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肾脏和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儿童肾脏和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肾母细胞瘤71例(73个肿瘤),神经源性肿瘤89例(成神经细胞瘤70例,神经节成神经细胞瘤2例,神经节细胞瘤17例),畸胎瘤18例,淋巴瘤11例。结果肾母细胞瘤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有包膜肿块,常引起肾脏破坏,残肾呈新月形包绕肿块,易形成肾静脉、下腔静脉瘤栓及肺内转移。成神经细胞瘤与神经节成神经细胞瘤表现类似,多有钙化及血管包埋等征象,可侵犯肾脏,以淋巴结、颅脑、骨骼及肝脏转移常见;神经节细胞瘤表现为肾上腺区或脊柱旁体积较小的卵圆形低密度肿块,增强早期无强化或轻微强化。淋巴瘤发生于中线附近,呈分叶状多中心融合病灶,血管包埋较松散,侵犯肾脏多为双侧。畸胎瘤发生于一侧腹膜后,钙化或骨化以及脂肪密度是其特征。结论CT对儿童肾脏和腹膜后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成像在肺动脉栓塞(PE)中的定性定量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7月至11月临床怀疑肺栓塞的29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重建得到常规及光谱图像(最佳单能量图、碘密度图及有效原子序数图),基于临床最终确诊结果,比较各个图像中肺动脉栓子分布的差异,同时分析肺灌注缺损区域与相应正常肺实质区域的碘浓度值差异以及有效原子序数值差异。结果 分析经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PE阳性的63例患者图像,发现光谱CT图像的诊断效能较常规CTPA图像要高,碘密度图及有效原子序数图的检出率也较常规CTPA图有优势(P<0.05)。从碘浓度值及有效原子序数值来看,灌注缺损区域与相应正常肺实质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并分别以0.66mg/m L、8.91为阈值来区分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1和0.992。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成像能够提高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尤其是亚段及其以下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结果肿瘤最长径3~14cm,平均8.5cm。2例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1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3例以实性成分为主。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呈渐进性强化,但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并注意与无功能胰岛细胞瘤、黏液性囊性瘤或癌等鉴别,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4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5例行MRI扫描。结果5例患者为青春期或青年女性,1例为中年女性,2例为中年男性,均无黄疸。1例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5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2例以实性成分为主。肿瘤在CT平扫表现为混杂密度团块影,MRI表现为T1WI低或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可见延迟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7/8例无胰管或胆管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可与其它胰腺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杨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723-472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体部肿瘤灌注技术在肾脏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40型多层螺旋CT的电影模式(1s/周),0.6mm层厚,40层,120kV,60mA,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50ml(300mgI/ml),流率4.0ml/s,延迟8s,数据采集55s,在siemens-mmwp Perfusion 2软件包分别测量16例肾癌、15例良性病变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比较容易获得灌注图像,可以清晰直观的显示出肿瘤大小和轮廓,并可定量检测肿瘤内部的组织灌注状态。肾癌组的BF、BV、MTT、PS的平均值分别为(250.81±21.88)ml/(100g·min)、(19.01±4.10)ml/100g、(9.87±3.90)s、(15.27±8.02)ml/(100g·min);良性病变组的BF、BV、MTT和PS的平均值分别为(70.82±6.91)ml/(100g·min)、(8.19±2.40)ml/100g、(10.11±1.67)s、(3.18±2.55)ml/(100g·min)。两组间比较,BF、BV、PS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值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良、恶性病变的BF、BV、P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CT灌注成像方法对其判断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脏继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肾脏继发性淋巴瘤患者的资料,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所有病例均行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 7例肾脏继发性淋巴瘤,5例为结节(肿块)型,其中多发2例,单发3例,邻近病灶侵犯型1例,肾周淋巴瘤1例,病灶直径从数毫米至7.2 cm.C...  相似文献   

7.
