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肠异物1例     
1病历摘要 男,57岁。肛门疼痛3d,加重1d入院。患者痛苦貌,诉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刺痛,坐位及活动时加剧。肛门检查.外观无明显红肿,指诊11点位距肛缘5cm可触及~0.5cm×2cm斜插入直肠前壁的硬物,固定,不活动,触痛明显,直肠内可触及一肿物,约2cm×3cm,有波动感,指套有脓血。诊断:  相似文献   

2.
从 1990 - 0 8至今 ,我们对经临床和直肠排粪造影确诊为单纯直肠粘膜脱垂的 72例患者采用直肠粘膜点状套扎的方法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7例 ,女 4 5例 ,年龄 2 9~ 86岁。病史6个月~ 39a。 5 8例排粪造影未发现合并疾病 ;14例合并有直肠前突或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但已通过手术进行了纠正。大多数患者有腰骶部或肛门下坠、排便梗阻感、便不尽感、排便不畅、便条变细如挤牙膏状的症状。肛诊时有直肠腔内异物壅塞感 ,肛门镜检查时可看到直肠腔被脱垂的粘膜堵塞 ,嘱患者做用力排便动作时更为明…  相似文献   

3.
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0岁。以发现肛门肿物5个月余,疼痛2 d为主诉收入院。该患5个月前发现排便时有肿物脱出肛门外,排便后回纳,无伴疼痛,无脓血便及排便习惯改变。2 d前排便时再次脱出不能回纳,伴疼痛,逐渐加重来院。查体:心肺腹无异常,专科检查:胸膝卧位见肛周一肿物约3 cm×3 cm大小,色暗红,表面无脓血,触痛明显,指诊触及有蒂连于直肠肛管交界约4点方向,蒂长约2 cm,基底宽约0.2 cm×0.4 cm。初步诊断:直肠肛管腺瘤。完善术前检查后2008-04-03于骶管麻醉下行经肛门直肠腺瘤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肛门恶性黑色素瘤,肿瘤厚度10mm,表面有溃疡形成,切缘未见肿瘤浸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肛管直肠周围肌组织脓肿长期被临床忽视的原因,并总结术后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肛门外括约肌和/或耻骨直肠肌、肛提肌脓肿患者的MRI表现,并随访术后患者控便及排便能力。  结果  18例为单一肌组织脓肿,21例并发两组以上肌组织脓肿,其中存在肛门外括约肌深部脓肿28例,浅部脓肿26例,耻骨直肠肌脓肿9例,肛提肌脓肿4例,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脓肿1例;感染肌组织肿胀增粗,基本保持解剖形态,其中外括约肌深部呈典型“U”形,肛提肌呈对称“蝴蝶翅膀样”表现;肛周脂肪间隙清晰34例,脂肪间隙结构不清5例,术中触及内口26例。35例未累及肛提肌患者术后控便和排便良好,3例肛提肌脓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控便不良及排便无力,另1例失联。  结论  肛门外括约肌和/或耻骨直肠肌、肛提肌有时不能阻挡肛周感染的传播,甚至肌组织内部形成脓肿,肛门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脓肿术后患者肛门控便及排便功能很可能不受影响,肛提肌脓肿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肛门控便及排便功能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7岁,以"反复便秘5 a,加重伴精神抑郁15 d,不进食、水5 d"为主诉入院.患者5 a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便秘,排便1次/2 d,伴轻度腹胀,无明显腹部疼痛症状,当地诊所给予助消化药(具体用药、用法、用量不详)口服,排便偶可1次/d,精神好、食欲尚佳.此后患者便秘反复发作,且呈进行性加重,排便1次/2 d或排便1次/3 d.严重时需肥皂水灌肠治疗,已有轻度抑郁症状出现,少言寡语,少与人交往,未行正规检查及治疗.患者性格内向,既往无手术外伤史,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家族遗传病及患精神抑郁病史,月经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6.
微波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便秘一例陈邑岐患者男,57岁。排便困难10余年,常服缓泻药,便状变稀后方能解出。近3个月来,稀便亦难畅解,肛门有坠胀感,排便有时需2/J’时,且有便后不尽感,用力排便则感骶尾部疼痛。肛内指检:肛管紧缩,肛肠环肥厚,肛门疼痛不适...  相似文献   

