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C-臂引导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三叉神经痛病例资料,均采用C-臂引导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结果 145例病人术后疼痛完全缓解,总有效率为96.7%;疼痛缓解不明显或无效5例(3.3%);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4个月,疼痛复发14例(9.33%)。结论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高危、各种手段治疗后复发的病人,C-臂引导穿刺可提高成功率,使手术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Dyna-CT在穿刺卵圆孔,确定球囊位置及形态,进而辅助经皮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经皮微球囊压迫术中使用Dyna-CT进行三维重建治疗20例三叉神经痛的病例资料,在穿刺时确定穿刺针与卵圆孔的关系及角度,在压迫时确定球囊的位置、形态,测定体积,并进行随访.结果 穿刺针在正位与中线成角15.17°~35.48°,平均25.28°,侧位与Reid基线成角37.46°~ 53.18°,平均46.09°.球囊的体积为568.2 ~891.4 mm3,平均766.1 mm3.20例术后症状均完全缓解,4例出现咬肌无力合并面部轻度痛觉减退.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3.3个月,所有病例无复发,术后并发症消失.结论 Dyna-CT辅助经皮微球囊压迫术能够不依赖患者体位,方便地观察卵圆孔,确定穿刺方向,准确地对穿刺针方向及深度进行调整,立体全面地观察及测定穿刺针的角度、球囊的位置、形态和容量,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微球囊压迫术对肿瘤源性三叉神经痛(TN)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取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肿瘤源性TN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微球囊压迫术治疗,根据疗效分为未治愈组与治愈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162患者行微球囊压迫术治疗的治愈率为81.48%(132/162);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5年(OR=6.518,95%CI:1.803~23.561)、疼痛累及三叉神经第二支(V2)(OR=17.184,95%CI:2.258~130.779)、责任血管为静脉+动脉(OR=14.842,95%CI:1.927~114.320)、神经压迫程度为黏连移位(OR=11.110,95%CI:1.539~80.207)、不充分减压(OR=5.913,95%CI:1.081~32.349)是微球囊压迫术治疗肿瘤源性TN未治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经似然比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有统计学意义;W...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球囊形状对于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PMC)治疗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2月~2001年9月采用PMC方法治疗的一组94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3例术后疼痛完全缓解,成功率为88%;44例球囊呈梨形者全部获成功治疗,另49例球囊形状不理想者中11例发生早期治疗失败。4例术后疼痛复发及2例术后发生一过性外展神经功能丧失者全部发生于球囊形状不理想者。结论PMC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种有效方法。球囊形状在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及疼痛复发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microballoon compression,PMC)是介入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此项微创技术1983年由Mullan和Lichtor创造并沿用至今[1]。它问世以来,解除了大量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病痛,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经微球囊压迫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经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1例经MVD手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总复发率为14.9%...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脑立体定向CT定位卵圆孔在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反戴立体定向仪CT定位下行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结果 18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有效率90%,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CT立体定向技术为定位穿刺靶点提供了客观依据,避免了穿刺的盲目性,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明显降低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MC)与伽玛刀术(GKS)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组51例,伽玛刀术组45例。对比2组术后24 h、6个月、12个月、24个月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PMC组术后24 h、6个月、12个月、24个月治愈率(94.18%、90.20%、90.20%、88.24%)均显著高于GKS组(13.33%、62.22%、66.67%、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C组术后24 h、6个月有效率(98.04%、98.04%)均显著高于GKS组(68.89%、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24个月总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比伽马刀术起效快、操作简单,更适用于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采用PBC治疗TN病例资料,其中原发性TN 107例,继发性TN 27例。分析总结术后疗效、并发症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0~45个月,平均24个月,原发性TN总体有效率95.3%,无效率4.7%,复发率8.8%;继发性TN总体有效率92.6%,无效率7.4%,复发率12%。结论 PBC术治疗TN临床效果确切,复发较少,是TN有效治疗方法,适应证广,适合不同类型T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60例采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疼痛完全缓解2041例(94.5%),部分缓解43例(2.0%),治疗有效率为96.5%。出现同侧面部轻度痛觉减退2117例(98.0%),同侧面部感觉异常73例(3.4%),同侧咀嚼肌无力2128例(98.5%),复视4例(0.2%);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36个月,疼痛复发108例(5.8%),感觉减退伴感觉异常60例(3.2%),角膜溃疡2例(0.1%),咀嚼肌无力、复视等均恢复正常。结论该治疗简单、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高龄、体弱或有严重系统疾病的病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唤醒麻醉联合三维重建影像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PM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3例PTN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唤醒麻醉联合三维重建影像辅助下PMC治疗。结果 13例术中球囊压迫的平均时间为3 min,球囊造影剂充盈量平均为0.6 ml。12例术后即刻疼痛完全消失,1例明显缓解;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2.3%。术后发生口角疱疹3例(23.1%)、面部血肿1例(7.6%),术后2周内恢复正常。术后均有患侧面部轻微麻木感,未出现角膜反射减弱、角膜溃疡、咀嚼肌瘫痪情况,也未出现颅内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院后随访3~6个月,12例患侧疼痛未复发,1例明显缓解者术后2周疼痛进一步缓解;面部麻木均消失。结论 唤醒麻醉联合三维重建影像辅助下PMC治疗PTN效果良好。术中病人的主动参与,以及三维重建影像的应用,对球囊的位置和成形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MVD治疗的164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48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面部疼痛分级标准评估疗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1周BNI分级Ⅰ~Ⅱ级139例(84.76%),Ⅲ级25例 (15.24%);术后11例(6.70%)出现并发症。随访期间共复发31例,复发率为18.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5年、减压未充分、压迫有移位是影响PTN病人MVD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 MVD治疗PTN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对于病程长、未充分减压的病人,应注意加强随访,防治复发。  相似文献   

13.
