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纵隔肿瘤病变MR弥散成像表现,评价MR弥散加权成像在纵隔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2例纵隔肿瘤性病变行MR弥散加权成像检查(b值取800s·mm-2),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观察不同纵隔肿瘤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表现.结果 良性胸腺瘤10例,在DWI图上表现为低信号,信号均匀;恶性胸腺瘤12例,在DWI图上表现为高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6例神经鞘瘤在DWI图上表现为稍低信号,信号强度明显不均匀;4例神经纤维瘤在DWI图上表现为稍高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选取b值800s·mm-2时,测得的良恶性胸腺瘤组、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弥散加权成像对纵隔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作为纵隔MRI检查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磁共振(MR,Magnetic resonance)弥散加权成像(DWI,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和表观弥散系数(ADC,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诊断椎体压缩骨折良恶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健康志愿者和89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MRI常规序列及DWI的影像资料统计学分析。结果 1、通过DWI信号强弱判断椎体病变的良恶性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3(p>0.05);2、在b=400s/mm2时,只是感染性病变和恶性肿瘤分别所致的压缩骨折的ADC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93,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的AD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采用常规MRI和采用常规MRI联合DWI时,在诊断椎体病变方面有显著差异,P=0.048(P<0.05)。结论通过DWI成像技术和测量ADC值,可做为鉴别椎体压缩骨折的良恶性一种新的诊断途径和标准;常规MRI序列与DWI技术相结合具有敏感度高、特异度强,在临床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 ,DWI)是一种在分子水平无创性检查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磁共振影像学方法 ,其在神经系统应用较多 ,主要是检查早期脑梗塞。近年逐渐被应用于骨肿瘤的诊断 ,主要用于鉴别脊柱的良性骨折和恶性骨折 ,判断肿瘤的坏死区 ,鉴别肿瘤术后软组织改变和复发等[1] 。1 基 本 原 理弥散 (diffusion)指分子的随机运动 ,即布朗运动。DWI显示的主要是细胞外水分子的弥散 ,另外还包括细胞内水分子的弥散、跨膜运动、微灌注等[1,2 ] 。以DWI常用的自旋回波序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测量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以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恶性淋巴瘤初发患者15例,其中1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化疗后进行复查;另选健康志愿者10例.在3.0T磁共振上进行常规和DWI检查.在ADC图上分别测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的ADC值.10例复查患者在初次检查相一致部位再次测量淋巴结的ADC值,并进行前后对比,同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 结果 DWI与常规T2W脂肪抑制序列比较,DWI能更敏感、更直观地显示淋巴结.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平均ADC值为(753.33±31.28)×10-3mm2/s,其中10例复查患者平均值为(1 088.32±51.28)×10-3 mm2/s;化疗前后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54,P<0.05).10例复查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结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5).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 264.20±71.60)×10-3mm2/s.15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前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淋巴瘤患者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0T磁共振DWI和ADC值测量为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测量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恶性淋巴瘤初发患者15例,其中1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化疗后进行复查;另选健康志愿者10例。在3.0T磁共振上进行常规和DWI检查。在ADC图上分别测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的ADC值。10例复查患者在初次检查相一致部位再次测量淋巴结的ADC值,并进行前后对比,同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结果DWI与常规T2W脂肪抑制序列比较,DWI能更敏感、更直观地显示淋巴结。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平均ADC值为(753.33±31.28)×10-3mm2/s,其中10例复查患者平均值为(1 088.32±51.28)×10-3mm2/s;化疗前后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P<0.05)。10例复查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结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5)。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 264.20±71.60)×10-3mm2/s。15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前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淋巴瘤患者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DWI和ADC值测量为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内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传统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影像学表现,10例进行了传统MRI平扫、增强及DWI扫描。11例仅进行了常规MRI扫描。[结果]21例患者单发肿瘤15例(71.40%),多发肿瘤6例(28.6%),共31个病灶,27个病灶位于大脑(87.1%),3个位于小脑(9.7%),1个位于下丘脑(3.2%)。病灶T1WI、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近。所有病灶都有占位效应,水肿程度不一。