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成像与高分辨颈动脉MR成像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以及颈动脉狭窄分级判定的效果。方法:25例经超声筛选的颈动脉斑块患者行颈动脉高分辨MR成像,扫描序列包括3D-TOF、QIR、T2WI和PDWI,对每例患者的颈总、分叉及颈内动脉进行超声及MR评价,将斑块分为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并判断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结果:25例患者共发现47个斑块,超声检出易损斑块20个,稳定斑块27个,MR检出易损斑块23个,稳定斑块24个,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分别为轻度18个,中度12个,重度17个,MR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分别为轻度16个,中度13个,重度18个,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可用于早期筛查易损斑块、判断管腔狭窄程度,颈动脉高分辨MR成像可进一步明确易损斑块的内在结构、判断斑块破裂风险,两者结合可以为颈动脉斑块患者病情的评估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超声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患者检查结果,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探讨斑块发生与脑梗死的关系,了解超声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易损斑块可以利用超声进行准确检出,并且易损斑块与脑卒中存在相关性,超声结果可以提供较为客观的诊断依据,是一种良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症状性颈动脉硬化斑块狭窄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接诊颈动脉硬化斑块狭窄患者142例,根据疾病相关脑缺血事件有无分为症状性颈动脉硬化斑块狭窄组(72例,A组)和非症状性颈动脉硬化斑块狭窄组(70例,B组).两组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患者斑块形态学及回声特征、管腔狭窄程度,分析疾病风险因素.结果 A组脂质性软斑、扁平斑及溃疡性混合型斑块百分比高于B组(P<0.05),A组中度及重度狭窄率高于B组(P<0.05).脂质性软斑、扁平斑、溃疡性混合型斑块、中重度狭窄与症状性颈动脉硬化斑块狭窄存在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脂质性软斑、扁平斑、溃疡性混合型斑块、中重度狭窄为症状性颈动脉硬化斑块狭窄的风险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有效评估症状性颈动脉硬化斑块狭窄风险,有效预警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公认危险因素,占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的10%~20%。常规的脑血管检查技术只能显示管腔的狭窄程度,而不能阐明狭窄的结构和狭窄的原因。因此,仅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研究管腔狭窄的程度,对评估疾病的特征和预防卒中的危险分层显然是不够的。对斑块和动脉壁基于成像特征如斑块内出血(IPH)、溃疡、新生血管、纤维帽(FC)厚度和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LRNC)等的无创评估是指导治疗的基本方法。本综述总结了当前在颈动脉易损斑块成像中,血管壁成像包括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超声(US)诊断方法的更新。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高复发率,颈动脉易损斑块是其发生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及早正确诊断易损斑块以及评估其致脑卒中风险,对于防治急性脑卒中发生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有超声、CT、MRI、脑血管造影等技术综合可以对易损斑块作出较准确诊断,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分子影像学等新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临床。如创性血管内超声(ⅣUs)、光谱分析法、血管内镜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等新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病研究在不断深入。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能减少主观差错,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过去认为脑梗死是公认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老年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的逐年提升,关于中青年脑梗死发病机制的研究正成为关注焦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老年性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基础,也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病关系密切,其中斑块性质特别是易损斑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机制包括易损斑块所致管腔狭窄、易损斑块的易损性、易损斑块继发的局部血流动力学紊乱。本文就颈动脉易损斑块与中青年脑梗死的概念、颈动脉易损斑块在中青年脑梗死中的发病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性质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47个颈动脉斑块,术前行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检查,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各参数的差异并构建灰阶中位数及标准化管壁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易损斑块组低密度脂蛋白高于与稳定斑块组(t=1.581,P<0.001)。易损斑块的灰阶中位数明显低于稳定斑块(t=5.076,P<0.001);易损斑块的标准化管壁指数高于稳定斑块(t=2.314,P=0.025);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的最大面积狭窄率、厚度及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灰阶中位数值34诊断易损斑块的敏感性68.0%、特异性81.8%、准确性74.5%、阳性预测值81.0%、阴性预测值69.2%,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标准化管壁指数0.645诊断易损斑块的敏感性60.0%、特异性81.8%、准确性70.2%、阳性预测值78.9%、阴性预测值64.3%,ROC曲线下面积为0.709。结论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利用灰阶中位数及标准化管壁指数定量评估斑块成分、血管负荷,对诊断易损斑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性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23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针对有无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将其分为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组142例与无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组9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的23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共检出142例患者发生颈动脉易损斑块,颈动脉易损斑块检出率59.41%。具有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LDL-C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史:OR=2.685,P=0.003;高血压史:OR=3.958,P=0.001;糖尿病史:OR=2.957,P=0.001;LDL-C:OR=1.936,P<0.001)。结论:吸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LDL-C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具有这些因素的高危患者,及早实施临床早期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11.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高复发率,颈动脉易损斑块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早期正确诊断易损斑块,对于急性脑卒中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该文从超声、CT、MRI、脑血管造影等方面对易损斑块的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二维超声观察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好发部位和声学特征,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检测斑块受力及应变情况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接诊的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98例为病例组,同期因健康查体就诊的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血压患者70例为对照组。