Percutaneous microballoon compression of the trigeminal ganglion is a brand new operative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However, it is unclear how the procedure mediates pain relief, and there are no standardized criteria, such as compression pressure, compression time or balloon shape, for the procedure. In this study, percutaneous microballoon compression was performed on the rabbit trigeminal ganglion at a mean inflation pressure of 1,005 ± 150 mmHg for 2 or 5 minutes. At 1, 7 and 14 days after percutaneous microballoon compression, the large-diameter myelinated nerves displayed axonal swelling, rupture and demyelination under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Fragmentation of myelin and formation of digestion chambers were more evident after 5 minutes of compression. Image analyze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ameter of trigeminal ganglion cells remained unaltered after compression. These experimental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 2-minute period of compression can suppress pain transduction.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vealed that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in the ganglion cells and axon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7 days after trigeminal ganglion compression, however, the changes were similar after 2-minute compression and 5-minute compression. The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the ganglion cells after percutaneous microballoon compression can promote the repair of the injured nerv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long-term compression is ideal for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trigeminal neuralg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PRT)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PRT治疗的438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8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术后3个月以后再次出现三叉神经痛症状判定为复发。结果 438例中,术后复发35例,复发率为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典型疼痛、病程≥48个月、既往微血管减压术或伽玛刀治疗史及术前BNI分级Ⅴ级为PTN病人PRT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4个独立危险因素的比值比进行赋分,总分0~10分,其中0~5分为低风险组,6~10分为高风险组。低风险组PRT后复发率0fen[3.30%(7/212)]明显低于高风险组[12.39%(28/226);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警评分系统预测PTN病人PRT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729(95%置信区间0.701~0.913),最佳截断值为6.0分;评分≥6.0分预测术后复发的敏感度为0.939,特异度为0.601,Youden指数为0.540。结论 对PTN病人,如果疼痛不典型、病程长、既往有手术治疗史及术前BNI分级高,PRT后复发风险高,注意密切随访。基于4个危险因素建立的评分系统对预测病人术后复发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临床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pHFS)合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MVD治疗的11例pHFS合并PTN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现10例与椎动脉压迫密切相关。11例术后随访2~4年;面部抽搐术后即刻治愈9例,延迟治愈2例;面部疼痛术后即刻治愈10例,明显缓解1例。术后发生后组颅神经损伤1例、听力下降1例,无面瘫、脑脊液漏、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pHFS合并PTN病人责任血管常较复杂,与椎动脉压迫密切相关,MVD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联合电生理监测辅助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PRT)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神经导航联合电生理监测辅助下采用PRT治疗的3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1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术后1年,采用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疼痛预后分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责任血管及压迫特点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21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发现责任血管类型分为动脉压迫(155例)、静脉压迫(24例)和混合压迫(33例),根据术中发现责任血管压迫特点分为接触压迫型(123例)和粘连包裹型(89例)。结果 手术总有效率为95.8%,动脉压迫、静脉压迫和混合压迫有效率分别为98.1%、95.8%和84.8%,接触压迫型和粘连包裹型有效率分别为98.4%和92.1%。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动静脉混合压迫以及术中粘连包裹可能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球囊压迫术(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1年7月手术治疗的156例PTN的临床资料。应用PBC治疗79例(PBC组),MVD治疗77例(MVD组)。结果 术后1年,PBC组有效率(93.7%)与MVD组(90.9%)无统计学差异(P>0.05)。PBC组术后面部麻木发生率(93.7%)、口唇疱疹发生率(39.2%)明显高于MVD组(分别为46.8%、3.9%;P<0.05),而耳鸣发生率(0%)明显低于MVD组(11.7%;P<0.05)。PBC组术后1年复发率(10.8%,8/74)与MVD组(5.7%,4/7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BC与MVD治疗PTN疗效肯定,各具优势。术前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责任血管的PTN,优先选择MVD治疗;顽固复发、年老体弱以及存在基础病的PTN,建议选择PBC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阴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运用神经内镜辅助MVD治疗的27例MRTA阴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中,术中显微镜下可确认责任血管19例,神经内镜确认责任血管6例,全程探查三叉神经脑池段后未见明确责任血管2例。25例可明确责任血管中,9例责任血管为动脉,15例责任血管为静脉,1例为动静脉同时压迫。显微镜难以观察责任动脉时,神经内镜可以清楚显示三叉神经根部解剖情况,明确责任动脉。术后疼痛完全缓解23例,明显缓解3例,部分缓解1例。随访4~43个月,27例症状无加重或复发。3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经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缓解。结论 神经内镜可提供更多的观察角度,辅助MVD治疗MRTA阴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