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用离体血管条生物测定法观察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NE)及高钾去极化(HiK~ )的收缩反应及~(46)Ca~(2 )示踪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钙跨膜内流。实验表明:肾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及肠系膜动脉对NE和HiK~ 的收缩反应显著增高。反应性的这一变化与细胞钙内流有明显关系,其中通过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内流的钙增多在血管反应性增高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存在许多大电导钙激活钾(BK_(Ca))通道,其在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及血管舒缩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当细胞膜去极化和(或)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时可激活BK_(Ca)通道,使其开放,细胞内钾离子外流增加,导致细胞膜超极化,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钙离子内流减少,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在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缺氧、心力衰竭和老化等许多生理、病理情况下,BK_(Ca)通道结构、功能及门控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对血管舒缩功能的调节。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BK_(Ca)通道在大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调节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肺血管张力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肺循环的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意义。血管张力的维持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密切相关。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 monary artery smoothmuscle cells,PASMCs)膜上主要分布有四种离子通道[1]如钾、钠、钙及氯离子通道。这些离子通道均参与和决定了平滑肌细胞膜的膜电位,而膜电位不仅是调节钙离子经由电压依赖性(或电压门控)钙通道(voltage-dependent Ca2+channels,VDC)内流,而且也是影响细胞内库存钙离子释放和平滑肌收缩装置对钙离子敏感性的关键的调节因素。通过调控钙离子的运输和膜电位,…  相似文献   

4.
作者采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离体动脉血管 ,并分离、培养动脉平滑肌细胞 ,观察了异搏定、尼卡地平对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的影响。由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的跨膜流动和细胞内释放机制尚不清楚 ,作者试图得到异搏定、尼卡地平对人离体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释放和转运的直接证据。结果如下 :(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平滑肌细胞内总钙比正常血压组高 ,并与细胞内游离钙明显相关 ;(2 )两个钙通道拮抗剂均能显著减少两组的细胞内钙。异搏定显著减少4 5Ca2 的跨膜内流 ,尼卡地平主要是阻止细胞内钙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槲皮素(Qu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采用新一代钙荧光探剂Fluo-3/AM检测Que对培养的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ASMC) [Ca2+]i 在高K+、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作用下的改变,并与Verapamil进行对照研究.结果:Que(10-6、 10-5、10-4mol/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高K+去极化引起的[Ca2+]i 升高,与Verapamil作用相似,但弱于Verapa mil;Que (10-6~10- 4mol/L)对NE,AngⅡ通过受体介导引起的[Ca2+]i 增高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Que对静息状态的ASM C[Ca2+]i 无明显影响.结论:Que通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和受体操纵性钙通道双重抑制作用,降低细胞内游离钙水平,这可能是其舒血管降压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新型钙拮抗剂贝尼地平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维忠 《高血压杂志》2005,13(4):196-197
钙拮抗剂(CalciumAntagonist),又称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ChannelBlocker),根据药物核心分子结构和作用于L型钙通道不同的亚单位,钙拮抗剂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减弱兴奋收缩耦联,降  相似文献   

7.
硝苯地平在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它可增加冠脉血流量(CBF),其机制一直被认为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内流.但另一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benidipine能促进缺血心脏的一氧化氮(NO)合成,本研究旨在探讨硝苯地平改善缺血犬的CBF是否依赖于NO及缓激肽的介导.  相似文献   

