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对肛瘘及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7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MRI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总结MRI在肛瘘及肛周脓肿中的诊断价值。结果87例肛瘘病例手术病理结果:内口101个,主瘘管106条,分支43条,脓肿52个。与手术结果相比较,MRI显示肛瘘内口的准确率为86.1%(87/101),显示主瘘管的准确率为90.6%(96/106),显示瘘管分支的准确率为76.7%(33/43),显示脓肿(52/52)的准确率为100%。根据Parks分型,MRI分型与手术结果比较符合率为90.8%(79/87),MRI分型与手术结果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817,MRI分型与手术结果一致性很好。结论 MRI对于显示肛瘘内口的位置、瘘管的走行、脓肿的位置及大小准确率高,能够提示肛瘘的活动性,并能准确对肛瘘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成像肛瘘诊断征像分析对临床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并经手术确诊为肛瘘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MRI扫描仪检测,比较两组MRI成像参数,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分型及肛瘘内口、外口及瘘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DC值下降,主瘘管信号强度、支管信号强度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成像对肛瘘患者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括约肌外型、皮下型、复杂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96%、86.67%、90.00%、85.71%、66.67%、50.00%,MRI成像对肛瘘内口及瘘管诊断总准确率为8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成像对肛瘘患者括约内口、主瘘管、支管、外口、脓肿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33%、95.35%、76.92%、95.12%、93.33%,MRI成像对肛瘘内口及瘘管诊断总准确率为92.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成像可对肛瘘患者分型的准确率较高,并且可以显示肛瘘内口、外口及瘘管位置、走形及数量,可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探讨MRI对肛瘘的分型及诊断准确率方面的价值。方法收集92例MRI诊断为肛瘘患者,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增强检查,并经手术证实。根据Parks分型法,观察其MRI表现,与手术所见对照,评价MRI对肛瘘的分型及瘘管、内口、支管、脓肿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92例瘘管MRI表现:T2WI及T2WI-fs为高信号,T1WI呈条状等到或稍低信号,增强扫描瘘管壁有明显强化,并能显示病变内口和脓肿。MRI诊断为约肌间型35例、经括约肌型18例、括约肌上型4例、括约肌外型3例、皮下型7例、复杂型肛瘘25例,与手术所见对照,准确率为96.7%(89/92);显示肛瘘内口、主管、支管和脓肿准确率分别为97.1%、98.3%、80.7%和100%。结论 MRI对肛瘘的术前PARK分类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能为手术提供准确解剖学依据,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回顾性分析MRI各序列显示的瘘管、内口、外口、脓肿及肛瘘分型,然后将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MRI显示高位肛瘘15例,其中高位复杂性肛瘘9例,高位单纯性肛瘘6例;诊断低位肛瘘45例,其中低位复杂性肛瘘25例,低位单纯性肛瘘20例。MRI诊断瘘管97个、支管18个、72个内口、70个外口及9个脓肿;与手术结果相比,MRI诊断瘘管的准确率为95.1%(97/102),检出内口的阳性率为94.7%(72/76),MRI显示外口位置、数目及肛周脓肿范围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高分辨率3.0 T MRI术前诊断能够为临床治疗肛瘘提供较全面的解剖和病理信息,对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MRI在肛瘘诊断及Parks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体部相控阵线圈,行MRI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分析患者M RI图像特征并进行Parks分型,将MRI检查结果 与手术结果 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1)76例患者手术结果 显示内口82个,瘘管92个,外口80个,肛周脓肿27个。术前MRI准确诊断内口78个,瘘管86个,外口77个,肛周脓肿27个。M RI诊断准确率95.1%、93.5%、96.3%、100%)与手术结果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术后Parks分型包括括约肌间型45例,经括约肌型21例,括约肌上型8例,括约肌外型2例。术前MRI正确分型69例(90.8%),其中括约肌间型41例,经括约肌型19例,括约肌上型7例,括约肌外型2例。