7.
1病历摘要 女,29岁。于2008—10—21因乏力2a,进食后腹胀、解血便1a,加重0.5a就诊,患者于2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未在意,近1a来出现进成形食物后上腹胀痛,只能喝少量米汤、菜汤,便秘、排便困难,里急后重和肛门坠胀感,鲜血便,近0.5a来感症状加重,体重下降25kg,就诊于当地医院化验血:肝功无明显异常,白蛋白26.8g/L,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行B超检查示:肝实质弥漫性损害,大量腹水,当地给予补蛋白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断治疗就诊我院,入院急查血:血Hb37g/L,WBC2.23×10^9/L,PLT450×10^9/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的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特点及生物反馈治疗对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对29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进行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及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每次20 min,每周3次,4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分析29例治疗前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特点,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定疗效。结果29例患者中排便不协调者26例(89.7%)、排便推进力不足者3例(10.3%)。括约肌静息压松弛率小于20%为20例(69.0%)。排便反射感知阈值增加24例(82.8%)。经治疗后临床痊愈2例(6.9%),显效7例(24.1%),有效14例(48.3%),无效6例(20.7%),总有效率为79.3%。结论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多存在盆底肌不协调收缩,排便反射感知阈值增加,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排便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肛门耻骨直肠肌部分松解联合内括约肌侧切术及直肠黏膜微创套扎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7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就诊的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经肛门耻骨直肠肌部分松解术联合内括约肌侧切术及直肠黏膜套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骶尾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4d随访,观察组无创面感染,对照组创面2周按期拆线37例,延期拆线2例,感染1例。术后2个月后做排粪造影检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85.00%,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为67.5%,对照组为42.5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肛门耻骨直肠肌部分松解术联合内括约肌侧切术及直肠黏膜套扎术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采用中医挂线疗法配合手术治疗因耻骨直肠肌肥厚痉挛综合征而引起的排便障碍,临床观察18例,结果术后排便障碍情况消失,术后随访一年,无复发。结果证明,挂线手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新生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前耻骨直肠肌和肛管括约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行盆腔螺旋CT扫描的新生儿24例,用腹窗(窗宽300HU、窗位40HU)在横轴位观察耻骨直肠肌和肛管括约肌的大小、形态及位置,与5例正常新生儿盆腔CT图像比较,其发育主观评为良好、一般、差。结果:CT扫描所有病例均显示耻骨直肠肌,发育良好22例,高位畸形中2例发育一般。低位畸形中耻骨直肠肌和肛管括约肌均发育良好;中位畸形中8例耻骨直肠肌和肛管括约肌发育良好,2例括约肌发育一般;高位畸形中2例耻骨直肠肌和肛管括约肌发育良好,括约肌发育一般及发育差各2例。结论:螺旋CT可显示不同类型新生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耻骨直肠肌和肛管括约肌的位置及发育状况,从而指导临床选择不同手术方法,并能较为准确地推断预后。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女 ,35岁。孕2 产 2 ,主因 2次剖腹探查术后 19d,下腹部坠痛感伴恶心、呕吐 1d,于 2 0 0 0 - 11- 19T2 0急诊入院。患者上环 3a,平素月经规则 ,末次月经 :2 0 0 0 - 0 7- 18,停经 5 0 d出现恶心呕吐 ,在当地医院化验尿 HCG( ) ,未行治疗 ,于停经 5 4d出现阴道出血 ,量少于月经量 ,色暗红 ,持续 4d血止 ,未用药治疗。停经71d出现下腹部疼痛加重伴肛门下坠感 ,恶心呕吐于当地做 B超回报 :腹腔内出血。在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情况不详 ) ,术后 18d出现恶心、呕吐 ,腹痛伴肛门下坠感。