8.
肺血管张力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肺循环的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意义。血管张力的维持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密切相关。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膜上主要分布有四种离子通道如钾、钠、钙及氯离子通道。这些离子通道均参与和决定了平滑肌细胞膜的膜电位,而膜电位不仅是调节钙离子经由电压依赖性(或电压门控)钙通道(voltage-dependent Ca^2 channels,VDC)内流,而且也是影响细胞内库存钙离子释放和平滑肌收缩装置对钙离子敏感性的关键的调节因素。通过调控钙离子的运输和膜电位,离子通道参与了产生和调节血管张力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外钙内流和细胞内钙库释放这2条途径及相对应的离子通道在低氧介导胚胎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small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升高中的作用,以期能够了解肺循环在胚胎低氧环境下保持高阻力的机制和胚胎学基础。方法:培养孕期120 d左右胎羊的SPASMC。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模拟胚胎低氧环境下胚胎SPASMC游离Ca2+离子浓度的变化以及与细胞外钙内流和细胞内钙池释放相关的离子通道抑制剂对该[Ca2+]i变化过程的影响。结果:SPASMC从正常氧环境转换到低氧环境后2 min,[Ca2+]i开始升高,并在第9 min升至最高点。无钙液抑制细胞外钙内流时,该过程被抑制,与细胞外钙内流相关的电压门控型钙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VOCC)抑制剂尼莫地平不能完全抑制该Ca2+离子浓度升高的过程。IP3敏感性钙池抑制剂2-APB在该过程的早期抑制了Ca2+离子的升高。结论:在低氧介导胚胎SPASMC胞浆[Ca2+]i升高过程中,细胞外钙内流发挥了主要作用。但除了VOCC,可能还有其他机制在细胞外钙内流介导该过程的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钙拮抗剂(简称Ca A)是一类选择性阻滞钙(Ca~(2 ))经细胞膜上的慢通道进入细胞内,减少Ca~(2 )内流,致使血管平滑肌舒张的药物。Ca A的发现与应用,是七十年代以来心血管病药物治疗中的重大进展。因不同Ca A的化学结构,与钙通道的结合程度或相对选择性及其药理效应不同,对心血管的作用也各异。本文仅就其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与评价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过去一向认为钙拮抗剂(CCB)扩血管作用机制是血管平滑肌L-型钙通道,减少细胞内钙,使平滑肌松弛.近年来,实验证明CCB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也是其作用机制之一.其事实为:(1)冠脉预先用PGF2α处理使冠脉收缩,这时尼群地平的扩冠脉作用,可被甲基兰阻断;因为已经证明甲基兰对L型钙通道亳无作用,但甲基兰能阻断鸟嘌呤环化酶,NO释放后,该酶促使组织内生成cGMP;因此证明钙拮抗剂的扩血管作用部分通过NO系统的作用;(2)血管内皮被去除后,CCB对血管的扩张作用减弱;(3)猪冠脉、脑基底动脉与尾动脉用LNNA阻断NO合成酶后,CCB的扩血管作用减弱;(4)CCB作用于血管条后,NO释放加强(methamoglobin法),同时用LNNA后,CCB的这种作用被阻断;(5)硝苯啶,尼索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这几种双氢吡啶类CCB都有扩血管作用,用LNNA阻断内皮细胞的NOS后,扩血管作用都减弱;(6)直接测定NO也证明硝苯啶能引起猪冠脉NO的释放.  相似文献   

12.
大豆异黄酮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大豆异黄酮拮抗动脉粥祥硬化(AS)的几种机制,即降血脂、抗氧化、抗血栓形成、维护血管弹性、抗粘附及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非正常增殖、拮抗钙离子内流、类雌激素或抗雌激素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冠状动脉功能障碍与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通道)活性受损有关。在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中,BK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导致细胞膜超极化,引起电压依赖的钙离子(Ca2+)通道关闭,Ca2+内流减少,血管扩张。糖尿病或高糖状态下,BK通道的性能改变。该文主要介绍BK通道的生物特性和糖尿病对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上BK通道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取得较大的进展,其中以钙拮抗剂,即钙通道阻滞剂(或慢通道抑制剂)如异搏停、硝苯吡啶,地尔硫(艹卓)以及新近提出的 Bepridil 的研究与应用最具代表性。为此,本文就其药理学进行介绍。作用机制钙拮抗剂的基本作用机制系抑制离子的跨膜内流,尤其是抑制钙在动作电位期间经过慢通道的内流。这种抑制机能与细胞内外的电压差和药物的剂量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唯在疾病组织,钙进入细胞可不必通过慢通道;其次,有作用于细胞内某些部位的可能性,目前正在研究。各种钙拮抗剂的作用具有选择性,这是由于:(1)不同的活化机  相似文献   

