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医治病 ,历来强调“同病异治” ,采用“因人而宜”的方法治疗 ,即同一疾病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证候采用不同的治法治疗疾病。这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之一 ,其观点早在《素问·病能论》中就被明确地提出来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人们对疾病的病因、病理认识的深入以及现代药理学的发展 ,尤其是遗传基因学 ,强调个体遗传性差异 ,也充分地认识到了“同病异治”、“因人而宜”的重要性。强调同一疾病 ,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 ,采用不同的治法 ,选用不同的药物。这种治疗方法 ,近年来在现代医学中已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如 :高血压病 ,可…  相似文献   

2.
SHR、DOCA-盐及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证候特征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3种不同高血压大鼠模型证候的发生和演变,及疾病与证候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SHR)、内分泌性高血压(DOCA-盐)、及肾血管性高血压(双肾-央)大鼠模型,以及大、小鼠标准化、计量化的四诊检测和辩证方法,对以上各模型进行标准、动态、量化的检测和证候评价.结果:(1)3种疾病模型血压不同程度升高;SHR大鼠出现典型的阴虚阳亢证候,且程度逐渐加重;手术造模后,各组大鼠在早期出现气虚证后,DOCA-盐性组整体上阳气偏盛,肾性组未出现明显的阴阳偏盛偏袁的情况,而假手术组术后气血损伤至实验结束时尚未完全恢复.(2)同一疾病不同个体,以及同一个体大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见到同病异证.(3)不同疾病在同一阶段,以及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一些大鼠可见异病同证.结论:3种不同高血压模型大鼠存在各自的证候特点,符合"有是病有是证"的中医理论;同时不同个体存在"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现象,这给"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治疗及其疗效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是同病异证思想的起源,《伤寒杂病论》中贯穿着同病异治的思想。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说的出现,同病异证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整体观念是同病异证的理论渊源,体质是同病异证的形成基础。"病"反映的是机体病变的全过程,具有共性意义;"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反映当前阶段疾病的主要核心所在。同病异证是同中有异,由疾病自身特殊矛盾本质主导的特异性内容(同)中表现出部分非特异性(异),同为主导,异居其次,治疗应兼顾"大同"和"小异"全方位切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针对疾病核心病机的主方基础上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4.
“同病异治”一语,首先见于《内经·素问》,而“异病同治”则是后人根据“同病异治”的精神和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从此“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二语便常为医者所引用,并作为中医治疗学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是中医对疾病的诊疗原则——辨证施治所决定的。关于“同病异治”的方法,一般认为,同一种疾病,由于患者体质强弱的不同,年龄性别的差异,以及生活环境、地理、气候的差别,所以必须运用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治  相似文献   

5.
<正>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素问·病能论》:"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最先提出“同病异治”,见于《素问·病能论篇》及《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而其对同病异治思想的阐发可见于《黄帝内经》其他多篇。笔者通过总结和归纳,发现《黄帝内经》分别从时代、地域、体质、时节、疾病、药物、医者等7个方面阐释了同病异治理论,深刻体现了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参”的人体观、“恒动常变”的疾病观、医患“标本相得”的治疗观。同病异治要求整体、动态、个体化地分析和治疗疾病,是一个充满思辨的过程,为中医奠定了临床治疗的思维导向,迄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临床应用体会李海丹胡萍广东省少年犯管教所医院,广州51043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由于时间、地点不同,或由于病情发展、病机变化,以致正邪双方盛衰差异,出现了不同的证候而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  相似文献   

8.
病证关系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同病异证”的病证关系理论对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被曲解:过分强调患者个体间的差异,而忽略同一疾病患者的基本病变,弱化对患者共性改变的辨证和治疗。“同病类证”的病证关系理论则将“同病异证”和辨证“微观化”紧密结合,通过对发病机制的认识来挖掘中医的核心病机;对基本病变的分析来辨析中医的主证;以“方证相应”理论来确立主方,指导主证的治疗;同一疾病患者个体间的差异,则可辨为共同主证下的“类证”,并以主方为基础加减组成不同的“类方”治疗。“同病类证”较好地揭示了病和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和发展了“同病异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对中西医结合病证关系理论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9.
同病异治临床治验举隅西安市中医院(710001)裴瑞霞导师高上林【关键词】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同病异治治验举隅糖尿病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内科疾病,但同时又是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综合征。临床上由于患者体质之变异,受损脏腑之侧重,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可表现...  相似文献   