MRI诊断准确率(91.1%、90.5%、87.5%、100%)与手术结果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I可以准确地对肛瘘进行Parks分型,并可清晰显示内口、外口、瘘管、脓肿的位置及数目等信息,在肛瘘的术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常规序列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用于肛瘘术前诊断准确性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5月到2022年8月肛瘘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常规及DWI序列扫描,对比MRI-DWI、常规序列扫描对外口、内口、主瘘管、分支瘘管、脓腔检出率及肛瘘Parks分型准确率,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病灶活动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的78例肛瘘患者中,分别检出外口192个、内口88个、主瘘管78个、分支瘘管156个、脓腔60个,MRI-DWI对外口、内口、主瘘管、分支瘘管、脓腔的检出率分别为86.98%、89.77%、 87.18%、80.13%、81.67%高于单纯MRI常规序到78.13%、73.86%、71.79%、67.31%、63.33%(P<0.05);78例肛瘘患者parks分型包括Ⅰ型30、Ⅱ型25例、Ⅲ型14例、Ⅳ型9例;MRI-DWI对肛瘘parks分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的诊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33、0.769、0.788、0.820,均>0.75,二者一致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技术在肛瘘患者术前瘘管和瘘口评估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高位复杂型肛瘘患者90例,术前均行DCE-MRI检查,30 min后再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钆剂瘘管造影+DCE-MRI扫描。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的诊断效能。 结果 DCE-MRI诊断结果显示,高位复杂型肛瘘患者主瘘管91个,>5 mm分支瘘管135个,<5 mm分支瘘管121个,主内瘘口81个,细小内瘘口27个。MRI钆剂瘘管造影+DCE-MRI诊断结果显示,高位复杂型肛瘘患者主瘘管92个,>5 mm分支瘘管137个,<5 mm分支瘘管154个,主内瘘口87个,细小内瘘口103个。DCE-MRI诊断高位复杂型肛瘘患者主瘘管、>5 mm分支瘘管、<5 mm分支瘘管和主内瘘口的准确率分别为97.89%、88.27%、71.62%、85.86%,与手术病理诊断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0.657、0.436、0.422、0.454(P<0.05);DCE-MRI诊断高位复杂型肛瘘患者细小内瘘口的准确率为29.83%,与手术病理诊断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040(P>0.05)。MRI钆剂瘘管造影+DCE-MRI诊断高位复杂型肛瘘患者主瘘管、>5 mm分支瘘管、<5 mm分支瘘管、主内瘘口和细小内瘘口的准确率分别为98.95%、89.51%、75.55%、89.90%、71.82%,与手术病理诊断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0.795、0.467、0.433、0.446、0.380(P<0.05)。 结论 MRI钆剂瘘管造影联合DCE-MRI技术在高位复杂型肛瘘术前细小分支瘘管及瘘口评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SCT直肠填塞瘘管造影平扫、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肛瘘病变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临床疑诊肛瘘病变的患者使用16层螺旋CT扫描及直肠填塞瘘管造影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及3D重建。并将术前影像诊断资料和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86例肛瘘MSCT准确显示瘘管内口位置81例,5例未发现肛瘘内口,与手术符合率为94.2%;84例显示原发瘘管、部分分支及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等周围结构的关系,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93.9%,脓腔的检出率100%;MSCT后处理技术可较准确显示瘘管的具体形态、位置-走行及其与肛管或直肠的关系等特点。结论 MSCT平扫、增强扫描并结合直肠填塞瘘管造影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术前评估瘘管尤其是对复杂肛瘘的检查方法,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详尽有效影像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检查应用于肛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间确诊为肛瘘的患者28例,在术前进行MRI检查,分析MRI上肛瘘的表现,将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8例肛瘘手术显示存在49个瘘管,32个内口,5个脓肿;与手术结果相比:MRI检出存在瘘管47个,符合率为95.9%;准确显示瘘管内口位置24个,符合率为75%;脓腔的检出率为100%。结论:采用MRI能够准确显示出肛瘘的内口、瘘管位置,以及脓肿的有无、位置,临床符合率高。是一种重要的有价值的肛瘘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肛瘘是常见肛门良性疾病,手术是治疗首选,术后复发率高,术前明确肛瘘分型、内口位置,决定手术方法,并影响病人预后。瘘管造影、肛管内超声检查(AES)、CT和MRI检查是肛瘘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瘘管造影、AES、CT有其局限性,不易推广,而MRI是目前肛瘘检查的最优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92-94,封3
