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比值(f/tPSA)对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检测fPSA与tPSA并算出比值f/tPSA;同时算出不同f/tPSA所对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在4-10ng/ml的诊断灰区,PCa组与前列腺增生(BPH)组间血清中fPSA和tPSA的水平均无显著差异,而f/tPSA比值,PCa组(0.12±0.05)和BPH组(0.28±0.09)间差异显著(P<0.001)。结论在诊断灰区对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用f/tPSA比值比单独用tPSA及fPSA更有价值,诊断鉴别点以f/tPSA<0.19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PSA、f/tPSA及其不同界值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总的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及fPSA/tPSA检测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正常对照组(61例)、前列腺增生组(BPH组,55例)及前列腺癌组(PCa组,31例)血清tPSA、fPSA含量,计算fPSA/tPSA比值,分析tPSA、fPSA/tPSA不同取值水平对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PCa组和BPH组的tPSA、fPS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别(P〈0.01),PCa组的tPSA含量也明显高于BPH组,而f/tPSA则显著低于BPH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PSA界值取4ng/mL,f/tPSA取0.14能有效地筛检前列腺癌,在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t)在tPSA为4~10ng/ml时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对83例血清tPSA为4~10ng/ml的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行分析。均经由B超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组织学验证。酶免微粒子捕捉法测定血清中tPSA与fPSA。结果:本组中32例(38%)为前列腺癌,51例(62%)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tPSA的平均值分别为6.63ng/ml和6.99ng/ml,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患者f/t值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0.16vs0.23,P<0.01)。以f/t比值0.16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临界值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1%、78%。结论:f/t值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鉴别有重要意义,以0.16作为诊断临界值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游离PSA与总PSA比值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嵘 《实用全科医学》2006,4(4):403-404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抗原(tPSA)的比值(f/t)对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免微粒子捕捉法同时检测28例前列腺癌(PCa)和32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血清tPSA、fPAS,计算其f/t比值。结果PCa组和BPH组血清,当tPSA在4.0~10.0ng/ml区间时,两组患者血清tPSA无显著差异(P>0.05),但PCa患者组的f/t比值却明显低于BPH(P<0.01)。结论f/t比值对PSA水平在4.0~10.0ng/ml之间的PCa和BPH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其比值(f/tPSA)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PSA与tPSA并计算两者比值f/tPSA;计算不同f/tPSA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虽然各指标在PCa与BPH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4~10 ng/ml的诊断灰区,tPSA的PCa组(7.93±1.38)与BPH组(7.12±1.59)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fPSA的PCa组(1.12±0.39)与BPH组(1.36±0.48)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tPSA的PCa组(0.11±0.04)和BPH组(0.27±0.07)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在诊断灰区,用f/tPSA比值鉴别诊断前列腺癌比tPSA更有价值,以f/tPSA<0.16为诊断鉴别点比较适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RI单指数、双指数及峰度模型扩散加权成像的定量参数值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指标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Pca患者和43例良性病变患者的MRI图像,包括DWI、IVIM和DKI序列并测量相应的定量参数值。收集患者术前的总PSA(tPSA)、游离PSA(fPSA)、游离/总PSA比率(f/tPSA)、PSA密度(PSAD)值。比较两组MRI定量参数值及PSA指标的差异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两组的ADC、D、D*、Dapp、Kapp和tPSA、f/tPSA、PSAD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应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0.867、0.639、0.854、0.840和0.807、0.715、0.859。DWI、IVIM、DKI参数分别与PSA指标联合诊断的效能优于单个参数诊断的效能。结论 ADC值和PSAD值分别是Pca诊断价值最高的MRI定量参数和PSA指标。