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手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相关组织学改变,探讨PBC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可能原理及机制。方法取30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6只),三叉神经痛+PBC术组(24只)。分别于PBC术治疗1 d、7 d、14 d后及28 d后进行三叉神经节神经组织HE染色、光镜及电镜观察,并测量神经细胞直径。结果正常三叉神经节细胞胞核呈深蓝色、胞质呈紫蓝色,周围主要是中小细胞,中央主要是大细胞,且周边细胞较中央细胞排列紧密。PBC术治疗1 d后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及纤维改变不明显,术后7 d、14 d,随时间延长逐渐出现轴突损伤和脱髓鞘,其中通过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纤维损伤最为明显,而术后28 d神经纤维损伤及脱髓鞘逐渐恢复正常。PBC术治疗后1 d、7 d、14 d及28 d的神经细胞实际直径均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PBC术治疗家兔三叉神经痛,术后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轴突损伤及脱髓鞘改变,为PBC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后续分子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Dyna-CT在穿刺卵圆孔,确定球囊位置及形态,进而辅助经皮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经皮微球囊压迫术中使用Dyna-CT进行三维重建治疗20例三叉神经痛的病例资料,在穿刺时确定穿刺针与卵圆孔的关系及角度,在压迫时确定球囊的位置、形态,测定体积,并进行随访.结果 穿刺针在正位与中线成角15.17°~35.48°,平均25.28°,侧位与Reid基线成角37.46°~ 53.18°,平均46.09°.球囊的体积为568.2 ~891.4 mm3,平均766.1 mm3.20例术后症状均完全缓解,4例出现咬肌无力合并面部轻度痛觉减退.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3.3个月,所有病例无复发,术后并发症消失.结论 Dyna-CT辅助经皮微球囊压迫术能够不依赖患者体位,方便地观察卵圆孔,确定穿刺方向,准确地对穿刺针方向及深度进行调整,立体全面地观察及测定穿刺针的角度、球囊的位置、形态和容量,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唤醒麻醉技术于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PMC)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3例我院2018年7月经PMC治疗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例。应用术中唤醒麻醉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受试者疼痛的缓解程度指导术者对球囊的大小及压迫时间加以调整。术后对相应病例跟踪回访1月,并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3例病例,术中球囊压迫的平均时间为3分钟,球囊造影剂充盈量平均为0.5ml;手术效果满意,未出现角膜溃疡、角膜反射减弱及咀嚼肌瘫痪;术后随访1月,3例病例患侧疼痛未再出现,颜面部麻木程度较前明显缓解。结论于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中应用唤醒麻醉技术是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技术手段,能保证手术的疗效、减少可能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正>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由Mulla和Lichtor于1978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并于1983年发表[1]。这项技术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由于其他技术失败而不能控制的三叉神经痛。近年来,由于这项技术的易操作性及其安全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三叉神经痛的治疗[2]。本文将介绍我们施行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的一些经验,并回顾相关文献,针对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接诊的15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老年患者,采取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采取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A组)治疗80例,采取微血管减压术(B组)治疗7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麻醉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在DSA引导下行经皮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并有效随访的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对性别、年龄、病程、患侧、球囊形态、面部麻木程度、疼痛复发和疗效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疼痛即刻缓解率100%。随访期间9例疼痛复发,短期复发率18.0%;治愈44例,治愈率88.0%;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2例,有效率96.0%。患者年龄、性别、患侧、病程、球囊形态与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部麻木程度、疼痛复发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引导下经皮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创、有效。术后面部麻木程度≤Ⅱ分和疼痛复发是影响临床疗效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C-臂引导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三叉神经痛病例资料,均采用C-臂引导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结果 145例病人术后疼痛完全缓解,总有效率为96.7%;疼痛缓解不明显或无效5例(3.3%);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4个月,疼痛复发14例(9.33%)。结论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高危、各种手段治疗后复发的病人,C-臂引导穿刺可提高成功率,使手术更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锥-基底动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锥-基底动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椎动脉直接压迫9例,基底动脉直接压迫5例;同时伴其他小血管压迫,包括小脑上动脉8例、小脑前下动脉3例和静脉3例。压迫点位于三叉神经脑池段9例,位于入髓区(root entry zone,REZ)5例。结果术后症状即刻完全缓解11例,明显缓解3例。随访3~32个月,仅1例病人术后出现面部麻木,其他未见复发和严重并发症。结论遵循恰当的手术策略,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椎-基底动脉压迫所致三叉神经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采用PBC治疗TN病例资料,其中原发性TN 107例,继发性TN 27例。分析总结术后疗效、并发症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0~45个月,平均24个月,原发性TN总体有效率95.3%,无效率4.7%,复发率8.8%;继发性TN总体有效率92.6%,无效率7.4%,复发率12%。结论 PBC术治疗TN临床效果确切,复发较少,是TN有效治疗方法,适应证广,适合不同类型T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PBC)治疗药物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7-10—2018-09采用PBC治疗的59例药物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本组有效率98.3%,术后患者的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术后住院3~7d,平均4.8 d,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PBC是药物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尤其对于高龄患者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三叉神经周围支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介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应用CT引导下三叉神经周围支射频术联合阿霉素介入治疗的10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疼痛强度: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以VAS评分降低作为疗效评价标准:优,降低≥75%;良,降低50%~74%;差,降低<50%。结果 103例中,疗效优97 例,良3例,差3例;优良率为97%。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三叉神经周围支射频术联合阿霉素介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止痛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CT定位卵圆孔在射频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应用。