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论述孕产期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实践,为建设类似信息系统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孕产期保健管理子系统开发建设与升级改造进行案例研究。结果在需求分析基础上,明确系统建设内容和主要功能,采用适宜的技术架构和网络架构进行开发设计,实现对孕产期保健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支撑保障。结论孕产期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社区、产检机构、分娩机构之间的数据实时共享,有助于优化管理流程,促进孕产期保健管理职能机构的业务协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规范化管理上海市金山区免疫规划工作,提升信息化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公众服务能力,推动数据信息共享。方法开展"金山区免疫规划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疫苗接种全程追溯、电子签核、冷链温度实时监控等功能。结果全面提升了金山区免疫规划整体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同时与上海市疾控中心信息平台及金山区卫生信息平台进行对接,为金山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来源,实现了数据共享。结论通过信息化建设可有效解决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难题,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公共卫生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同时为上级行政部门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和完善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实现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电子化管理。方法采用java bs架构和spring-boot+hibernate+redis架构,使用TiDB集群数据库,实现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快速部署和上线运行,评价系统运行效果。结果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于2019年12月建成并运行,且与32个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接;系统包括疫苗管理、预防接种管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冷链监测等功能模块,实现了疫苗电子追溯、预防接种数据异地交换、大数据分析和展示等功能。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5日系统共接收26.24亿条疫苗接种记录,其中采集疫苗追溯码26.20亿剂次(99.84%);90%的数据统计报表和大数据并行计算的统计时间<5s,多维度实时查询个案的时间<1s。结论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实现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电子化管理,系统性能得到极大提高;但部分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我院计算机综合集成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用 4年时间建设了医院计算机综合集成系统 ,功能从单纯的计费统计向提供财务、成本、诊疗帮助和继续教育支撑进行了转变。采用基于Web的ASP技术整合了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化影像系统、现代医院财务系统等 8个子系统 ,实现了数据无缝连结和实时动态查询。较好地体现了第三代医院信息系统以病人为中心 ,以全成本核算为核心 ,支持在线教育 ,具备影像和广域网传输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基于网络的医院感染信息实时自动监测与管理平台,达到掌握监测区域医院感染相关信息动态、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决策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的目的。方法依托军事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基于B/S架构进行开发,集中式网络架构,开发和部署医院感染网络监测信息系统;研发在医院内部网络中的数据适配器,利用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和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生成业务数据,通过通用接口和网闸,将数据自动推送至医院感染网络监测信息系统指定数据库中。结果初步建设完成基于网络的医院感染信息实时自动监测与管理平台,通过选择不同地域和不同情况的医院进行试点,形成了医院感染监测报告体系,实现了监测数据的网络自动报告、数据整合、审核和统计分析功能,并在4所医院试点成功;平台的拓展性能强,实时自动报告效率和数据标准化程度高。结论利用网络信息监测和数据推送技术,可实现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的网络实时自动监测,可用于高效、灵活、统一开展区域及全国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基于云平台的江苏省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方法利用微服务、云计算、大数据和实时数据仓库等先进技术,建设覆盖江苏省的14个分布式数据中心和全业务、全流程预防接种服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分析系统的应用情况。结果该系统于2017年7月开始建设,2019年9月在全省投入使用;目前该系统包括预防接种服务系统客户端和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系统两部分,实现了预防接种信息采集、冷链温度实时监测、疫苗全程溯源管理、数据查询和统计、智能自动预警提示、数据交换共享、大数据实时监控管理等功能。截至2020年6月,该系统管理受种者档案2 000多万人、接种记录超过5亿条和疫苗全程溯源实时索引数据约40亿条。结论该系统实现了江苏省预防接种全系统整合、全流程服务、全数据采集、全环节管理、全过程追溯和全方位监管功能,进一步保障和提升了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大数据,以"被动监测、主动预防、大数据感知"为理念构建适用于医院真实场景下的传染病实时监控及预警系统,描述系统建设背景、整体架构、技术路径、主要功能和实施成效。方法通过开发传染病实时监控及预警系统实现对已知传染病的监测上报,对未知传染病的监测预警、趋势提醒。结果将传统单样本上报的被动监测系统转变为主动监测、大数据智能分析、态势感知异常与多点触发的全方位防控体系。结论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传染病管理集成、实时共享、动态追踪和可视化展示融入到医院的传染病预警防控中,提升传染病防控、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为疾病控制、趋势分析、预警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支撑和智能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基于云平台的江苏省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方法利用微服务、云计算、大数据和实时数据仓库等先进技术,建设覆盖江苏省的14个分布式数据中心和全业务、全流程预防接种服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分析系统的应用情况。结果该系统于2017年7月开始建设,2019年9月在全省投入使用;目前该系统包括预防接种服务系统客户端和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系统两部分,实现了预防接种信息采集、冷链温度实时监测、疫苗全程溯源管理、数据查询和统计、智能自动预警提示、数据交换共享、大数据实时监控管理等功能。截至2020年6月,该系统管理受种者档案2 000多万人、接种记录超过5亿条和疫苗全程溯源实时索引数据约40亿条。结论该系统实现了江苏省预防接种全系统整合、全流程服务、全数据采集、全环节管理、全过程追溯和全方位监管功能,进一步保障和提升了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刘谦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3):54-55,58
