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昊  叶迅  赵元立 《中国卒中杂志》2016,11(11):1000-1002
目的分析快速成型技术即3D打印辅助医学影像技术在神经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探索教学新方法。方法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对神经外科低年级研究生进行典型病例的教学;使用3D打印辅助医学影像技术进行二次教学。使用现场提问、调查问卷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新方法的反映。结果学生普遍认为两种技术结合后,对疾病的感觉理解、空间认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当前3D打印技术存在的问题,如打印时间长、不能完全模拟病变等,是限制学生认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障碍。结论在神经外科研究生教学领域,3D打印辅助医学影像技术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教学方法,随着3D打印技术的提高,这种优势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3D打印技术作为新型制造技术,在医学领域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于各个专科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3D打印技术高精度、个体化制作等优势使其能够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本文简述了3D打印技术的生产过程和原理,分析其在神经外科领域各个亚专科应用的作用及意义,指出其目前还存在的不足。相信在技术发展、制度完善的前提下,该技术将给神经外科领域带来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3.
3D打印技术是以三维数学模型数据为基础,通过逐层叠加成实体模型的一种新型辅助 技术。脑血管病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难度大、个体化治疗要求高。随着3D打印材料及技术的发 展,3D打印技术在脑血管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目前主要应用于制作脑动脉瘤、动静脉 畸形、脑动脉狭窄的血管模型,临床上可协助医师模拟培训、制订手术计划、指导手术操作,提高手 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未来可利用3D打印技术联合人造干细胞培养血管生物支架,为脑血管病治 疗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脑膜瘤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手术治疗的脑膜瘤10例,其中大脑凸面脑膜瘤7例、大脑镰旁脑膜瘤3例;将病人颅脑CT或MRI薄层扫描所得二维影像资料以DICOM格式刻盘存档,作为脑膜瘤原始数据,应用Mimics17.0软件重建出三维图像,最后通过3D打印出3D导板。术前将3D打印导板置于术区进行肿瘤定位。结果 10例均成功设计并打印出个体化3D打印导板,术前可辅助准确定位。肿瘤均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术后未出现明显血肿、脑水肿及神经症状。结论 3D打印技术可用于脑膜瘤术前精准定位,优化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颅脑CTA的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9月夹闭术治疗45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依据颅脑CTA数据构建颅内动脉瘤3D打印模型,根据3D模型制定手术方案。结果 3D打印技术测量动脉瘤长度、宽度以及厚度与CTA无明显差异(P>0.05)。45例动脉瘤均完全夹闭。术后6个月GOS评分5分29例,4分10例,3分5例,2分1例。结论 对于颅内动脉瘤,基于颅脑CTA的3D打印模型可还原瘤体及其周围血管毗邻关系,不仅有利于术前医患交流,且能够更为直接的掌握病情并制定显微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3D打印技术是以三维数学模型数据为基础,通过逐层叠加成实体模型的一种新型辅助
技术。脑血管病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难度大、个体化治疗要求高。随着3D打印材料及技术的发
展,3D打印技术在脑血管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目前主要应用于制作脑动脉瘤、动静脉
畸形、脑动脉狭窄的血管模型,临床上可协助医师模拟培训、制订手术计划、指导手术操作,提高手
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未来可利用3D打印技术联合人造干细胞培养血管生物支架,为脑血管病治
疗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桥脑小脑角(CPA)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的16例CPA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中,肿瘤全切除8例,近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无脑积水、脑脊液漏及明显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术后病理示听神经鞘瘤14例,脑膜瘤1例,三叉神经鞘瘤1例。1例失访,其余15例数半年复查MR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3D打印技术能够完整呈现CPA结构、肿瘤形态及周围组织,充分模拟手术过程,能够提高CPA肿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联合3D打印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01—2021-04收治的应用3D打印技术治疗的83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其中辅助使用颅内压监测43例,单纯使用3D打印技术40例。分析2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GO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脑疝、二次开颅手术、颅内感染、肾功能损伤)。结果 颅内压监测联合3D打印组GOS分级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4例,Ⅳ级22例,Ⅴ级11例,其中恢复良好(Ⅳ级+Ⅴ级)33例,良好率76.7%。3D打印组GOS分级Ⅰ级4例,Ⅱ级6例,Ⅲ级14例,Ⅳ级10例,Ⅴ级6例,其中恢复良好16例,良好率40.0%,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监测联合3D打印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3D打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压监测是3D打印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辅助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3D打印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发展迅猛,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生物3D打印是3D打印的一个分支,目前正在国内外掀起新一轮研究热潮。本视频对生物3D打印作一个简要介绍。一、什么是生物3D打印生物3D打印是基于"增材制造"的原理,以特制生物"打印机"为手段,以加工活性材料包括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材料等为主要内容,以重建人体组织和器官为目标的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型再生医  相似文献   