所有病灶都呈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7个病灶(22.6%)中心见裂隙状低信号影,周围呈环带状明显强化区。10例共13个病灶进行了DWI扫描,所有病灶在DWI图像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结论]脑内淋巴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传统MRI及DWI检查有助于该疾病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OT磁共振全身弥散徽成像技术(即类PET)的原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例类PET影像资料,利用飞利浦3.OT滋共振反转恢复回波平面弥散序列成像所得.结果 5例健康志愿者.4例弃明癌(2例T4N2MO、1例T3N1bM0、1例T2NIbMO),其中2例治疗后所有病灶明显变小.2例乳腺癌(I例T2bNIMO,1例T2NOMO).6例肺癌(1例T2N3MO,2例TlNOM1,2T3N2M1,1例T2N3M1),其中2例化疗后复查原发灶和转移灶较前明显缩小.3例琳巴瘤示多处肿大琳巴结.4例肝癌分期(1例T2NOM0,2例T2NIM0,1例T3NIM1).5例前列腺癌(3例T3ANOM16,1例T3bNIM1,I例T4N1Mlb),2例子宫颈癌(I例T3aNIMO,I例TdNIMO),1例不明原发灶转移癌示多椎骨破坏.结论 3.OT滋共振类PET技术对于肿癌的筛查、肿瘤的分期及肿瘤化疗疗效的评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脑梗死患者的DWI图像及SE T1WI、FSE T2WI、FLAIR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高度敏感,达100%,对急性出血性脑梗死亦很敏感;对亚急性期脑梗死敏感性性(33%)低于SET1WI、FSE T2WI、FLAIR(100%);FSE T2WI、FLAIR对慢性期脑梗死和脱髓鞘病变敏感性高(100%),DWI对此不敏感。结论:DWI是诊断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最敏感的检查方法之一。结合SE T1WI、FSE F2WI、FLAIR能区分急性期和慢性期脑梗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即"类PET")的原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类PET"影像资料,利用飞利浦3.0T磁共振反转恢复回波平面弥散序列成像所得。结果 5例健康志愿者。4例鼻咽癌(2例T4N2M0、1例T3N1bM0、1例T2N1bM0),其中2例治疗后所有病灶明显变小。2例乳腺癌(1例T2bN1M0,1例T2N0M0)。6例肺癌(1例T2N3M0,2例T1N0M1,2T3N2M1,1例T2N3M1),其中2例化疗后复查原发灶和转移灶较前明显缩小。3例淋巴瘤示多处肿大淋巴结。4例肝癌分期(1例T2N0M0,2例T2N1M0,1例T3N1M1)。5例前列腺癌(3例T3AN0M1b,1例T3bN1M1,1例T4N1M1b)。2例子宫颈癌(1例T3aN1M0,1例TdN1M0)。1例不明原发灶转移癌示多椎骨破坏。结论 3.0T磁共振"类PET"技术对于肿瘤的筛查、肿瘤的分期及肿瘤化疗疗效的评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WB—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在恶性淋巴瘤诊断、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明确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患者40例,其中霍奇经淋巴瘤患者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3例;另选健康志愿者11例,行WB—DWI检查。在ADC图上分别测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淋巴结ADc值,其中恶性淋巴瘤患者于化疗前、第3周期化疗后在初次检查相一致部位再次测量淋巴结ADC值,并进行前后比较,同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结果:化疗前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平均ADC值为(0.67±0.42)×10^-3mm^2/s;行第3周期化疗后平均ADC值为(2.36±0.78)×10^-3mm^2/s;健康志愿者平均ADC值是(1.91±0.51)×10^-3mm^2/s。化疗前和第3周期化疗后ADC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和健康志愿者ADC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期化疗后和健康志愿者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DwI和ADC值在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临床分期及疗效监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行1.5T(GE)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行1.5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 DWI)检查的88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对所得图像进行分析并诊断,且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计算患者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等,同时对前列腺不同疾病的ADC值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8例病例中,病理诊断前列腺癌52例,前列腺良性病变36例,经MRI诊断前列腺癌55例,前列腺增生23例,前列腺炎症10例。MRI诊断的准确度为85.23%,灵敏度为90.38%,特异性为84.85%,漏诊率为9.62%,误诊率为22.22%。早期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症病灶的ADC值分别为(0.92±0.23)×10-3、(1.54±0.25)×10-3、(0.81±0.21)×10-3 mm2/s,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症的ADC值有部分交叉与重叠。结论 1.5(GE)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早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 ,CT扫描在纵膈淋巴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收集了本院 2 0 0 0~ 2 0 0 2年间经CT检查并经临床和 (或 )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淋巴瘤 1 6例 ,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 ,探讨CT检查对纵隔淋巴瘤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l 临床资料1 6例患者中男性 1 2例 ,女性 4例 ,年龄 4-67岁 ,平均年龄 41岁。主要临床症状 :发热1 3例 ,呼吸困难 1 0例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9例 ,面颈部浮肿 7例 ,胸腔积液 2例。1 .2 诊断方法经局部淋巴结活检确诊 9例 ,经剖胸探查确诊 4例 ,经皮穿刺活检确诊 3例。1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MRI常规序列T1WI、T2WI检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比分析不同成像病灶检出率。结果:24h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病灶检出率为93.6%,明显高于24h内MRI常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应用效果较好,可及早发现脑缺血变化、脑梗死程度和范围,明显提高病灶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4.