目的:探讨在我国建立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功能结构。方法:针对海南省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大集中模式的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结果:经过3家不同区域的医院进行试点,系统技术架构稳定可行,完全能够满足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结论: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方兴未艾,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大集中模式的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基于互联网的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碎片化严重、个人信息保护难以有效控制等问题,引入"中台"理念,构建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从系统的数据交互模式、业务协同应用的服务模式、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认证与注册、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策略4个方面,对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进行阐述。该技术架构基本实现责任边界清晰、信息保护策略可靠,以及业务系统与公众需求的紧密对接与实时响应,为后续各类公众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也为推进公共卫生信息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CDP的医院信息系统备份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时备份方案,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方法:基于持续数据保护技术实现备份方案。结果:所设计的备份方案,为医院信息系统提供了全方位和瞬间恢复的系统保护能力。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结论:运用数据持续保护技术,可以获得有效的数据备份方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多参数心脏功能远程监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研制用于家庭监护的“家庭—社区—医院”三层结构远程监测系统,具有多用户并发运行、检测参数多、实时交互性强、数据通信可靠安全、数据库高速连接及负载均衡等特点。基于B/S模式的医疗信息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开发应用服务程序来逐步完善系统的功能。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便携式多参数生理参数检测仪,硬件及软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还具备无线传送数据及网络通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刘谦 《医疗设备信息》2010,(8):33-35,50
目的探讨在我国建设集团化医院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功能结构。方法针对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大集中模式的集团化医院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结果系统技术架构稳定可行,完全能够满足集团化医院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结论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大集中模式的集团化医院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实现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为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提供可靠平台。方法:基于中间件技术和XML技术,结合个性化的专业策略以实现信息的有效抽取集成。结果:实现了监控系统基础信息的优化集成及与医院信息系统的信息交互,方便了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的实时沟通交流。结论:系统的融合应用改变了医院感染监控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黄舜霞  陈广  杨新文 《现代医院》2023,(9):1406-1409
目的 针对区域医疗业务系统集约化部署、一体化管理的建设模式,探索业务系统高并发、高可用架构。方法 以深圳市龙华区区域医学影像生产系统架构搭建为例,采用多种集群部署方案,实现接入层、应用层、数据层的高可用,并采用集群共享卷、影像分级存储技术,实现区域医学影像生产系统的高可用性建设。结果 将高并发、高可用集群技术、影像分级存储处理技术用于区域医学影像生产系统建设中,支撑了全区高并发访问、高可用的业务需求。结论 通过混合负载均衡及影像分级存储技术,有效解决了区域集约化建设医疗核心业务系统的技术问题,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数据挖掘技术的基础上,围绕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管理的目标,结合医院管理需求,对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梳理、挖掘,并在必要时对电子病历系统的数据表进行有效的改造,初步构建了一套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具有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整套体系包括危重病例监控、手术及有创操作监控、整体情况监控、中医特色优势应用情况监控4个系统.  相似文献   

17.
智慧血站建设是血站发展的必由之路。浙江省血液中心以血站服务对象和功能需求为导向,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建成了包括支撑体系、信息平台以及智慧献血、智慧血液、智慧管理3大应用系统的智慧血站信息系统。通过智慧血站建设,切实提升了血站献血服务水平、业务工作效率以及内部管理能力。但也需在标准规范与顶层设计、数据互联互通、新兴技术应用等方面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8.
刘春红 《医疗装备》2011,24(3):31-32
目前各大医院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作平台。随着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入,医院信息系统中存在的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缺乏监管、脏数据、信息孤岛等现象严重,是数据分析挖掘和利用的不利因素,医疗数据质量成为信息系统功能发挥的瓶颈。本文简要论述了医疗数据质量现状、重要性和影响,以及提高数据质量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门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门诊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开发了集病人流量监测、诊室管理、考勤管理、分诊管理、绩效管理、费用统计、评价管理及通告管理等8大功能于一体的门诊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门诊资源的实时调控与管理,有效地提高了门诊工作效率,并为兄弟医院开发和应用同类系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西门子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实时双向通讯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西门子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实时双向通讯功能。方法:利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提供的标本接收应答信息,通过改造检验信息系统联机通讯系统,进行标本检测的实时双向控制。结果:实现了实验室自动化系统标本自动签收、自动获取检验项目等实时双向功能。结论:实时双向通讯功能的实现,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