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青  陈琛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7):1051-1053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腹膜透析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期间住院的25例符合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并分析其腹膜透析时心血管,血糖,肾功能情况变化以及腹膜透析方式,并探讨透析时胰岛素给药途径。【结果】腹膜透析能迅速改善心血管并发症,缓解尿毒症症状,但透析时胰岛素给药途径尚待进一步观察。【结论】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有广泛的血管病变,首选腹膜透析治疗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3.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肾病 (ES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 ,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美国肾脏数据库统计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占终末期肾病 (ESRN)的 2 7 3% ,发病率为 33 6 % [1] 。由于糖尿病发病率增高 ,ESDN的发病率也在增长 ,接受肾脏替代疗法的患者逐渐增加。我院对 7例ESDN患者进行了腹膜透析 ,疗效较好。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7例患者中男 5例 ,女 2例 ,47~70岁 ,原发病均为ESDN ,糖尿病病史为 10~ 15年 ,伴有严重视网膜病变1例 ,中度肥胖 1例 ,伴有心脑血管并发症 5例 ,血BUN平均 2 0 4…  相似文献   

4.
姚明华 《护理研究》2003,17(6):331-332
目前糖尿病肾病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美肾脏数据库 (USRDS)统计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人数占终末期肾病 (ESRD)的 2 7.3% ,发病率为 33.6%。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糖尿病的发病率亦日趋增高。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病人  相似文献   

5.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时的血糖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在西方国家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位原发病,在我国其比例也呈上升趋势.腹膜透析(PD)因其相对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可在家自行操作,并且不增加心脏负荷,能较好的控制细胞外液及高血压高血钾,已更多地成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选择.然而,PD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时,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如何目前少见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接受腹膜透析的45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袁静华  李勤 《全科护理》2011,9(27):2479-2480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治疗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2011年4月9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病人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例病人中1例因为经济原因未完成治疗计划,其他病人均顺利完成了治疗计划。透析后的病人病情稳定,无腹膜炎、心力衰竭、腹痛、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取合理的透析方式,预防透析并发症,合理调控血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腹膜透析过程护理,重视康复指导,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观察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2种不同方式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预后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2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HD(n=73)和CAPD(n=42)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透析时间<3月者,比较2组患者首次透析前及观察期终止时的各项临床指标、并发症、生存率、死因等情况。结果 HD与CAPD2组在首次透析年龄、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尿酸等基线特征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观察期终止时血红蛋白、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HD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CAPD组(P<0.05),HD组血浆白蛋白水平较首次透析前显著性升高(P<0.05);HD组发生心功能不全、出血事件、脑梗死的比例较CAPD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者感染患病率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HD与CAPD2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重度感染、出血和脑血管病,死因构成上2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CAPD组1、3、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HD组(P<0.05),但首次透析年龄≥65岁的CAPD组1、3、5、7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HD组(P<0.05)。结论本研究群体中,年龄<65岁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APD5年内生存率优于HD,而年龄≥65岁的患者宜选择HD方式,其生存率优于CAPD。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本院1993年来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转向血液透析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993~2000年间腹透失败改行血透治疗的病人,退出原因分为1.腹腔感染;2.失超滤;3.透析不充分;4.腹透管问题;5.明显胸腔积液;6.其它原因。统计各自百分率并与相关报道作比较。结果 266例腹透患者中有66例改为血透治疗,对其中55例(在我院改血透且资料完整)进行分析。患者平均腹透时间为18.1月。腹透早期(透析时间<6月)退出原因百分比分别为15.8%、5.2%、21%、26.4%、10.5%和21%。长期腹透患者(透析时间≥12月)分别为46.7%、23.3%、10%、0%、6.7%和13.3%。结论 早期的腹透管问题及后期的腹腔感染和失超滤是腹透失败转血透的主要原因,失超滤常继发于腹腔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后抑郁症发病情况,为临床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7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均于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3个月后进行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障碍调查表评分,并依据评分结果分为抑郁组32例和非抑郁组38例,门诊或电话随访,比较2组进入研究1a内死亡、脑血管意外、心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抑郁组1a累计病死率和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均高于非抑郁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是发生各种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抑郁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合并症,且是其死亡及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长期预后,并进一步研究了影响终末期肾脏病PD患者长期预后的透析前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以PD作为初始肾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随访3年,记录3年内患者的生存、转血液透析或死亡等结局,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累积存活率及技术存活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PD患者生存及技术存活的透析前危险因素,并计算各个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 100例终末期肾脏病PD患者1年、2年、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8%、87.4%、76.7%,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腹膜透析开始时年龄(RR 1.042,95%CI1.012~1.073,P=0.006)、低血清白蛋白(RR 0.872,95%CI 0.800~0.950,P=0.002)及慢性心功能不全(RR 3.545,95%CI 1.336~9.409,P=0.011)可能是影响PD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PD患者1年、2年、3年累积技术存活率分别为90.8%、82.5%、65.5%,Cox回归分析显示透析开始时低血清白蛋白(RR0.932,95%CI 0.870~0.998,P=0.042)是PD患者掉队的危险因素。