10.
郭庆 《光明中医》2007,22(12):58-59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同一眩晕病的治疗与病因病机的不同有着密切关系.现将眩晕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概意  同一疾病用不同的方法治疗,不同疾病用同一方法治疗此原则是根据病机的异同而定,即所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意。1.1 同病与异病 所谓同病与异病是针对临床主要病症而言,不包括病机成分。同病即临床表现出的相同症状之病症,可由不同病机所致。异病即临床表现不同症状的病症可由相同的病机导致。1.2 同治与异治 主要根据病机的异同决定,故掌握病机为重要环节之一。1.3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临床意义 此为针灸临床中的两种治疗原则。医师主要基于此选择穴位和施针手法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辨证论治是中医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因一种疾病表现为不同的证候而采用不同的治法,存在着同病异治的情况。近年来随着肿瘤基因研究的进展,临床治疗中,同一种肿瘤因为基因分型表达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也存在着同病异治的情况。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  相似文献   

13.
在《针灸治疗学》教材总论中,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列为针灸的治疗原则之一。关于这一原则,我认为欠妥。所谓同病异治,就是同一疾病,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疾病,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中医治病必须分析、辨别疾病的证候,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即辨证论治,这是中医的基本特点,也是中医的最大优点之一。正因为有了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使中医临证能够  相似文献   

14.
涂国平 《江西中医药》2004,35(12):46-47
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就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同病异治”就是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对同一种疾病根据其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不同证候,而采取的具体治法。因此笔者在临床治病时,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陈涛 《光明中医》2012,27(3):576-577
中医护理讲究整体性,人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相互联系,病理相互影响.中医的辨证施护,重视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当不同的病发展处于同一证型的情况下,具有相同的病机,就可以采取“异病同护”.笔者从中医护理的特点对“异病同护”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实际案例应用论证“异病同护”.  相似文献   

16.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治异同包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方面 ,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之一。通过对二者的渊薮、内涵、临证应用范围以及重要意义的阐释 ,提出了疾病同—证候异—治疗异、疾病异—证候同一治疗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临床举隅410005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黄听军《素问·病能论》云:“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歧伯曰:此同名异治也。失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同一颈痈病...  相似文献   

18.
论寒热同形同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寒热同形同病程宜福(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芜湖241001)关键词寒热同形同病辨证论治笔者前论燥湿同形同病[1],今论寒热同形同病,以为姊妹篇,馈赐同道,还请斧正。寒热同形同病在六淫中,寒热亦为相对之两气(火热同气,热为火之渐),在疾病过程中,寒热亦...  相似文献   

19.
同证异治是指病机大体相似的同一证候,不局限于同证同治,一法一方,而是具有多种具体治法和多方,或一种具体治法和多个不同处方,均可获得疗效,是在辨证论治规律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特殊法则。其理论基础是:1)证候具有多元的本质属性。证是病因、病机、病位、体质、气质诸因素的高度整合,具有多元的本质特性。证候是证的外在表现,临床常以症状、体征反映证的本质。其内在因素包括了体质特征、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的失衡及相互间关系的紊乱。证候的这种多元性,决定相同的证候,其内部病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治法、方药上应有差异。2)证候的临床个体化特征。证候在归纳、概括的过程中,除受疾病自身病机发展的影响外,还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等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相同的证候,出现在不  相似文献   

20.
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王琦 《中医杂志》2006,47(5):329-332
1体病相关论 1.1体病相关的依据 1.1.1体质状态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的倾向性:体质和正气均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作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体质强弱是对正气强弱的具体诠释,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正气的盛衰.正气的强弱是人体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因此,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可导致个体对某些致病因素有着易感性,或对某些疾病有着易罹性、倾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