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宁海县中小学生溺水预防相关知识和行为水平,为制定溺水伤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海县8所小学、8所初中和4所高中的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下发的"2016—2020儿童伤害预防项目儿童伤害专题调查"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儿童问卷调查宁海县中小学生溺水预防相关知识和行为。结果共发放问卷4 086份,回收有效问卷4 028份,回收有效率为98.58%。中小学生溺水预防知识总知晓率为83.79%,女生知晓率为88.49%,高于男生的79.04%(P0.05)。小学4~6年级学生、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总知晓率分别为93.62%、85.73%和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去一年无成人陪同去无救生员/救生设备的水域或场所游泳、玩耍或戏水1~6次142人,占3.53%;6次46人,占1.14%。过去一年与主要照看人去无救生员/救生设备的水域或场所游泳、玩耍或戏水1~6次268人,占6.65%;6次146人,占3.62%。男生上述行为发生频率均高于女生(P0.05)。过去一年划船时偶尔佩戴漂浮设备617人,占23.85%;总是佩戴漂浮设备1 344人,占51.95%。过去一年游泳或戏水前偶尔做热身运动901人,占32.84%;总是做热身运动1 270人,占46.28%。结论宁海县中小学校男生溺水预防知识知晓率低于女生,溺水危险行为发生频率高于女生;高中学生溺水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对男生和高年级学生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三亚市初中生对狂犬病相关知识知晓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8所中学的初一年级、初二年级,每年级抽2个班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572名初中生,男生占52.6%,女生占47.4%,各年龄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狂犬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67.1%,女生为67.4%,略高于男生的6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咬伤史和家庭饲养宠物的知晓率分别为69.8%和69.6%,与无高危行为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87.4%的人愿意学习狂犬病防治知识,学生的狂犬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传播(电视、网络)。结论三亚市初中生对狂犬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但健康教育需求高,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南通市港闸区船民子弟小学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港闸区所有船民子弟小学中抽取部分四年级以上在校生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素养总知晓率、健康素养知识题、健康素养行为题知晓率分别为67.69%、59.43%、75.94%,知识题与行为题知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知识题知晓率高于女生,但行为题知晓率低于女生.结论 港闸区船民子弟小学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总体较低,在船民子弟小学广泛开展健康素质教育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及接受性教育状况,为学校和家庭性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浙江省嘉兴市某县对4所小学四五年级的1 098名学生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及来源、从学校和家庭获取性教育情况等.结果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青春期身体变化的知晓率在15%~54%之间,生殖生理知识的知晓率在14% ~70%之间,对身体隐私部位识别的知晓率在59%~98%之间,对性侵犯场景识别的知晓率在70% ~ 95%之间.上述4类知识相应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1.89,38.21,77.03,85.72分,总知识得分为58.21分.研究对象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五年级学生高于四年级学生(P值均<0.05).小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母亲(63.02%)、父亲(40.53%)和学校老师(27.50%),其中报告父母和学校提供过人的生长发育、青春期发育与保健、自我保护等内容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城镇高于农村,五年级学生高于四年级(P值均<0.05).结论 小学高年级学生普遍缺乏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应提高老师和家长的性教育意识,为小学生提供适宜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5.
陈聪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5):770-772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中小学生饮水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学校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饮水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金山区选择3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和1所完全中学共922名学生,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对学生的饮水健康知信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饮水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8.99%,正确态度率为70.03%,行为形成率为55.89%.私立学校学生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率高于公立学校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587,33.653,P值均<0.05);不同学段学生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率和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358,125.493,20.734,P值均<0.01),从小学生到高中生知晓率逐渐升高,小学生正确态度率高于初、高中生,高中生行为形成率高于小学和初中生;女生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40,P<0.01).结论 上海市金山区中小学生对饮水健康知识认知不够、态度不足、行为不适当.建议学生、学校、家长三方联动,加大饮水知识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健康的饮水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林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现况,为科学防治视力不良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林县2014年中小学生的视力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性别、年级分层比较视力不良率的差异。结果上林县中小学生平均视力不良率为58.04%。小学低年级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高年级女生视力不良率为73.33%,高于男生的62.13%(P0.01)。初中女生视力不良率为78.13%,高于男生的57.46%(P0.01)。结论上林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上升,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同级别的男生。  相似文献   

7.