结论本中心PD患者有较好的生存率和技术存活率,影响PD患者生存率的透析前因素可能有年龄、低血清白蛋白血症及慢性心功能不全,而影响PD患者技术存活率的透析前因素主要为低血清白蛋白血症。透析前低血清白蛋白血症的PD患者的长期预后不佳,重视透析前低白蛋白血症的防治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透析治疗。方法:36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他们所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接受血液透析(HD)治疗的为HD组(n=19),接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为CAPD组(n=17),将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透析方式均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生存率相近。结论:选择恰当的,并及时更换肾脏替代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提高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李蕊  杨坷  龚光欣 《临床医学》2020,40(3):42-44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D)与腹膜透析(PD)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脏病(ESR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ESR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HD组50例采取HD治疗;PD组50例,采取P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尿素清除指数、透析1年后健康生活质量评分、透析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PD组白蛋白水平为(27.08±4.35)g/L,明显低于HD组的(32.32±4.9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尿素氮、肌酐、尿素清除指数均高于HD组(P<0.05);透析1年后,PD组健康生活质量评分、透析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D与PD均是治疗ESRD的可靠手段,两者各有优劣,HD对小分子尿毒症毒素清除作用更强,而PD内环境、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患者生活质量更佳,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的并发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腹膜透析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48例(糖尿病肾病组),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132例(非糖尿病肾病组)。记录患者初始透析时的一般资料、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合并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年龄、平均透析时间、血磷水平、钙磷乘积、血白蛋白水平及腹膜炎发病率有明显差异(P〈0.05),血钙水平及血红蛋白水平相似(P〉0.05)。血白蛋白水平高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炎发病率与非糖尿病肾病组相似(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相比,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年龄较大,透析持续时间较短,营养不良和腹膜炎的发生率较高,腹膜炎发病率与低蛋白血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亦日趋增高。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病人数量也在增加,患者一旦住进医院其消耗人力、物力之大众所周知。因此,我院为了减轻患者及家庭的负担,从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家庭,而糖尿病患者作为腹膜透析中更容易发生并发症的一类,有效的社区护理更是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PD)与血液透析(HD)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HD组(40例,HD治疗)和PD组(40例,PD治疗).比较两组的尿毒症毒素清除效果、微炎症情况、营养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HD组...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逐年增多,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是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但其透析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糖尿病患者腹膜透析的预后远不如非糖尿病患者,血糖、营养状态、液体管理、腹膜炎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生存预后,控制血糖、良好营养状态、降低腹膜炎发生率、采用新型腹膜透析液及自动化腹膜透析技术可能有利于改善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糖尿病终末期肾病 (ESRD)患者腹膜透析生存率的因素。方法 对糖尿病ESRD患者 2年存活组与死亡组开始透析时的肾功能、营养状态及合并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ES RD患者 2年死亡组开始透析时的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高于存活组 ,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存活组 ;与存活组相比 ,2年死亡组开始透析时的血红蛋白 (Hb)、血浆白蛋白 (Alb)明显较低 ;2年死亡组开始透析时的合并症数目多于存活组。结论 糖尿病ESRD患者的腹膜透析生存率与开始透析时的肾功能、营养状态及合并症情况密切相关 ,应根据患者透析前肾功能、营养状态及合并症情况综合考虑 ,选择适当的透析时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作腹膜透析护理包,并在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进行应用。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326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腹膜透析护理包更换腹膜透析导管,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更换腹膜透析导管,比较两组更换腹膜透析导管的单次时间,72 h内随访患者有无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腹膜透析护士对腹膜透析护理包的使用满意度。结果 腹膜透析护理包可以缩短单次更换导管的时间,从(14.90±1.03) min降低至(9.38±0.6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士对腹膜透析护理包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8.46±0.84)分,92.31%的护士表示今后会继续使用此腹膜透析护理包,并向同行推荐此腹膜透析护理包。结论 腹膜透析护理包可以缩短单次更换导管时间,更经济,护士对腹膜透析护理包的总体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比较突出,它不仅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饮食指导内容:(1)做好心理护理,解除心理障碍,提高饮食的依从性;(2)加强水、盐控制的教育;(3)增加食物中蛋白质和钾的摄入;(4)限制磷的摄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