MRI定量参数与PSA指标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Pca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 -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 PSA)及其比值 (f/tPSA)对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慢性前列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162例血清t- PSA异常的 ( >4μg/L)的前列腺癌和BPH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血清中t PSA和f PSA通过酶免微粒子捕捉法测定。前列腺癌与BPH、慢性前列腺炎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 t -PSA≥26μg/L时,t PSA对前列腺癌的特异性非常显著。t- PSA≤20μg/L时,前列腺癌组与BPH、慢性前列腺炎组的f/tPSA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1),前列腺癌患者的f/tPSA值显著低于BPH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结论 f/tPSA对t- PSA在 4 ~20μg/L之间的前列腺癌和BPH、慢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f/t PSA≤0. 2时都应怀疑前列腺癌,F/T越小,对前列腺癌的特异性越高,因此都应进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系列在前列腺癌筛选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系列在前列腺癌 (PCa)筛选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6 9例PCa和 2 5 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的血清PSA、游离PSA/总PSA (fPSA/tPSA)、PSA速度(PSAV)、PSA密度 (PSAD)和前列腺移行带PSA密度 (PSAT)值。结果 PCa组血清PSAV、PSAD和PSAT的检测值较BPH组明显升高 (P <0 0 1) ,而PSA和fPSA/tPSA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PSA切变值越高 ,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越大 ,其中以PSA >10 μg/L时准确性最高。在PCa和BPH鉴别诊断意义上 ,表现为PSAT >PSAD >PSAV >fPSA/tPSA >PSA。结论 检测PSA系列 ,特别是检测PSAT和PSAD ,较单纯检测PSA在PCa筛选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中tPSA、fPSA、f/tPSA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tPSA、fPSA、f/tPSA在前列腺疾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98例经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4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和87例健康体检男性血清tPSA和fPSA水平,采用ABBOOT i2000型自动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并计算fPSA与tPSA比值。结果前列腺增生组tPSA、fPSA、f/tPSA分别为(8.13±7.24)ng/ml,(1.77±1.74)ng/ml,(0.23±0.1)ng/ml,前两项高于健康对照组,后者低于健康对照组;前列腺癌患者tPSA、fPSA、f/tPSA分别为(94.23±161.4)ng/ml,(11.97±40.92)ng/ml,(0.12±0.07)ng/ml,前两项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前列腺增生组,后者低于健康对照组和前列腺增生组(P〈0.05)。ROC曲线下面积以f/tPSA最大,A=0.826。结论血清tPSA与fPSA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呈升高趋势,计算f/tPSA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但与病理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清中tPSA及fPSA/tPSA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和对照组血清中tPSA、fPSA及fPSA/tPSA比值.结果:当tPSA在4~15 μg/L范围时,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组之间tPSA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腺癌组fPSA/tPSA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1).结论:检测fPSA和fPSA/tPSA有助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而且该法简单、客观,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普查.  相似文献   

11.
舒泽华  张克勤  王毅 《重庆医学》2015,44(13):1768-177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比值(fPSA/tPSA)及PSA密度(PSAD)在PSA灰区(4~10 ng/mL)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PSA位于灰区,病理检查证实为前列腺增生(BPH)或PCa的男性患者60例,收集tPSA、fPSA数据,计算PSAD、fPSA/tPSA、(胆碱+肌酸)/枸橼酸盐的数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S联合PSAD及fPSA/tPSA对PCa的诊断价值.结果 PCa组(n=24)和BPH组(n=36)的年龄和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SA、fPSA/tPSA、前列腺体积、PSAD和MR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PSAD和fPSA/tPSA诊断PCa的效果相似(P>0.05);MRS与PSAD或fPSA/tPSA联合后对PCa诊断效能无明显增加(P>0.05);MRS、PSAD和fPSA/tPSA三者联合后,诊断效能显著增加(P<0.05).