目的探讨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扫查联合瘘管双氧水造影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确诊的肛瘘患者术前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扫查联合瘘管双氧水造影检查的患者资料,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扫查联合瘘管双氧水造影检查诊断单纯性肛瘘30例,复杂性肛瘘18例,诊断内口62个,瘘管72条,支管13条,肛周脓肿8个,手术确诊内口66个,瘘管77条,支管17条,肛周脓肿8个,与手术结果相比,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扫查联合瘘管双氧水造影诊断瘘管的准确率为93.5%(72/77),支管的准确率为76.5%(13/17),内口的准确率为93.9%(62/66),肛周脓肿准确率100.0%(8/8)。结论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扫查联合瘘管双氧水造影能准确定位肛瘘内口,显示瘘管及支管,是诊断肛瘘的有效辅助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磁共振平扫对肛瘘的诊断价值及分型价值,并尝试进行联合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肛瘘患者的MR平扫资料,包括肛瘘内口、主管、支管、伴发脓肿的数目、位置,以及肛瘘分型,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MR平扫对肛瘘内口、主管、支管、脓肿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8.2%、91.2%、88.9%、100%,准确度分别为83.3%、91.2%、92.3%、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8%、100%、88.9%、100%。(2)对MR诊断的真阳性病例用两种方法进行分型,并与手术分型对照,Parks分型MR符合率100%,国内分类MR符合率87.0%,两种分型可联合应用。结论(1)1.5T MR平扫能准确诊断肛瘘内口、主管、支管和伴发脓肿。(2)依据两种方法MR平扫对肛瘘均能准确分型;两种分型联合应用可取长补短,兼顾解剖细节与病变整体特征,对肛瘘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在诊断肛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术后证实为肛瘘30例患者资料,术前均行MRI检查,扫描序列:FSE T1WI平扫以及增强扫描,脂肪抑制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 fs FRFSE)以及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平扫及增强扫描(3D-FSPGR),分析比较3种序列检查诊断价值。结果 30例患者共发现43个肛瘘外瘘口,T2 fs FRFSE准确显示肛瘘外瘘口18个(41.86%)、FSE T1W增强准确显示肛瘘外瘘口25个(58.14%)、3D-FSPGR准确显示肛瘘外瘘口40个(93.02%),其中3D-FSPGR对肛瘘外瘘口显示准确率显著高于T2 fs FRFSE与FSE T1WI增强(P0.05)。T2 fs FRFSE准确显示肛瘘内瘘口10个(35.71%)、FSE T1W增强准确显示肛瘘内瘘口14个(50.00%)、3D-FSPGR准确显示肛瘘内瘘口23个(82.14%),其中3D-FSPGR对肛瘘内瘘口显示准确率显著高于T2 fs FRFSE与FSE T1WI增强(P0.05)。T2 fs FRFSE准确显示肛瘘瘘管分支29个(56.86%)、FSE T1W增强准确显示肛瘘瘘管分支34个(66.66%)、3D-FSPGR准确显示肛瘘瘘管分支45个(88.23%),其中3D-FSPGR对肛瘘瘘管分支显示准确率显著高于T2 fs FRFSE与FSE T1WI增强(P0.05)。结论 3DFSPGR序列是术前诊断肛瘘的敏感方法,能够提高肛瘘内、外瘘口以及肛瘘瘘管的显示率,同时联合其他扫描序列,能够获得更为明确的术前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58例。患者术前均给予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和直肠腔内超声(EAUS)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最终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对复杂性肛瘘的内口、瘘管的检出准确率以及对复杂性肛瘘分级的准确性。结果:58例患者手术共检出62个内口、74条瘘管;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对内口和瘘管的检出准确率分别为98.39%、97.30%,均高于EAUS的88.71%、89.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手术对复杂性肛瘘分级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US、手术对复杂性肛瘘分级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更精准地确定肛瘘内口和瘘管的位置,准确地对肛瘘进行分级,为手术方案的确定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Goodsall规律预测肛瘘内口、经直肠双平面超声定位肛瘘内口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肛瘘病人52例(70条肛瘘)临床资料, 每例病人术前均根据Goodsall规律预测肛瘘内口, 同时行经直肠双平面超声探查内口, 并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比较。结果Goodsall规律预测与手术符合率87.1%, 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57, 具有较强一致性(P < 0.01)。超声探查内口和手术诊断符合率88.6%, 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76, 具有较强一致性(P < 0.01)。70条肛瘘超声探查结果: 浅表皮下瘘12条, 括约肌间瘘43条, 经括约肌瘘10条, 括约肌上瘘2条, 马蹄形瘘3条。Goodsall规律对浅表皮下型、括约肌间型肛瘘内口预测与超声探查符合率较高(90.1%), 对经括约肌型、马蹄形及括约肌上型肛瘘内口预测符合率不高(46.9%), 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486, 具有中等一致性(P < 0.05)。