10.
生物3D打印技术结合临床医学需求的研究趋势愈加明显,尤其在神经外科脑肿瘤、颅骨修补、神经和血管方面的研究日渐增多,但目前还未真正运用到临床。随着生物材料以及细胞技术等的不断发展,生物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中的应用将会取得突破进展。本文通过回顾目前国内外生物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中的临床应用和前沿研究,总结生物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未来应用的发展趋势,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01—2021-01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6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接受3D打印技术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统计围术期指标及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26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3D打印技术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完全栓塞率88.93%,并发症发生率为3.82%,术后1 a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6.67%。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动脉瘤直径(OR=8.399)、NF-κB(OR=5.083)、p73(OR=0.518)、术前Hunt-Hess分级(OR=7.165)是3D打印技术辅助颅内动脉栓塞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上述4项影响因素构建的预后不良列线图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6(95%CI:0.934~0.99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7%、91.3%。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颅内动脉栓塞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涉及NF-κB、p73、动脉瘤直径、术前Hunt-Hess分级等,依...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脊柱脊髓肿瘤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3D打印辅助手术治疗的9例复杂脊柱脊髓肿瘤病例资料.结果 术前3D打印脊柱脊髓肿瘤模型清晰准确显示肿瘤位置和形态,及其毗邻血管和椎体的空间结构和关系.6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3D打印技术在脊柱神经外科手术中可有效辅助...  相似文献   

13.
正3D打印技术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最后生成三维实体,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一项新技术[1]。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材料工程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开始应用到医疗实践中。本研究通过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的实体模型,加强与患者沟通及指导AVM治疗,现介绍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取2016年2月至5月于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  相似文献   

14.
背景:喷墨打印技术是将墨滴喷射到接受体形成图像或文字的非接触性打印技术。 目的:总结并讨论喷墨打印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运用。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5/2010)和PubMed数据库(1995/2010),检索词分别为“喷墨打印技术,细胞打印,生物材料,细胞因子”和“inkjet printing,cell printing,biomaterial,cytokine,organ printing”。共检索到352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5篇文章。从喷墨打印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运用2个方面进行总结,对喷墨打印技术在细胞打印、生物支架材料打印、细胞活性因子打印及细胞-生物支架材料同步打印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结果和结论:喷墨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工程技术,在组织与器官打印研究中有广泛的运用前景。该技术可以打印多种细胞,打印后的细胞能够存活和保持原有生物学活性,而且喷墨打印技术通过打印水凝胶支架材料,构建具有良好的三维结构的3D水凝胶支架。此外,运用喷墨打印技术可以打印细胞活性因子,并保持其生物学活性。通过同步打印细胞和生物支架材料,喷墨打印技术有望构建3D细胞-生物支架材料复合的仿生组织和器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在耳前颞下锁孔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岩斜区肿瘤病人,应用3D打印模型,还原岩斜区肿瘤组织与毗邻的重要血管。根据3D打印模型,测量岩骨磨除范围,制定最佳手术方案。结果术中结合3D打印模型可直观显示肿瘤对岩骨的破坏情况及术中岩骨需磨除范围。8例脑膜瘤均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神经鞘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行部分切除。平均随访1.5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3D打印技术可与影像资料结合,为神经外科手术,特别是颅底肿瘤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下制作手术穿刺导板在脑出血微创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03-2019-06救治的70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实验组35例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手术穿刺导板辅助下行血肿穿刺术,对照组35例通过CT引导下行血肿穿刺术.结果 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实验组脑内血肿穿刺精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3D打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在神经外科教学、科研、疑难病例诊断、复杂手术指导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阐述3D打印技术及其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8.
3D生物打印作为新型生物制造技术在高分辨率生物三维结构制造方面具备独有的优势。过去10年间,该技术在器官和疾病模型的建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肿瘤体外模型研究通常为2D平面培养模型,细胞缺乏肿瘤微环境滋养,实验结果存在一定偏差。3D生物打印技术通过精确重塑肿瘤的异质性和肿瘤微环境的多样性,在癌症的发生、细胞增殖、转移及药物反应等研究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对3D生物打印技术在神经系统肿瘤实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手术导板在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穿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采用CT引导下脑内血肿穿刺术(对照组),78例采用3D打印手术导板辅助脑内血肿穿刺术(观察组)。结果 术后复查CT发现观察组血肿穿刺准确率(91.0%,71/78)明显高于对照组(74.4%,58/78;P<0.05)。术后7 d,观察组血肿清除有效率(91.0%,71/78)明显高于对照组(66.6%,52/78;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高血压性脑出血穿刺术,有助于提高定位准确率,提高血肿清除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额前穿刺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12月收治的6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资料。术前使用Mimics Research 20.0软件设计打印穿刺辅助导板,在简易导航精准定位下,采用穿刺引流术治疗。结果 术后24 h复查颅脑CT显示穿刺精准,血肿清除率为(86.2%±7.4%)。术后14 d GCS评分[(13.2±2.9)分]明显高于术前[(6.5±3.0)分;P<0.05]。6例术后随访3~6个月,改良 Rankin量表评分(3.0±1.1)分;按GOS评分,恢复良好1例,中残3例,重残2例。无再出血,无颅内感染;脑积水均无需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额前穿刺术是治疗丘脑血肿破入脑室可行的、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