了解西城区中小学生关于油盐正确摄人知识的知晓率,并对其日常饮食行为进行调查,为预防慢性病、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西城区2所初中七~八年级、2所小学三~五年级共计103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对15个油盐摄入健康知识知晓率均较低,最高为64.3%,最低仅为7.32%;其中一定不含对人体明确有害反式脂肪酸的物质知晓率女生高于男生(P=0.019);82.8%的中小学生每周6~7d有蔬菜摄入;油炸面食、炸薯片、炸鸡翅每周6~7d均有摄人的分别为1.2%,1.6%,1.8%.结论 中小学生饮食结构合理,但对油盐摄入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油盐摄入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并且重点对反式脂肪酸知识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佛山市中小学生吸烟现状,评价控烟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佛山市禅城区和南海区12所小学和18所中学作为干预学校,实施综合健康教育干预,包括在师生中广泛下发控烟宣传材料、举办控烟征文、举办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和课件评比等。干预前后随机抽取小学四年级、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学生进行吸烟危害知识和控烟行为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基线调查时,调查学生3210人(男生1746人,女生1464人),干预后共调查学生3128人(男生1627人,女生1501人)。基线调查时,学生吸烟率为2.7%,男生为3.6%,女生为1.7%。87名吸烟学生中,50.5%是在同学、朋友聚会的情况下吸烟,69.4%获取香烟的途径是自己买烟。干预后,学生对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的知晓率分别达到74.2%和87.2%,学生劝说他人不要吸烟和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2.3%和70.0%,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中小学生进行烟草危害和拒烟技巧等知识传播与行为干预是降低中小学生吸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吴向红  戴曙光  戴春云  孙峰 《中国健康教育》2012,(12):1033-1036,1046
目的掌握江苏省射阳县中小学生伤害认知状况,为开展学生伤害防控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射阳县高中、初中、小学共6所学校1911名学生,问卷调查学生的伤害认知水平。结果射阳县中小学生伤害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9.47%,其中小学生为65.4%,初中生为69.01%,高中生为73.7%,不同学龄段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P<0.01);男生68.37%,女生70.55%,不同性别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P>0.05)。不同母亲学历的子女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5,P<0.01);不同母亲职业的子女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8,P>0.05)。结论射阳县学生伤害防控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小学生伤害相关知识知晓水平还有待提高,必须进一步加大学生伤害防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现况调查上海市奉贤区中小学生奶类相关营养知识知晓率及其态度行为,为开展学生营养宣教及膳食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奉贤区8所中小学校中的4~7年级共2 163名学生进行奶类相关营养知识、态度及饮奶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奶类相关营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0.83%,初中生奶类营养知晓率(84.00%)高于小学生(77.86%),女生奶类知识知晓率(85.30%)和营养态度积极性高于男生(77.41%),男生饮奶行为正确率(35.57%)高于女生(3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品科学知识读物是学生获取奶类相关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奉贤区中小学生对奶类相关营养知识知晓率较高,营养态度一般,饮奶行为正确率较低。社区在加强学生营养知识宣教的同时应引导中小学生正确饮奶,改善学生营养态度及饮奶行为。  相似文献   

11.
了解三亚市中小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海南省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3月5-6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三亚市3 364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三亚市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5.83%,不同学段、性别、民族、籍贯、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地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 698.81,217.66,240.29,18.76,1 255.62,924.82,45 635.89,P值均<0.05).各年级不同维度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8.06,915.00,152.72,P值均<0.05),其中一~三年级学生疾病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最低(46.94%),四~六年级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知晓率最低(27.83%),七~九年级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相关知识知晓率最低(26.4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总体形成率为58.24%,不同学段、民族、籍贯、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地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112.82,30.34,6.88,37.54,22.58,6.11,P值均<0.05).学生能经常做到的健康行为排在前3位的是饭前便后洗手(81.39%)、每天早晚都刷牙(70.36%)和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67.51%).82.52%的学生愿意接受健康教育,79.16%希望通过健康教育课程获取健康知识.学生最想学习的健康知识排在前3位的是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的知识和技能(79.85%)、心理健康知识(64.06%)和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57.46%).结论 三亚市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健康行为有待改善;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较强.学校应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探索其与营养知识、态度及实践(KAP)的相关性,为制定广州市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4所中小学在校学生进行身体健康状况(常见不适症状发生频率)、营养KAP问卷调查(营养知识认知、饮食态度、饮食行为)。结果共调查577名中小学生,小学生占46.27%(267/577),中学学生占53.73%(310/577);男生占51.82%(299/577),女生占48.18%(278/577)。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得分为(39.52±4.99)分,男生为(39.57±5.02)分,女生为(39.53±4.96)分,不同性别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五、六和初一年级学生的得分分别为(41.58±3.68)、(40.74±4.19)、(39.86±4.00)、(38.52±5.51)分,不同年级间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女生(P0.05),女生营养行为得分高于男生(P0.05),男、女生营养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知识和饮食态度得分在不同年级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饮食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与饮食态度得分(r=0.220)、饮食行为得分(r=0.245)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健康状况与营养知识得分无相关关系(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饮食态度得分和饮食行为得分与健康状况存在线性关联,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142、0.481。结论相关教育部门应注重改善广州市中小学生睡眠质量与精神状态。饮食行为对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最大,校园健康教育应注重饮食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3.