结论 MRS联合PSAD及fPSA/tPSA可提高灰区PCa诊断的准确性,对灰区PCa诊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探讨前列腺疾病中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以及fPSA/tPSA比值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对40例健康男性、54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33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进行tPSA、fPSA及fPSA/tPSA比值的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a组及BPH组患者血清tPSA、fPS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Ca组fPSA/tPSA比值明显低于BPH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tPSA、fPSA及fPSA/tPSA比值对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关系及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取同期收治入院的前列腺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分别提取两组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炎性因子与PSA表达水平检测,对比组间检测结果差异,并分析炎性因子与PSA关系以及二者在前列腺癌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PSA/tPS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前列腺液中的IL-6、IL-8以及TNF-α与tPSA、fPSA表现呈现为正相关关系,而与fPSA/tPSA表达则呈现为负相关关系(P<0.05);前列腺液炎性因子与fPSA/tPSA联合用于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明显高于炎性因子单独诊断(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液当中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与PSA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二者联合检验可有效提升前列腺癌的早期确诊率,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中度升高时(4.0~10.0 ng/ml),游离PSA(PSSA)与总PSA(tPSA)比值(f/tPSA)和结合PSA(c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作用及区分PCa和前列腺增生(BPH)的能力.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方法,在28例PCa患者和33例BPH患者中,选择tPSA值在4.0~10.0 ng/ml范围的血清标本,分别检测、计算fPSA和cPSA,分析tPSA、f/tPSA、cPSA的临床意义.结果当血清tPSA在4.0~10.0 ng/ml时,f/tPSA比值在PCa和BPH两组患者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明显地提高了PCa诊断的特异性;而cPSA在PCa和BPH两组患者中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当血清tPSA在4.0~10.0 ng/ml时,在区分、诊断PCa和BPH上,f/tPSA比值明显优于tPSA,而cPSA并不优于tPSA.  相似文献   

15.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8):988-991
目的探究不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参数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0月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测确诊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PCa组)和4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BPH组),收集所有患者PSA相关参数,如总前列腺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抗原比例(fPSA/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分析上述参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全部患者和PSA处于4~10 ng/mL患者中,PCa组PSAD高于BPH组,fPSA/tPSA均低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比例在PSA、fPSA/tPSA比值、PSAD不同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SA以10 ng/mL为临界值时诊断PCa价值最高,其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85.00%、74.42%、0.594;当fPSA/tPSA以0.16为临界值时诊断效能最高,其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72.50%、67.44%、0.399;当PSAD以0.35 ng/mL/cm3为临界值时诊断效能最高,其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75.00%、97.67%、0.727。结论 PSA相关参数PSA、fPSA/tPSA、PSAD临界值分别为10 ng/mL、0.16、0.35 ng/mL/cm3时均可有效诊断PCa,临床工作中可综合多种参数共同判断,以提高PCa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其比值(f/tPSA)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PSA与tPSA并计算两者比值f/tPSA;计算不同f/tPSA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虽然各指标在PCa与BPH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4~10 ng/ml的诊断灰区,tPSA的PCa组(7.93&#177;1.38)与BPH组(7.12&#177;1.59)间无显著性差异(P&gt;0.05),fPSA的PCa组(1.12&#177;0.39)与BPH组(1.36&#177;0.48)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gt;0.05),而f/tPSA的PCa组(0.11&#177;0.04)和BPH组(0.27&#177;0.07)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lt;0.001)。结论在诊断灰区,用f/tPSA比值鉴别诊断前列腺癌比tPSA更有价值,以f/tPSA&lt;0.16为诊断鉴别点比较适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TuM2-PK,tPSA,fPSA/tPSA和PSAD在PSA灰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tPSA在4~10 ng/mL的前列腺癌(PCa)、良性前列腺癌增生(BPH)及前列腺炎老年患者共252例,测其血中TuM2-PK,tPSA和fPSA,计算fPSA/tPSA比值;经直肠B超测前列腺体积,计算tPSA与前列腺体积之比,得到PSAD。用SPSS19.0分析TuM2-PK,tPSA,fPSA/tPSA和PSAD在PSA灰区对PCa的诊断价值。结果:PCa组的TuM2-PK,fPSA/tPSA和PSAD较比前列腺炎老年组及BPH组均有显著变化(P<0.05);3组间的tPSA没有显著差异(P>0.05)。