方法对155例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反戴立体定向仪CT定位对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术。结果 151例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有效率97.4%,并发症12例。结论 CT立体定向技术为定位穿刺靶点提供了客观依据,避免了穿刺的盲目性,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状窦后人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的76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76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743例治愈,17例有效,9例无效,无手术死亡.随访6-180个月.46例复发,其中9例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 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术中创伤小,复发率低,可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无框架立体定向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系统引导下,对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行经前入路卵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术中电刺激验证靶点,而后进行靶点射频热凝治疗。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随访6~36个月,疼痛完全消失29例,疼痛减轻1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8例,咀嚼力减弱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无框架立体定向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明显减少盲穿过程因深度或方向掌握不当产生的并发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CT引导下温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T定位经皮穿刺卵圆孔的精确性与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评价。方法采用CT平行于中颅窝底的轴位及平行于穿刺针的冠状位薄层扫描,显示卵圆孔和穿刺针,确定二者的位置关系。结果共治疗三叉神经痛115例。随访3~36个月,平均6个月。恢复优良者95例(82.6%),良好20例(17.4%)。除面部有短时不同程度的感觉减退外,无其他严重、永久并发症。结论CT定位穿刺卵圆孔成功率高,解剖定位准确,操作安全,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复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可行性、相关标准、疗效.方法 选择自1995年1月至2006年2月接受初次伽玛刀(GK1)治疗的277例TN患者.靶点选择三叉神经感觉根近桥脑处,中心剂量为70~80 Gy;对其中23例无效和15例复发者行第二次伽玛刀(GK2)治疗,中心剂最为65~80 Gy,50%等剂量线限定靶点,33例仍将三叉神经感觉根近桥脑处作为靶点,5例采用双靶点治疗.结果 (1)GK2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GK2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得到满意的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12~108个月(平均55个月),出现疼痛缓解时间为1~180 d(平均120d).(2)治疗有效率:GK1治疗后有效率为91.7%(254/277);GK2治疗后为84.2%(32/38),其中GK1治疗后23例无效者和15例复发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9%(17/23)和100%(15/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3)并发症:GK1治疗后发生面部麻木或麻痹30例(10.8%),GK2治疗后新发生8例,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1%.结论 伽玛刀是治疗TN安全有效的方法,严重副反应少.初次治疗后无效或复发者再次行伽玛刀治疗仍然有效,且复发者效果好于无效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CT与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8-02-2013-01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三叉神经疼痛病人15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CT组(78例)和DSA组(78例),观察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结果 CT组穿刺成功率98.7%,平均操作时间(55.4±1.2)min;DSA组的穿刺成功率89.7%,平均操作时间(24.6±13)min,2组平均操作时间和成功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采用DSA引导快速便捷,CT引导成功率更高,尤其对于卵圆孔及颅底解剖变异的病例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使用CT和神经电生理定位引导射频热凝术穿刺半月神经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人取仰卧位或坐卧位,采用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在CT颅底薄层扫描(行三维重建)引导下穿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并通过神经电生理电刺激确定电极针裸露段的准确位置,温控射频对靶点进行毁损,然后在麦氏囊内注射甘油0.3 ml.结果均一次性穿刺进入卵圆孔,定位准确,在热凝毁损不同三叉神经感觉分支时未损伤其他脑神经.疼痛即刻消失,仅术区面部遗有麻木感,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颅底CT薄层扫描配合神经电生理定位,提高了卵圆孔穿刺的成功率和精确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桥脑旁三叉神经微血管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与桥脑旁微血管的临床解剖关系。方法:总结比较30例尸检与60例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三叉神经与桥脑旁微血管的关系,共可分为五型:无接触、接触、压迫、粘连包绕和贯穿型。结果:尸检和手术中所见的微血管与三叉神经关系有明显区别。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病人组血管压迫神经者100%,尸检组仅45%。结论:血管压迫因素是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及神经内镜在判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4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手术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TA检查,术中垫入隔片前置入30°神经内镜行多角度观察. 结果 本组患者MRTA阳性率为77.6%(38/49),MRTA检测为阳性者在术中均得到证实,无一例假阳性.4例术中无法判别可疑血管是否为责任血管者应用神经内镜予以了明确.49例患者中术后47例(95.9%)疼痛消失,1例(2.0%)疼痛减轻,总有效率为97.9%. 结论 MRTA及神经内镜技术有助于判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MRTA) and neuroendoscope in determining the etiology of 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 Methods Forty-nine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 performed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were chosen; their clinical data, imaging data and operative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preoperative MRTA; and before placing intraoperative Teflon, 30° neuroendoscope was applied for multi-angle exploration. Results Positive rate reached 77.6% under MRTA. All patients with positive results under MRTA were confirmed, without a false-positive. Neuroendoscope help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uspect vessels were the offending vessels in 4 patien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49 patients was 97.9%; pain disappeared in 47 patients (95.9%) and pain relieved in 1 (2.0%).Conclusion MRTA and neuroendoscope can help to determine the etiology of 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 and improv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V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