刘琳  杜庆蕾    侃等 《吉林医学》2014,(17):3746-3747
目的:分析松果体肿瘤的CT及MRI的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松果体肿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松果体囊肿5例,脑膜瘤1例,胶质瘤2例,生殖细胞瘤4例,畸胎瘤1例。该区肿瘤分为原发性肿瘤和来自邻近结构的肿瘤,对其CT及MRI影像资料和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论:CT及MRI能清晰显示松果体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边缘特征,具有诊断价值,鉴别诊断效果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SCT三期增强扫描及灌注成像在肾肿瘤样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良、恶性病变均行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其中12例还接受了CT灌注扫描,通过后处理软件获得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结果29例为恶性肿瘤;12例为良性病变。大部分肾细胞癌呈典型“快进快出”的动态增强表现。肾癌与正常肾皮质的灌注参数有显著性差异,其BF、BV、PS值低于正常肾皮质.而MTT值高于正常皮质;而肾癌的BF、PS值高于良性病变。结论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肾脏肿瘤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灌注成像作为一种功能成像方法.对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水平。方法: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均经CT检查,1例行CT增强检查,1例行MRI平扫。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CT、MRI表现。结果: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无黄疸。2例肿瘤均表现为胰腺区巨大的囊实性肿块。1例肿块内可见钙化,增强后肿瘤的实性部分及包膜可见强化,1例MRI表现为T1、T2均为混杂信号。2例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结论:胰腺SPTP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何柳  高玉颖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98-100,161
目的分析脾脏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肿瘤的CT表现,探讨脾脏肿瘤的CT特征。结果恶性肿瘤15例(淋巴瘤9例,转移瘤5例,血管肉瘤1例),表现为脾脏明显肿大,结节多为多发不规则低密度影,边界不清,钙化少见,淋巴结肿大多见。良性肿瘤8例(淋巴管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炎性假瘤2例),病灶多为单发,偶为多发,边界清晰,脾脏肿大多不明显。结论对于脾脏肿瘤,CT检查结合临床病史大多可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胰腺囊实性乳头状瘤CT诊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胰腺囊实性乳头状瘤是十分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我们工作中遇到1例。患者,男,35岁。1a前弯腰劳动时感左上腹有顶撞感,腹泻8次/d~9次/d,腹胀。自扪及左上腹包块。近1个月感包块长大,左上腹有刺痛感。查体:左上腹可扪及10cm×12cm包块。实验室检查:血糖、血淀粉酶正常。全消化道钡透:胃后间隙增大,提示腹膜后占位病变。B超:左肾前方有一实性包块,向后压迫脾静脉,考虑肿块来自胰尾。CT:胃后脾前方有一10cm×13cm×15cm包块,边界光整,密度不均,CT值24Hu~37Hu,增强后为34Hu~57Hu。CT诊断:胰体尾肿瘤。手术所见:在脾门、胰尾及胃大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结果:肿瘤最长径3.5~15 cm,平均9.5cm.2例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1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5例以实性成分为主.在囊实性交界部分,实质与囊性部分呈片状相间分布.3例囊性成分内可见纤维分隔.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但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5例有钙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并注意与无功能胰岛细胞瘤、黏液性囊性瘤或癌等鉴别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对鉴别中央型肺癌与继发阻塞性肺实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实变(阻塞性肺炎和阻塞性肺不张)的患者行宝石能谱常规CT平扫和能谱成像模式(GSI)双期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数据经GSI viewer生成各期常规CT图像和能谱单能量图像,由两位高年资胸部组CT诊断医师参照术后标本图片观察评价增强扫描所得到的4种图像对癌组织与阻塞性肺实变组织空间解剖关系分界的正确辨别率。结果:平扫图像上肿瘤与阻塞性肺实变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后肿瘤均呈轻、中度强化,而阻塞性肺实变组织多呈持续强化。增强扫描4种图像能够分辨肿瘤与实变肺组织边界的例数分别为:肺动脉期CT图像11例(40%),支气管动脉期CT图像18例(64%),肺动脉期单能量图像20例(76%),支气管动脉期单能量图像27例(92%)。4种图像分辨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54,P<0.05)。两两比较,支气管动脉期单能量图可判断肿瘤范围的比率最高,优于其他三种图像(χ~2=12.83、χ~2=4.20、χ~2=1.34,P<0.05);肺动脉期单能量图与支气管动脉期CT图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86,P>0.05),但却优于肺动脉期CT图像(χ~2=6.65,P<0.05)。