15.
[英]/Silberberg SD…//Science.-1999,285.-1859~1860 女性在绝经期前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血液中雌激素的作用。一方面,雌激素与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某种受体结合,结合后的复合物改变基因的表达,其结果是保护血管免受损伤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另一方面,雌激素直接作用于血管壁,迅速引起血管扩张。 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有一种可由Ca2+激活的大容量传导K+通道(又称为大K+通道)。它与骨胳肌细胞膜上的K+通道不同,具有很强的传导性,并且二者结构也有差异。它除具有与骨胳肌相同的电压依赖性K+通道(亚单位α)外,还具有肌胳肌K+通道缺乏的亚单位β。亚单位β具有与Ca2+结合部位,所以这种大K+通道受电压和细胞内Ca2+浓度双重调控。亚单位β对大K+通道具有重要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很低Ca2+浓度即可激活大K+通道。Valverde等发现雌激素直接激活这种大K+通道,使Ca2+通道关闭,Ca2+内流停止,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发挥快速调节血管张力的作用,但雌激素不能增强仅由亚单位α构成的K+通道的活性。还发现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的雌激素虽不能穿越细胞膜,仍可激活大K+通道,由此证实雌激素在细胞外发挥作用。雌激素可激活存在于人工重构细胞膜上的大K+通道,说明大K+通道是雌激素的受体。用荧光标记雌激素并与人类胚胎肾脏细胞结合,结果同时具有亚单位α、β的大K+通道发出的荧光远比仅具有亚单位α的普通K+通道明亮。上述研究证实,雌激素与大K+通道的外置位点(即β亚单位)结合,只有当亚单位β存在时才能明显提高通道活性。 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跨膜电压改变的程度决定着平滑肌细胞收缩的程度。当膜内电位升高(去极化)时,电压依赖性的Ca2+通道激活,Ca2+内流,平滑肌细胞收缩。这一过程能够被选择性K+通道的开放所逆转。肌细胞内K+外流的增加使细胞内电压负值上升,使Ca2+通道关闭,肌细胞松弛。大K+通道的开放能够抑制Ca2+通道,并受雌激素的影响。这一发现对于合理设计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药奠定了基础。 (李玉阳摘 赵子彦校)  相似文献   

