射剂在COVID-19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自2019年12月以来,以我国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以人群集散辐射传播为特点,全国各地病例陆续出现增加。疫情发源地罹患患者早期以身热不扬、干咳气促、身楚乏力为主要症状,以脉濡缓、舌苔厚腻、胸部X线检查显示炎性反应性改变为特征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性肺炎为主的新型传染病。疫情传入地的患者早期症状由于地域的不同,有所差异。各地传统中医、现代医学先后集体或个人出台了相关诊疗方法和建议方案。作为现代中医,按照习近平主席:“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和“中西并重”的指示精神。为规范这一新型传染病“瘟疫”的认知和诊疗,综合相关资料,根据疫情演变规律,结合个人经验与体会,特此探讨COVID-19感染性肺炎的诊疗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是一种具有广泛传染、较强致病性的外感疫病,对公众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2]。由于病邪侵入人体后传变迅速,疫毒易于弥漫三焦、充斥表里转为危重症,处于危重症时现代医学目前只能对症支持治疗,为恢复危重症患者脏器机能、改善危重症状,配合中医药辨证施治值得深入思考。现以中医整体辨证的视角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危重病症辨证梳理,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我国以最快的响应速度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并明确指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使中医药尽早、尽快参与其中,积极发挥其作用。本研究从中药临床药学的角度,以国家及各省区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及诊疗方案为切入点,分析中药临床药师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提出中药临床药师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观点,以期能为壮大中医药参与传染性疾病队伍,完善中医药多力量参与公共卫生突发事的体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不只是对人们的躯体造成伤害,同时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伤害,国家卫健委及各省市级单位高度重视疫情之下的各类心理问题.通过文献回顾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各类人群包括确诊人群、疑似人群、密切接触隔离人群、一线医务工作者、老年人、青少年儿童及孕产妇等,均会不同程度产生各类心理问题,总结发现各类人...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位在肺,病机特点主要与"寒、湿、毒"有关。本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卫健委颁发的诊疗方案及一线专家的临床资料,从中医疫病角度探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及发病影响因素。并论述其在眼部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随中央指导组抵达武汉,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全程而深入地推动了中医药在救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显著作用。文章中张院士就武汉疫情发展形势、中医在该战役中发挥的作用、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机制和应急体系建设等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相似文献   

17.
Since the outbreak of the new coronavirus epidemic, novel coronavirus has infected nearly 100,000 people in more than 110 countries. How to face this new coronavirus epidemic outbreak is an important issu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epidemiology;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of an infection can be thought of as the expected number of cases directly generated by one case in a population where all individuals are susceptible to infection. Epidemiology dynamics is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a susceptibility-infection-recovery epidemic model. Researchers analyzed the epidemiological benefits of different transmission rat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ective strategy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epidemic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is review, the early use of TCM for light and ordinary patients, can rapidly improve symptoms,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days and reduce severe cases transformed from light and normal. Many TCM formulas and products have wide application in treating infectious and non-infectious diseases. The TCM theoretical system of treating epidemic diseases with TCM and the treatment scheme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ve proved their effectiveness in clinical practice. TCM can cure COVID-19 pneumonia, and also shows that the role of TCM in blocking the progress of COVID-19 pneumonia.  相似文献   

18.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组诊治新冠肺炎患者66例,表现以发热但热势不高,胸闷,乏力以及纳差,大便稀溏等为主,其病机是"湿郁"为基本病机,具有一定地域特点。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三因制宜"理论,充分运用广东地产药材,全程参与新冠肺炎防治,以期为中医防治新冠肺炎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应对疫病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回顾中医学关于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的相关记载,总结其对外感热病中具有传染性特点的疫病病因、病机、传变及治疗的认识;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时间及主要临床表现,提出其属中医学“瘟疫”范畴,病位在肺,病因为感受“冬温之毒”,从口鼻而入,侵袭肺络;结合各地诊疗方案提出的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研究,指出疫毒袭肺、邪热壅肺、毒热闭肺为其核心病机;分析中药连花清瘟理论组方特点及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佐证其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曲靖地区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形成曲靖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辨治方案。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至2月27日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出院的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资料,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中医证候、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者平均年龄(28±11.83)岁,男性46.15%,女性53.85%;病情轻型1例(8%),普通型10例(77%),重型2例(15%);首发症状:咳嗽3例(23%),发热1例(8%),发热伴咳嗽6例(46%),发热伴咽痛1例(8%),无症状2例(15%);中医证候肺脾气虚6例(46%),湿热郁肺5例(39%),疫毒闭肺2例(1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的咳嗽、胸闷、咽痛等症状消失,临床治愈12例(92.3%)。结论:中西医结合诊疗新冠肺炎可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