B超示 :盆腔内凝血块 ,给予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76岁,因“腹痛、腹胀1d,加重3h”入院。入院前1d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腹胀,腹痛,伴左大腿疼痛,肛门排气后左大腿疼痛消失,伴恶心,无呕吐。曾在我院行腹部平片检查,提示不全性肠梗阻表现。入院前3h,腹胀、腹痛加重,未排气排便,有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资料 男,61岁.因肛门包块疼痛反复发作2个月,加重伴便血1周入院.患者久居农牧区.2个月前因肛门不适及异物感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外痔,予药物(不详)局部注射治疗3次,症状无明显缓懈,后出现肛门疼痛性包块,排便时包块脱出,可自行还纳,无便血,外用痔疮膏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15.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脓毒血症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58岁,因肛门部疼痛1月,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5天入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部疼痛,未治疗。10天前因疼痛加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肛周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症状无明显好转。5天前再次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出现寒颤、高热,体温最高达40℃,每日数次,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2010-04实施1例重度直肠脱垂的手术,术后评价疗效较好,通过临床护理,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24岁.因解大便时肛门直肠脱出伴坠胀,须用手艰难回纳入肛门内1 a,加重1个月伴里急后重、大便不尽感门诊以直肠脱垂收入住院.直肠指检:下蹲位肛门用力后直肠全层脱出长约30~40 cm,黏膜充血、水肿明显.患者取截石位,在腰俞穴麻醉下行直肠脱垂内固定术,肛门紧缩术[1].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消失,排便或咳嗽时无肿物脱出肛门外;无感染和便秘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属功能性便秘的一种,由于病因复杂.其症状也很顽固,在治疗上颇感棘手,以往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但疗效差。近年来。随着对盆底功能认识的深入以及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等在临床上应用而对本病的认识逐渐加深.部分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传统手术(Wasserman)为肛缘后1.2cm的后正中切口,直接将部分耻骨直肠肌分离切断.但容易并发感染,而且复发率也高,有效率为75%。因直肠内的黏膜具有较强的分泌免疫能力.经肛门手术比传统术式感染的机会更少,我们设计了直接经肛门将肥厚的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来治疗耻骨直肠肌肥厚型便秘。1999—2004年,我科对99例OOC患者采用肛门后方切开扩肛加经肛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术或(和)改良Block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直肠前突是女性便秘的一个重要原因 ,多见于中老年及产妇。其主要症状是排便困难 ,排便不尽感 ,严重者需用手协助排便 ,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2年 9月 ,我院采用直肠内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患者 12例 ,术后随访1年 ,均无复发。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12例 ,其中男 2例 ,女 10例 ;年龄 4~ 5 8岁 ,平均 31岁 ;病程最短 2年 ,最长 2 5年。主要病状为大便干燥 ,数日 1次 ,常需服泻药或用手协助排便。伴有肛门坠胀 ,排便时间延长 ,排便不尽。直肠指诊可触及粘膜松弛 ,直肠前壁呈袋囊状突入…  相似文献   

19.
杨秋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89-3889
对我院左卵泡膜细胞瘤误诊子宫阔韧带肌瘤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44岁.因持续性下腹疼痛10 d,加重5 d急诊入院.患者17岁月经初潮,规律行经3 a后,20岁因外伤(由房顶坠落地面1次)后出现闭经至今.患者16 a来下腹时常坠痛不适.近几年来坠痛加重伴排便不畅未及时诊治.入院前10 d坠痛加重伴排尿不畅,前5 d下腹部疼痛突然加重,不能忍受,经当地抗炎治疗4 d效果不佳而入院.  相似文献   

20.
病例女,19岁,因肛门坠胀疼痛、排便困难半月就诊。外院门诊曾予灌肠后缓解,1周前因大便带血,直肠指检提示直肠后壁有一包块,遂收入院治疗。患者2岁时曾行盆腔内畸胎瘤切除术。体格检查:急性病容,表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