结论Goodsall规律预测肛瘘内口与手术或经直肠双平面超声具有高度一致性, 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尤其对浅表皮下型瘘、括约肌间型瘘预测与超声符合率较高, 但在预测外口位于横线前的瘘管及马蹄形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瘘内口位置有一定局限性; 超声探查及临床治疗中可将Goodsall规律与经直肠双平面超声有效结合, 提高诊断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在肛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肛瘘患者20例,术前行超声及MRI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0例肛瘘中,术前检出19例,漏诊1例。19例肛瘘中低位单纯性肛瘘4例,低位复杂性肛瘘1例;高位单纯性肛瘘1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4例。11例合并肛周脓肿,脓肿形态为斑片状、花环样、马蹄形,超声检查均为液化期声像图表现,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及T2WI抑脂高信号,内口19个,瘘管25个。与手术结果对照,超声联合MRI对肛瘘分型、脓肿、内口及瘘管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0%、100.0%、82.6%、86.2%。结论:超声联合MRI扫描是肛瘘的有效诊断方法,临床符合率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T1增强扫描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平阳县人民医院经手术证实的复杂性肛瘘患者43例,全部行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压脂(T2WI FS)和T1加权成像压脂(T1WI FS)增强序列扫描,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比较3种序列对肛瘘内口、主管、支管的显示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手术共发现内口67个,主瘘管63个,支管47个。T1WI发现内口10个(占14.93%)、主瘘管34个(占53.97%),支管10个(占21.28%)。T2WI FS发现内口52个(占77.61%)、主瘘管55个(占87.30%)、支管40个(占85.11%)。T1WI FS增强共发现内口61个(占91.04%)、主瘘管60个(占95.24%)、支管42个(占89.36%)。TIWI FS增强较T2WI FS显示内口的准确性高(P<0.05),在显示主瘘管、支管的准确性方面两序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WI FS增强显示内口、主瘘管、支管的准确性均较T1WI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WI FS增强在Parks分型上与手术结果一致性高(Kappa=0.926),明显高于T2WI FS与T1WI序列(Kappa=0.786,Kappa=0.467)。结论:T1WI FS增强扫描序列可作为肛瘘MR检查常规T1、T2序列的重要补充,尤其是术前对内口的定位及分型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分辨MR成像中使用自制肛肠水囊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水囊放置前后肛瘘病变的显示率、瘘管末端位置以及MRI分型的符合率。结果22例患者共有26个内口,22条主瘘管,16条支管,23个外口,8例伴肛周脓肿或感染。放置水囊前后MRI上内口的显示率分别为76.9%(20/26),69.2%(18/26),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P0.05);主瘘管、支管及外口数与放置水囊前相同,分别为100%(22/22),100%(16/16),91.3%(21/23)。使用水囊前后,MRI对瘘管末端位置的判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5,P0.05),MRI对肛瘘分级的符合率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结论通过自制肛肠水囊的使用,能够更好地分辨瘘管末端位置,从而使肛瘘的分级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造影CT三维成像在肛瘘术前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疑似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术前行瘘管造影CT平扫及三维重建,根据手术结果评估造影CT三维成像对肛瘘的诊断效能。结果肛肠专科体检对肛瘘分类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59.52%显著低于造影CT三维成像与手术结果符合率100%(P0.05)。造影CT三维成像对肛瘘分型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90.48%。造影CT三维成像对肛瘘内口、支管和脓肿的术前诊断准确度分别为63.89%、89.47%、100%。结论造影CT三维成像在对肛瘘分类、分型及对肛瘘内口、支管和脓肿等方面术前诊断效果良好,对指导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将30例术前局部检查诊断为复杂性肛瘘的患者进行MRI检查,以术中所见为标准,将局部检查结果与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瘘管在T1WI像上呈条状低信号,在T2WI像和T2WI抑脂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瘘管明显强化,可清楚显示瘘管的数目、走行、分支及内口位置。脓肿表现为不规则型及马蹄型,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环状强化。肛瘘内口表现为点状强化或直肠肛门括约肌的连续性中断。术前局部检查对肛瘘内口的位置,主管和支管的数量,走行方向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0%(18/30)、63%(19/30)、53%(16/30),而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24/30)、100%(30/30)、93%(28/30)。结论:术前MRI检查能清楚显示复杂性肛瘘内口位置,主管及支管的数量及走行,其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术前局部检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