运用二维超声观察易损斑块的发生部位,采用VVI技术获取动脉管壁及斑块局部组织的主要指标,包括运动速度、应变力、应变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中颈动脉分叉处斑块发生率为52.4%(88/168),以易损斑块为主;颈总动脉斑块发生率为17.8%(30/168);颈内动脉颅外段斑块发生率为29.8%(50/168)。病例组低回声斑块50例(51.0%),混合回声斑块48例(49.0%);对照组低回声斑块38例(54.3%),混合回声斑块32例(45.7%)。两组低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近心端内膜面、近心端肩部、斑块顶端、远心端肩部、远心端内膜面的低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的运动速度、应变力、应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稳定性较高血压患者差,应用VVI技术可监测动脉斑块的力学变化,为临床及早防治高血压、降低脑梗死复发率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成分等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关系,分析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52例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疾病是否持续进展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n=51)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n=101),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结果: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发病率及高脂血症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卒中组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例数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P〈0.05)。两组患者共发现易损斑块80例,稳定斑块72例,进展性脑卒中组斑块中易损斑块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P〈0.05)。两组溃疡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易损斑块是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易损斑块可能是进展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判断斑块易损性,对脑卒中的早期预防及临床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基于临床及超声特征的颈动脉易损斑块诊断模型,辅助临床进行辨别诊断。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2月于笔者医院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患者86例,斑块86个,分为易损斑块组45个和非易损斑块组41个,记录患者临床及斑块超声特征,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依据Fisher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基于临床及超声特征的颈动脉易损斑块诊断模型,并对其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指数、脉压差、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斑块最大厚径、内部有无强回声、内部强回声数量、内部强回声位置、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SMI)新生血管级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以上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BMI、TC和SMI新生血管级别是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诊断模型为Y1=-108.759-7.527X1+1.285X2+4.457X3+2.489X6+4.332X11,Y2= -84.538-3.418X1+1.146X2+3.910X3+1.545X6+3.081X11(Y1、Y2、X1、X2、X3、X6、X11分别代表易损斑块组、非易损斑块组、性别、年龄、BMI、TC、SMI新生血管级别),自身验证及交叉验证的正确率分别为83.7%和81.4%,ROC曲线分析显示其敏感度为84.4%,特异性为82.9%。结论 依据Fisher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的基于临床及超声特征的颈动脉易损斑块诊断模型可以为临床早期判断及诊断脑血管事件提供依据,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4):122-125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信息共享对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85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信息共享的干预措施,统计比较干预前后各组的易损斑块的面积大小及斑块数量的变化情况,比较组间干预前后颈总动脉平均内中膜厚度(IMT),比较各组干预前后的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后,两组易损斑块面积大小均较干预前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易损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易损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斑块消失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IMT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I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干预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TG、TC、LDL-C、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TG、TC、H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信息共享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应用降纤酶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生理盐水100mL+降纤酶10IU静脉滴注(静滴),每周2次,连续4用,同时洛伐他汀40 mg,口服,1次/晚,连续4周.对照组予洛伐他汀40 mg,口服,1次/晚,阿斯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1次/d,连续4周.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检测易损斑块面积及血TC、LDL、HDL、TG.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易损斑块消退或明显缩小.结论 应用降纤酶稳定或消除颈动脉易损斑块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17.
斑块内出血是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重要标志物,意味着较高的卒中风险.因此,准确诊断斑块内出血是评估缺血性事件发生风险的重要举措.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能够无创、清晰显示斑块成分,且与病理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够为探究斑块内出血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诊疗提供新的线索.本文就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检测颈动脉斑块内出血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利用血管壁MR高分辨成像技术,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脑梗死患者(卒中组)和86例健康检查者(对照组)的颈动脉MRI,比较两组间的颈动脉斑块性质和狭窄程度的差异.结果 卒中组患者中52例(70.3%)共检出各种类型斑块138处,其中易损斑块88处,稳定斑块50处,易损斑块占63.8%;斑块最好发部位为颈动脉分叉处;47例可见动脉狭窄125处,轻度狭窄35处,中度狭窄50处,重度狭窄或闭塞40处.对照组共26例(30%)患者检出各种类型斑块74处,其中易损斑块32处,稳定斑块42处,易损斑块占43.2%;20例可见颈动脉狭窄58处,其中轻度狭窄31处,中度狭窄25处,重度狭窄或闭塞2处.卒中组颈动脉易损斑块和狭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性质和狭窄程度与脑梗死具有明显相关性.颈动脉MRI高分辨成像有助于判断颈动脉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为临床评估脑梗死风险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20.
早期识别并干预易损斑块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严重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预后。磁共振成像(MRI)的易损斑块无创检测技术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多种模式和序列对斑块成分进行分析,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度和分辨率。但传统的MRI对易损斑块存在的炎症反应、微血栓形成、新生血管等重要特征无法进行良好的识别。近几年MRI与分子显像技术的结合提升了易损斑块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这其中包括了基于自然靶向和主动靶向的MRI分子显像技术,也包括融合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分子显像技术的PET/MRI混合成像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为易损斑块的无创检测评估提供更多信息,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