结论:对于中央型肺癌并发支气管阻塞者,利用能谱CT单能量图,特别是支气管动脉期单能量图,可很好地显示肿瘤和阻塞性实变组织的部位、大小、分界等解剖关系,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双层探测器光谱CT(Detector-based spectral CT,SDCT)是一种新型CT扫描设备,在不需预选扫描协议的基础上能同时完成常规扫描和光谱扫描并获得相关数据,开创了能谱CT进行回顾性分析的先河;并且具备多种能谱分析工具:碘密度图、虚拟单能量图、钙抑制图、电子云密度图等,可以为临床提供多种有助于诊断的技术,在胸部多种疾病,如肺部的良恶性肿瘤、肺动脉血栓栓塞、心脏和冠状动脉、乳腺的良恶性肿瘤以及影像技术等方面均有实际应用和文献报道。本文主要对SDCT的技术原理及其在胸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卵巢实性肿瘤临床及CT特征,以提高对卵巢实性肿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卵巢实性肿瘤临床资料和CT表现。35例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结果:36例卵巢实性肿瘤中4例(11.1%)为卵巢颗粒细胞瘤,其中3例有内分泌紊乱症状,2例有CA-125升高,特征性CT表现为实性肿瘤内见簇状分布的小囊性灶;8例(22.2%)为畸胎瘤,其中2例因腹痛入院,特征性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内见脂肪或钙化;15例(41.7%)为卵泡膜细胞瘤,其中3例有绝经后阴道出血,3例有CA-125升高,特征性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密度较低;6例(16.7%)为卵巢腺纤维瘤,其中1例有胸、腹水,余病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特征性CT表现为实性肿瘤,内见小囊腔,部分呈蜂窝状改变;3例(8.3%)为原发性卵巢癌,有月经紊乱或绝经后阴道出血及CA-125升高,特征性CT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的分叶状肿块。结论:不同卵巢实性肿瘤具有一定的临床表现和不同的特征性CT表现,通过分析这些征象可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CT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renal neuroendocrine tumor,PRNET)的CT和MRI特征,以提高对该罕见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PRNETs,4例行CT扫描,3例行MRI扫描,1例同时行CT和MRI扫描,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例PRNETs中,6例分化良好,G1和G2级各3例,分化差的G3级2例;双肾各4例,病灶平均直径(4.1±1.7) cm,范围2.0~7.0 cm;类圆形5例,形态不规则3例;囊变4例,出血6例,坏死2例,钙化0例。1例位于肾上极,7例位于肾门附近。分化良好的PRNETs淋巴结转移1例,脉管癌栓1例。1例分化差的PRNET伴脉管癌栓、肝脏、骨及淋巴结多发转移。CT平扫均呈稍高密度,分化良好的PRNETs实质部分T1WI 3例等信号,1例高信号;T2WI 1例等信号,3例稍低信号;4例ADC图均呈低信号。分化良好的PRENTs增强后呈中度及明显强化,分化差的PRNETs轻中度强化,其中7例呈持续性强化,1例“快进快出”强化。结论 PRNETs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好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renal neuroendocrine tumor,PRNET)的CT和MRI特征,以提高对该罕见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PRNETs,4例行CT扫描,3例行MRI扫描,1例同时行CT和MRI扫描,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例PRNETs中,6例分化良好,G1和G2级各3例,分化差的G3级2例;双肾各4例,病灶平均直径(4.1±1.7) cm,范围2.0~7.0 cm;类圆形5例,形态不规则3例;囊变4例,出血6例,坏死2例,钙化0例。1例位于肾上极,7例位于肾门附近。分化良好的PRNETs淋巴结转移1例,脉管癌栓1例。1例分化差的PRNET伴脉管癌栓、肝脏、骨及淋巴结多发转移。CT平扫均呈稍高密度,分化良好的PRNETs实质部分T1WI 3例等信号,1例高信号;T2WI 1例等信号,3例稍低信号;4例ADC图均呈低信号。分化良好的PRENTs增强后呈中度及明显强化,分化差的PRNETs轻中度强化,其中7例呈持续性强化,1例“快进快出”强化。结论 PRNETs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好发...  相似文献   

18.
何伟明  王刚  张达志  吴冰  马兰 《右江医学》2013,41(1):55-57,159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均经CT检查,其中2例加行动态增强,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CT表现。结果 3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无黄疸,CT均表现为胰尾部巨大的实性肿块,其中2例肿块内可见钙化,所有3例患者肝内外胆管均未见扩张,增强后,肿块囊壁及实性成分均明显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可在术前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9.
杨宇洁  程祝忠  曹英  肖燕  许国辉 《西部医学》2009,21(9):1580-1582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恶性囊实性肿瘤的螺旋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原发恶性囊实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和螺旋CT表现。结果37例中上皮性肿瘤34例,生殖细胞肿瘤3例。转移方式以腹腔种植转移多见。结论卵巢原发囊实性肿瘤的CT影像有一定特点,对临床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原发性肿瘤12例,均行CT轴位扫描和增强扫描。结果12例脾脏原发性肿瘤CT发现率为100%;准确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8例。认为CT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大部分肿瘤良、恶性鉴别可得到明确诊断,但对肿瘤的定位诊断很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