16.
近年的研究发现,Cajal间质细胞(ICC)是胃肠起博细胞。ICC呈星状,有长的突起。均表达c-kit,ICC之间、ICC与周围平滑肌形成缝隙连接,可自发产生起博电位。ICC起博的机制可能是:ICC自发产生的单元电位总和达阈值,激活电压依赖的Ca2 可通透的离子通道,形成起博电位的初始部分;Ca2 内流,激活对细胞内Ca2 敏感的酶,使IP3生成增加;从而增高IP3的浓度,引起Ca2 从内源性Ca2 库瞬间释放,使细胞内Ca2 浓度上升,活化细胞膜上Ca2 活化的Cl-通道,细胞膜去极化产生平台部分;Ca2 的进入使局部Ca2 浓度上升,通道失活,起搏电位终止。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Cl-通道在小牛血清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采用细胞计数和氚标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实验 ,并结合fura 2荧光测定细胞浆Ca2 + 浓度等技术 ,研究了Cl-通道阻断剂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 ,Cl-通道阻断剂 4,4-二异硫氰酸二丙乙烯 2 ,2 -二磺酸 (DIDS ,0 .0 1μmol/L~ 0 .1mmol/L)可抑制 5 %小牛血清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其作用具有时效性和量效性 ,其它Cl-通道阻断剂如茚满羟基丙酸 (IAA 94,0 .1μmol/L~ 1mmol/L)、5 硝基 2 (3 苯丙氨基 )苯甲酸 (NPPB ,0 .1μmol/L~ 1mmol/L)、4 乙酰氨基 4 异硫氰酸 2 ,2 二磺酸 (SITS ,0 .1μmol/L~ 1mmol/L)、二苯丙氨基 2 ,2 二羧酸 (DPC ,0 .1μmol/L~ 1mmol/L)和速尿 (10 μmol/L~ 1mmol/L)等均无此作用 ,且DIDS对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没有直接的影响。结果提示小牛血清可以开放DIDS敏感的Cl-通道 ,且该通道可能在小牛血清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上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缺氧对Ca2+-ATPase抑制剂——环匹阿尼酸(CPA)诱导的大鼠远端肺静脉平滑肌细胞(PVSMC)内钙浓度([Ca2+]i)升高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用6只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培养大鼠PVSMC,运用荧光显微镜和细胞内钙浓度检测系统观测CPA及急性缺氧(4%O2)对PVSMC的[Ca2+]i影响及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OCC)阻断剂氯化镍(Ni Cl2)和SKF96365的干预作用。结果:含5μmol/L硝苯地平(电压依赖钙通道阻断剂)的无钙Krebs溶液孵育PVSMC,10μmol/L CPA使PVSMC的[Ca2+]i小幅度升高,急性缺氧能使[Ca2+]i升高幅度增加;恢复细胞外Ca2+至2.5 mmol/L后,10μmol/L CPA使[Ca2+]i显著升高,急性缺氧可导致CPA诱导的[Ca2+]i升高显著增强;SOCC阻断剂Ni Cl2(500μmol/L)和SKF96365(50μmol/L)均能明显抑制急性缺氧条件下CPA诱导的[Ca2+]i升高,但对高钾(60 mmol/L KCl)Krebs溶液引起的[Ca2+]i反应无影响。结论:急性缺氧能够使CPA诱导的大鼠远端PVSMC的[Ca2+]i升高增强,[Ca2+]i升高可被SOCC阻断剂阻断,提示急性缺氧能够增强SOCC活性,使细胞外Ca2+通过SOCC内流增强,从而导致大鼠远端PVSMC的[Ca2+]i升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Cl-通道在牛脑血管平滑肌细胞Ca2+池操纵性Ca2+内流中的作用.采用培养的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在生物荧光双波长影像分析系统用Fura-2/Am荧光探针测定单个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发现① Cl-通道阻断剂DIDS(0.75 μmol/L)能降低内皮素1(10-7 mol/L)刺激引起的脑血管平滑肌细胞Ca2+内流,抑制率为29.6%±3.9%,随后加入Cl-通道阻断剂NPPB(10 μmol/L)能继续降低平台相,抑制率为44.9%±8.7%;交换加药顺序,NPPB能降低内皮素1刺激引起的Ca2+内流,DIDS能进一步降低Ca2+内流.②DIDS(0.75 μmol/L)能降低三磷酸腺苷(10 μmol/L)刺激引起的脑血管平滑肌细胞Ca2+内流,抑制率为26.7%±10.5%,随后加入NPPB(10 μmol/L)能继续降低平台相,抑制率为54.3%±9.6%;交换加药顺序,NPPB能降低三磷酸腺苷刺激引起的Ca2+内流,DIDS能进一步降低Ca2+内流.③DIDS(0.75 μmol/L)能降低环匹阿尼酸(10 μmol/L)刺激引起的脑血管平滑肌细胞Ca2+内流,抑制率为26.5%±5.0%,随后加入NPPB(10 μmol/L)能继续降低平台相,抑制率为46.1%±4.2%;交换加药顺序,NPPB能降低环匹阿尼酸刺激引起的Ca2+内流,DIDS能进一步降低Ca2+内流.提示对DIDS、NPPB敏感的非同一性Cl-通道参与内皮素1、三磷酸腺苷、环匹阿尼酸触发的脑血管平滑肌细胞 Ca2+池操纵性Ca2+内流.  相似文献   

20.
血管平滑肌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多种机制激活Ca2 内流使胞内Ca2 浓度持续升高来实现的。目前的研究表明这种Ca2 内流与一系列瞬时感受器电位超家族成员有关,瞬时感受器电位超家族主要成员有:瞬时感受器电位C1、C3~6、V1、V2、V4、M4、M7和P2。文章概述瞬时感受器电位在血管平滑肌功能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