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肝转移MSCT三期增强扫描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特征及病灶转移灶分布情况。结果原发病灶位于左侧55例,右侧20例。癌肿位于升结肠9例,横结肠10例,降结肠9例,乙状结肠16例,直乙交界处5例,盲肠5例,直肠21例。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27例,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脾静脉的患者有31例,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的患者有17例。共发现了320个转移病灶;经MSCT诊断正确的病灶有279个,总的诊断正确率为87.19%。原发病灶有25例位于右侧,50例原发病灶位于左侧,左右结直肠癌肝内转移灶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应用MSCT三期增强扫描评估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8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检查对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MSCT检查对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5.42%;对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72.92%(60/87);对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7.92%。结论 MSCT检查可很好的显示结直肠癌的影像学特征,准确评估肿瘤分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粘液性/非粘液性结直肠癌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3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粘液性和非粘液性结直肠病灶的直径、密度、形态等MSCT征象及MSCT鉴别诊断粘液性和非粘液性结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粘液性与非粘液性结直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MS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病理类型的结直肠癌形态、位置、密度、有无转移、与周围组织关系及平扫和增强扫描CT值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黏液腺癌平扫、增强CT值均低于低分化腺癌和中高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平扫、增强CT值低于中高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与黏膜腺癌增强扫描多不均匀强化,周围脂肪密度以增高为主,血管增粗多见,其中黏膜腺癌淋巴结转移及肝、肺等远处脏器转移较少见。而低分化腺癌无肝、肺等远处脏器转移;中高分化腺癌增强扫描多均匀强化,周围脂肪密度增高、血管增粗、淋巴结转移及肝、肺等远处脏器转移较少见,三者平扫、增强CT值、周围脂肪密度、血管增粗及肿瘤强化形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出现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SCT可有效显示结直肠癌的影像学特点,不同病理类型的结直肠癌其CT征象各具特异性。平扫加增强扫描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的病理学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154 例结直肠癌病人临床资料,采 用 logistics 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54 例病人中,71 例发生肝转移 (46.10%),83 例未发生肝转移(53.90%);原发瘤分化程度、CEA、原发瘤区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瘤切缘、是否 输血是影响结直肠癌病人肝转移单因素(P<0.05);其中原发瘤中低分化、CEA≥5 ng / mL、原发瘤区域淋巴结转 移和术中输血是影响结直肠癌病人肝转移独立危险因素(OR = 1.265、1.357、1.411、1.520,P<0.05)。结论:原发 瘤中低分化、CEA≥5 ng / mL、原发瘤区域淋巴结转移、术中输血是影响结直肠癌病人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临 床治疗中可综合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合理评估病人病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结、直肠癌诊断、分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对2010年8月-2012年2月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表现和术前分期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文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经MSCT扫描检查出100处肿瘤,其中位于直肠60处,乙状结肠20处,降结肠4处,升结肠16处。T3、T4分期准确率高于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25,P〈0.05)。N1、N2分期准确率高于N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8,P〈0.05)。经)(2检验,MO、M1分期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P〉0.05)。结论MSCT可以提供结、直肠癌的侵犯范围(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情况,提供准确的术前分期,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术前影像学分期的常规评估方法,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在多数结直肠癌患者中肝脏是唯一的或主要的转移灶。约25%的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伴有同时性肝转移;50%患者在根治术后发生异时性肝转移。在手术中,肝脏转移灶能被切除的不足20%,即使转移灶能被切除,其5年生存率也仅11~30%。因此控制和治疗肝转移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10.
目的 分析中央型肺鳞癌不同分型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中央型肺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肿瘤位置、大小、形态、有无囊变坏死、与周围组织关系及强化程度等影像学特征。结果 60例中央型肺鳞癌患者经MSCT检查,Ⅰ型8例,Ⅱ型39例,Ⅲ型13例。其中Ⅰ型肿瘤最小径0.56cm,肿瘤最大径1.82cm,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强化多均匀。Ⅱ型肿瘤最小径2.14cm,肿瘤最大径9.53cm。肿瘤形态多不规则,23例伴有阻塞性肺炎。11例边缘呈分叶状,其中2例可见气-液平面。9例可见小灶性偏心钙化。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强化均匀或不均匀。Ⅲ型CT显示肿瘤支气管腔内铸形生长,邻近支气管可见不规则增粗,边缘多光整。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11例可见分枝状影与肺动脉伴行,5例可见树芽征;6例可见斑片状无强化区,考虑为粘液嵌塞。结论 MSCT检查可有效显示中央型肺鳞癌的影像学特征,其不同分型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肝转移曾被认为是晚期疾病而没有手术机会,而现今研究表明,手术切除是可以实现根治的,而治疗目的及方法也有了很大改变。本文从可行手术切除病例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此外还介绍了目前对于不可切除的转移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切除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结直肠癌并肝转移32例的临床资料,着重手术切除效果的分析。结果:3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肝脏有1-3个转移灶者24例,在20例为同时性肝转移癌中,转移性与原发灶行一期切除者15例,分期(2-4周后)切除者5例。5例为结肠肝曲癌局部浸润转移。与原发灶整块切除,其它手术方式有不规则肝部分切除,肝左外叶切除,肝右后叶切除,肝右叶切除及肝右3叶切除等。全部病例均病理检查证实,无手术死亡,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7.5%和25.0%。结论:肝转移灶数目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对肝转移灶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应合理选择具体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超声内镜联合MSCT检查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TNM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8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结直肠癌.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结直肠癌在超声内镜检查及MSCT检查中的图像表现,计算两种检查联合对结直肠癌的分期准确率.结果 超声内镜... 相似文献
14.
文献报道,结直肠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肝转移,临床发现高达35%,其生存期一般为4月-12月。如果能早期诊断行转移性肝癌切除术平均生存期可提高到34个月,5年生存率为20%-40%,10年生存率可达18%-20%。所以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不仅是病人治疗方法的重要选择依据,也是进行肝切除、提高病人生存期的关键。我院从1990年1月至2002年1月间共收治结直肠癌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术后切除病理结果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130例,按照其检查方法分类,对每种检查方法病灶发现率、诊断符合率、部位符合率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超同其他三种影像学检查在病变发生率及肠癌诊断符合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比较中,B超和螺旋CT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肿瘤部位检查符合率比较中,四种检查手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各类影像学检查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各存优劣,相对来讲螺旋CT诊断价值最高,但临床实践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 ,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对经手术治疗 2 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灶与肝转移同时切除 +化疗生存率明显优于其它方案 ,6例中其 1、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6、5、4、2例。其它方案仅有少数患者存活超过 1年。结论 :结直肠癌肝转移以手术根治切除转移灶加化疗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随着诊断治疗新技术和新药物的不断涌现,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的理念和方法日益更新,已从消极转为积极多途径的综合诊治.现就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结合临床并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已从消极对症治疗转为积极多途径的综合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可以积极预防和治疗的。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肝转移涉及许多分子机制,参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二十多个分子因子,这些分子因子基于其功能分成4个部分:蛋白质水解、黏附、血管生成和细胞生存。通过理解其中许多复杂的分子机制,有望发现一些新的检测和治疗靶点,以期达到预防转移和提高病人生存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