了解当前贵阳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卫生服务和相关教育决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阳市小学生1 295名,中学生2 426名,分别使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小学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1.5%;中学生中,存在轻度心理卫生问题者占33.9%,中等及以上程度问题者占4.8%.小学阶段男生在学习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品德障碍、不良习惯、行为障碍、特种障碍6个维度上得分比女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4,4.84,7.73,4.17,2.71,2.42,P值均<0.05);中学阶段女生在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维度得分及总均分比男生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留守中小学生各维度的得分比非留守中小学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农村中小学生比城市学生各维度的得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与量表中其他心理因子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需重点关注留守学生和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昆山市小学生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相关知识掌握现状,为提高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认知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昆山市26所小学四~六年级学生3 405名,对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相关知识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被试者中所调查16项知识题总知晓率为71.7%%,分别为公办校76.5%,民办校71.7%;男生70.2%,女生73.6%;四年级学生68.1%,五年级学生72.1%,六年级学生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性质学校、不同性别和各年级间各题知晓率比较,公办校均高于民办校,大多数题女生高于男生,多数题随年级的上升而增高。结论小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和防控知识宣传,把防控相关知识贯穿于学校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小学生性健康教育、性安全教育和性发育的现状,为制定适宜性教育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成都市1所小学4~6年级学生共614人,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处理数据。结果小学生性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父母,从学校获得青春期发育有关知识的学生仅占14.66%。男生较女生更倾向于维护传统的性别角色。小学生对于性骚扰/性侵犯等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30.29%)。小学生缺乏基本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66.77%和68.08%的学生不清楚什么是月经和遗精,女生对月经的了解多于男生,男生对遗精的正确理解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1.32±0.80)岁,首次遗精平均年龄为(11.78±0.75)岁。女生初潮发生率高于男生首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2,P0.001)。结论儿童性发育年龄已提前到小学高年级阶段,小学生性生理知识落后于生理发育水平。应针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提供科学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和性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天水市小学生常见传染病知识、行为和健康教育干预需求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干预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天水市2个县区4所小学830名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天水市小学生正确判断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乙肝和甲肝为传染病的正确率为7.71%(64/830)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对肺结核、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3种传染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1.60%(2045/3320)、48.78%(3644/7470)和47.20%(1959/4150),男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的吐痰习惯,咳嗽/打喷嚏捂住口鼻习惯的行为形成率好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发热症状处理,怀疑肺结核行为形成率比较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健康教育干预方式需求上,男生和女生均认为看病时医生的讲解、听老师讲课、实物宣传资料和网络媒体宣传4种方式非常有效。结论男生正确判断传染病的正确率率高于女生;女生在行为形成率方面要好于男生;学校应开展个体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09-2011年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及变化情况,为完善目前健康教育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1年分别对县城的3所小学的全体学生进行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2009-2011年,3所小学学生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79.92%、81.11%、9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的健康知识,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不同.结论 小学生健康知识总知晓率提高幅度较大,但仍有一些知识存在欠缺,学校应重视加强这些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省农村中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现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从2012—2013年全省15个申请创建广东省"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镇的中学中各抽取1所中学,然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3个年级中随机抽取1个年级,从抽中年级中随机抽取1个班,以抽中班级的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3个部分。结果共调查15所中学的545名学生,其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14.1%(77/545),其中男生总知晓率为11.7%(30/256),女生总知晓率为16.3%(47/2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艾滋病(92.1%)和狂犬病(87.0%)知识知晓率较高外,其余均较低(16.7%~43.5%)。总体健康行为形成率为92.1%(502/545),其中男生总体健康行为形成率为91.8%(235/256),女生总体健康行为形成率为92.4%(267/2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每天睡眠时间为7~8 h"的行为形成率较低(66.8%)外,其余均达80%以上。结论广东省农村中学生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健康行为存在薄弱环节,应重视并加强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抽取全区高中、初中、小学学生共1 294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健康素养总知晓率为82.17%,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为81.96%,生活方式和行为知晓率为80.43%,基本技能知晓率为84.33%。健康素养总知识知晓率以高中生最高(87.88%),其次是初中生(82.10%),小学生最低(76.40%);男生(85.25%)高于女生(79.02%);家长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学生(84.90%)高于高中以下学生(78.9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应将健康素养的培养纳入到学生教育中,增加其防病知识的储备。  相似文献   

20.
王良锋  季莹  袁红  徐立新 《中国校医》2012,26(5):337-338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中学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状况,为更好的开展针对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上海市嘉定区4所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 348名学生,其中男643人,女705人。结果中学生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6.3%,其中男生为75.1%、女生为77.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63,P<0.001);中学生总体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0.6%,其中男生为69.9%、女生为71.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6,P=0.019)。结论应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针对男生,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