MR弥散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在诊断超急性、急性脑梗死、脑干梗死及皮层下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WI和常规MRI对10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其中超急性期10例,急性期18例,亚急性期50例,稳定期12例,慢性期10例.19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常规CT检查.观察各期脑梗死、多发脑梗死、脑干梗死及皮层下脑梗死在CT、常规MRI及弥散图像上的表现,测定梗死灶ADC值,同时测定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ADC值.结果: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在T2WI上为等信号或表现为部分稍高信号,在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病灶ADC值较对侧相应区域明显下降,梗死灶ADC值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ADC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灶在DWI及ADC图上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结合T2WI可以对脑梗死进行分期诊断.DWI有助于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多发脑梗死中新旧病灶的区分、脑干梗死及皮层下脑梗死的检出,对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极大帮助.DWI较CT敏感,亦较常规MRI敏感,对疑有急性期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者,应加作DWI检查.  相似文献   

15.
马冰  马瑞果 《广州医药》1998,29(4):38-39
恶性淋巴瘤在我国发病率约为3~4/万人口[1]。纵隔淋巴瘤很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本文将过去20年经病理诊断的30例纵隔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提高早期诊断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材料取自1975~1996年,发病年龄最小7岁,最大71岁。年龄高峰为10~30岁,共21例。男22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2.85.1。非何杰金淋巴瘤23例,何杰金淋巴瘤7例。1.2临床表现及误诊类型:30例均有程度不同的一组或多组浅表淋巴结肿大,其中以颈淋巴结最常见,共23例(77.6%),其次为腋窝淋巴结12例。以下依次为锁骨上、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源于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疑似PC患者,均行T2WI、DWI扫描检查,评估DWI在PC诊断中的效能,并比较PC组、良...  相似文献   

17.
报告28例经病理证实不同类型纵隔肿块MRI表现,评价了MRI对纵隔肿块诊断的价值,其主要优点为定位诊断比较准确,本组28例均定位正确。根据T1,T2加权像等不同信号,亦有助于定性诊断。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5.7%。尤其是含脂肪性的肿块,含液囊肿和囊性畸胎瘤具有一定特性性。讨论了MRI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作用诊断的限度。  相似文献   

18.
吉家伟  吴钟林  刘辉 《海南医学》2011,22(12):126-127
目的探讨DWI和MRA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磁共振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全部患者均行DWI和MRA检查。结果 80例急性脑梗死中,急性期CT扫描不同程度低密度23例,阳性率为28.75%;常规T2WI扫描高信号者56例,阳性率为70.00%;而DWI扫描均为不同程度高信号,阳性率为100%。MRA显示有54例急性脑梗死靶血管的闭塞和狭窄。结论 DWI结合MRA可明显提高脑梗死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的检出率以及提供靶血管的狭窄或闭塞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淋巴瘤骨髓浸润及病程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9例经临床诊断的淋巴瘤患者,行骨髓MRI平扫、增强定量检查及同位素骨髓扫描。回顾性分析39例淋巴瘤患者的骨髓MRI表现、病变骨髓强化后的MRI增强率,并与骨髓穿刺及同位素骨髓扫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9位患者中,MRI发现骨髓浸润12例,另27例未见骨髓异常信号灶。MRI增强扫描定量分析提示浸润性病变存在异常强化;统计学分析提示异常骨髓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骨髓。结论 MRI能一次性对大范围骨髓组织进行检查,根据MRI影像进行骨髓穿刺,有助于诊断淋巴瘤骨髓浸润、临床分级及制定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3.0TMR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患者共计30个病灶进行fMR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利用常规T1WI与T2WI平扫影像,动态增强扫描(DCE)绘制时间-信号曲线,计算最大强化率,确定病灶范围,并分析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初步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展示表面扩张系数.结果:T1WI与T2WI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0%(3个)与53.3%(16个).动态增强扫描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6.7%(26/30),特异性为70%(21/30),诊断正确率为86.7%(26/30);本文所见,扩散敏感因子在(b)值600~1000s/mm2时,DWI均能很好的鉴别各类病灶.结论:MR平扫、动态增强相结合联合诊断能较好的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做出诊断,敏感性93.3%(28/30),特异性76.7%(23/30),诊断正确率90%(27/30)均较高;与DWI、MRS相结合的诊断可望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