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玉树地震后7例应激障碍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医护人员在治疗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通过语言和其它交流方式,对患者所表现的心理反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做好患者的思想安抚和心理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7例患者均情绪稳定,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住院患者应激障碍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22例急性创伤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其中60例接受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62例接受护理干预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入院时HAMD与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2周后两项评分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55%)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急性创伤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应激障碍的发生和促进机体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雷志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4,(21):2819-2820
目的探讨急性应激障碍护理中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急性应激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应激障碍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显著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熊日先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20-1421
目的:探讨认知暴露疗法对急性应激障碍(ASD)的治疗效果。方法:桂北特大山体滑坡事件后死者家属急性应激障碍58例,均给予1个疗程的结构化认知暴露疗法(CET)治疗。治疗前后采用SCL-90、HAMD及HAMA量表评定疗效,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均明显下降,HAMD和HAMA总分亦显著降低。结论:CET对ASD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对创伤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者心理干预、焦虑、抑郁明显改善。方法:咨询前后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以示心理咨询效果。结论:来访者受创后越早心理咨询及干预,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越好。继发躯体疾病后干预时间长、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创伤住院患者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疼痛、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障碍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重庆市3所三甲医院的289例创伤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心理护理及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有积极意义,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邓秀红  程颖  王雪玲 《当代医学》2011,17(35):123-124
目的 探讨发热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和采取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 通过调查140例发热患者,依据是否实施心理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 组和护理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发热患者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 患者的SAS分值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干预组焦虑好转较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改 善发热患者的负性认识和焦虑状况,对于发热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量表访问法,对31例急性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压力源进行调查,并提出心理干预措施。结果:在量表的8项担忧事项,出现概率最高的3项内容是工作、家庭职能、经济承受能力;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患者的心理应激活动有些细微的差异。认为通过家人、同事和朋友及医护人员的支持可以减少或消除患者的压力源,有效地减轻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应激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应激指标水平变化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肾上腺素(E),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及应激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BP、DBP、HP及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48/48),高于对照组的85.4%(4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构式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有效降低患者应激水平,同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理干预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效果。方法:将58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米氮平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用米氮平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周末、3周末评定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统计治疗前、治疗3周末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组内治疗前后对比,HAMA和HAMD总分在1周末和3周末均比治疗前降低显著;HAMA和HAMD总分在治疗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末,观察组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9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2.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米氮平联结合心理干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深度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急诊深度烧伤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PTSD发生率及其程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PTSD发生率低至29.69%,明显低于对照组(51.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SD评分(再体验,回避、麻木,警觉性增高和PTSD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伤残接受度评分和心理弹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急诊深度烧伤患者PTSD率,改善PTSD程度及其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辅助患者早期接受伤残,提高自我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傅列云  刘蕊  李金娟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71-297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及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认知疗法、家庭应对指导等心理干预对治疗中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合并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5例诊断为尿道综合征的中老年女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常规应用雌激素治疗.干预组30例应用雌激素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分别于第4、8周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仅3例缓解(3/25),干预组26例缓解(26/3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缓解中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合并情绪障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灾难后心理创伤是临床心理学领域和精神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灾难后急性应激障碍(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ASD预测PTSD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回顾了ASD诊断预测PTSD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综述了ASD各种症状(分离、再体验、回避、唤起水平增高症状)对PTSD的预测作用,以及认知模式和叙事特点等因素对PTSD的预测作用。总之,作者认为,以ASD诊断和ASD各种症状预测PTSD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鞠永彩 《黑龙江医学》2006,30(3):229-230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发生应激障碍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204例烧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镇痛治疗,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提供家庭和社会支持,观察其应激障碍的发生率。结果204例烧伤患者应激障碍的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相关报道的30%~31%。结论对烧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其应激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该病例提醒我们:作为医生,我们一定要对本学科的业务精益求精,要对某一症状做好诊断及鉴别诊断;作为患者更应该关注自身健康情况尤其是出现问题时要更加关注,一旦在某一医院或某位医生的治疗下,一段时间未见疗效,应该去上级医院予以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9.
烧伤患者发生应激障碍的护理干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鞠永彩 《黑龙江医学》2006,30(6):468-469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发生应激障碍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204例烧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及镇痛治疗,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提供家庭和社会支持,观察其应激障碍的发生率。结果240例烧伤患者应激障碍的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相关报道的30%~31%。结论对烧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其应激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雷诺氏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简述雷诺氏综合征 1862年法国医师Maurice Raynaud在《末梢局部性窒息和对称性坏死》一文中首先报道了25例因指动脉痉挛引起的发作性手指缺血疾病,将其命名为雷诺氏病。1901年Hutchinson观察到雷诺氏病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征象,从而提出“雷诺氏现象”的概念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