TuM2-PK AUC(0.948)>PSAD AUC(0.801)> fPSA/tPSA AUC (0.610)> tPSA AUC (0.499)。当TuM2-PK,tPSA,fPSA/tPSA和PSAD最佳临界值分别取24.30 U/mL、6.60 ng/mL、0.16和0.15 ng/mL/cm3时,诊断PC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和92.1%,72.2%和44.9%,80.5%和60.2%,83.3%和71.8%。结论:在PSA灰区,TuM2-PK、fPSA/tPSA、PSAD均能提高PC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TuM2-PK比fPSA/tPSA和PSAD对于PCa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定量参数联合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5年4月-2021年10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拟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出院后跟踪随访18个月,统计随访期间患者复发/转移情况并分为发生组(39例)与未发生组(61例)。比较两组前列腺组织的IVIM定量参数[真实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及其他基线资料,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评价IVIM定量参数联合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组Gleason评分、入院时PSA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D、D*值低于未发生组,f及内脏脂肪素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f、内脏脂肪素水平高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联合癌胚抗原(CEA)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56 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水平介于4.0 ~ 20.0μg/L,根据血清tPSA 水平分为tPSA 4.0 ~ 10.0μg/L 组180 例和tPSA 10.1 ~ 20.0μg/L 组76 例。比较两组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PSA、CEA、游离与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性分析, 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fPSA 联合CEA 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tPSA 4.0 ~ 10.0μg/L 组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PSA、CEA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年龄、 血清tPSA 水平、f/t PSA 及PH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PSA 10.1 ~ 20.0μg/L 组前列腺癌与 非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PSA、CEA 及PHI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年龄、血清tPSA 水平及 f/t PSA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PSA、CEA 水平与 PHI 呈正相关(r =0.348 和0.392,P <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PSA、CEA 水平是PHI 水平的影响因 素(b =0.046 和0.449,P <0.05)。ROC 曲线结果显示,FPSA 联合CEA 诊断前列腺癌的AUC 为0.921,大于 fPSA 的0.672 和CEA 的0.703(P <0.05)。结论 fPSA 和CEA 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线索,两者联合诊 断血清tPSA 低水平升高前列腺癌的效能较好,可能成为更好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isoform [-2] pro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2PSA)及经计算得到的%p2PSA和前列腺健康指数(prostate health index,PHI)等指标预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入组了322例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2015年8月至2018年5月期间就诊的PCa患者,其中143例为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的PCa患者,179例为进行PCa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DxI800检测患者的术前预留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抗原(free prostate antigen,fPSA),fPSA/tPSA比值(f/t),p2PSA水平,并计算得到%p2PSA 和PHI,以术后病理结果确定Gleason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p2PSA,%p2PSA及PHI与传统指标tPSA,fPSA和f/t预测高级别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7)的价值.结果: Gleason评分≥7患者的p2PSA,%p2PSA和 PHI的中位数水平均高于Gleason评分<7患者(p2PSA: 30.22 ng/L vs. 18.33 ng/L; %p2PSA: 2.50 vs. 1.27; PHI: 91.81 vs. 35.44; P值均<0.01).%p2PSA和PHI预测高级别PC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70和0.760,高于传统指标tPSA,fPSA和f/t(AUC分别为0.648,0.536和 0.693).进行前列腺穿刺术证实为PCa的患者中,PHI和%p2PSA预测高级别PCa的价值(AUC分别为0.801和0.808)明显高于tPSA,fPSA和f/t(AUC分别为0.729,0.655和0.665).进行PCa根治术后的患者中,PHI 和%p2PSA预测高级别PCa的价值(AUC分别为 0.798和0.744)也有高于其他传统指标tPSA,fPSA和f/t (AUC分别为0.625, 0.507和0.697)的趋势.结论: 与传统指标tPSA,fPSA和f/t相比,p2PSA的衍生指标%p2PSA和PHI对于高级别PCa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可以帮助临床评估PCa治疗方案,为患者及时制定更合适的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